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王康林语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香瞳
张松惊呆了,他没想到富阳小报真的是连这个都敢捅出来!
看过这个,张松又接着往后看,他喜欢富阳小报,不止是因为富阳小报屡次爆出大事件,还有其他的版面也很有趣。
而在今天,又添加了一个新的版面,故事连载!
故事的名字叫做,白蛇传!
一千七百年前,牧童从捕蛇人手中救下一条白蛇,白蛇为报救命之恩,与一千七百年后偷吃仙丹,并修炼人形……与当年的牧童,现已成为外表英俊,勤奋有为的一介书生许仙,演绎了一场恩恩怨怨,如泣如诉的爱情故事!
看了简介,张松顿时来了兴趣,又继续看了下去,第一回,前世今生……
青城山下白素贞,千年修此身。来得道,脱胎换骨变成人……
张松一口气读完,而后深深的吸了口气,精彩真的是太精彩了!
神奇玄幻的故事,白蛇报恩于书生……只可惜这一期的报纸上只有第一回,而且结尾处还有说明,每一期都会连载。
这才是真正的报纸啊!张松感叹,他抬起了头,只见身边竟有好多人,都低着头在看着富阳小报,那种入神程度,跟他一模一样!
“卖报,卖报!由刺史府发布的阳州官报,只要三铜币即可买到一份!”在旁边,一名官差喊着。
他就站在富阳小报卖报伙计的不远处,明显是故意针对,然而他的身边却没什么人买。
“闭嘴吧,人家富阳小报也卖三铜币了,纸的质量比你们那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我就知道孙不举的事情没那么简单,都说他是李大人的小舅子,现在看来是真的。”
“我喜欢这个白蛇传的故事,真的是太好了,虽然只有第一回,我决定了以后富阳小报每一期我都买,就为看这个故事!”
“这报纸上面还有一首诗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跟在主子屁股后,哪有骨头往哪凑……人模人样妄成人,狗形狗态不如狗!”
“这首诗我知道,是康少爷作的,据说是叫什么打游诗,说的是沈临风……”
这边一片热议,而在刺史府董易武几人却是面色铁青,在几人的面前所放的正是一份富阳小报!
“这个败家子,好大的胆子!”董易武怒骂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是什么意思”
李钰更是双目呆滞,完了,这下是真的完了!那个败家子真的敢写。
从五品下官员,李某!
这跟直接提他的名字有什么区别,在阳州城从五品下的官员,除了他还有谁
那个败家子……知道的太清楚了,连每年他分润的多少钱数,每一笔都是清清楚楚!
清楚的他都怀疑,王康是亲自参与了一样!
“今天富阳小报也降成三铜币了……”董乾咬着牙道:“这个败家子真的是拿钱不当钱么这跟白送出去有什么区别”
“刚送来的消息,我们的官报已经是无人问津,同等价位下城民们都选择了富阳小报……”一位负责售卖的官员说道。
“我们要不再降价”有人提议。
“恐怕已经没用了,富阳小报上增加了一个故事连载,这个名为白蛇传的故事很受欢迎,明天他们为了继续看这个故事,肯定还会买的……”
“沈公子,这样的故事你能写出来吗”又一人问道。
沈临风像是没听到有人叫他,他的目光还在富阳小报上,准确的说是那首打游诗,诗名《送沈某某》!
好不容易这个风头过了,人们也都快忘记了,现在这个败家子又提起来了。
还将诗写在了富阳小报上!
沈某某,这不是直接就让人联想到他吗沈临风真的是快哭了,还有完没完!
“父亲,要不由您出面直接把富阳小报封了,想必王鼎昌也不敢直接阻拦!”这时董乾开口道。
“已经没用了!”董易武摇了摇头,“现在富阳小报,不知已经卖出多少……”
他说着看向了李钰,低叹了口气道:“我会尽力保你,但如果真的保不住……”
他的话没说完,李钰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如果真的保不住,那你只能跟你小舅子一样的下场了。
李钰的脸惨白如纸。
“不要怪我,要怪就怪那个败家子吧!他比他父亲的胆子还要更大啊!”
