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平淡的平
双方都在炮击,可惜的是,日军的炮弹很充足,而**的,只能打一会,就没有炮弹了,或是,不能再打了,炮弹打完了,哪里还有炮连的存在理由。
于是,躲在望亭地堡里的**,又被迫由地堡转到躲炮弹的掩蔽部去,索性就学三狗他们在罗店的阵地防御战术。
就是不露头,等鬼子过来,就拼刺刀,问题是,在罗店那边,是有强大的后勤补给的,也有不断的兵员补充。
而在这里,**几十万部队全线都在溃退,只有305团在孤军死守,没有援军、没有补给、甚至是没有生还的希望。
凭什么凭什么我们就要在这里掩护大部队撤退,把生的希望给别人,自己只有死的结局,凭什么拿我们的死,换别人的生。
看着身后大部队不断远离的身影,很多人难免有悲愤的绝望,这对所有人的内心有由着恐怖难忍的考验和煎熬。
这个时刻,只有信念,只有信念的支撑,才能在这个生死关头里
301. 必死不死,幸生不生
黑夜总是那么的快结束,而白天总是那么缓慢的难以过去;大家休息了一晚,都还没有缓过来这几天连续作战的劳累。
时间不容阻止地来到了11月24日的早上,这场惨烈的望亭阻击战,已经打了整整三天了,没有援军,没有补给的305团,孤苦无望地坚守着这条通往地狱的道路上。
现在没有了防守纵深,身后就是铁桥,这种背水而战,对于守军的305团,是非常危险的,好在是,现在敌人居然不再大规模的炮击了。
原因很简单,日军怕大炮把137号铁路大桥给轰塌,那还干吗这么辛苦打个屁啊,要轰,早就可以轰掉了,现在就是要留着大桥,以借用铁路来运送后面的大部队。
日军投鼠忌器,24日早上,只用迫击炮的小炮来轰炸望亭主阵地,最多是37炮和75炮抵近对着地堡平射,也不敢对着大桥的方向打。
不过日军步兵估计在昨天也打得过头了,今天也没有缓过劲来,明显没有昨天那么凶狠了,只是派出小队人马来做试探性进攻。
一旦遇到**的阻击,就停滞不动,等待后面的小炮来进行火力点的清除,和九二重机的火力压制。
整个上午的仗,看起来想磨洋工一样,把日军第九师团第19联队的联队长气得要跳起来了,毕竟,他是有任务在身的。
今天是最后一天的攻坚期限了,若完成不了任务,鬼子的联队长估计得要被调回到国内的预备役去了,那自己的前途,基本是毁掉了。
午饭时候,日军几个大队长和中队长,在被联队长人见秀三大佐一顿咆哮后,下午开始了暴风骤雨般的狂攻,而且持续不断。
虽然没有重火力,但也有迫击炮、37炮等,对于**来说,也是难以忍受的,更难以忍受的是坦克。
日军的坦克终于在今天到来了,下午马上派上用场,305团的阵地骤然压力巨大,没有反坦克武器,没有反坦克壕,只能用手榴弹去炸,用人命去扛。
本来原先的重机枪有装备了一些钢芯弹,可以拿来打坦克的履带,只要角度好,连续打中几个钢芯弹,就可以打断履带,可惜的是,重机枪在昨天基本都被鬼子炸光了。
现在只能用人去炸,经过几天的淬火,305团的战士们,迅速在战场成长起来,跟着老兵们,有模有样地趴在地上,学着炸坦克。
一组人扔手榴弹制造烟雾掩护,一组人跃到坦克边上,去炸履带,很多坦克即使履带炸断了,不能动了,但还是在开枪,所以还是也要把里面炸掉。
刚开始,有些部队为了炸掉一个铁王八,要死上百人;现在,大家慢慢找到了对付的方法,不用死那么多人了,但还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会被坦克里的机枪给打死。
305团的陕西娃儿,几乎没有什么孬种,跟着老兵们一起厮杀,现在大家都在桥南主阵地阻击敌人,桥北不放预备队了,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进去了。
毕竟面对敌人几个中队一起的攻击,小小的阵地上,几千人在拼杀,在肉搏;在日军的重武器前,**没有办法,只能放进了打。
好在日军也愿意和**打近战,估计他们也是迫于时间和任务的压力,不得不和**拼人命了。
但问题是日军还有很多后手,包括预备队,好几个中队在后面以逸待劳着,眼看着双方近战肉搏得胶着时候,日军的联队长人见秀三电令剩下的几个中队全线出击。
顿时,战场的天平马上倾斜了,**喜欢和日军打近战,除了迫于无奈,其实也就仗着人多,但日军也不是傻子,他们也会玩人海战术。
一旦武器和单兵素质的日军人数占优,**则啥都没有了
302. 还会有人记起你们吗?
