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耿波这么一说,苏星晖就明白了,他在前世的时候,就知道,不知道有多少依托着各种职能部门生存的中介公司,给到这些职能部门来办事的单位制作材料,挺简单的工作,一收就是好几万,凭的什么凭的就是他们跟这些职能部门有关系,有些这种公司,干脆就是这些职能部门领导的亲属开的。
你如果不找他们制作材料,也行,职能部门并没有硬性规定,不过你递上去的材料肯定会被一次次的打回来,你找他们制作材料了,肯定是一次通过,这种手法太隐蔽了,就算是纪检部门查都没多大用,毕竟看起来是你情我愿,市场行为,并没有强迫。
没想到,现在还只是九十年代,这种中介公司已经应运而生了,不过这也并不稀奇,权力寻租行为就像是水银泻地一样,无孔不入啊!
&nbs
第四百二十六章 王莽谦恭未篡时
耿波点头道:“你还别说,这姓田的确实是个人物,他爸是省长,他自己却能如此克制,平时不嚣张跋扈,不胡作非为,工作兢兢业业,表面上对待领导尊重,对待同事亲切,要不是我在委里跟他共事多年,只怕也很难看清楚他的真面目。”
听了耿波的话,苏星晖不禁对田晓鹏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这样的人啊,最可怕,他有如此的家世,却能如此克制自己的**,这说明他的心中有更大的**,这样的**当然就是对权力的**了。
往往越是这样的人,在掌握了权力之后,就会变得越疯狂。
苏星晖道:“耿哥,听你这么一说,这田晓鹏如果在古代,那就是王莽、司马懿一流的人物啊!”
耿波点头道:“是啊,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禇征道:“波子,你们就别文绉绉的了,你们到底在说啥王莽是谁田晓鹏怎么又跟司马懿扯上关系了”
于锐志道:“小五,谁叫你平时不看书的你这就叫不学无术。”
禇征道:“就你看书啊那你说说,这两个是什么人”
于锐志正准备说,可是发现自己还真说不出这两个人的具体事迹,他对苏星晖道:“星晖,还是你说吧,我也不知道这两个人到底干过啥。”
几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苏星晖也不禁莞尔,他开口道:“王莽是西汉末年的一个大臣,他在当大臣的时候一直谦恭自省,恨不得比现在的**人还像**人,深受百姓、大臣爱戴,皇帝信任,可是后来,他独揽大权之后,便篡位了,成立了新朝,当了皇帝。”
禇征道:“那这是个奸臣啊!”
韩向东道:“司马懿的故事我倒知道,他是曹操的手下,曹操一直很怀疑他的忠诚,不过司马懿这人会装,装得曹操没借口杀他,他一直把曹操爷孙三代都熬死了,后来独揽大权,培植私党,为他儿子司马昭篡位扫清了障碍,后来司马昭就篡位成功,建立了晋朝。”
耿波道:“行啊,猴子,你可挺有学问的。”
韩向东笑道:“那当然,我最喜欢看的就是三国演义了。”
禇征点头道:“这么一看,这姓田的还真跟王莽和司马懿挺像的,都挺能装的,野心也挺大的,总之,不是好东西。”
于锐志道:“不管怎么样,都得想办法帮星晖把这事给跑成了,要不然说出去别人笑话啊!”
耿波道:“行,从明天开始,咱们就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好好帮他跑,星晖,你这材料就交给我吧,我找人帮你做一套正规一点的。”
苏星晖举杯道:“谢谢耿哥了!”
这顿酒直喝到那箱酒喝完,才结束,几人都出了一些主意,一定要帮苏星晖把这个项目跑成,喝完之后,他们一个个兴尽而归。
于锐志对苏星晖道:“星晖,你就放心吧,咱哥几个一定帮你把这项目给跑成了。”
苏星晖微笑道:“我当然放心。”
于锐志又道:“对了,你说的那邮票的事情,靠谱吧”
苏星晖点头道:“绝对靠谱,你就按我写的清单上买,不赚钱的话,以后我赔你!”
