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帝国败家子王康林语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香瞳

    “很多时候,做了事情就要付出代价,”王康走过于洪的身边淡淡道:“别惹我,你惹不起!”

    “你……”

    于洪手紧握着拳头,脸色也涨的通红,这话对他才是最大的侮辱!

    而王康却是再没多看他一眼,信步走到蔡禾之前,礼然道:“学生见过蔡师!”

    蔡禾是书院之师,王康是书院学子,这样的称呼也是恰当!

    “嗯,”蔡禾满意点点头。

    “将王康所写生僻字手稿,交于书院讲师学习,以后作为书院学子必学课程……”蔡禾吩咐了一句。

    而这一语却是令得在此之人再度哗然,书院必学!意味从此之后,所有来书院的学子,都要学习这些生僻字!

    而这些却是王康所写,这个殊荣可真的是太大了,至少目前还没有哪个学子达到这种程度。

    “蔡师言重了,不过是陋作,怎能登大雅之堂”王康也是一惊,随后摇头道。

    “一点都不严重,”蔡禾说了一句而后又道:“随我进来吧!”

    王康跟在其身后,在众多羡慕的目光下,跟着蔡禾走进了房屋。

    房屋之内,陈设简单,书案桌椅也是普通,唯有一点,在房屋东墙放至着一个大的木质书架,书架之上摆满了书籍,墨香浓郁!

    突然王康眼眸一凝,他看到在书案上还放着三份富阳小报,而且看那纸张的褶皱程度,明显是翻看了多次……

    似是知道王康的惊讶,蔡禾笑着道:“你做的这个富阳小报很好,每一期我都会买来看的。”

    “以后每出新一期,我让人给您送过来。”王康也笑着道。

    “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蔡禾没有推辞,示意王康坐下。

    “我这里简陋,条件比之你们伯爵府相差甚远,可不要见怪啊!”

    私下相处,蔡禾没有在外的威严,反而像是一个普通老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王康笑着说道。

    听了此句,蔡禾微微一怔目露惊讶道:“好词好句,但我可当不起啊!”

    “蔡师不愿卷入朝堂之争,甘愿放弃相位,偏此一隅潜心作学,仅此一点就不知比那些沽名钓誉之人强了多少,”

    王康沉声道:“您自然是当得起此句!”

    闻言,蔡禾再次一顿,他深深的看了王康一眼,好似要重新认识他……

    过了片刻才是笑着道:“你父说你顽劣不知文学,要我教你策论,现在看来你是把所有人都骗了啊!”

    “论策行文是您的专长,王康来此也有请教之意,此事对我伯爵府甚是关键,”王康行礼道:“还望蔡师不吝赐教!”

    王康做事就是如此,哪怕他熟知策论,但毕竟不是一个时代,自然要虚心请教,才算万全。

    “既进我门,我自会相教,”蔡禾沉声道,“不过我还有一问……就算做我们二人闲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答。”

    “蔡师所问为何”王康问道。

    “对于如今赵皇削藩斩贵之事,你怎么看”

    :三更结束,大家投投票,




第一百三十一章 谈策论计
    王康眼眸一凝,他没想到蔡禾竟然会问他这个问题,这可是当下最值得传道的话题。

    赵皇继位用一年时间整治内廷,又用两年理清朝政,现今终于开始着手对付藩贵,这才有了他的父亲获封伯爵……

    这些事情王康现在都清楚的知道,而蔡禾又是问他这个问题,他是王鼎昌之子,也算敏感之人,怎能随意相谈。

    像是看出王康的疑虑,蔡禾笑着道:“你可真是个小狐狸,跟你父亲那直来直去的性格可是完全不同啊!”

