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神话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野小子
贾诩眨了眨眼睛:“唯!”(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神话三国 第457章 亡国之道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神话三国》更多支持!) 太平三年的秋天,注定将成为一个不平静的秋天。
原本令天下人瞩目的山东平叛战争突然被人冷落了,除了正在准备交战的双方将领,其他人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益州,一个刚刚发掘出来的古墓。
这个古墓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自然是因为其中发现了与众不同的东西。自从蔡邕的第一份简报送到洛阳,这个古墓中出土的器具就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大量博学或自以为博学的人,引经据典,对那些与中原礼器迥异的祭器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是谁也无法做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断。
争论在所难免,而有争论的东西,往往也容易成为焦点。
因为议政,洛阳原本就聚集了不少贤良文学,整天议政,已经有些倦了,毕竟政治这东西禁忌话题太多,不是所有人都敢放言,突然多了这么一个话题,可以无所顾忌的猜想,自然比政治更吸引人。开始的时候,这还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渐渐的,这个话题就超过了议政,变成了主流。
随着越来越多的简报传到洛阳,更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很多人坐不住了。有的不再去参加议政,而是转而想方设法进东观查阅资料,第一时间接触简报,有的干脆收拾行装,起程赶往益州,要进行实地考察。
司徒杨彪原本就被这些儒生吵得晕头转向,听说有人愿意去益州。他求之不得,一律放行。让这些闲得无事,偏偏生了一张利嘴的家伙赶到益州,既减少了洛阳的不安定因素,也减轻了司徒府粮食供应的困难,可谓是一举两得。
就连荀彧都抚额而庆。这段时间。他也被这些儒生折腾得不轻。
其中就包括孔融。
论辞锋犀利,孔融可能不如祢衡,但是论学问深厚,祢衡和孔融比就差远了。如果拿剑客来做比较,那祢衡就是剑走偏锋,咄咄逼人,而孔融则是重剑无锋,无隙可击。
在这个时代,知识的传承并不普及。水平高下,在于见识:见得多不多,有没有过人之识。两者之中,其中又以见为基础,所谓见多方能识广。荀彧之所以见识卓著,是因为他可以看到很多人无法见到的典籍,知道更多的真相。在这方面,孔融丝毫不逊于他。孔家家藏的典籍也许没有荀彧收藏的那么杂。但是在儒学经典的积累上,有不少资料是荀彧也没见过的。
身为孔门嫡传。孔家的底蕴当然不是一般的家族可以比拟的。
除了学问之外,荀彧底气不足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不论是家世还是个人名望,孔融都比他强上几分。不论是学识还是文采,孔融都有明显的优势。除了修行——荀彧又不是刘辩那种喜欢动手的粗人,让他和孔融挥拳头,以武力论高下。他可干不出来。
孔融离开洛阳,荀彧长出一口气,随即又有些幸灾乐祸。
孔融取道长安去益州,以他的脾气,少不了要和刘辩较量一下。他和祢衡一样。从北海赶来,不是为了议政,而是为了和刘辩论理。祢衡为此不惜千里迢迢的追到益州,孔融顺道,更没有道理过城门而不入。
……
骊山。
刘辩站在古烽火台上,看着远处的秦始皇陵。夕阳西下,为高大的皇陵镶上了一道金边,植满松柏的封土堆有夕照的映衬下显然更加幽深。天边的晚霞如同烈火,格外绚烂。
一只大鹰,在空中盘旋,悠闲自得。
通过大鹰的眼睛,刘辩将方圆十里以内的情况尽收眼底,震撼不已。
他前世来过秦始皇陵,参观所谓的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时候秦始皇陵虽然还没有发掘,却已经做了不少探测,知道这片封土下藏着一个缩微版的大秦帝国。有没有秦代以前的典籍,他不知道,但是此时的秦始皇陵离建成之日更近,封土也更高,而且更接近于正方形。
换句话说,此时的秦始皇陵更像金字塔,只是规模没有那么大,没有那么陡。
可是,即使是埃及,也不是所有的金字塔都像胡夫金字塔那么大,那么陡。如果放宽一些标准,称秦始皇陵为东方的金字塔,也不算太离谱。
难道凤系血脉和文明真的来自西方?
