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淡的平
鬼子不敢恋战,周广萃也只是为了保护老乡,他这一排人,本来弹药消耗得快完了,所以,双方刚一接触,就稀稀拉拉地慢慢停火了。
鬼子交替掩护向后退去,周广萃他们也得不到什么便宜,只得就地警戒,其他人马上救助受伤的老乡。
这一仗下来,大胜是肯定的,只是伤亡了追击的十几个老乡,让大家一下子开心不起来,本来是可以控制伤亡的,可这非军事组织的,实在是难以统一军令。
不过,人民都是在战争中的血与火洗礼下,才能成长起来的,在经过了这一次血的教训后,宝华山的老乡,再也不会不听命令,擅自主张了。
……
南京水西门外的鬼子指挥荒木大佐,这几天发了好几次大火了,堂堂的大日本皇军,竟然都找不到自己失踪的部队,还不止一支。
荒木除了把负责此事的手下骂了个狗头喷血外,自己也气的不行,自杭州湾登陆以来,一路顺风顺水的,让荒木受不了这样莫名其妙的挫折。
底下负责的人也是很气恼,本想抓群支那人来应付一下的,杀了算了,把这个案给结了,可是,这很难让上面相信。
这不是件小事,而是有几十人行踪的事情,说白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连人尸都不见,这个案是很难结的。
骑兵队自身丢了人,自然也比其他人急,但是,在这方圆几十里地,骑兵队都来回拉网搜寻了好几道了,就是找不到。
就差掘地三尺了,对,掘地。步兵联合工兵,确实到处掘地翻找,翻出来的尸体大部分都腐烂了,很难确认是支那人还是日本人。
不过失踪的可是皇军,是军队,军队本身是有明显的特征的,比如衣着装备枪支弹药,可都把附近的地犁了好几遍了,就是找不到那些该死的失踪的人员。
近乎绝望的鬼子,眼望着茫茫的江水,那些人到底去了哪里了长江对,就剩长江没有搜寻了。
怎么搜这长江水一直不停地向东流动着,是个人或是尸体,都被冲走了。
不过在长江里的江心岛梅子洲岛,还没有去搜寻,只是那里几乎没有人烟,都是小岛和沼泽地组成的一个大江心岛,没有什么利用价值,所以日军很少登岛上去。
加上江面上有兵舰封锁着,这个岛基本是一个死地,几个支那土著靠捕鱼估计还能养活自己,但大批人上去,没那么东西吃,活不下去。
既然都已经搜到了江边了,既然该搜寻的地方都搜寻了,反正搜不到,也不在乎上岛搜一下。
就这样,鬼子调来了一艘小汽艇,绕着岛,甚至是进入里面的水道,行了大半天,也不见什么特别的情况。
按这么说法,三狗他们呢都消失了自然不是,三狗他们和岛上的渔民老大黄经祥黄老大一起,组织起了几道严密的眼线。
还有是根据岛上复杂细小的水道,设计出多个藏身的路线,怎么进退,都有安排。
所以,当鬼子的汽艇突突地刚出码头,三狗他们就收到了第一手的情报,接着跟着鬼子汽艇的走向,不断地调整芦苇荡里的渔船,所以,鬼子的汽艇自然是发现不了。
晚上,在江心岛上的白鹭村里,三狗正有点忧愁地对黄老大说:
&nbs
425. 庆功宴
怎么劫
这是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三狗这几天以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虽然在心里有了一些眉目,但还得要黄老大再细细商讨一下,最主要的是要得到他的支持。
依照现在的火力,劫艘单独的木船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在神不知鬼不觉下劫了水面上的大木船,这就难度很大了。
这江面上行事,有利也有弊,利是作案后的毁灭证据很好,把死尸往江水里一扔,一个晚上就飘出几十里开外了。
然后再把船弄破,沉入江水里,一切都好办,一点也看不出蛛丝马迹。
而弊端是,一是兄弟们虽然都能游水,但那都是在小河流的狗刨几下而已,在大江里拿不出手,这长江看似安静平和,其实底下暗流密布,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卷入进去出不来。