51师接到军令,要在24日晚炸掉望亭的137号铁路大桥, 305团的阻击任务也胜利完成了。
当天晚上,305团和306团乘着夜色的掩护,全部撤到桥北,炸毁了137号大桥,望亭在坚守三天三夜之后,张灵武成功了,他的成功,也属于全军的成功,是战略性的成功。
对日军而言,在一座铁路桥前耗费三天时间,是非常愚蠢的失败,其实可以绕开铁桥,先轻兵疾进,打乱**撤退的路线和布置。
如果没有这三天的拖延,第9师团很有可能就在无锡咬住**的大部队了,有可能等日军的后继部队的到来,对**进行围歼。
只是占领不了137号铁路桥,就不能运用京沪铁路线来快速运兵,以及重火力如坦克和火炮,就不能运送过去,更为麻烦的是,忌惮身后没有消灭的**主力会扰乱打击后勤补给线。
所以,出于多方考虑,日军还是把追击的脚步被迫暂缓了下来。三天,救出了多少**大部队友军的性命,这一切,全拜51师的战士们用命换来的。
特别的305团,此役,阵亡四百多人,伤二百多人,但战果却是很大的,歼灭敌人近千人,19联队下面的第一大队差不多被打残了,之后补充了大量兵员,才能再参与以后的战争。
此役,51师师长王耀祖对上递送的战报则是如下写就:
职部奉令巧日占领望亭附近,掩护各部撤退,并迟滞敌人前进。皓晚,我各军撤退完毕,敌已跟踪追至,与职部通安镇、浒墅关等处前进部队接触,激战颇烈。其步兵增至六七百,我警戒部队因伤亡过重,被迫撤回望亭附近继续。哿晨,敌机廿余架低空轰炸,企图阻我筑工,当被击落两架,机身当场焚毁,人员毙命,牌号及机枪已拆卸运回。午刻敌步兵一联队、炮八门猛攻铁道及运河两岸,敌便衣队向我左翼迂回。现职部已伤亡官兵三百余人,仍在搏战之中。职王耀祖马申印。
……
在撤到桥北时候,张灵武特地和三狗走在一起,一来是表达下感谢之意,这次守桥如果没有三狗他们的补充连,肯定够呛。
二来,通过几天作战的观察,张团长很欣赏三狗及他的补充连,想留他们下来,一起在305团,只是这个口不好开,便寒暄着:
“罗连长,这次要感谢你们补充连了,谢谢!”
“张团长,别这么客气,我们都是同一个师的友军,再说,补充连也是在执行命令。”
“罗连长好说话,你觉得我们305团怎么样”张灵武伸了只脚试探着说。
三狗不知道张团长是何意,只能泛泛得回答:
“305团挺好的啊,仗打得很不错,我们大家相处得也很好。”
“那你,有没有想留下来的想法”张灵武看时机已到,就单刀直入了。
三狗一听吓一大跳,自己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305团,即使觉得305团不错,这些陕西佬不管从兵员素质,到勇猛作风,到人际关系,都挺好的。
只是一直认为自己是306团三营七连的,而且这个时候牛牯和老胡都回来,更是不可能会去别的部队了。
虽然在当时军人军官的流动性比较随意,经常在这个部队呆上一段时间,又通过亲友介绍或是自己自寻到另一个部队任职。
但三狗和他的老乡兄弟们,有很深的感情联系在一起,一直在和牛牯在一起的,这个张团长自然不清楚这里面的内情,不过这个不方便说出来;所以三狗就拿其他的理由婉拒了:
“这个谢谢张团长的美意,对于我们来说,太荣幸了。只是,我们的补充连只是个临时编队的,到时候很多人都要回原部队的,你看,今天,就有不少的回306团各营了。”
“这个我知道,就算他们要回去,我也不强留,我是说,你有没有可能,留下来,我这边可以给你个连长实职,做得好,以后副营、营长都没有问题。”张灵武许诺。
这成了“**裸”的挖墙脚了,如果换做别人,简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了,在其位谋其政,人之常情。
但对于三狗来说,职位的诱惑还不至于大过兄弟情谊,只是这个不好开口说出来,现在只能稍微透露了,不然,扫了人家的兴。
毕竟人家是个团长了,大了好几个级别了,地方上官大一级压死人,军队里也是一样,人家大你几个级别的大官,亲自不耻下求了,给了很大面子了,不能驳人家面子的。
所以三狗为难地说到:“张团长,真的非常感谢你的美意,在下荣幸至极,只是,我目前还在306团三营七连里任职,这个职务调动的事情,我自己还真做不了主。
303. 我们是炮灰部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一月的南京,这一年的冬天,显得非常寒冷,昔日繁华的街道,现如今,一片萧杀,几乎空无一人。
大量的人群集中在火车站、码头、出城的道路上,逃避战难;与之相反的是,大量的士兵与难民相背而行,尽管他们疲惫不堪,但也义无反顾地逆行向前。
自从11月11日上海失守之后,**几十万部队溃败如潮,后面还跟着20多万如狼似虎的日军追兵。
苏州、无锡、常州、江阴、镇江……拱守南京的一座座城市相继失陷,日军长驱直入,步步逼近首都南京。
日军飞机不断地空袭南京,投下一串串的炸弹,凌厉的防空警报、航弹落下的呼啸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高射炮的连续炮击声。