    “说起来你其实还应该感谢我,”蔡禾语气神秘。

    “此话怎讲”王康疑惑的问道。

    “你猜呢”蔡禾坐了下来说道:“提示一点,你刚才可是说到了。”

    听了这话王康恍然,惊疑问道:“提拔平民贵族与老牌贵族对抗,是你给赵皇献的策”

    “聪明!真是一点就透!”蔡禾赞道。

    原来如此,王康点了点头,对于蔡禾的身份,他来之前就已经做过了解。

    蔡禾是老国君时期的臣子,曾任朝廷内参,内参本身品级不高,但却能直接面圣,是给国君专门献策的。

    这也是为什么王鼎昌让他来向蔡禾请教策论的原因,这就是蔡禾的本职。

    赵皇继位为避免丞相独霸局面,取缔丞相职位,将其一分为二,设立左相,右相。

    当时赵皇就想让蔡禾出任右相,由此可见赵皇对其的看重,但令人惊讶的是蔡禾竟然放弃相位,告老归乡。

    回到阳州书院潜心作学。

    能令赵皇都对其如此的人,那肯定是有大作用,又经蔡禾提点,王康自然能有推断。

    “怎么样是不是该感谢我”蔡禾笑着问道,“不然你最多也就是个富家公子,又怎么能成了伯爵少爷”

    “是该感谢呢,还是该不感谢呢”王康略有深意的说道。

    “哈哈!”蔡禾知道了王康的意思,他大笑一声,“这个自然是看个人意愿了。”

    “策略是我献给的赵皇,”蔡禾摇头道:“但我怎么也没想到,赵皇竟然会选择了你父亲!”

    “其实我原本以为赵皇会选择李家的!”蔡禾又道。

    “哪个李家”王康问道。

    “艳州李家!”

    “是那个武道世家吗”王康隐约知道一点。

    “没错,”蔡禾点头道:“李家是武道世家,据说祖上还曾出过将军,李家子弟世代习武,相较起来倒是江湖气息更浓郁一些。”

    “对了,”蔡禾好似想起了什么,又道:“此次你们伯爵府与刺史董易武的封地之争比试,其中的武比,就是由李家年轻一辈的李御遥出战!”

    “此人厉害么”王康问道,这倒是条重要信息,蔡禾虽然现在告老还乡,但以他之前的地位,知道的肯定不少。

    “很厉害,”蔡禾沉声道:“这个人你们一定要全力应对,此子年岁不过二十出头,但极具武道天赋,是李家年轻一辈的翘楚,有剑痴的称号!”

    王康点了点头,此次来找蔡禾果真不虚此行,这是很重要的情报了。

    “这么说来李家是倒向另一边了”王康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蔡禾摇头道:“我与李家家主是旧识,此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怎么看也不像是能与那些人同流合污的人,”

    “不过现在的情况复杂,万事难定,倒也是说不清,”

    “我现在身无半职,只是白衣之人,这些就不是我关心的事了,”蔡禾笑着道:“是该你们伯爵府操心的事了。”

    “你当初怎么会向赵皇提出这个计策提拔新贵族对抗老贵族”王康好奇的问道。

    “这是一种矛盾的转嫁,”

    蔡禾沉声道:“赵皇要对付老牌贵族是势在必行,而他们也自然知道这一点,可怎么办呢削藩斩贵不是一道圣旨的事情。”

    “压的轻了没有作用,压的重了逼反怎么办投敌他国怎么办这些都是问题!”

    这时王康接着道:“所以你就想出了这种办法,将一个大的矛盾换成小的对抗,形成互博之势……”

    “没错,这是现今最好的办法了!”蔡禾点了点头。

    王康继续道:“削藩斩贵也好,老牌贵族反抗也好,说到底其实都是中央与地方之争,是利益之争,赵皇想要加强中央集权,而老牌贵族又不想放弃手中权利……”

    “你……”这时蔡禾突然惊疑的看着王康。

    “怎么了”王康好奇问道。

    “没什么,你继续说……”

    王康殊不知,他的话给蔡禾带来多大的震惊,因为王康的话已经说到了本质。

    加强中央集权,这就是赵皇的根本意图。

    王康自然不知蔡禾的震惊,继续道:“老牌贵族尾大不掉,无形中削弱国君中央权利,对皇权构成威胁,所以罢黜老牌贵族势在必行!”

    “有一点你说的没错,此事确实急不得,需要一步步来,不然后果难料。”

    这就好比是明朝初期,朱元璋分封他的许多儿子到各地做王,这是封藩。

    其后各藩王势力极大,又开始削藩,明惠帝朱允文下台就是他要削藩,然后激怒了藩王们有关,朱棣趁着这个契机坐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了后来的明成祖。

    这其中之事,跟现今情势倒是异曲同工。

    “王鼎昌生了个好儿子啊!”