于锐志哈哈一笑道:“行,你都这么说了,我就放心了,我去借个几百万,这次好好炒一炒,你可别说,我把钱都投进了旅游公司,现在手头上没什么活钱了,手头可紧了。”
看到已经八点多了,于锐志给于若秋打了个电话,于若秋道:“你们酒喝完了”
于锐志道:“喝完了。”
于若秋道:“那行,我们马上回。”
没几分钟,于若秋就开着车回来了,她问道:“星晖,今天的事情谈得怎么样跑项目的事情没什么问题吧”
苏星晖不想让她担心,便点头道:“没什么问题,你们放心吧。”
于锐志看到于若秋和陆小雅手上大包小包的拎着,便问道:“你们今天购物去了啊”
于若秋道:“小雅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我下午跟她去了故宫,然后吃了饭,晚上就带她出去买了点东西,也有星晖的,算是给他们一点小礼物。星晖,你记得给我画画啊,我这礼物可不是白买的。”
陆小雅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苏星晖道:“星晖,若秋姐非得给我买,没办法。”
若秋宠溺的摸了她的头发一下道:“我给你们买点小礼物,你就别放在心上了,我有钱,你没看到这家私房菜馆吗一天毛收入一两万呢。”
于锐志道:“行了,不早了,你把他们俩送回酒店吧,明天早上我去接星晖,还得教我爷爷五禽戏呢。”
这种益寿延年的东西,于锐志当然记得牢牢的,关系到于老的寿命呢。
于若秋便点了点头,将苏星晖和陆小雅送回了酒店。
苏星晖和陆小雅回了房间,他问陆小雅道:“若秋都给咱俩买了些什么东西”
&n
第四百二十七章 叫我一声爷爷吧
于老年轻的时候就学过拳脚,功夫甚是了得,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军中著名的猛将,有过学功夫的经历,他学起五禽戏来上手也很快。
于老一边按照苏星晖的指点,认真的练着动作,一边问道:“星晖,我听小志说,你的拳脚功夫也很不错是吧他说他都不是你的对手。”
苏星晖道:“那是锐志哥太谦虚了,我们顶多只能算是半斤八两吧。”
于老道:“你就别哄我了,小志的性格我还不知道他就不是个谦虚的人,他不知道多么好胜,他如果不是真心服气了,绝对不会跟我这么说的。”
苏星晖也只能是笑了笑。
于老道:“你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身手,你师傅很厉害吧”
苏星晖道:“我师傅也就是我姑父,我的五禽戏和其它功夫都是他教我的,他还是当地著名的中医。”
于老点头道:“你这个姑父厉害啊,民间这样的奇人异士,在所多有。”
苏星晖道:“嗯,我姑父也是我非常敬仰的人,教了我拳脚功夫,教了我许多人生道理,还教了我写字画画。”
于老道:“怪不得小志和小秋都说你字写得好,画画得好呢,我从退休之后,也开始学着写字画画,要不待会儿你指点指点我”
苏星晖道:“这怎么敢当我向您请教还差不多。”
于老摇头道:“你不要这么说,我从小没读过几年私塾,文化不高,写字画画都是在退休之后为了消磨时间而学的,什么水平我自己知道,你不要看我年纪大,就敷衍我,那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嘛。”
苏星晖这才点头道:“行,那等您学完了五禽戏,我跟您切磋一下写字画画。”
于老这才欣然点头道:“这还差不多,不过星晖,你真的只有二十三岁吗”
苏星晖点头道:“我真的只有二十三岁。”
于老打量着他道:“真的不像,倒像是三四十岁的人。不过你别误会啊,我不是说你长得老,是说你的这一身文武双全的本事,还有沉稳的气度,丰富的阅历,看上去像是三四十岁的人,二十三岁的人,像你这么出色的,不多。”
苏星晖有些赧然,他可不就是三四十岁的人吗
于老一边打着五禽戏,一边带着一些回忆的神色说:“三十岁不到的人,像你这么出色的,我只有在年轻的时候见过,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是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人了,建国之后,活下来的,都成了国家领导。”
于老的神色里带着一些缅怀,这应该是想起了战争时期他那些牺牲的战友。
于老的话说得平淡,可是苏星晖却不敢居之不疑,他对于老说:“于老,您言重了!”
