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狂少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周小王
方中霖在临走的时候,也委婉的告诉了钱建安,这一次苏星晖把主要的功劳都推到了钱建安的身上,这让钱建安也算是有所触动,他跟苏星晖的关系,也算是缓和了一些。
要知道前段时间,因为捐款的那件事情,钱建安跟苏星晖之间的关系一度是势如水火,钱建安丢了一个大脸,他总觉得是苏星晖给他下了一个套,其实是他自己钻进了牛角尖而已。
方中霖告诉钱建安这些,倒并不是他希望钱建安能够对他怎么样,他只是希望钱建安能够跟苏星晖把关系搞好,不要天天跟苏星晖搞对抗,从而影响嶙山市的工作。
时间进入了四月,天气越来越暖和,嶙山市的经济建设形势也是越来越好,童宝集团的二期建设工程早就已经开工,而童宝集团的自有牧场建设也开始了,这个项目将会为童宝集团提供稳定可靠的奶源,更能让当地农牧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而米氏集团也是在嶙山市投资了多个大项目,比如几个县城的旧城改造项目,还有米氏集团投资的几个企业也都在扩大规模,这些大项目加起来,投资也至少过百亿了,这还只是第一期工程。
米氏集团这一次的投标标底都是非常低的,低到几乎没有多少利润,所以没有人能够
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去欧洲旅游?
随着四月一天天的过去,苏星晖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些沉甸甸的,因为那个日子越来越近了,可是他什么都不能说,这种感觉是非常憋得慌的,甚至他经常在梦中惊醒,然后大口大口的喘气,睁着眼睛,一夜到天亮,再也睡不着了。
陆小雅觉得他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她让苏星晖别有那么大的压力,苏星晖总是对她报以一笑,说他没事,让陆小雅别担心。
其实,在现在的嶙山,也有不少川西人,因为现在的嶙山,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大型建设项目,于锐志和朋友们在招工上都很倾向于那些贫困山区的劳动力,现在他正在川西建抗震公益学校,所以这段时间,他们招了不少川西山区的人来当建筑工人。
这让苏星晖稍稍有一些轻松,在他的这一世,他已经做了太多太多,现在那些贫困山区有不少人都出来做工了,有的甚至是全家几口人一起出来做工,而那些孩子们虽然大部分都没出来,但是他们现在大部分能够坐在抗震的校舍里,到时候一定也能减轻不少伤亡的。
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嶙山也一天天变得越来越美丽,特别是新区,新区的建设进度相当快,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片新的居民区和行政区,这两年在这里修建了不少小区,那些从老城区旧城改造项目搬过来的居民已经住了进去,还有苍龙产业园被征地的老百姓们也已经住进了新区,成为了新区的居民。
新区不但建了房子,一些行政机关单位也都在这里建了办公楼,搬了过来,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当中,还穿插着一些公园、体育场、商业街之类的设施,让居民们能够安居乐业。
现在这个季节,公园里的花都开了,姹紫嫣红,漂亮极了,苏星晖倒是会在休息日,等牛牛上完了杨教授的课,把他带到新区来玩一下,也算是让牛牛放松放松。
现在嶙山大学已经正式成立了,杨教授担任了嶙山大学的名誉校长,本来嶙山大学准备让苏星晖题词的,因为宝州大学就是这么做的,不过苏星晖婉言谢绝了,他建议由杨教授来题词。
苏星晖毕竟是一位领导干部,他并不喜欢给谁题词,而且现在这样一股风气很不好,就是什么地方都喜欢找领导题词,也不管领导的字写得怎么样,如果是光题个字那还好一点,就怕有的领导借题词的机会收润笔费,那就又是**孳生的土壤了。
最终,还是杨教授欣然给新的嶙山大学题写了校名,他的字同样写得非常好,有大师的功底,他给嶙山大学题词,照样可以给嶙山大学增光添彩。
现在杨教授虽然是名誉校长,不过他每周也还是只有那么几节课,他每天还是会认真的教牛牛,牛牛跟着他学,也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他现在跟着父亲一起出来,都能够说出许多道理了。
杨教授教牛牛的都是经世之道,而不是死学问,他研究了一辈子历史,从那些历史书里,当然也能够找出朝代兴衰的规律,学到许多经国治世的本领,而现在,他将自己的心得,一股脑儿的都教给了牛牛。
除了这些历史知识之外,杨教授也不禁止牛牛看其它的书,他还鼓励牛牛多看一些其它门类的书,比如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笛卡尔的《方法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许多哲学大师的哲学书籍,他也会让牛牛由浅入深的阅读。
牛牛现在已经十一岁了,他已经看得懂这些书籍了,因为现在这个社会跟古代社会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杨教授觉得,他除了学习历史之外,也应该看一些这样的书籍,这样才能够学贯中西,融会贯通,真正学到经国治世的学问。
牛牛也不是死记硬背,他学到什么东西之后,总会把这些东西来跟实际相对照,比如他跟苏星晖一起上街,就会按照他学过的经济学的方法来解读现在嶙山市面的繁荣,他去了乡村,就会跟苏星晖探讨该如何解放农村的生产力……
虽然他现在的一些观点还稍嫌稚嫩,但是这已经让苏星晖很欣慰了,这孩子的起点比苏星晖要高,苏星晖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哪有杨教授这种大师教他而且教得这么好,因材施教,苏星晖敢肯定,牛牛将来一定会成大器的。
牛牛现在虽然才十一岁,可是身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六,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少年了,他除了跟杨教授学习,在家里也跟父亲学拳法、练书法、学画画,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可以说是文武全才。
牛牛由于跟杨教授和父亲学习,也经常到民间去,他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从来不在自己的班上炫耀自己的本领,他觉得那样是很幼稚的行为,当然,他的学习成绩永远都是全年级第一名,这个是没有人能够取代他的。
牛牛的成长,真的是让全家人都高兴万分,这样优秀的一个孩子,真的是全家人的骄傲啊!
