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淡的平

    先这个地方,四周都是大山,中间是盆地,虽然盆地里有一些丘陵小山,但在赣北山区里,应该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伏击地。/p>

    开始,日军是不可能那么配合中到万家岭这一带的,他们主要是想着一路向西,和7师团靠在一起,两军会师后,再挥师南下,包抄中的后路。/p>

    但随着第四军的扎袋口,这一阵攻打后,松浦惊出一身冷汗,不过这个时候还是不认为自己的行踪被中掌握了,而是认为这是一个偶然的行为。/p>

    如果在这个时候,1o6师团快的调转部队,殿后的部队改为前锋,奋力后撤突出五台岭,估计还能全身而退。/p>

    但谁都不是历史的马后炮没人知道下一刻会生什么,松浦和冈村宁次一样,坚定地相信,他们的大日本帝国的皇军,是不可能一个师团被低劣的中吃掉的。/p>

    之前的台儿庄,几十万中还未能全部吃掉一个旅团,兰封三义寨,十几万的中,对14师团无可奈何,就在不久前的第六师团,在长江北岸的死地里,也不




871. 关门打狗
    接到命令后,51师在大金山扁担山这边,开始了玩命的挖战壕了,三狗事先有过一点侦察的经历,知道这次必定有大战了,更是要求七连和三营日夜挖工事。/p>

    从大金山到狮子岩、扁担山、张古山、羊角尖这一路过来,都是74军的防区,51师是靠近张古山和扁担山这边。/p>

    这一带的山体类似露出地面的树根一样,一条条小山脉延伸到山底的盆地里去,根据这样的地形,三狗和刘光羽商量,决定挖出章鱼式的防守阵地。/p>

    章鱼式的阵地,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小山脉的走势,形成八爪鱼的爪子一样,延伸出去,互为保护。/p>

    平地里也可以挖出这样的工事,只是没有山体的依托,对付重炮航弹等效果就一般了。/p>

    o5团三营的防区在邵家湾、贾家村、铁铺、塘角村这一带沿山而上的地方,到盆地下面的是松树下。/p>

    由于防区比较大,这次三营没有分成前后三道阵地,而是分成左中右三个阵地,在每个阵地里,分成了前后几道阵地。/p>

    这次刘光羽主动把八连和九连放在左右两翼的阵地,七连放在中间凹进去的后置主阵地。/p>

    三狗和刘光羽也达成了共识,就是三营的事情暂时交给三狗来处理,刘光羽借着自己是o5团副团长的名义,多泡在团部,为三营多拉点实惠的资源过来。/p>

    三狗由于还兼着七连的连长,为了方便一起指挥,就把七连放在离营部比较近的主阵地上。/p>

    此次兵团部下命令,所有的指挥部都朝前一个级别,也就是说,都降一个级别的位置,因此营部就要放在原来连部的位置,连部的位置,几乎是和部队在一起,没有拖后的说法。/p>

    刚好三狗就把七连的连部和三营的营部放在一起,七连的具体事务还是有副连长秀才来处理,三狗负责全营的事务。/p>

    因为刘光羽在团部的争取,这次三营的阵地比较靠中间位置,左右两边都有一营和二营互为犄角,对三营左右两翼的八连九连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p>