于老又看了苏星晖一眼,突然笑道:“对了,星晖,你想不想当兵”
“当兵”苏星晖有些愕然,这位老爷子的思维也太跳跃了吧怎么突然说到当兵了
于老点头道:“对,你这一身文武双全的本事,还有你的沉稳,如果当兵的话,一定会有大出息的。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于老对苏星晖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了,不过苏星晖还是摇头道:“于老,我不想当兵。”
于老道:“为什么啊你放心,你当了兵,级别也照样给你,你现在是科级干部吧你进了部队,至少是个野战部队的营级干部,当然,不可能一进去就直接带兵,总要适应锻炼一段时间才行。”
苏星晖道:“于老,我还是不想当兵,这跟级别无关,主要是我觉得我在地方上工作,能够做的事情更多,能让我治下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苏星晖的选择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这可是于老的邀请,近些年来,随着开国元帅、大将纷纷凋零,开国上将现在还在世的都没几个,作为开国上将的于老在军方的威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如今军方重将之中,就有不少都曾经是于老的老部下。
于老亲自点名让苏星晖入伍,苏星晖今后的前途无疑是光明的,哪怕他一路扶摇直上,当上将军都是有可能的,苏星晖居然拒绝了。
不过于老并没有生气,他一脸欣赏的看着苏星晖,他当然知道苏星晖现在的工作干得很不错,苏星晖亲口对他讲的嘛,上俊县两个乡镇的数万老百姓,因为他的缘故,现在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于老道:“那你当了兵,以后成为将军,能够做的事情,不也很多吗万一打起仗了,你就可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了。”
苏星晖摇头道:“我不认为近二十年间中国会打仗了,这几十年里,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经济建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我现在这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经济建设嘛。”
于老顿时大感兴趣:“你怎么敢断言中国近二十年不会打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于延安
于老笑道:“星晖,那你能不能帮我写幅字”
苏星晖点头道:“行,那我就献丑了!”
苏星晖自己在书桌上铺开了宣纸,陆小雅替他磨墨,苏星晖提笔沉吟片刻,在纸上写下了一阙北宋抗金英雄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随着苏星晖落下最后一笔,于老也吟完了这首千古绝唱,这首词也勾起了于老当年的豪情,他哈哈大笑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好好好,这字写得好啊!”
苏星晖在后面落款道:于老将军雅正,晚辈苏星晖敬上,甲戌年丁丑月甲辰日。
苏星晖对于老道:“爷爷,我的名章没有带在身上,今天就只能这样了。”
于老点头道:“好字,好字,这一比就比出来了,比我的字写得好多了,我才应该给你出一笔润笔呢。”
苏星晖笑道:“您这可是说笑了,您现在可是我的爷爷,我给您写几个字您还给润笔啊”
于老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之后,他把苏星晖写的这幅字珍重的收了起来,对苏星晖说:“我去休息一下,你和小雅中午还是在这里吃饭啊。对了,小志,小秋,你们爸妈今天中午也回来吃饭。”
听了于老的话,于锐志和于若秋对视了一眼,他们爸妈中午也回来吃饭
于锐志和于若秋的父亲于延安是顾山民的妻子于静妍的大弟弟,是在延安时期出生的,因此而得名,他现在五十多岁,是冶金部的副部长兼党组书记。
这样一位高级干部,平时自然很忙,不过他还是一周最少回到于老家里一次,吃个饭,看望一下老人,这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他们的母亲樊新筠,则是教育部的一位副司长,她平时的工作倒挺清闲的,儿女也都大了,她主要就是照料丈夫的起居。
于延安平时挺严肃的,于锐志和于若秋平时都自己住在外面,就是有点怕自己的父亲,今天父母要回来吃饭,又要见到严肃的父亲,不免心中有些惴惴。
于若秋还有另外一层烦恼,那就是父母每次见到她,都会催问她谈对象的事情,母亲还会经常帮她安排一些相亲对象,让她去相亲,她之所以不喜欢回家,也是为了躲着母亲。
不过,这也不怪她父母为她操心,她今年都二十三岁了,还没谈对象,作为一个女孩子,父母有些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听到父母要回来吃饭,兄妹俩又起了逃避的念头,不过今天有苏星晖和陆小雅在这里,他们也没有什么理由离开,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中午十二点刚过,于延安和樊新筠便一起回来了,于延安虽然五十多了,不过他一头黑发梳得整整齐齐,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他跟于老长得很像,表情十分严肃,这也怪不得于锐志畏之如虎了。
樊新筠则是一个雍容华贵的中年美妇,她肯定也是年过五旬了,可是她看上去还只有四十许人,化着一些淡妆,眉目如画,身材曼妙,长发挽成了一个发髻,见了樊新筠,苏星晖和陆小雅这才知道于若秋怎么会长得这么漂亮了。
要是樊新筠年轻个二十多岁,那于若秋跟她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于延安两口子先向于老和老太太问候了一下身体,这才看向了苏星晖和陆小雅两人。
于延安有些奇怪,于老这里来的客人并不多,更别说两个这么年轻的男女青年了,这两个年轻人看上去倒像是儿子和女儿的朋友,于老怎么会留他们在这里吃午饭的
苏星晖彬彬有礼的对于延安两口子道:“伯父伯母好,我是苏星晖!”
陆小雅也道:“伯父伯母好,我是陆小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