董易武说着,抓起桌上的富阳小报,猛得撕成了碎片……
第一百二十四章 阳州书院
毫无疑问今天的富阳小报,再度引起火爆,一起大事件在民众之间开始流传,原来孙
员外的背后果然是那位阳州大官……
不止如此,还有新开的故事连载版面,也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在王康的操作下,白蛇传这个前世脍炙人口的故事来到这个时代。
同为古代的背景设置,但却加入了神话与奇幻色彩,白蛇报恩与书生许仙的人妖之恋,这些无一不是最新开创。
由此富阳小报不再是街头百姓所买,就连读书人也对白蛇传这个故事深深着迷。
因为许仙这个人物,对他们是最有代入感的。
同时也因为这个故事,富阳小报摆在了富家小姐,大家闺秀的床头……
火爆,难以形容的火爆!
尤其又是在仅售三铜币之后,更是大受欢迎。
在这对比之下,阳州官报则是成了笑话,仅仅只有初发时一日的辉煌,就已经落幕……
空泛无聊的内容,材质极差的纸张,主笔人沈临风因为一首打游诗重提,更是成为全阳州城的笑柄。
事件仍在发酵,而王康逃离了几女追问白蛇传之后的故事,带着梁大壮等几个家仆,悄然来到了阳州书院。
距离封地之争的比试已经没几天了,而王鼎昌则在一直催促着他去书院,因为他父亲已经为他找好了先生,要教他策论!
虽然王鼎昌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还是想补救补救。
行进在路上,梁大壮委屈的道:“少爷,您可是很久没带着我出门了……”
听了这话,王康微微一怔,是啊,至从来到这个世界,他一直都在马不停蹄的忙碌着。
先前是为了灭掉柳家,现在又是为了对抗刺史……之后又是谁呢
王康看着梁大壮笑着道:“总会有一天,少爷还会回到以前的。”
“嗯,”梁大壮重重的点了点头。
“现在我们就去书院,走着!”王康笑着大声道。
阳州书院,是整个阳州最大的一家书院,众多的读书人在此学习,当然能进书院的自然不是普通人。
都是阳州的富家贵族子弟。
王康自然也在这里求学,只是他很久都没来了,若不是这次,恐怕他连想都想不起来。
阳州书院坐落在东郊,占地极大,至赵皇继位以来大力发展学治,阳州书院也经过了一次翻修,规模更是大了一些。
书院之内,亭台楼阁,柳枝垂落,鸟声齐鸣,风景宜人,在过道上还有几个读书人在摇头晃脑的背着书。
环境这么好王康边打量,边走了进来。
见到王康走进,原本在看书的几人顿时一惊,这个败家子怎么来了,他好像一个多月没来书院了吧。
再说现在他不是在忙着整那什么富阳小报吗还有空来这里。
只有一人眼睛一亮,正是在这里求学读书的张松!
张松直接将手中的书籍收起,忙的来到王康面前,镇重道:“在下张松,见过康少爷。”
咦,这么正式
王康有点懵逼,他还是第一次见对他如此客气的外人,也拱手道:“不知张兄,找我何事”
“是在下唐突了!”张松忙着道:“早就听闻康少爷大名,今日见到一时激动……”
“我的大名一时激动”王康更是愕然了,这哪跟哪,寻常人见到他躲都躲不及,还有往近靠的
像是看出王康的疑惑,张松忙着道:“康少爷你创立的这个富阳小报实在是太好了,我从第一期开始,每期都会买!”
“这令在下颇为仰慕啊!”
王康听明白了,原来是富阳小报的忠实读者啊,他也是笑着道:“多谢张兄抬爱。”
“哈哈”张松笑着道:“这可不是抬爱,富阳小报新颖,有创新还为城民提供了便利。”
“尤其是你说的那句恶行不止,笔锋不停,更是令张某敬佩!”
张松说着,突然凑到王康的身前,低声道:“只是康少爷在这个时候,来书院有点不明智啊!”
