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淡的平
好在是黑夜里,对方好像很忌惮贸然出击,这个也好理解,这些阻击的部队估计是宝华寺的守备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守卫,而不是恋战。
今井正一筹莫解的时候,后面的枪声响起了,给他带来了解决之道,当然,这个解决不是今井自己想要的。
本来想打个夜袭战的,结果碰上了个硬骨头,啃不下来的同时,还招来了其他的麻烦,支那人为了保护宝华寺,现在估计是全山都出动了。
生怕被围,甚至是被分割,被一口口吃掉,今井没有办法,只得撤退。
可撤退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虽然鬼子的断后和交替掩护做得很好,不过问题不是出在这里,而是前头。
前头撤退的路给卡住了,明明是原路返回的,怎么来的时候路上没人,现在就有人守着了,奇怪,支那人反应有这么快吗今井再一次被打得怀疑人生。
今井人不多,弹药也带得不多,不敢和支那守军硬碰硬,只得到处狼奔豕突,今晚的守军好像都只是负责自
441. 关门打狗
前田是个撞破南墙不回头的主,现在一直往宝华山的包围圈里撞,他还是不信,单凭宝华山那点地方武装,怎么能和装备精良的皇军可以对抗的。
支那人靠着地形,用人命拼一下防守,还可以摆得上台面一下,至于要双方摆好阵势,真刀真枪地干一下,不是前田小看中国人,中**队确实没有这个实力。
现在看来,支那人确实地抵抗不住了,在前田投入中队主力后,几乎是所向披靡,一路杀入宝华山的腹地中去。
见到前田领兵杀了进来,今井感动得几乎要痛哭流涕了,本来夜袭的他,带了十几个人的小分队,现在只剩下二三个人,躲在一处岩石后面,正听天由命着。
前田看着落魄的今井,心里不断地骂着这个废物,后悔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这个废物。
只是在阵前,前田觉得不宜痛骂手下,以免伤自己人的士气,只是稍微安慰了几句今井几句,马上组织兵力,对宝华寺作最后的攻击。
今井原以为前田是进来接应和解救他出去的,没想到他是要攻打宝华寺,虽然一万个不情愿,但又不敢说,败军之将,哪有开口说话的份。
作为前田来说,这次清剿宝华山的战斗,就在今晚的现在,在此一举了,都已经攻到宝华山眼前,肯定是没有理由退兵的。
可前田没有想到,宝华寺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面南墙了,前面一路顺风顺水的攻击部队,第一次遭到了猛烈的抵抗。
整个宝华寺四周,都被挖空了,形成一个暗堡群,或者可以这么说,整个宝华寺就是一个由暗堡群组成的大暗堡。
鬼子的攻击部队一进入到离宝华寺四百米左右的位置,马上就遭到了几个交叉火力的绞杀,鬼子单兵素质再好,前头也被割了一道韭菜。
前头被割韭菜的,几乎都是被轻重机枪弹给拦腰截断的,火力点设置之巧妙,火力之炽盛,是前田以前很少看到的。
刚才还狂妄自大的前田,惊出一身冷汗,没想到小小的宝华山,有如此惊人的火力配置,太超出他的想象了。
昨天白天前田虽然看到了支那人居然有迫击炮,但那也是打了几炮就停止了,估计也就从哪里捡来的,没几发炮弹,打完了炮架就成花瓶摆设了。
所以,不足为惧,可现在看来,这宝华寺主体阵地的火力,以及持续发射的弹药量,已经不是一支地方武装的配置了,看来,这里肯定是隐藏了支那军队。
正当前田想着连宝华山地方武装和支那军队一起解决的时候,他的侧背同时遭到了攻击,尽管日军在黑夜里,对侧后的保护和警戒做得很不错,但还是经受不了如此大的攻击。
黑夜里,鬼子对这里的地形不熟,这是个硬伤,而宝华山大队里有大量的本地人,从小生于斯长于斯,闭着眼睛都可以摸得出去,这种优势是无法弥补的。
再说前田部队虽然配备一点照明弹,但也不多,因为来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要夜战,只是预备着遭受支那人夜袭时候,用一点。
现在前田四面受敌,中国人利用各种优势地形,对日军进行零敲碎打地杀伤,前田的部队非常被动,只得向天空发射照明弹,以图看清周边的情况。
这照明弹一打上天,整个宝华寺和前面的山谷山脊等,被笼罩在一片煞白的颜色下,连看对面人的脸也是煞白的,甚是吓人。
而对
442. 格杀勿论
不过这种人工霰弹的“发射”,对于“发射者”来说,是极具考验其心理素质的,正常的手榴弹拉弦后,在六秒钟之内起爆。
六秒钟,只是喘几口气的时间而已,如果失手或是延时过久,手榴弹在自己手里爆炸了,不但自己没命,还会炸到身边的战友。