    对于工事修筑,除了三狗之前所推崇的山体坑道外,这次兵团部推广了李决7o军19师的陶罐式散兵坑。/p>

    这种散兵坑就是口子小里面大,很好地保护了单兵的安全,除去不能抵御的重炮外,对弹片和流弹的抵御效果很好。/p>

    赣北山体相对土质比较松软,挖这些工事比较轻松一点,但山体坑道的工程量太大了,不过一般掩体也要挖,上面要加几道的树干泥土来覆盖,工程量也不小。/p>

    因为时间少,三营在三狗的指导下,先挖陶罐式散兵坑,机枪巢,迫击炮阵地等,然后挖出交通壕,把这些连在一起。/p>

    此外,也挖掩体和坑道,坑道主要是1型的,里面一般是放置弹药、藏兵、指挥部等用处。/p>

    靠近盆地的阵地,就挖得比较深,特别是胸墙,都高出战士的头顶了,这也是兵团部所推广了,说是云南部队6o军喜欢这样。/p>

    但自己都看不到外面了,怎么开枪打仗这个好办,每个战士人手一个板凳,在藏兵洞里板凳不离身,可坐着休息。/p>

    一到开战时候,就把板凳带出去,放在壕沟底部,人站上去,就可以开枪了,何必多此一举/p>

    其实用处很大,第一,这板凳可以作为排水的辅助工具,很多壕沟排水没做好,一下雨,就积水,有板凳,脚就不会泡在水里面。/p>

    最主要的是,一旦这个阵地要丢了,在鬼子来之前,就把板凳带走,来不及就炸掉。/p>

    这样鬼子一来,呆在深深的壕沟里,本来身材就矮的鬼子,更是看不见阵地外面的情况了,也没有办法开枪,这个阵地用起来就比较困难。/p>

    在鬼子还没有适应或是找到解决办法之前,就快地夺回阵地,是很有帮助的。/p>

    &nb



872. 埋伏圈袋底位置的攻守
    民国二十七年(198)9月8日,上午,整个以万家岭为中心的盆地,响彻着枪炮声,连绵不断。/p>

    不一会,天空中就飞来了几十架日本飞机,在这山旮旯地方里,鬼子的飞机还能飞来投弹,真是狗日的了。/p>

    好在三营的阵地挖了些藏兵洞和掩体,第一线阵地只留下几个观察兵,其余的全部躲进第二道阵地的掩体和坑道里去。/p>

    飞机过后,鬼子没有立刻动进攻,三狗他们差点被鬼子骗了,正要派出步兵们去占领一线阵地时候,鬼子的山炮响了。/p>

    此次1o6师团的野战炮联队因为大口径的大炮不适合翻山越岭奔袭,就调回九江去了,而是从别的部队调来了一个山炮联队。/p>

    几乎动用了师团的一个辎重联队来运送这些山炮,几百匹骡马驮着拆开的山炮步炮,不辞辛苦来到着山旮旯地方,真是难为这些辎重部队的苦力们。/p>

    类似回马炮,日军的山炮对着三狗他们的阵地又是一阵轰炸,其实也炸不出啥了,阵地上本来被航弹给炸得千疮百孔的,浓密的硝烟团团笼罩在阵地上。/p>

    此时的山炮,只能按着预定的目标在盲炸,效果自然【31

    】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刚开始还是起到了一点回马炮的作用,能炸到一些心急的急于冲出来抢占阵地的中国兵。/p>

