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淡的平

    由于黄埔军校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全国各地开办分校,所以,南京的黄埔军校又称为“黄埔军校南京本部”。

    黄埔军校对老百姓招生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年龄在18岁至24岁之间;二要具备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在当年,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少之又少)。

    三是体格须健康无重大疾病、传染病,并符合一定的身长和体重标准;其中身高差不多最少要160cm,体重不能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四是要党员(国民党),或是能了解国民革命速须完成之必要者,或具有接受本党主义之可能性,无抵触本党主义之思想,有本党党员之介绍者。

    三狗和秀才一个月前还只是个老百姓,肯定不是党员,对这些还是懵懵懂懂的,所以,部队上针对非党员者,每人由二个党员作为介绍,才能去报考黄埔军校。

    招生考试分初试、复试两级;先在各省进行初试,初试及格后到南京本校复试。三狗他们初试在军队内部(类似军队保送),复试要去南京本部考。

    其实按时间来说,新的一期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招生早就结束了,现在都九月初了,早就开学了。

    但最近这几年,南京黄埔军校每年都会招一些在职军官(或失业军官)的插班生;除了在职军官的插班生,也会招一些少数军官短训,军官短训班的学制为半年以外,但绝大部分学员上的是学制为三年的普通班。

    当时每年全国各部队保送前来参加考试的有几千人,但录取的不是很多,如果加上军官短训班的人数,则会多一点。

    在职军官插班生必须在每年入学前插班,如果太晚了,错过了学科考试的划分,大部分只能等下一年的了。

    三狗所在部队补充第一旅,旅长王耀祖,本身是广州的老黄埔,三期出身的,和现在南京本部的教育长张志中是旧相识了。

    说起来,张教育长还是王旅长最早的上司,十年前,王旅长进黄埔三期学习时候,张教育长是黄埔三期的入伍生总队长。

    现在南京黄埔校长虽然还是由委员长兼任,但具体事务都是由教育长来负责,所以,王旅长和张教育长联系后,三狗秀才他们一行二十多人,在旅部副官的带领下,坐车到南京军校本部,接受军校内部为各部队推荐过来的人员复试。

    这个补充第一旅,是今年年初创建的,由保定编练处编练的3个步兵团组成,这3个团的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是北籍,大多为西北军的旧属,因生活所迫才当兵。

    这个旅的旅长,最后找到一个山东籍的王耀祖来当,王旅长原先在江西独立第32旅下面做团长,就带了一批江西籍的手下军官,加入补充第一旅。

    这些中下级军官大部分是军校出身,所以对军校的招生考试都很熟悉;部队很重视三狗他们这一批的备考生,在去南京考试之前,都给集中起来,让那些军校毕业的军官,来轮流给大家补习,教大家怎么考试、怎么学习等。

    可没想到的是,三狗他们几十人到了南京军校本部复试时候,考前的学习还是很对点的。

    复试主要考的是党义(三民主义等政治常识)、国文、算术(数学)等,还有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




第109章 107. 三狗的来信
    时间来到四狗在学校收到哥哥的第一封信,当天马上拿回家,父亲拆开看完激动无比,三狗没死,竟激动得无法再口述信的内容,叫四狗来代念给家人听。

    四狗接了过去,对着信笺,一字一顾的念了起来:

    父母双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男志成,自七月不告而别,甚为愧疚;儿进城后,随人挑担谋生,七月半前二天遭匪抢劫,无奈转去廿八都,随军至上饶,中间不能私通信件;后受推荐,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无需学费,偶有补贴,刚入读;现被准予通信,立刻修书一封,以报平安。

    家中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身体可好志才、春花学习成绩如何

    另:请代问明月家,可好

    专肃敬请

    福安暨阖家均好!

    男志成叩

    二十三年十月

    三狗妈都还没听完,一头栽在地上,昏迷不醒,急得大家一阵手忙脚乱,在三狗爹掐了会人中后,三狗妈才幽幽醒来,一把抓住三狗爹的手,惊道:

    “他爹,这是不是从阴间寄来的信啊三狗他….他去世多日了,怎么还有信来啊”

    “三狗没死,我们拉回来的那个死人,估计不是三狗,给葬错了。”三狗爹推想道。

    “我还是不敢相信三狗还活着,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我做娘的,哪个不希望自己孩子好好活着啊,可这事,我还是觉得很古怪,会不会有人拿我们来开玩笑啊”

    听三狗妈这么一说,三狗爹还真的回过神来,是啊,只凭着一封信,怎么就能确定这事是对的呢

    要不要照着信封上的来信地址,回一封信来,问问对方一些三狗家里的、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来验证下,对方是不是真的三狗

    正当三狗家人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有敲门声,大家被吓得一跳,原来是四狗的同学永福来敲门,喊四狗;在征得父亲同意下,四狗开门出去。