苏星晖在前世并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在这一世,他却有了牛牛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他觉得这是老天对他的眷顾了。
有
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大地震
五月很快就到了,五一劳动节期间,苏星晖作为市长,参加了好几个活动,忙得马不停蹄,倒是忙得把什么都给忘了。
晚上,他回到家里,接到了于锐志的电话,于锐志告诉他,他已经回了京城,已经订好了去欧洲的机票,要跟廖蓉一起出发去欧洲旅游了,他问苏星晖,想不想去欧洲,如果想去的话,现在还来得及。
苏星晖说自己实在是没时间去欧洲,所以让于锐志夫妇俩在欧洲好好玩,多玩几天再回来,好好庆祝一下结婚二十周年的纪念日。
结婚二十周年,也算是一个大日子了,特别是他们的爱情结晶现在都成年了,在欧洲读大学,这就更有纪念意义了。
于锐志哈哈笑着说他一定会好好玩的,让苏星晖别羡慕他。
电话在于锐志的笑声中挂断了,苏星晖也是摇头笑了起来,有这样的朋友,苏星晖感到心里十分温暖,于锐志帮他做过多少事情啊!现在他能够离开川西,去欧洲旅游,苏星晖就放心了。
苏星晖也问了一下于锐志现在在川西哪些地方建抗震公益学校,于锐志说的几个地方都是前世的那场地震当中受灾比较轻的地方,这也让苏星晖放心了许多,这些地方受灾不是很严重,所以那些建筑工人问题不会太大。
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于锐志建抗震公益学校的顺序,也是按照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小而来的,凡是靠近地震带的地方,他都已经把抗震公益学校建好了,现在剩下的当然就都是一些发生地震可能性没那么大的地方了。
于锐志和廖蓉两人出发去欧洲旅游,过二人世界去了,他们也会去苏黎世探望一下儿子,于昊文去了苏黎世已经一年时间了,这一年时间里,他都是一个人在苏黎世生活。
于昊文从小也是受到了于家很好的培养,他也跟着于锐志学了一身好功夫,自理能力也是很强的,所以虽然是一个人在苏黎世,但是于锐志他们也是很放心的。
当然,以于家的实力,他们当然也会委托当地的中国外交机构帮忙暗中照看一下于昊文,不会让他处于危险之中的。
于锐志出发了,苏星晖还是留在了嶙山市,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现在嶙山市的各种工作真的是非常繁忙,称得上是千头万绪,苏星晖忙得都快停不下来了,不过看到嶙山一天天的在变样,他也感到很欣慰。
不过,时间一天天的逼近了那个日子,苏星晖心中越来越沉重,但是现在他能够做的已经都做了,他也只能祈祷上天能够让他的努力收到成效,让地震的伤亡尽量少一些。
不管苏星晖怎么祈祷,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五月十二日这天的中午,苏星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午休,可是他怎么都睡不着,他索性起身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直到下午两点二十八分的时候,他明显感到脚下有一种震感,甚至让他办公桌上的一些杂物都跳动了起来。
苏星晖明白,地震来了,他打开了办公室的门,走出了办公室,只见每间办公室里的人都出来了,他们一脸的惊恐,有的人还在往楼下跑去,他们一定以为,嶙山发地震了。
苏星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惊慌,有顺序的下楼,到空地上去。”
苏星晖的喊声让大家稍稍镇定了下来,现在的震感也不是那么强烈,所以大家的脚步都慢了下来,他们有序的下了楼,有人想让苏星晖先走,可是苏星晖并没有先走,他在后面殿后,让所有人都下了楼,他才最后一个下楼。
钱建安是第一个下楼的,当他站在办公楼前的一块空地上的时候,他这才掏出手帕,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惊魂稍定。
当钱建安看到苏星晖最后一个从楼上下来的时候,他心中都不由得有一些佩服苏星晖了,平时倒也罢了,在这种时候,苏星晖还能最后一个下楼,这真的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钱建安向苏星晖点了点头,苏星晖也点了点头,他说:“钱书记,你没事吧。”
钱建安道:“我没事,现在要赶快联系地震局,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是我们这里发生了地震的话,要赶紧组织救灾工作。”
三十多年前北方发生的那一场大地震,让北方很多人都有了防地震的意识,钱建安也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他一感到明显的震感,就反应迅速的跑了出来,并且在秘书的搀扶下,飞快的下了楼。
现在来到了安全的地方,钱建安也回过神来了,知道要组织救灾工作了。
苏星晖点了点头,他便吩咐手下的人去跟有关部门联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丁庆勇掏出了手机,拨打起有关部门的电话来,在打了几个电话之后,他过来向苏星晖汇报说:“市长,是川西省发生了地震,现在震中在哪里,震级有多高,都还不太清楚。”
所有人都是面面相觑,川西省离嶙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救援队
钱建安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理由拒绝,他环视了一下会场,问道:“其他同志的意见呢”
邢国栋第一个点头道:“我同意苏市长的意见!”
