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淡的平

    还有极快速的分辨能力、极度快速的击发能力、极高超的隐蔽能力、极度快速的转移能力等,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特等射手,才能在极为残酷的狙击对射中活命下来。

    秀才的贼眼,在几百米开外居然就能发现鬼子军官的特征




240. 被围困
    只剩一辆鬼子的九五坦克有人在里面开炮开枪,大家一下子奈何不了它,只能期待它的炮弹打完。

    可这坦克的37mm炮弹好像打不完一样的,7.7mm机枪弹也持续在点射,在只有点轻机枪步枪的七连面前,这么强大的火力,足以压制一切。

    三狗他们不知道,鬼子的九五坦克37炮弹基数为130发,77机枪弹基数也有近三千发,所以,鬼子有恃无恐,而且,他们还可以去那几辆被打废的坦克拆卸一些弹药过来。

    所以,七连等鬼子坦克很快地火力耗尽,几乎是不现实的,这些弹药的保有量足以压制几个小时以上。

    被压制几个小时,鬼子就有很多种方法来玩死七连,牛牯心焦不已,没有办法,只能派出爆破组,冒着炮火也要炸了鬼子的坦克。

    现在保护坦克的那些鬼子步兵经过了先前的疯狂,也开始慢慢冷静下来了,不再疯狂向前了,而是在坦克及后面机枪等火力掩护下,逐步逐次地运动过来。

    牛牯安排刚被重挫的一二排,留在坑道里做预备队,并守护坑道老巢。牛牯带上三四排的人,从三个暗道出去,打开隐蔽的出口。

    先是一顿手榴弹给扔了出去,没有想到的鬼子,当场被炸倒一片,这还是鬼子成散兵阵型并时刻弯腰护头等保持警惕状态的情况下,被炸死的鬼子都不知道手榴弹从哪飞来的。

    手榴弹同时炸出一阵烟雾,接着三狗他们几十人就一下子出现在鬼子群里,鬼子正半蹲着起来,看着从天而降一般的中国兵,一下子傻掉了。

    鬼子正在傻的时候,刺刀已经捅到了眼前,又有一些鬼子被捅倒在地上,到死也弄不明白中国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鬼子的刺刀还在刺刀鞘里呢,仓促之间,只好用枪托枪管来打斗,而三狗他们抢的先机,步步为赢。

    鬼子的重火力全部哑火了,不敢朝自己人里开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人不断地被刺到。

    趁这个时候,三四排的爆破手已经接近鬼子的坦克,其实坦克就在人群里,鬼子的坦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兵抱着集束手榴弹来炸自己,而又不能开枪,毕竟这机枪一开,就是扫到一片,包括自己人。

    里面的坦克兵只得大叫着从坦克里爬出来,以免被震晕震死在铁棺材里面,可坦克兵一下坦克,就和鱼离开水一样,纵有天大的本事,都敌不过七连这些死士的刺刀。

    牛牯集中了狗腿、打铁侬、大薯等最冷血的杀人机器,专门猎杀这些坦克兵,他们基本上在一出坦克时候,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了,二三个人都不够狗腿他们几个回合。

    看着狗腿他们挑死了坦克兵,牛牯终于长舒一口气,带着大家把鬼子一口气赶出了七连的阵地,顺便再半路炸了一挺九二重机和一门步炮。

    三狗看着好可惜好心疼,但也是无可奈何,没有时间来搬走这些重火力,而且牛牯已经开始叫大家快速捡上武器弹药,赶紧溜回去。

    好在七连阵地里处处壕沟,不然就这三十多人撒在阵地上,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但是在壕沟里,特别是在自己熟悉的壕沟里,形成局部的人数甚至是战力优势,是没有问题的。

    日军在这个不大的阵地里,投入兵力也不敢太多,施展不开,遭到反击会挤在一起,只能采用散兵阵型,但在壕沟里,也不能完全按照散兵阵型来施展。

    所以,日军的兵力一直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施展,就让牛牯他们的突然袭击捡到了便宜,不然,就这三十多人,那能打退鬼子



