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山村最强小农民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善良的面具

    历朝历代,正常来说唯有君主跟帝王才能够享受到百官跪迎的待遇,就算是某些立下不世之功的大将,也多是凯旋之后才有资格享受这样的待遇。

    至于在出征之前就享受百官跪迎的事情并非没有过,唯一的情况那便是君主的御驾亲征。

    与一般民众跟武将不同的是,眼前这群绝大多数都是孟正君这边管理政务的文臣,虽然也都颇有才干,算计跟钻营同样是他们的特长。

    三生这个异军突起,对于原属孟刚王那边的势力来说自然是鸟枪换炮,不仅腰杆挺得更直了,就连说话都硬了三分。

    能量有守恒定律,权力同样有守恒定律,一方的权力加重,势必会削弱另一方面的权力。

    眼前这数百官员无疑就是比削弱的那一方,这让他们这些花了半辈子才爬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来说,无疑向吞了一把苍蝇一样恶心。

    若是其他的敌人,他们还可以通过各种下三滥或者道德绑架来要挟对方,逼的对方来让步。

    只是扮演着秀才的他们,就算遇到强势的军中大佬都得忍气吞声,面对三生这个杀掉孟刚王,一人打穿禁卫军的大神,除了恐惧剩下还是恐惧。

    “跪!”

    当三生驶进这条由整齐的青石板铺成的宽广官道,他跟孟正君能够依稀看清对方的相貌时,一个公鸭般拖着长腔的声音在孟正君身边响起。

    原本整齐排列在两旁的百官,哗啦间齐声跪下,只是他们这个行礼仿佛例行公事一般,并无丝毫发自内心的恭敬。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三生是救世主,对于三十万将士来说三生不亚于战神,对于邓立峰来说三生是给予自己知遇之恩的明主。

    只是对于眼前这些文臣来说,三生却是那个夺走自己权力,任由一群原本藏头露尾之辈,现在反而骑到自己脑袋上的可恶之辈。

    而且他们都清楚的知道,三生跟孟正君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却是泾渭分明,眼前的百官跪迎只不过是孟正君收买人心之举。

    若他们真的傻乎乎的将三生当成救世主般来跪迎,恐怕等到三生走了之后,自己就要被穿小鞋。

    这些读书比普通人多的官员,看待问题自然也比普通人透彻,却往往也让他们比普通人更加势力更懂得自保之道。




1980.第1980章 义愤
    所有希望青史留名的君主,都非常讲究文治武功。

    文治是为了经济繁荣,民众安居乐业,武功则是为了开疆拓土稳固边境。

    只是三生这个权力跟威望已经不比天谷国现任君主跟历代君主弱的大护法,好似对文治没有任何兴趣,直观的表现就是,他虽全盘接受了孟刚王的势力,除了最初的接待之外,再也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孟刚王那边的文臣。

    这完全断绝了,所有有钻营之心想要去从这里谋一份前程文官的心。

    也顺带着让这些手持刀笔的文官,对他观感恶劣到了极点,因为三生的地位越高越稳固,他们文官的地位就会越来越低。

    三生本从不关心这些花里胡哨的虚礼,更从来没有将这些文官放在眼里,他此行有着埋藏在心底的算计。

    只是眼前这些文官无意中流露出的反感跟懈怠,却让他内心腾起来了一种无明业火,想起了某些连尸位素餐都不如,只为一己之私就可以至国家跟民族于不顾,大奸似忠的国贼。

    不管三生自己有什么样的目的跟算计,天谷国四周狼烟,危在旦夕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现在要带三十万签订了生死状,抱着必死决心的将士赶赴边境,眼前这群大多数连杀鸡都不敢,还美其名曰君子不厨的官员,却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蝇营狗苟,满肚子坏水。

    三生一再强调自己对天谷国没有任何感情,这里也绝非自己的故土,甚至这个国家的兴盛更灭亡都跟自己无关,他却为自己身后的数十万将士不值得。

    因为他们最终浴血奋战就是为了让这些人安稳在后方享受生活,且他们为了自己的高位跟权力,压根就不在乎外面的人是否会多流血。

    作为一个背负了近百年屈辱史的华夏人,三生深知所有的外敌入侵,朝代更迭最大的根源并非敌人的强大,而是自己人的内斗,只是这一点却被人刻意忽略。

    以史为鉴是黄口小儿都能够脱口而出的一个词语,太多人却活了一辈子都无法看透背后的含义,只看到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可悲可笑!