刘辩虽然觉得这个结论太过匪夷所思,却不能完全否定。他很清楚,就在这片土地下,还埋藏着一个东方文明格格不入的兵马俑。就像弹汗山的神像一样,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就像是摆错了地方的希腊雕塑,在华夏艺术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显然特别突兀。
“陛下,想好了没有?”蔡琰兴致勃勃的撺掇道。广汉的那座墓掀起了一场大风波,她还嫌不够,鼓动刘辩发掘秦始皇陵。广汉那座古墓虽然惊世骇俗,却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至今没有发现文字。没有文字,就没有明确的记载,很多问题就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秦始皇陵则不同,这里面肯定藏有很多典籍,而且年代相去不远,只要通晓古文字,就能解决很多争论。对于蔡琰来说,秦始皇陵显然比广汉的古墓更有诱惑力。
“这事不能急。”刘辩笑着摇摇头:“我们不是项羽,挖墓不是为了盗财,而是为了解决悬而不决的学术问题。广汉那座古墓没有书籍,其实是一件好事。封了这么久的墓,一旦打开,所有的书都有可能在瞬间化为灰烬。在没有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前,就算在秦始皇陵找到了过去的典籍,你也看不了。”
“有这样的事?”蔡琰睁大了眼睛。
“我有必要骗你吗?”刘辩无奈的摇摇头:“真的,相信我。”
“陛下,你怎么会知道这些事?”蔡琰好奇的追问道:“难道你盗过墓?”
“你胡说什么呢。”刘辩恼了。敲了一下蔡琰的额头:“你这小脑袋里面,整天在想着什么?你什么时候看我去盗过墓?”
蔡琰摸着额头,嘿嘿笑了一声,转着眼珠,正打算再劝两句,有人来报。孔融求见。
刘辩很意外,孔融不是在洛阳议政吗,怎么突然跑到长安来了。他看看蔡琰,蔡琰也一头雾水。刘辩想了想,让蔡琰等人先避一避,让人把孔融请上来。
没过一会儿,孔融大步流星的走了上来。他身高八尺左右,虽然是个书生,却相貌堂堂。器宇轩昂,就像一柄巨剑,凛然不可侵犯。
“孔卿好风采,难怪祢正平对孔卿青眼有加。”
孔融微微一笑:“得知陛下对祢衡如此器重,臣心甚慰。闻说陛下在扞关刻石论道,天下传颂。臣不才,有不明之处,还请陛下指教。”
刘辩眉毛一掀。明白了孔融的来意。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上门踢馆啊。他微微一笑:“闻说孔卿在洛阳舌战群儒,罕有敌手。怎么,孔卿高手寂寞,到长安来挑战?”
孔融笑而不语,平静中带着一丝倨傲,礼节周到而毫不谦卑。大有要与刘辩分庭抗礼的架势。
刘辩挥了挥衣袖,转过身去,云淡风轻的说道:“很可惜,朕怕是要让孔卿失望了。”
孔融愣了片刻,脸色有些不悦。“陛下不屑与臣言论?”
“非也。孔卿天下名士。能与孔卿一言,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夙愿。不过,孔卿想必知道,朕并非儒者,而且一向对空谈误国的儒者不屑置评,所以……”
孔融看着似笑非笑的刘辩,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哪里是避而不战,这简直是挑衅啊。什么叫空谈误国的儒者?圣王之道,乃是儒门千年的智慧结晶,怎么成了空谈。
“闻陛下之言,似乎对儒者有不少偏见,臣不才,愿与陛下探讨一二。”孔融拱拱手,战意更加盎然。
“这种亡国之道,有什么好讨论的?”刘辩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耐烦。“如果孔卿真有做学问的兴趣,不如我们说点实学,不比说那些没用的东西更好吗?”
孔融眼角抽了抽,差点气得跳起来。说儒者空谈误国已经很过份了,现在居然变本加利,说儒道是亡国之道,如果不把这个道理辩明白了,他这个孔氏后人还有什么脸面立足于世?
孔融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笑容,哪怕是礼节性的。他抗声道:“敢问陛下,儒道何以与亡国之道并称?”
“呃,敢问孔卿,周天子治下诸国,哪一国儒学最隆?”
孔融傲然道:“那还用说,当然是鲁国。”
“春秋五霸中,有鲁国么?”
孔融顿时语塞。
“战国七雄中,有鲁国么?”
“这个……战国时,鲁国虽然实力不彰,可是齐国却是东方大国,而齐鲁并称,皆是儒门盛行之地。”
“好吧,就算齐国也是儒学大国,可是齐国空有天下之半,不也被秦国灭了吗?”刘辩斜睨着孔融,指了指远处的秦始皇陵。“夫子游历天下,唯不入秦。可是最后统一天下的偏偏却是秦国。朕不免怀疑,是否齐鲁之亡,正是因为有儒,而秦国统一天下,正是因为夫子未曾入秦?”