郑红也点头道:“我同意!”
彭跃点头道:“我同意!”
……
所有的常委全票通过了苏星晖的建议,这样,向灾区派出救援队的建议,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苏星晖能够看到每一位常委眼中的那种情感,这样的大灾难,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是切肤之痛,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摒弃了门户之见,支持了苏星晖。
钱建安也很当机立断,他说:“那好,那我们嶙山市就马上组织专业的救援队,派到灾区去,参加灾区的救援,那么,谁来带队呢”
苏星晖举手道:“钱书记,我来带队!”
钱建安大吃一惊:“什么你来带队不行不行,那肯定不行,太危险了,而且嶙山市也需要你。”
苏星晖道:“钱书记,我来带队是最合适的,我的父亲就是医生,我从小也学了很多医学知识和救援知识,至于嶙山,现在嶙山的工作已经走上了正轨,有市政府的各位同志们在,还有钱书记你坐镇,不至于会乱,等我参加完救援工作回来,我再加倍努力的工作!”
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都看得到苏星晖眼神中的坚定,如果是别人,可能还会怀疑苏星晖的动机,觉得苏星晖是想借此捞取政治资本,可是苏星晖还用得着捞取什么政治资本吗
以苏星晖现在的成绩,还有他的背景,他只要不出什么错,就能够稳步上升,他又何必去冒险捞取这样的政治资本呢
这么大的地震啊,而且地震发生之后的次生灾害也很多,去灾区救援,不止是一件费力的辛苦活,更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像苏星晖这样的高级干部,有几个愿意进入灾区救援的
可是苏星晖就是义无反顾的要求去当这个救援队的队长,这让常委们一个个都觉得不可思议,可是在不可思议之后,他们又不得不对苏星晖无比钦佩,不管是喜欢苏星晖的人,或者是讨厌苏星晖的人,他们都不得不说,苏星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爷们儿。
良久之后,钱建安又环视了一眼会场,问道:“对苏星晖同志的提议,大家有什么意见”
现场再次全票通过了苏星晖的提议,钱建安神情肃穆的宣布道:“我宣布,苏星晖同志担任本次地震救援队的队长!”
所有常委都给苏星晖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等掌声平息之后,钱建安问道:“苏星晖同志,那你需要市里对你怎样支持,你尽管提出要求。”
苏星晖道:“我的要求就是市里派出一支专业的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的队伍,带上足够的物资,尽快出发,灾区的人民已经等不起了。”
钱建安点头道:“行,从现在开始,全市动员,以最快的速度组成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
当嶙山市要向地震灾区派出一支救援队,而市长苏星晖将会亲自担任救援队长的消息传开之后,全市许多人都主动请缨,想要参加这一次的救援队。
丁庆勇和翟英杰都是主动向苏星晖报名,要参加救援队,他们的态度十分坚决,而苏星晖也知道,他们都是好样的,因此点头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董子骞也要参加救援队,苏星晖还没表态到底同不同意,董子骞就说:“市长,您要是不同意,那我自己请假,一个人都得去灾区。”
董子骞的态度让苏星晖都有一些乐了,他说:“行,你是个好小伙,就算上你一个吧。”
董子骞点头道:“谢谢市长了,我马上回去准备。”
夏松给苏星晖打来了电话,说他也要参加救援队,苏星晖本来不同意,可是耐不住夏松软磨硬泡,只好同意了,他知道,夏松的身体素质也一直保持得很好,他去参加救援队,至少不会拖后腿。
柴永新打来了电话,他说他也要参加这一次的救援队,他的理由是,他就是安监局的局长,是专门管安全生产的,而且在安监局,本来就有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他可以带上这支救援队,参加市里组织的救援队,一起奔赴灾区进行救灾。
安监局确实有一支专业的救援队,它的前身是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矿山救援队,是专门在矿山上从事救援工作的,当煤矿发生事故的时候,它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在这种救援方面,它确实是非常专业的。
特别是苏星晖上任之后,对这支救援队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也花了大力气建设这支救援队,在人员的训练上,还有装备的提供上,都是目前全国一流的,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个时候,就是用上他们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