    这时蔡禾突然感叹道:“你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的,实属不易,外人都说你是个大败家子……”

    “其实对于你,我一直都有在关注,我知道你所做之事,看似败家却另有深意,看似荒诞却有不凡……”

    “蔡师言重了,我只是一些胡言拙见,当不得真。”王康摇头道。

    “那你可有更好的办法”

    “我没有,”王康直接道,“这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有很多我还不知,更不敢妄下评论……”

    “不过,我却是知道你的这个计策,其实是有很大的弊端!”王康又是说道。

    “哦是什么”蔡禾来了兴趣。

    “无论是平民贵族还是老牌贵族,其实都是贵族,”

    王康沉声道:“你有没有想过,扶持新贵族对抗老牌贵族,假若最终老牌贵族颓倾,”

    王康看着蔡禾目光异样道:“你又怎么敢保证,新贵族最终不会走上老牌贵族的路呢”



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人闹事
    听了王康之言,蔡禾顿时愣住了,过了片刻他才是恍然道:“或许这就是赵皇选择你父亲的原因吧!”

    “能在战起危机之时,挺身而出尽自己所能,仅此一点就能断定,”蔡禾沉身道:“你的父亲不一定是一个忠君之人,但一定是爱国之人。”

    王康不可置否的点点头,他的父亲王鼎昌曾跟他说过一句话,令他记忆犹新。

    “国家与我们的家,都是家!大家不保,小家何以存!”

    王康想着,这时蔡禾出声打断他的思绪,“我们交谈这么多,现在你也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了吧!”

    王康微微一笑,“我已经回答了啊!”

    “回答”蔡禾愣神,随即恍然。

    是啊,刚才在两人的交谈中,王康侃侃而谈,观点明细更是直指根本,有的问题甚至比他还要看的深……

    这其实已经是最好的回答了。

    蔡禾想着,缓缓起身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策,交给了王康。

    “这里有我近年在朝廷做内参时,写的几篇策论,你拿去吧!”

    王康双手接过,躬身道:“谢蔡师!”

    这本薄策,看似轻薄实则重有千钧,其里的策论定然也非寻常,蔡禾能把此交给他,足矣见得他对自己的看重与期望。

    王康不得不礼貌的对待。

    “如此,那学生便先行告辞,不多叨扰了……”王康又是说道。

    “孺子可教!”蔡禾轻抚胡须,一副赞赏模样。

    他并没有详细给王康讲策论,是因为在刚才的交谈中,他就知道王康才思博广,对待政治问题更是一点就透。

    论策,这一点他已经很完美。

    所以他给了王康自己曾写过的一些策论,让他多学习行文方面……

    而这一点,王康显然也是看了出来,并没有再向他多问。

    二人都很有默契的领略对方意图,难能可贵,哪怕是蔡禾也是赞叹不已,对王康的欣赏也是愈发浓郁。

    再次辞别,王康推门走出房间,而在这时从屋里传来蔡禾的声音。

    “把富阳小报好好的办下去,让它向你曾说的那样发挥作用,恶行不止,笔锋不停!”

    “还有……一定要努力走下去,完成我未完成的事,在这一点上我只是个……”

    听到此处,王康回身他看着在屋里的蔡禾,他的发须皆白,腰身难直,这一刻,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蔡师莫言,学生谨记!”

    王康说了一句,而后直接离开。

    或许蔡禾拒绝右相之位,告老还乡其中也有着未可知的隐秘之事……

    “你总算出来了。”见到王康走出,小胖子迎了上来。

    “怎么样可有所学”张松也是问道。

    “受益匪浅!”王康点头。

    此次与蔡禾相谈,确实令他获益良多,很多之前他不知情看不透的事情,都有所了解。

    “对了,于洪他们呢”王康问道。

    “走了!”

    张松笑着道:“在你进了蔡师之门后,本来就只有在此的人知道你们赌约之事,后来张庆兄弟到处传扬,现在只怕书院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了……”
1...6667686970...6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