    心中有更大谋划的三生,虽无心跟眼前这群已经腐朽到骨子里却自命清高的蛀虫们计较,却也毫不介意捎带着恶心他们一下。

    当三生的嘴角微微翘起,目光从脸上不屑最浓的几个官员身上扫过,凡是跟他眼光有所触碰的人,内心深处都泛起了一股三伏天都无法抵消的含义,思来想去却实在是想不到自己什么地方得罪过大护法,更没有得罪他的机会,才慢慢将心放到了肚子里面。

    事实却是,彻底得罪一个人,并不需要跟这个人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类的私仇。

    就好像人们都恨不得将人贩子千刀万剐,将欺上瞒下坑害百姓实尸位素餐的官员下油锅炸一样。

    三生对眼前这些人的厌恶,明显来源于后者,也被称之为义愤。

    “大护法能够在国家存亡之际挺身而出,带领三十万将士奔赴前线为国杀敌,本君深感欣慰,因此特此大护法百官跪迎的荣耀,提前恭贺大护法得胜归来。

    而且本君特许所有参与此次战斗的三十万勇士享受国之义士的称号,不管你们是否凯旋,你们的家属在三代之内永享免去赋税跟征兆的特权。

    并且本君特许给大护法提拔举荐之权,对于此战立功的将士,大护法将有权提拔他们担任包括三品在内一下所有的官职,无权向本君汇报。”

    活脱脱年轻有为明君模样般的孟正君,高战在城头,饱含帝王威严跟亲和力并重的浑厚嗓音传遍了半个皇城,彰显出其不俗修为的同时,更是将君主的金口玉言彰显到极致。

    此番措辞虽然十分的口语化,孟正君却是斟酌在三,给予了三生最大权限的同时,还无损自己国君的威严,甚至将三生原本拥有的权力,说成了他的赐予,无形之间夺取了三生大半威望跟人心。

    总之孟正君对自己的一切多极为满意,禁言之后,他微笑示意静等着那预料中“国君英明”的呼喊。

    可惜,事情并非向孟正君预料的方向发展,他还是低估了三生在军中的威望,更是忽略了此刻站在三生身后的并非普通的士兵,而是精挑细选出来最低修为多事凝气境的将士。

    这些人更加清楚三生带个他们的改变,以及能够带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绝非那种虚而不时的画大饼就能够蒙蔽。

    更甚至在敢来的一路上,他们的精气神无形之间已经跟为首的三生合一,只要三生没有异动,他们就不会做任何表示,这也是一个合格将领统兵的必备素质。

    “国君圣明……国君英明……”

    三生这边完全不捧场,跪在地上还未被免礼的百官,却并不能让自己唯一可以效忠的君主立冷场,继而响起了一阵稀稀落落的迎合欢呼声。

    经历过更大打击跟失落的孟正君,基本能够彻底忽略眼前的尴尬,当他抬起手刚想要结束眼前这个闹剧,让三生安心开赴战场钻进那种大网时,三生的那并不高的声音,却再次占据了整场。

    “来来来,我看你表情最为真诚,那你告诉我国君什么地方英明了,让我明白明白。”

    谁都没有想到,原本身在队伍最前的三生,眨眼间就离开了对付,反而蹲在了一个表情最为虔诚,几乎可以称得上感激涕零,匍匐在地,磕头如小鸡吃米,口中连连重复着四字的官员面前。

    “你大逆不……”