正常的手榴弹杀伤半径达到两米,也就是这个两米,改写了全世界的步兵操典,所有的步兵散兵阵型,相互间必须保持两米及以上的距离。
就是为了不让一个手榴弹炸死两个士兵而设定的标准,当然,很多影视导演才不管这个标准,或许他们不知道,或许要追求镜头效果。
毕竟在一个镜头里,呈现出稀稀拉拉的散兵进攻阵型,对于观众来说,确实是没什么意思,但对于身临战场的战士来说,这可是致命的。
话题扯回来,扔手榴弹对于新兵来说,本来就是神经的一种折磨和考验,但对于扔过上百个甚至是上千个手榴弹的老兵来说,简直是和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
老兵们深通手榴弹的脾性,知道拉弦后延时两秒后的手榴弹,一般都不会等到落地时候再爆炸。
特别是对于仰攻的敌人,这样的延时手榴弹杀伤力更为巨大,因为在斜坡,手榴弹如果落地早了,最大的可能是滚落到别处了,炸不到敌人。
也有可能被鬼子一脚踢飞了,而这种延时的手榴弹,即使没有控制好时间,有一些也会落地,但这个落地,离爆炸的时间就很近了。
几乎没有滚落别处和被敌人一脚踢开的时间,一般是一落地就爆炸,这个对于爆点的精准度就提高了很多。
而老兵们对付仰攻的鬼子,主要是制造人工霰弹,让手榴弹在鬼子的头顶爆炸,由于是在黑夜里,鬼子几乎是看不见头顶飞来的手榴弹,也就没有办法快速伏地躲避弹片了。
再说,在空中爆炸的手榴弹,鬼子即使伏在地上,也会被向下飞射的弹片给伤到,不过,杀伤力肯定的没有在鬼子站立时候那么大。
总之,不管鬼子站着还是趴着,都得受伤,甚至是死亡。
这样的仗,打得真划算,手榴弹在半空的爆炸,给予弹片以充分的发射空间,一旦空中多个手榴弹在爆炸,形成的交叉弹片,几乎成了一道向下覆盖的弹幕。
在这样的覆盖打击下,那些仰攻山脊的鬼子,自然大量被手榴弹弹片所杀伤杀死,一时间,山野上,鬼子遍地陈尸。
前田只是一个中队长,这次带来的人马最多也是个加强的中队,也就是二百人左右,但扔在广袤的宝华山里,这二百人还真不算什么。
本来在昨天白天里强攻将军洞阵地时候伤亡了半个小队,今晚又被今井给浪费了一个夜袭的小组,加现在这些被伏击伤亡的人数,前田手里的人员在急速地减员。
这种仗已经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鬼子损失快要达到过半时候,当断则断,前田马上传令,撤出宝华山。
想撤,可没有那么容易,这宝华山可不是前田的菜园子,想进就进想出就出的,牛牯看到鬼子撤退的苗头,抓起电话,一连发布了好几个命令出去。
牛牯自然是趁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边命令几乎是所有的部队,除了留一个警卫排保护大队部外,其他的警卫连、一连、二连、预备队、女队,全体出击。
而单洪培的一个排,也得到了来自一连的另一个排的支援,也来到了伏击的袋口位置,帮忙扎紧袋口。
刚才警卫连在伏击圈的袋底宝华寺位置,用炽盛的火力,杀伤鬼子和打断鬼子继续前进的信心。
现在鬼子如狗急跳墙的困兽,自然是死命地往回去的地方突围的,所以
443. 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她
三狗带着老七连二十来个种子,过了乌江镇后,接着朝安徽境内一路询问过去,找中**队的收容处。
到了和县,就有各部的收容站了,随便一问就找到了74军的收容站,终于找到了“家”,大家连着一个来月的艰险奔波,终于可以安顿下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三狗细细询问收容处的一个负责人,原来在南京城破的当晚(1937.12.13),三狗他们没坐上的那艘小火轮,是最后一次载着74军的将士到江北了。
接着不久,江面就被日军兵舰给封锁了,小火轮自然是不敢再出来了,剩下的人,就跟三狗他们一样了,听天由命自生自灭了。
第二天,全军从南京江北浦口重镇开始撤离,沿着津浦线北上,到了徐州下车,继续收容失散官兵。
不久后,74军调到河南开封去整补,没过多久,又被调到了湖北荆州地区整补训练,现在全军都已经在湖北了。
听收容处的负责人说,这次南京保卫战,74军特别是51师,都快拼光了,全师伤亡5000多人,四个团长一死三伤。58师伤亡了1500多人。
不过战绩也算是很不错了,74军共毙伤日军约4000人,居然还俘虏了7个鬼子,这个有点意外。
日军特别是在淞沪会战以来,骄狂得不得了,根本不把中**队放在眼里,怎么会向看不起的对手投降呢
鬼子的武士道精神呢不是说死也不降的吗而且这74军的人,怎么还给禽兽不如的鬼子留活口啊真是想不通。