二来是冬天,江水如冰,掉下去,不是说会游泳就行,而是能不能扛得住冻,一旦扛不住,就是游泳好手来,也不顶用,冻麻了,只有沉入江里给鱼做饲料了。
最难的是,江面上难以隐蔽,就很难接近鬼子的运粮大木船,一旦靠近,就会被敌人发现,被发现了,自然就暴露行踪了。
即使这边有好多条快船,快速接近后,通过火力突袭,能搞定大船上的鬼子,但问题是,江面上有敌人的兵舰,人家一发炮弹过来,能把所有人轰上天。
所以,怎么劫
三狗把能想到的利弊都跟黄老大说了,两人根据现有的条件,商讨了半天,终于最后定两个方案来,其中一个是预备方案,或是补充方案,预着第一方案出错后的弥补措施。
方案敲定后,马上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粮船。
说来也奇怪,之前几乎天天傍晚或是晚饭后,必定有一艘大木船载着成麻袋的粮食,从江心岛穿过去到下关码头上岸的。
可这几天,要么整天没有一艘粮船,要么时间不对,大部分是白天下午运粮回去,最晚的是昨天的傍晚时分,天色还没有黑了下来,不敢动手。
今天,三狗的老七连和岛上的黄老大大魁他们眼巴巴地盯了一天,早上出去征粮的船已经早早出去了,希望这艘粮船不要太早回来。
傍晚时分,那船还没来,大家觉得有点盼头,于是都早早吃了晚饭,各就各位,静静地等待着,就像猎豹准备出击前的安静。
一直等到天黑,突然在江的尽头,有一个船灯正慢慢地变大,也慢慢地朝着江心岛这边的航线过来。
有了,正是今天早上出去的征粮船,现在正往回顺着水流开了过来。
……
自打宝华山将军洞前的大胜后,令其美一战成名,或是一战更加成名,因为令其美之前就在宝华山及周边地区很出名了。
让令其美高兴的不是自己更加出名,而是她们私自组建的女子自卫队出名了,这次战利品中,牛牯特地拨出一部分发给女子队。
这可是最实惠的奖励了,那些口头上的夸奖,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远不如这七八杆步枪和一箱箱的子弹手榴弹来得实惠。
虽然都是预备队换下来的步枪,对于手上只有梭镖长刀的女子队来说,也是很宝贵的,打仗打仗,没有枪,那能打
这次大胜,一百多个伪军的枪支弹药全部缴获,鬼子也损失了一半多的人马,也有几十杆三八步枪,大部分装备了预备队和留下来的伪军。
让令其美更高兴的是女子自卫队终于得到了宝华山自卫
426. 会须一饮三百杯
“难得魏排长看得起小女子,谢谢了,我也喝了。”令其美也是举杯一饮而尽,颇为豪爽,只是言语间还有点记仇的意思。
大魏略微一愣,不过还是笑了笑坐了下来,闷着头吃菜,其他人可能没看出来,或是即使看出来了,也不好说啥,大家喝酒说笑把气氛搞起来才是正事,不要冷场。
大家互为敬酒,李兰凤酒量一般,一会就不胜酒力了,倒是令其美,越喝越精神,除了从不推辞外,还给姐妹李兰凤挡酒,这喝酒实力可见一斑。
要知道在农村山里,喝得都是自家酿的高度酒,稻子或高粱经过蒸熟发酵,通过几道蒸馏,那个酒,烧得厉害,大部分都有五六十度。
不过从来女子不饮酒,饮酒女子不简单,能喝的女子很惊人,令其美就是这样的人,越喝越精神。
牛牯看着自己手下的一群老兵,像打铁侬、大薯、周广萃、宋君宝、齐永青一群人,都被宝华山的人灌得七荤八素的,唯有大魏还在自得清闲地闷头吃菜。
“大魏,你不是吹牛很能喝的吗今天怎么就怂了怕谁怕娘们吗”
被牛牯一激,大魏本来有点红的脸,更是一个大红脸了,忽地站了起来,拿起酒瓶子,往自己杯子里倒满酒。
等大魏端起杯子来准备和宝华山的人拼酒时候,突然听到了令其美的声音:
“大男人,喝酒还用个小杯子,来,换大碗来。”
令其美接过旁人递来的大碗,站起来呼啦啦地倒满了一大碗,然后斜着眼睛,挑衅地看着大魏,在座的大伙,气氛一下子被点燃了起来,不停地叫好,也转头看着大魏。
大魏现在是骑虎难下了,索性就不下了,今天不管谁谁谁了,喝倒了谁再说。也接过一个大碗,往里倒满了酒。
“起!”……“起!”
大魏和令其美一人一声起,双手抱着大碗就往嘴里倒,一阵咕噜声响起,看得大家气血贲张,一声声叫好四起。
“咣”……“咣”
两个大碗几乎同时喝光,也几乎同时给搁在了桌子上,两人眼珠子盯着眼珠子,不动。
“再来!”
“再来!”