    只见永福给了四狗一封信,说,你下午放学跑的那么快了,老师说,又有一封你的信,叫我给你带回来了。

    四狗急急谢了永福,赶紧把信拿回家给父亲,三狗爹一看,这封信和前一封信外面信封几乎一模一样,赶紧拆开来看……

    这第二封信内容和第一封差不多,只是在后面说了已经在十月份寄了一封信回家了,到现在还没收到家里的回信,所以就按第一封信的内容重写了这封信。

    希望家里看到后,尽快回信,让儿(三狗)心安。另:过年不能回家,军校规定,第一年的学生都不能回家探亲;祝父亲母亲及家人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三狗爹把两封信的日期对着一看,还真是相差了几个月的时间,算来是这第一封信是在路上误了时间,第二封信差不多没误什么时间,凑巧碰上同一天到了。

    也就是这第一封信在路上,不知为何耽误了那么久的时间,如果假定三狗没死,现在算算时间,如果第一封信没有耽搁,到家应该在去年十一月的事情。

    狗日的,这一耽搁,虽然赶不上“三狗”的葬礼,但肯定能赶得上明月答不答应守城的婚事。

    世事难料啊,也该是三狗和明月没有缘分了,因为一封信在路上的时间耽误,就硬生生的拆散了一对鸳鸯。

    三狗爹略一迟疑,心头算了下这个时间,想起了这些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三狗如真的在外面读大学了,还是中央什么大学,肯定是个很不错的学校,也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婚事倒不是很紧要的事情,读书和事业更紧要。

    三狗爹想着这些事情,翻看着信封,现在才注意到两个信封的背后面,都盖印



第110章 108. 橙皮一样的往事
    在等信的日子里,三狗妈激动得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想着这一切的一切,像剥橙皮做酱头一样,每剥开一件事,都要熏得自己泪流满面。

    自从嫁入罗家以来,年纪轻轻的她,就面对接连夭折两个孩子的巨大悲痛和喘不过气来的压力,到怀到第三胎时候,天天和婆婆一起拜佛念经,求老天保佑。

    终于把三狗给生了下来,但每天还是提心吊胆的,生怕又给夭折了;好在三狗命硬、争气,尽管中途有惊,还是无险的、茁壮的成长起来了。

    而且,三狗这孩子非常难得,很小就非常懂事,读书很用功,成绩也很好,正因为这些,全家人都很喜欢心疼三狗。

    特别是做母亲的,恨不得天天把这个宝贝抱在手里,可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他自己的天地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子了。

    人和动物一样,到孩子大了,该放手时候,就得要狠心的放手了。再加上家庭条件差,也溺爱不起。

    尽管如此,每次看着三狗吃饭、睡觉、甚至是看见三狗一个远远的背影、听到三狗一句简单的叫唤,为娘的眼里乃至心里都会溢出无限的爱意和得意。

    三狗去县城读书要住在学校,每个周日的下午,三狗要背上书包和做好的咸菜罐子,去学校,娘都会送出家门口,一直远眺着孩子远远的背影消失在村头转弯处。

    还没等你走远,就已经开始期待你的回来了;未说再见,便以怀念。

    每天计算着你回家的时间,到了周五的晚上,娘就早早准备好家里最好的饭菜,等待你的回家,好好补补你正在抽长身体的身子。

    三狗这孩子心思重,尽管喜欢明月,哪怕明月也喜欢他,三狗还是不肯说出来,为娘的,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看着这一对璧人一样的青梅竹马,既开心又担心,中间虽然经历了那些波折,但最终还是让母亲如愿以偿。

    如果时间停留在那里,那人生是多美的美好,但是,接下来的一连串的巨大变故,再次把娘打倒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拜了那么多的佛,念了那么多的经书,最后还是没有用,曾经最爱的最喜欢的儿子——三狗,只给了家里十七年的欢乐,最终,还是留不住。

    这个老天啊,到底要我怎么样才能放过我啊还不如先把我收走了,也不至于留在这个世上,受此煎熬啊。

    每次都想跟着三狗,一起去到另外一个世界,在那里,或许真的能继续看到自己的儿子,那就满足了。

    可是不能,这里还有个家,还有同样爱着的四狗和春花,这个家不能没有自己;再难、再苦,就算是在人世间的修行吧。

    娘现在后悔莫及啊,早知道你没有死,就不该去死劝明月的,不该去劝她那么快、那么难受的,嫁给不愿意嫁的人。

    可现在,这一切,都晚了,儿子下半辈子的幸福,居然是葬送在娘的手里。

    娘害的,不止是儿子的幸福,还有明月的,如果不是娘,现在的明月,要是知道你还活着,那该是多么的快乐幸福啊。

    可现在,怎么让明月知道这件事她知道了后,会怎样啊这老天爷,不仅捉弄死娘了,也捉弄死明月啊,太让人委屈难受了,可怜的明月,干妈我,对不起你啊。

    “这是老天爷要捉弄我们罗家啊,闹这么一出,这都成什么事了啊玩人也不带这么玩的啊,老天爷,你这个天杀的老天爷啊。”