241. 暴风雨来临
    如果按三营主阵地的宽度和厚度,防守人数最少要一个连的兵力,之前七连是有四个排超过一百五十多人的加强连。

    现在经过近两个月的血战,减员到三分之一,所以在防守时候人数捉襟见肘,前沿阵地不守可以,但主阵地不得不要守,这关乎大家的任务和性命。

    牛牯安排了半个班五六个人上小山顶部的隐蔽工事去,由四排三班长秀才带队,挑选了各排的优秀射手四人,外加一组轻机枪射手,正副射手各一。

    所挑选去的人,尽量是身材短小灵活的,从山顶的地下通道溜走时候,速度要快,所以大薯那样的大块头就不适合上去,尽管这货自己吵着要上去也不行。

    几乎所有的机枪手都愿意在射界开阔的地方射击,不是很愿意窝在地堡里,枪眼的视野限制,影响了机枪的扇面火力覆盖,尽管是呆在地堡里比较安全。

    这个安全也只是相对的,针对那个时代没什么攻坚火力的步兵,地堡确实很安全,但要是面对日军的火炮,那地堡则是个活棺材了,随时会被轰掉。

    躲在里面的人,随时都会被搞掉,好在七连在每个地堡暗堡下面挖了地下通道,随时开溜,保存自己的实力,是持久战斗的主要考虑部分。

    另外四个排长各守小山四个方位的地堡和坑道口,多余的山脚阵地没办法派人守卫的,要么扫清射界,要么安装诡雷。

    尽管如此这么安排,还是没有预备队了,牛牯只得自己带领炊事班几个人作为战时预备队。

    牛牯另外叫老李头把已经打包好准备运走的后勤行李全部打开,所有的弹药储备全部拿出来,除了预留三天的份额外,其余的都发给大家。

    牛牯预估这个阵地最多只能坚持三天了,三天后,如果援军48军还不来,大家要么在半夜突围,要么全部战死在这里了。

    还有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就是已经没有粮食了,原来七连是有很多储备粮食的,包括很多上海市民犒劳的各种食品,够吃半个月都没有问题,何况现在全连只剩三分之一人了。

    问题是,在二十六日晚上全师撤退时候,搬走了大部分的食品,当时主要考虑到48军第二天就会来接防。

    牛牯他们这样的留守部队,每人身上只带三天的食品份量,在转移的途中应付就可以了,没必要带太多,一来会造成士兵的劳累,二来造成转移速度不快,延误战机和命令。

    所以在全师转移时候,先把多余的弹药和食品先用汽车给拉走了,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来接防的48军,在半路上被日军给截住了。

    这里就出现了当时**战时的混乱,正常的换防一般是要两支部队全部到齐后,再换防,这样最安全,实在不能满足这个条件,也得要有逐次的兵力交接。

    而不是像51师这样的,接手的部队还没有来,自己主力就先跑了,不但坑了自己的少量留守部队,可能还会坑了后面接手部队。

    可问题是原本51师自己有而不想这么干的,主要是下个任务太紧急了,大场失守,威胁到南翔火车站及高层司令部。

    几乎所有的部队在和日军对峙着,没有办法走开,51师本来就快要和48军换防了,所以,51师就被命令暂时不用回后方休整,继续前往南翔布防。

    军令如山,必须在短时间内转移到另一条防线去执行任务,51师没有办法,只得采用这个折中的办法来应对。

    除了时局紧张影响军令,还有一个在战后了解到的,就是军事电台使用保密一直得不到解决,密码经常被日军破译,而自己又很难破译日军的密码。

     



242. 手榴弹陷阱
    日军在步炮和迫击炮的炮火掩护下,呈散兵阵型,互相掩护跃进在七连废弃的战壕里,步步逼近七连的主阵地。

    七连剩下的老兵油子们,久战成精了,伏在阵地里一片寂静,任凭鬼子的炮弹在主阵地小山山脚下前沿不停的落下爆炸,也不惧于色,不敢说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至少是炸弹崩于前而色不变。

    大家眼睛直盯着鬼子的运行,计算着大概的距离,如果在以前,400米是一个分界线,作为防守方就要开枪了。

    延缓敌人的行进速度,毕竟单发步枪的射击,没有那么快,要把敌人阻止在有效的射程内,又不至于自己手忙脚乱地装子弹。

    而且在400米距离,可以看见鬼子头肩可分,就可以射击整个躯干了,若射中者不死也伤,虽然人脸不清,但无所谓,又不是要看清来人有多帅。

    到300米距离时候,能看见敌人的衣服颜色,虽然看不清敌人五官,但至少可以分清头部了,这个距离里,优秀的射手可以有把握射中敌人的头部。

    一旦敌人进入这个距离,已经属于比较危险的距离了,轻重武器都要开火了,特别是轻重机枪的自动火器,必须要进行火力压制,不能让敌人前进了。

    进入200米距离,敌人手持的枪支都可以辨认出来了,身上的弹药盒、水壶、刺刀鞘、军官的手枪套子等,都能看见。

    敌人进入这个距离,所有人必须提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准备预防敌人的掷弹筒了,特别是轻重机枪,是敌人掷弹筒打击的主要对象。

    这个距离里,不单单是要用饱和火力来打击敌人,也要预防着敌人的攻击,也时刻准备着转移、出击、或是撤退了。

    进入150到170米时候,敌人衣服的钮扣、装备的细小部分都能见到,在这个距离里,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距离。

    因为这个距离是掷弹筒的有效射程距离,这里说的大正十年掷弹筒,射程为175米;后来被**式掷弹筒所取代。

    **式掷弹筒是大正十年的改进型,口径也是50毫米,最大射程达到恐怖的700米,有效射程也有500米。

    在距离上,简直都可以取代迫击炮了,当然在火力威力上,和迫击炮还是有差别的,而且距离越远,精度就越差。

    即使如此,对于步兵来说,**式掷弹筒也是非常理想的手持远程攻击武器了,**式后来成了日军二战中主要装备的掷弹筒。

    日军一个步兵小队一般有三个班,加一个装备了三个掷弹筒组的掷弹筒班,每个掷弹筒的弹药手背负一个基数的16枚榴弹,三个组共有48枚。

    如果碰上烈度更大的战斗,则会加强火力,每个组增加一到二个弹药手,甚至是增加一个掷弹筒。

    到了预定的攻击距离时候,掷弹筒的榴弹则会像雨点一样,落向轻重机枪的射击位置;抗战时候**超过60%的重机枪,都是给日军掷弹筒打掉的。

    在单兵武器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远程时候,笨重且难以移动的重机枪,甚至包括固定的地堡暗堡,都逐渐地退出战争的序列,这是后话了。