以及房屋被炸倒、火光冲天、人们被炸死甚至是炸得四分五裂的惨相,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确实是很震撼恐怖。
11月20日,“中央电台”广播《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迁都重庆,党政人员及相关单位财物等,纷纷乘轮西上。
……
三狗随部队于11月28日到达南京东边四十公里外的句容,基本上是51师的部队全部归建了,原补充连的老兵全国回到自己的原部队去。
军政部调拨来一些来自湖南的新兵连,补充到51师中去,根据战功和贡献,306团优先补充三营,三营优先补充七连。
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湖南农民伢子,连枪都不会开,三狗安排老兵们手把手先教一些基本的技术,原以为大家会拉到后方去慢慢整训的。
倒是来了个江西广丰的老乡,叫夏晨,这家伙,居然是个大学生,正念着,不读了,找来这里参军了,真正的投笔从戎。
特别是在如此危难危险之时,敢主动来部队上前线,三狗不由得对这家伙另眼相看,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属于非常稀缺的人才,特别在军队的基层里。
所以,不管是出于保护人才,还是有培养老乡的私心,还是有看到自己刚毕业的身影等,三狗把他给留在自己的身边,先从通信兵做起吧。
……
今天一纸命令,像一盆冷水一样,把大家浇了个透心凉,74军全军向南京靠拢,保卫首都南京。
底下的老兵们群情激奋,74军从三个月前在罗店成立以来,几乎是每天都在行军、打仗,不是坚守,就是断后掩护,都是硬仗死仗。
部队疲惫不堪,伤亡也巨大,连着补充了好几次的新兵了,急需休整训练,才能慢慢恢复战斗力。
就是机器,也得要停下来休息修理啊,更不用提人了,这么持续打下去,这不明摆着要抛弃74军,要把74军当炮灰来用了。
而且,听说参与保卫南京的部队,只有41师、48师、教导大队、宪兵警察是没打过淞沪战役的生力军。
其他的粤军66军(159、160师),中央军71军87师、72军88师、78军36师、74军(51和58师),黔军103师,东北军112师;都是从淞沪战场上血战数月退下来的。
真是儿戏,把一个首都的防务给到这些残兵疲师手上,总人数18万左右,还没有日军20万人多,武器又落后,怎么打
看来高层有了新的陪都,就不想要这个老首都了,所以,就让这些残兵败将去做炮灰,也做个样子给国人看。
其实,74军参与守备首都的命令,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发布了,74军军长俞济世、51师师长王耀祖、58师师长冯胜法,
304. 湖熟镇初试锋芒
秀才他们一排虽然找到几处国防工事,但布局设计很不合理,机枪掩体相互距离太远,形成不了相互支持,射孔过大,不具隐蔽保护。
大部分工事偷工减料,没有什么钢骨水泥,直接用泥土埋设,这样糟糕的工事,怎么能抵挡得住日军的炮火
没办法,只得自己开挖,去把阵地前沿四百米之内的房屋拆掉,扫清射界,顺便也把房屋的木料和砖头拿来加固工事。
不过,三狗的七连没有固守湖熟的命令,只是警戒,没有必要修筑那么坚固的工事,但是,也得要抵抗日军的第一轮轻型火炮的攻击。
三狗另外特地找了个熟悉青龙山的本地人做向导,以便撤退时候,能快速找到捷径,沿路北上,退回淳化镇去。
想着日军的前头部队,可能是行军快速的骑兵部队,三狗叫人在句容桥北边,挖了很多密密麻麻的陷马坑,用浮土和青草掩盖起来。
另外,这次部队还给补发了一些留在南京城内弹药库的地雷,三狗叫上打铁侬的三排,跟着自己,把地雷埋设在湖西村阵地前沿位置。
由太湖登陆的日军第九师团,经宜兴、溧阳、溧水一路西北向行进,其前头的搜索部队,终于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4日下午,到达湖熟前沿位置。
来得果然是日军骑兵,大概有一百多骑,不疾不徐地沿着大路,远远地跑了过来,三狗和打铁侬他们几个正在桥南视察,要不要构筑一个新的阵地苦于手头上兵员太少。
还好三狗他们外面穿的是农民的服装,但这个时候,也是刻不容缓了,必须得回到桥北去,要赶回去指挥部队。
如果部队在桥南,或是只是几个人,无所谓,身着农民服装的庄稼汉;日军的前锋部队也并不会浪费搜索前进的时间去杀几个老百姓,躲起来就可以了。
三狗他们没有办法,只得撒腿往桥北跑回去,也许是日军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过强劲的抵抗,长时间的行军觉得无聊,看见几个农民在逃跑,就兴趣来了,策马远远地追了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