    眼前这个高居二品,外放绝对是封疆大吏的官员,在常年思维定式满脑子都是忠君思想作祟下,听闻有人质疑国君,登时就想扣过去一顶大帽子,满脸激动愤慨绝非做作的他,看到三生那种满是疑惑的脸,硬是把身体吓得一阵痉挛,不由将后面那些被他奉为金科玉律的话咽了回去。

    孟正君一番长篇大论,才引来寥寥无几的符合,却只因三生的一句质疑,直接让万人广场变得仿佛墓地般安静。



1981.第1981章 不讲道理
    大家都痛恶谎言,讨厌被欺骗。

    事实却是,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谎言却占据了百分之七十,只不过大多数谎言都披上的其它外衣,甚至还被视作懂事知礼的存在。

    就好像不管在朋友圈晒娃的宝宝有多么的丑,下面清一色的评论都是宝宝好可爱,率真一点的也只是评论说宝宝跟爸妈长得比较像。

    也好像凡是学习不好的学生,老师的统一评论都是孩子挺聪明的,就是不太专心。

    成年人有美丑,宝宝自然也有。事实证明每个人的智商有差异,却从来不会有人提出来。

    封建王朝中那些被口呼万岁的帝王,平均岁数不过而立之年左右,百岁老人都没有出一个,大家却乐此不疲的一直都是万万岁。

    现在同样如此,每个人都在呼喊圣明,君主放个屁他们都会说是香的,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的出圣明在什么地方。

    这种侮辱常人智商的谎言之所以大行其道,只因为凡是质疑跟较真的人都会被扣上一顶大帽子,幸运点的遭遇的都是牢狱之灾,正常点恐怕都是诛灭九族。

    三生现在却成为了那个捅破窗户纸,彻底撕下那块遮羞布的人,并非他道德水平有多高,只因他有质疑跟自保的实力。

    归根结底,实力等同于真理,同样可以将谎言变成真理。

    二品,听起来好像不太高,也并未掌握核心权力。

    实际上细究起来,除去国君跟不足双手之数的一品以及身份特殊的极少数人,他们绝对算得上权力第二梯队顶尖的存在。

    甚至某些身居特殊位置二品的官员手中掌握的实权,比所谓的一品高官都要大出很多。

    可是就这样一个在天谷国民众,乃至于百官眼中的领头人,却只因一句大家朗朗上口,屡试不爽的口头禅便受到了大护法的质问,仿佛失去了母兽般小兽在那里瑟瑟发抖,竟然一句话都不敢说。

    若是平时不敢这个人身居何种高位,拥有何种实权,敢于质疑国君是否圣明的言乱,足以让他跟叛军画上等号。

    用更现代化的话来复述,便是吹捧国君跟掌权者圣明,不管多么无脑都可以横行天下,这便是所谓的政治正确。

    一旦犯了政治不正确的错误,不管你有多少功劳,有多少苦心,以及有多么为国为民,都注定将被唾液淹死,甚至还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可惜三生注定是打破常规的存在,高高在上的他根本就不受任何规则跟潜规则的约束。

    “喂,难道你没有听到我说的话吗”三生眉头皱起,并未隐瞒自己的不满。

    急则生智,意识到自己再沉默下去,不仅会引起大护法的不满,甚至还会让自己只是鼓吹孟正君圣明,内心却无定论的二品大员,很快就组织好了语言。

    “孟正君以弱冠之年便在危机时刻接任天谷国君主,可谓是临危受命,饶是如此,他对内还能够稳固国内,对外更可以让敌国忌惮,此乃是少年英主。

    还有就是大护法您这个天选之人从天而降之后,君主更是第一时间为您正名,不遗余力对您全力支持,得知您要亲自开赴战场之后,更是令我等百官跪迎,这所有的一切绝对英主所为,也是我称赞君主圣明的原因。”