    ……

    现在七连他们,都能在射孔里看见鬼子的人脸、手部关节、步枪零部件等细小的物件,说明鬼子已经进入到100米的距离了。

    当然,鬼子也不是傻子,早在400米开外,就弯腰低头跃进,在临时的隐蔽物后稍作停顿,掩护自己同伴,然后再观察下一个隐蔽点,再次同样动作的前进,不会一个直线走的,歪着斜着向前。

    这是散兵前进的常规动作,到200米距离内,更是小心谨慎,跃进的距离不会太远,稍



243. 烂炮打坦克
    狡猾狡猾的支那兵,居然在大白天里,在眼皮底下还能打出埋伏,损失了不少的士兵后,日军战前指挥官气得发狂。

    日军呼叫后方的野战重炮和天上的飞机,对着七连的小山包,一顿狂轰乱炸,整个小山包被笼罩在一片火海和烟雾当中,看的远处阵地的友军,咂舌不已。

    可七连他们,虽然没受到伤亡,但躲在坑道里面,觉得大地在震动,四周的壁面在晃动,顶上的木头缝隙里不断地落下灰尘和泥沙。

    大家内心都在默默祈祷,祈祷这个小山包命硬一点,要挺住,不要给炸趴下了,一旦趴下,大家都得给掩埋在里面了。

    大薯倒是想得开,说:死了就死了,反正我们也干掉了不少鬼子,值了,大家能死在一块,也是件开心的事情。

    只是山包坡上已经牺牲了战友的坟墓,估计都给炸没了,当时也没有埋的很深,战友的遗体估计也没了,更不用说木牌的墓碑了。

    大家很悲戚,太对不起逝去的兄弟们了,和尚在给他们念经超度,不过能这样,已经可以了,总比一开始就抛尸野外好点吧。

    看着别的很多阵地,牺牲的战友和死去的鬼子兵,掺杂在一起,泡在半腰深的水壕沟里,由于在双方阵地中间,敌我双方都无法去清理。

    只能由着那些遗体腐烂发臭,臭气飘去十几里路,壕沟里的水由血红色变成褐黑色,腐烂的躯体生出巨大的蛆,爬满了一地。

    大家只能默默忍受,发着狠地打鬼子,替死后还要遭罪的兄弟报仇,也暗暗地祈祷自己能死得好一点,最好是有战友收尸。

    ……

    日军的炮击一结束,大家扑到观察孔去看,看这次鬼子会出什么招,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想得到的招、能用的招都用过了。

    拼到最后,只是在在比消耗,弹药的消耗、人员的消耗、心理的消耗、时间的消耗、国力的消耗,这一切,都是中**队处于劣势的。

    日本国力雄厚,军工发达,弹药生产很快,不管是团体还是单兵,作战素质高,有心理优势,军医卫生条件好,非战斗减员少,战斗减员最少也是维持在1:4的比例。

    基本是四个中国兵换一个日本兵,只是他们的兵员值钱些,从小受教育、部队训练养成等成本,比中国兵高很多。

    但在战场上,在局部范围里,这种高烈度的战争,极度地消耗着中国精锐军队,牛牯听上面人说,很多部队一个师投入到上海战场,一天就垮了下来,中国现在总共才近二百个师。

    如果继续这样高度消耗下去,整个中**队都会被打垮了,到时候只有投降的命运了,那这个仗打着还有什么意思。

    没办法,作为底层的军官和军人,仗打不下去也要打,没有那么多的牢骚,也没有能力知晓更多的形势和变化,更没有能力去改变小时局大时代。

    ……

    阵地上的硝烟被寒风吹散去后,三狗他们看见了鬼子又重操旧业,开着坦克过来了,上次被打掉的几辆坦克还没拉回去,现在又来了,难道不怕被炸掉

    其实鬼子兵和中国兵一样,仗不想打也得要打,军令不得违抗,何况他们的指挥官,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只能增加火力,不断地消耗对面阵地里的中**队,看谁能熬得久。

    三狗他们七连现在确实是消耗不起了,不然也不会窝在老巢里被动挨打,现在又看到鬼子的钢铁堡垒坦克来了,急得牛牯一筹莫展。

    以前还可以老是冲出去和鬼子拼刺刀肉搏,现在就剩这几十人,每冲一次都要伤亡几个,到最后怎么冲

    竹竿凑过来说:“要不要打他几炮”

    “怎么还有炮”牛牯有点疑惑。

    “就是上次被轰掉的那门步炮,现在修得差不多了,只是没有炮架,不知道能不能打”

1...5758596061...2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