两人又各自倒满了一大碗烧酒,跟喝白开水一样,咕噜咕噜地大口喝了起来,直把旁人看得有点发慌,刚才那一大碗酒,估计大伙都没有什么问题,最多是觉得醉倒在地上。
可现在接着又来一大碗,已经是超出常人量很多了,这土烧酒,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么喝,不像是在拼酒了,感觉像在拼命了。
“咣”……“咣”
又是两声碗搁在桌子上的声音,刚才还有人叫好,可现在,大家鸦雀无声,都不知道,这俩家伙,发什么神经了,好好的一个喝酒开心,搞成这个样子了。
大魏的眼珠子已经有血丝上来了,开始发红了,令其美的眼睛也不例外,酒气一冲上来,不但是满脸红彤彤的,连眼珠子也红了起来。
两人像两只公鸡一样,互补服输,各自站在圆桌子对面,互相盯着眼睛看,不吭声。
“再来!”令其美打破了刚才沉闷的气氛,接着又拿起一瓶新的酒,开始往大碗里倒,旁边座位的李兰凤和宋君宝赶紧起来劝阻她。
“不能这么喝酒的…把人喝伤了,不划算…以后有的酒喝,不急这一次。”
大家七嘴八舌地劝道,可令其美这犟劲一上来,谁也拦不住。牛牯和陈力胜一个对眼,看陈力胜
427. 杀?还是不杀?
杀还是不杀
陈力胜都被群情激奋的老乡搞头发晕,最后还是牛牯力排众议,决定是不杀。
对于这些伪军,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一开战就逃,不能逃就降,明显是出工不出力,而且他们在驻地的纪律还算可以,没有什么欺压百姓的行为,最多也就是狗仗人势,闹腾百姓几下,到没有什么血债在身上。
他们和鬼子不同,鬼子宁死不降,即使抓住了鬼子,也是杀掉的,狼就是狼,再养,也养不成狗的,最后还是养虎为患,还不如一开始就杀掉。
伪军不用养,本身就是狗,所以,不用杀俘,杀俘虽然杀得很爽,很满足激愤的群情,但不利于战争。
一旦伪军知道即使投降后还是会被杀,那在战场上就不会再投降了,就是拼个鱼死网破也不会投降,到了那时,损失的还不是自己。
都是中国人,只是立场不同,何必自相残杀,最后得利的还不是鬼子。
最好的处理办法是,争取过来,共同对付鬼子,共同去杀鬼子。牛牯费了好一番口舌,才说服了宝华山本地老乡。
至于那些战士,服从命令是天职,再说老兵早就有战场纪律,就是不能杀俘,连日俘也不能杀。
这是军队上白纸黑字严令禁止的,只是对于日俘,在执行上,很多以各种理由,在当场就给杀了。
所以,牛牯让齐永青成立了临时的政工组,调拨一批觉悟高能说会道的人员,一起去审理这些伪军,各个击破。
其实这些伪军,特别是下层士兵,很多都是把当兵拿来做职业,混一口饭吃,没有什么目的性,大部分是跟着上级走,即使有个别不想当伪军的,一时也不敢走,或是没有机会走。
经过政工组的一番政治攻势,大部分的伪军居然愿意加入到宝华山自卫大队来了,有小部分的以各种理由推脱了,不过大部分是不想再当兵吃兵粮了,想回家。
牛牯的政策很超前,或许也是他穷苦出身,半辈子在江湖上混饭吃,知道这些底层人物的艰难,所以,所有不愿意留下来的伪军,都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家。
这一个规定,简直是要捅了宝华山的蜂窝了,大部分的山民都很不理解,哪有抓住了给放了的不杀,也得要关起来,万一他们又回来打咱们,怎么办
对于这个,牛牯实在是没有办法说服这些老乡,也没有功夫去做这事,就趁着个黑夜,偷偷把这些人给放走了。
但是,对于伪军内部揭发出来的几个头子,牛牯就没有那么宽松了,这几个头目,手上都有本地百姓的血债,不能放走也不能留。
这种人,不像普通士兵,留着也是个祸害,有可能会蛊惑其他的士兵反水,或是临阵逃脱败坏军心。
放了,也是祸害,因为他们肯定是不会回家的,毕竟手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还可以继续拉起人马做官,继续祸害百姓。
最后,牛牯召集老乡和战士们,进行了个宣判大会,宣布了这几个头目的几大罪状,然后现场枪决,起到了警示他人的效果,也平复了一下老乡的愤怒。
那些留下来的伪军,牛牯也没有把他们编在一起,整训后,全部分散到各个班里去,有几个分配到后勤或是其他部门里去。
由于队伍的快速扩充,原来两个连,加上一个连的预备队正式转成正规连队,现在又有近百人的伪军加入,总兵力已经超出一个营了。
加上四周乡邻又有些青壮慕名而来,保持了预备队的一百多人的名额,整个宝华山的兵力接近了两个营。
以前的警卫排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扩建成警卫连,大魏在预备
428. 江上劫
三狗和梅子洲的黄老大一起密切关注着从上游来的运粮大木船,正满载着整船的粮食,把大木船的吃水线压得低低的。
随着黄老大把手一挥,一条快船,在黑夜里的芦苇荡中无声地滑出,朝着那大木船靠了过去。
当快船行进到大木船平时航线的斜前方时候,停了下来,放下了四五个穿着黑色紧身皮衣的人下水,快船随即就离开向下游一点地方划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