    能够在数千万人的国度,跻身到排名前五十的实权官员,这个人的心理素质跟反应能力,都绝非常人可比。

    眼前这个二品大员,最初的惊惧过后终于发挥出了自己正常水平。

    更为难得的是,此番言论一出,不仅大多数还跪倒在地的官员多点头附和,就连三生身后的军中也有不少人颇以为然,认为孟正君走到现在并不容易。

    “哎,你等二位,一个是我天谷国的护国神将,一位是忠君爱国之辈,又何必在我这个国君是否圣明这个虚名的问题上伤害了彼此的感情。”高高在上的孟建柱,在最为恰当的时候开口了,还尽显英主的风采:“只要大护法能够据敌于国门之外,为我天谷国开疆拓土,能够让更多的将士凯旋归来,本君根本就不计较任何虚名,大战在即,我们天谷国更应该君臣一心,全力对付外敌。”

    不得不承认,三生对孟正君的看法一直很正确,此人绝对有雄才大略,纵然在如此处境下,还能够说出眼前这番任任何人都找不到毛病的言辞。

    甚至三生不由的想到,若自己跟孟正君以同样的位置跟资源混迹官场的话,对方的成就注定是他拍马都赶不上的。

    只是这里并非官场,三生跟孟正君的战斗也并非寻常意义的勾心斗角。

    换句话说,三生这次来不是跟孟正君比拼收买人心,更不是讲理,反而是要比不讲理,不择手段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既然君主如此体察民间疾苦还爱兵如子的话,那就请君主跟我一起御驾亲征,据敌于国门之外,为天谷国开疆拓土。”三生不冷不淡的开口,仿佛再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自信慢慢的孟正君此刻却是一脸问好,开始思索,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这三大哲学问题。

    显然他脑补过三生可能提出的任何要求跟手段,甚至他还猜测三生想要用这万人精英部队来逼宫,唯独没有想到的是三生竟然会让自己御驾亲征。

    “他是想要将本君牢牢控制在手中,将本君视作一个筹码,还是料到本君有他所意想不到的布置,所以才使用这样的计谋”陷入沉思的孟正君,思来想去还是没有搞明白三生的意图,他却坚持一点,就算是三生说破了天,自己都不可能跟他走。

    揣摩圣心一直都是臣子的头疼大事,孟正君刚刚面露思索,刚才从鬼门关转了圈的二品大员,仿佛掌握了制衡三生的法宝一般,迫不及待的开口了。

    他所不知道的是,刚刚想要在道理上将他压服,却没有时间找到足够理由的三生,现在压根就不会跟他讲道理,甚至巴不得他开口才好。



1982.第1982章 忠君
    “此事不可,孟正君乃是一国之君,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国之本,而一国之本万万不可轻举妄动。有了大护法这个护国神将带领这三十万义士出征,自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让国君御驾亲征根本就是劳民伤财的事情。”

    仿佛找到诀窍的二品大员老神在在,摇头晃脑的徐徐道来,为孟正君解忧的同时还不忘了恭维三生一番,显然两者都是得罪不起的人物,只是他更想要巴结前者而已。

    当绝大多数人点头,认为三生有些激进跟武断,都比较认可眼前这个二品大员的观点。甚至不少投机之辈已经能够预料到,眼前这个同僚凭借今天的表现,日后注定平步青云,已经在思索怎么巴结对方时,三生却毫无觉悟的开口了。

    “喂,难道你不认为一国君主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御驾亲征能够鼓舞将士们的士气,震慑敌人的心神,是明君之举吗”三生斜着眼睛问道。

    二品大员内心咯噔一下,暗叫一声不好,却还是顺口说道:“这个是自然……”

    啪!

    当所有人都竖起耳朵,想要听这善于诡辩跟文字游戏的二品大员能够说出来什么金玉良言,值得自己借鉴学习时,他的话只说到一半,一个黑影却直接从他头顶降落,直接落到他那光洁的大脑门上,随着一阵颅骨的破裂声,他那张还带着得意跟迷茫的大脑袋,仿佛被脚踩中的西瓜一半应声破裂,里面白的黄的散落一地。
1...427428429430431...5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