    日军前锋11联队调集了一个大队,对着51师正面阵地的o5团防区猛烈攻击,三营这边的阵地当其冲。/p>

    只是松树下这个地方不大,兵力展不开,只能是一个中队的散兵阵型冲过来,三狗在望远镜中大致估算了,应该是一个中队的日军步兵。/p>

    不能以单纯的人数来衡量日军的步兵,因为他们背后有步炮、重机枪和迫击炮等步兵阵地里的大杀器。/p>

    正如现在一样,日军的迫击炮、重机枪疯狂地压制着中**的阵地,o5团正面阵地前沿,就有一个日军大队的战斗兵估计有六七百人,进行几个波次的散兵冲锋。/p>

    74军的部队,因为和日军作战多次,鲜有败绩,大部分是非胜则平,所以对日军不像其他的杂牌部队,一点也不怵。/p>

    有时候,特别像51师这样的部队,在日军没有什么重武器的情况下,还有点看不太起鬼子,觉得鬼子的进攻基本是三板斧,没了重武器,就不知道怎么打了。/p>

    就在现在51师o5团的阵地前沿,三狗他们三营当其冲,面对日军几百人的散兵冲锋,一点也不急,阵地上一片寂静。/p>

    只听见日军散兵战术动作出的脚步声、身上武器的碰击声、甚至还能听到将近鬼子的喘息声。/p>

    “砰!”/p>

    九连连长林之冲手中的中正式步枪一声枪响,掀开了最前头一个鬼子的钢盔,连着头盖骨也被掀飞了,没什么血花,倒是一阵雪白的脑浆飞溅起来。/p>

    那中弹的鬼子,由于向前冲锋的惯性,没有立即倒下,而是头向后猛摆了一下,脚步还是向前走的,结果身子就向后飞了起来,接着就摔在了地上,抽搐着死去。/p>

    这一枪,打响了74军51师在万家岭的第一枪,紧接着,三营凹字型或者是反八字阵型,前头两边的八连九连的步枪机枪如同爆炒豆子一样,密集地响了起来。/p>

    由于子弹过于密集,冲在前面的鬼子,尽管飞快地往地上趴,但还是有一些被射中了,有的在往下趴的过程中给射中了,看不清是被打死了,还是自己趴下了。/p>

    日军前头散兵冲锋被中**突来的机步枪子弹给压在三百米区域里抬不起头,后面的重机枪和



873. 猛烈的试探性进攻
    日军在磨溪万家岭一带,向着o5团前沿松树下阵地起了猛攻,稍一受挫后,马上又组织火力来压制中**的反击。/p>

    见中**被压制后,前面刚才趴在地上的鬼子散兵,又开始向前移动了,不断地利用弹坑、石头等障碍物,向前做不规则的路线进行跃进。/p>

    三狗见状,提醒几个连长,要注意不让日军进入到二百米的距离,现在得要马上进行迫击炮反击了。/p>

    竹竿现在算是从七连三排跳出来,或是七连三排成了一个标准的迫击炮排了,这次新兵来了后,三狗把七连增加了一个步兵排,是为三排,排长由夏晨担任。/p>

    原来竹竿的三排,虽然叫四排,内部基本上是叫炮排了,这可是三狗和七连手里的王牌部队,现在得放出来了。/p>

    迫击炮位置不需要靠得太前,就设在靠后的七连阵地里,现在竹竿早就指挥着四门迫击炮,锁定了鬼子的重机枪位置了。/p>

    在关于先打鬼子的迫击炮还是重机枪,竹竿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在目前情况下,为了保住第一线阵地,必须先打重机枪。/p>

    虽然鬼子的迫击炮对竹竿他们炮排来说,远胜于重机枪的威胁,但目前还是决定要先打重机枪,除了保一线阵地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p>

    如果和鬼子的迫击炮对攻,不一定能干掉鬼子的迫击炮,说不定自己也有损失,鬼子的迫击炮手也是非常厉害的。/p>

    就算双方都不能搞死对方,但也陷入了相互纠缠的不利境况里,到时候,连鬼子的重机枪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打,都为了不被对方打中在疲于奔命。/p>