“哦此话怎讲”见得张松严肃的表情,王康问道。
“还不是因为富阳小报的事情,”张松说道:“因为你的富阳小报,阳州官报简直是无人问津,之后恐怕也难有起色了。”
“而且你也知道,这书院里的权贵子弟本就占绝大多数,他们可都是刺史大人那一系的。”
张松看了看周围,小声道:“我这几天可是一直在听着,他们都在想着怎么对付你啊!”
原来如此,王康知道现在刺史打压伯爵府,整个阳州城的权贵自然也是如此,连带着那帮子弟也是同样。
四面八方皆是敌,可不是一句空话。
王康冷哼一声道:“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罢了,模仿我的富阳小报,又学不明白,降价又不敢跟我玩,能有什么出息”
闻言,张松不可置否的笑了笑,他知道王康说的都是实话,这几天的争斗,他也都看在了眼里。
光是比赔钱这一条,整个刺史府恐怕都不敢跟眼前这位康少爷比。
“看张兄的穿着谈吐,只怕也不是普通人,”
王康看着张松道:“既然如此,张兄为何不跟他们一起,而且你跟我交谈,就不怕被隔离吗”
“我跟他们可不是一路人,”张松摇头笑道:“再说我也不一定就怕他们。”
“哦不知家父是谁”王康疑惑的问道。
“家父,张伯光!”这时张松傲然道。
“原来是张将军公子,失敬失敬。”王康惊讶了,难怪张松不怕那帮权贵子弟。
张伯光是阳州城守将,手握兵马大权,虽说名义上也是受刺史节制,但张伯光却经常不买账,而董易武也无可奈何。
只是王康很好奇,张伯光是军伍之人,按说他的儿子也该是参军入伍,怎么会是这副读书人模样。
“我大哥在父亲帐下,我却是对那些舞刀弄枪不感兴趣,只喜欢诗词文章。”像是看出王康的疑问,张松笑着道。
“原来如此,”王康点了点头。
“哟,这不是伯爵府的康少爷吗”就在这时,从前方来了几个年轻公子。
“就是他们。”张松低声道。
闻言,王康也是看了过去,这几人都是穿着华贵气质不凡,明显不是一般人家子弟……
“就是这几个人模狗样的家伙”王康冷笑一声,跨步迎了上去,“那我就来会会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能耐”
第一百二十五章 我喜欢你的无耻
“康少爷不带着花魁钻胡同去,怎么有闲心来书院啊!”
“听说康少爷办了一个什么富阳小报,每天赔钱卖报纸,不愧是败家子啊!”
“哈哈!”
“刺史府的阳州官报,也是在赔钱,你们是在笑谁”王康好奇的问道。
听了这话,几人顿时笑不出声了,这个事情他们也是知道。
“王康你知道吗,我们在这里可是等你好几天了。”这时又有一人开口。
此人长相也算得上是英俊,只是嘴唇略薄,给人一种刻薄之感。
他是阳州城别驾于大人的儿子,于洪。
“你什么意思”王康冷声问道。
“我们知道你是来干什么的,”于洪微笑道:“你来是想找蔡师学习策论吧!”
“那又如何”听到此话,王康却是没有意外,封地之争比试对于普通老百姓可能算是隐秘,但这帮董易武一系的权贵之子肯定是知道的。
而蔡师就是他父亲让他来找的人,蔡师全名蔡禾,是一名老儒士,精通策论学富五车,在整个阳州也是颇为有名。
“说实话,我真是没想到竟然是由你跟董大少比策论,真的是太荒缪了。”于洪笑着道。
“只怕你连策论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于洪一开口,其后的几人也跟着大笑起来。
笑声停止于洪又是道:“蔡师可不是普通人并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每天向蔡师请教策论的不知有多少读书人……”
“相信你父亲定然打过招呼,不过这也只是给你一个机会罢了,蔡师有个规矩,他会给请教之人出题,只有答对题者,才会教导。”
说到这里,于洪又是笑道:“而我们已经知道蔡师今日所出的题,是考验生僻字!”
“生僻字你会吗你恐怕连日常字都是不识吧!”
闻言,王康看向了张松,他每天都在书院,应该是知道这些事情的。
“他们说的没错,”张松点了点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