想不通归想不通,路还是要赶的,收容处给了三狗他们一张路条和一些盘缠,让他们一路搭车坐车,连着走了几天,才赶到了荆州。
近乡情怯,说得是多年在外的游子,在回到家乡时候,越靠近家反而越紧张。这荆州又不是三狗的家乡,怎么也会紧张起来
路上的这几天,三狗经常兴奋得睡不着觉,天上的月亮是她的脸,最大的两个星星是她的眼睛,正一闪一闪地看着他。
一路上,三狗思绪万千,一直在想着杨慕华,这个感情很奇怪,在越是危难时局里,会越快速发酵,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是越来越醇厚深沉。
在战场上如杀神一般存在的三狗,在感情面前,却像一个中学生一样,既向往期待,又很怕见到她后,不知道该怎么办。
确实如此,当三狗他们一群人,来到了荆州74军驻部时候,早有风闻的杨慕华,马上就从附近不远的野战医院赶了过来。
一见到衣衫褴褛、满面征尘、胡子拉渣、犹如从地狱中走回来一样的三狗那一刻,杨慕华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情绪。
不顾任何的风俗女德,一把抱住三狗,这简直不是在抱,而是在用尽全身的力气箍住三狗,生怕三狗再一次从视野里消失了一样。
嚎啕大哭,杨慕华像似受了极大的委屈一样,放声恸哭,不顾一切地哭着。
三狗心中也是大恸,那种激动的心情,竟然比逃出南京城的劫后余生还要强烈,不过作为男人,三狗虽然双眼满含着泪水,但还是觉得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流泪。
三狗的双手也是极不自在,不知道放在哪里好,只好搭在杨慕华的肩膀上,却碰到一把瘦骨嶙峋的骨头,心里又是一阵酸楚。
而杨慕华才不管不顾,手上恨不得再抱紧一点,再抓紧一点,甚至都抓破了三狗背上的烂衣服。
三狗他们回到国统区,为了不引起误会,不能把质地很好的日军军服穿在外面,只能把日军军服反着穿,外面披着质量很一般的**灰布军服。
这大冬天的,大家都舍不得把呢料的日军军服丢掉,穿在里面很保暖,外面的自己灰布军服,早就磨损得破破烂烂了,但好歹
444. 我的双手盛满了你的眼泪
杨慕华领着大家到了野战医院,和杨慕华一起来到74军的沈秋君,带着一群护士,涌了出来,叽叽喳喳地围住三狗他们,要看英雄。
被仰慕的感觉真好,不管是狗腿、朱明泰、杨承祖、彭长华等大老粗,还是秀才、吴鼎立、张志光、夏晨、陈彦心这样的知识青年,在女孩子面前,都一样的货色。
杨慕华叫沈秋君带着护士们把这些老兵给领走体检,顺手拉住了要跟着一起去的三狗,把三狗领到了另一个房间里,要单独“检查”三狗。
三狗像个听话的孩子一样,乖乖地跟着杨慕华身后,进到一个空无一人的小病房里,杨慕华转身顺手就把门反关上了。
还没等三狗反应过来,杨慕华一把拉过三狗,抱着三狗的头,狠狠地朝嘴巴吻了上去,三狗还以为杨慕华把他带过来体检的。
在战场上经常搞突袭的三狗,没想到在这里被杨慕华给突袭了一把,三狗一下子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在两秒钟,正当杨慕华要松嘴时候,却遭到了三狗的狠狠反击,被三狗抱住一通亲,只亲得要踹不过气来了。
最后,杨慕华用尽全力才挣脱开三狗的大嘴巴,张大嘴巴不停的呼吸,脸也变得通红了,不知道是刚才激动得,还是被三狗给憋得
终于可以好好地看一下心爱的女人了,看着杨慕华本来略微清秀的脸,现在却瘦得双颧骨高耸,大眼珠子突出,三狗心疼地抚摸着她的脸。
杨慕华也靠在三狗的怀抱里,手也不停地抚摸着三狗的脸,两人双眼定定地看着,一刻也不分开。
但愿时间就在这里停住吧
但愿我们俩就在此站成雕像
屹立千年,风雨相随
留住我们俩最好的时光
留住我们俩最好的容貌
留住我们俩最好的心情
慕华,我心爱的慕华,你可知道,在南京时,我多少次想在总理陵前殉国,多少次想放弃自己生命。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都是你在战前给我的那一个吻,让我再次燃烧起来活下去的希望,让我再次不畏强敌奋起战斗。
慕华,你可知道,南京陷落后,我带着兄弟们左冲右突,看不到任何生的希望时候,为什么还能坚持下来
是因为那一晚长江小火轮上你的哭声,时时牵动着我的心,使我难以忘怀难以放弃,我的生命已经不再属于我、属于我父母,还属于你。
这些话,不断地从三狗的心底深处涌现出来,却难以开口,难以说出口,或许她也是如此,有一肚子的话,想要跟他说,却说不出口。
因为,两人抚摸着对方脸的双手里,已经盛满了对方的眼泪,两人相对泪眼,无声泪流,无语凝噎。
良久,两人才复而拥抱在一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