    还有,打重机枪比打迫击炮好打太多了,迫击炮阵地离得远,看不清楚,甚至很灵活,现在鬼子学到了中**迫击炮的游击战术了,一旦现有威胁,也会游动起来打。/p>

    而重机枪就不行,游动不了,太笨重了,而且对机枪阵地要求比较高,需要地势平坦、射界良好的地方射击。/p>

    最关键的是重机枪距离不远,一般在四百米左右位置,在这个位置上,白天视野良好的情况下,对于竹竿来说,几乎是百分百的把握了。/p>

    所以,竹竿命令迫击炮排四门炮,全部对准了鬼子的几挺九二重机,只等三狗的一声令下,马上就咚咚咚地射起来。/p>

    四门炮几乎没有什么校正弹,都在一二之内打中了鬼子的重机枪阵地,随着几声巨响后,鬼子的重机枪阵地被炸开了,机枪兵被炸碎的肉块脏器和机枪零件一起扬在了半空上。/p>

    场面极其血腥和恐怖,这对鬼子预备机枪手心理的打击,不亚于就要送上刑场的死刑犯一样,迟迟不敢架起新的机枪来开射。/p>

    这种情绪也像病毒一样,传染了日军的步兵散兵,甚至是迫击炮手,大家都在那么的几秒钟内,感觉都呆在了原地不动,怔住了。/p>【!… !…免费阅读】

    迫击炮手怔住了没关系,但步兵不能啊,趁着这个空档,中**第一线阵地的步枪轻机枪又露头了,乒乒乓乓地开打了起来。/p>

    鬼子步兵在被打倒了几个人后,恍然过来,马上又不得不趴地上了,不过眼前差不多到了二百五十米左右的距离了,再往前移动个五十米,就可以用掷弹筒来打击中国兵阵地了。/p>

    因此鬼子在没有机枪火力的掩护下,还是坚持向前,希望能到达二百米距离后,动用掷弹筒。/p>

    这个时间,日军的中队长乃至大队长,都快要气疯了,一个重机枪小队,瞬间就消失了,不但损失惨重,而且连步兵赖以依靠的火力支撑和掩护都没了。/p>

    这仗怎么打得下去现在鬼子大队长一边命令机关枪中队长快调来机枪



874. 一招不成,再变一招
    就在鬼子掷弹筒兵第一掷弹筒打出后,八连九连的优秀射手就把子弹送进了他们的脑壳里去了。/p>

    第一道阵地处于扁担山的山脚下,一直延伸到松树下这个小村,地势平缓起来,加上在战前,三营扫清了前面几百米的射界。/p>

    就算是现在有一些弹坑,但鬼子要射掷弹筒,还是会露出一点身体出来的,特别是脑袋,需要用眼睛去测试弹着点。/p>

    这就给了中**优秀射手的机会了,在二百米的距离内,这些射手老兵们,几乎是指哪打那,枪枪都不会落空。/p>

    之前只是鬼子在匍匐前进时候,把自己隐蔽得很好,他们比较难以打着,最多是打死打伤几个,不能说打保票,打死那个就打死他。/p>

    可只要鬼子射掷弹筒就不同,尽管他们一般会躲在弹坑里射,但弹坑都是不规则的,和堑壕不一样,有很多缺陷的,躲身子可以,要作战就麻烦了。/p>

    关键在于中**这次阵地的设置就很特别,依山而建,类似章鱼的爪子一样,错落有致。/p>

    对阵地上的鬼子,一旦进入到二百米区域,侧面阵地的子弹也可以射过来,马上就能形成侧射的交叉火力,让鬼子防不胜防。/p>

    现在八连九连和边上兄弟部队,o5团的一营和二营,相互配合,侧射双方阵地前沿的鬼子,反正都是打鬼子,能杀死一个算一个。/p>

    这个就让鬼子很难受了,虽然掷弹筒兵能射几榴弹出去,但很快就被中**的优秀射手们盯上,一旦被盯上了,基本是有来无去了。/p>

    没多久,辛苦运动到阵地前沿的鬼子掷弹筒兵们几乎都死伤殆尽,只留下一些步兵,要是让这些步兵来面对中**的捷克式轻机枪群冲锋,那肯定是送死的货了。/p>

    鬼子的大队长一看这事不对劲,不能这么傻打,最后损失的是自己,就把部队给撤了回去,反正也到了中午,要到吃饭的时间了。/p>

    鬼子虽然要把六天的口粮匀开成九天的,有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但在战斗时间内,还是不能克扣粮食,需要让士兵吃饱的。/p>

    本来九连的林之冲连长见鬼子不打了,要往后撤走,急得就想叫九连冲上去,拉住鬼子不给跑。/p>

    还没玩够啊,就跑了,留下来再玩会吧。/p>

    但不行,罗志成副营长(三狗)坚决不同意,这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游戏,这个时间不能冲出去。/p>
1...206207208209210...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