    三狗妈诅咒着该死的老天爷,不知道是该继续开心,还是悲伤,总之,委屈死了,开这么大的玩笑,这让人怎么面对啊

    &nbs



第111章 109. 黄埔军校第一天
    说回到三狗这里,笔试过了,复试(甄别考试)也没有问题,学校防止有替考作弊等现象,增加了复试,如果复试不及格的,就要去“入伍生团”进行文化补习及“入伍生教育与训练”;类似以前的大学预科班。

    最后是例行的身体检查,也就是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本来只是例行,学校军医处对三狗他们这些部队送来的军官生,更是睁一眼闭一眼的例行了。

    按着陆军体格检查标准,这些军官生早就在部队里通过体检了,只是要建立健康档案,所以还是要对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听力等方面进行测试,排查无重大疾病、传染病。

    前面的报名考试,说过身高和体重标准;其中身高差不多最少要160cm,体重不能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的25%、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几乎没有超过标准体重25%的胖子,很多人都吃不饱,在部队里的,虽然是能吃饱,也是吃不好的,下级官兵也经常训练,所以几乎没有胖子。

    家境优渥的胖子,也不会让孩子去读什么军校和参军了,即使安排去军队发展,也不会呆在下级官兵这个层次里,等着做炮灰的。

    三狗身体本来就不错,从小在农村里翻山越岭上树下水的,在学校时候经常锻炼喜欢军训体育课,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挑夫生涯,那可是实打实的高强度拉练。

    英气勃发身体健壮的三狗(尽管在心里,还是不愿意做军人,想读个大学后,早点回老家谋一个职务,和明月厮守到老),顺利的通过了最后一个关卡,正式成为了一名黄埔军校入伍生。

    学员兵分在第一、二总队,三狗他们这学些军官生暂时编成第三总队,每个总队差不多是八百多人,属于一个团的编制。

    总队下面有大队,属于营的编制,中队属于连的编制,区队属于排的编制,最后是班,一个班十人左右,班长由队长从学生中指派优秀学员来担任,负责本班军事训练和内务管理等事宜。

    一个区队三十人左右,区队长由上一期的优秀学员担任,区队长主要负责各区队军事训练。

    一个中队一百多人,大队二三百人,总队八百多人,队长大都是由上好几期的老学员担任,也有教官担任的,比较少。

    三狗所属第三总队2大队1中队2区队3班,总队长易隆是黄埔的老学长了,挂少将军衔。

    大队长是黄埔四期的高家骏,挂中校军衔;中队长是九期的沈锦阳,上尉;区队长是上一期(第十期)的丁镇东,少尉。

    三狗所在的3班,班长是来自本地南京警卫军36师的秦远山,秦远山本身在36师是少尉排长,来这里做个二等兵的小班长,也没有什么话说,毕竟是来学习的。

    当然,一进了黄埔的大门,不管是军官生还是学员兵,都一视同仁,都是学员兵(二等兵),都要参加前6个月的新兵训练,训练结束后要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成为正式的军校生。

    第一年入伍生教育期满后,要参加分科考试,参加每年的末尾淘汰考试,到最后能毕业的才是不怕火烧的真金。

    三狗还不知道自己班有那些战友,就被通知去理发领物品,所有的男学员一律剃光头,像是一个大和尚庙里一样,三狗脑袋也被刨青光发亮的。

    领了服装(包括内衣裤)、洗漱用品,集体去洗澡,大澡堂子里,一溜的大白屁股,三狗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不过看大家都无所谓样子,也装着无所谓的样子。

     



第112章 110. 开学典礼
    在易总队长简明扼要的介绍了黄埔军校的历史后,大会主持人请出教育长张志中将军给大家讲话,主要是黄埔精神……

    张将军一派儒将风范,说话不疾不徐,声音也不高不低,但娓娓道来,有时也会激励人心、感动大家。

    同学们,我们的校训很简单,就四个字:“亲爱精诚”,是我们的蒋校长亲自拟选,呈交国父总理核定后使用的。其目的乃在造就“顶天立地”和“继往开来”的堂堂正正革命军人,发扬黄埔精神。

    今天,蒋校长不在首都,我就代来给大家阐述下这个校训,也是蒋校长以前说过的意思:“亲爱”,是要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亲相爱”,“精”是“精益求精”,“诚”是“诚心诚意”。
1...2425262728...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