“陛下,怎么能这么说呢……”
刘辩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孔融。“朕学问浅薄,难免有所误会。不如这样吧,请孔卿告诉朕,自夫子创立儒门以来,有哪一个国家是因为儒学而兴盛的?”
孔融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我的小说《神话三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神话三国 第458章 简单粗暴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神话三国》更多支持!
有崇儒而亡的,却没有因崇儒而强的,就算刘辩的论断有些失于简单,却不能说他全无道理。
孔融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此刻面对刘辩的这个问题,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一定在想,大汉就是因为儒学而兴盛,孝武皇帝就是因为独尊儒术才建立赫赫武功,是不是?”
孔融本想点点头,他本来就是想这么说的。可是一看刘辩那一脸的讥讽,他又放弃了。不用刘辩再说,他也知道这是一个陷阱,就像孟子的辩论术一样,这是提出一个看似能够接受的论点,最后却将导出一个相反结论的技巧。
他是辩坛上的高手,岂能上这样的当。可是,舍弃了这个例证,不管他怎么想,他也无法回答刘辩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
孔融很困惑,他甚至觉得有些荒诞。自己不远千里,跑到长安来,难道是为了这个结果?
他想到了祢衡,忽然心有所动,意识到祢衡为什么气势汹汹的赶到荆州,却没了下文,最后成了刘辩手中的利剑,反戈一击,将益州世家整治得死去活来,伤亡惨重。
当然,他肯定想不到祢衡比他经受了更多的折磨。不管怎么说,他守北海有功,刘辩对他还是客气的。
对刘辩来说,辩才固然是一项能力,但辩才的好坏改变不了问题的本质。好的销售员能将稻草说成黄金,却不可能真的将稻草变成黄金。儒学在儒门的眼里当然是世上最好的学问。可是改变不了儒学天生的缺陷。儒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为王权服务的,承认王权的合理性,维护王权的至高无上,是儒学逻辑的基础。不论是仁义,还是忠孝,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巩固王权。
区别只有于手段不同。不管是礼教还是德教,都承认一个前提,那就是大一统,承认天子的权威性。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斯、韩非子这两个儒门弟子却成了法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法家同样认可王者游离于法律之外。法是王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犯了法,却无法治罪。
法家与儒家的区别只在于法家干脆把法交给王。而儒家只能通过虚无缥缈的天来限制王。
既然虚无缥缈,就难免无法落到实处。对于刘辩这样的人来说,千言万语,不如一拳。不管你的词藻多么华丽,不管你的辞锋多么犀利,如果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就都是废话。
所以他给了祢衡一拳。对于孔融这样的忠臣名士,他客气一点。只提了一个问题。
一个问题,就点中了儒门的死穴。堵住了孔融的滔滔辩词。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他没有兴趣听孔融说任何话。孔融满腹经纶,偏偏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孔融面红耳赤,进退两难。
刘辩指了指远处的秦始皇陵。“知道那是什么吗?”
孔融看了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可是他不知道刘辩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儒门内最大的争论。就是今古文,争论的焦点,无非是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经过这么多年,可能你们自己都搞不清了。”刘辩笑了笑:“不过。我却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打开秦始皇陵,找到里面陪葬的典籍,两相比较,孰真孰伪,不就是一目了然了吗?孔文举,你觉得现存的儒门经典中,可能有多少是伪书?”
孔融的头皮一阵发麻,眼中露出掩饰不住的惊惶,额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作为圣人后裔,他太清楚伪书的泛滥有多严重。如果真的打开秦始皇陵,并且在里面发现了汉代以前的儒门经典,当今传读的很多经传都会成为笑话,儒生们费尽心机解释的好多微言大义也会成为无稽之谈。
包括三皇五帝的道统在内,因为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汉儒的发明。汉儒综合百家,将很多原本属于道家、墨家先贤的人物一起整合到儒家道统中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黄帝。黄老并称,原本是道家崇拜的先贤——孔子从来没有提及过他——现在却成了华夏文明的始皇,也是孔子推崇的尧舜的共同祖先。
可以想象,一旦发现与现有儒家体系不同的古籍,儒门造假的事情就遮不住了。
而这几乎是必然的事。
对儒门来说,这无异于是一个灭顶之灾。
“陛下……认定儒道是亡国之道,要将儒门赶尽杀绝么?”
刘辩瞥了孔融一眼,摇摇头,有些无奈,有些自嘲。“钱串子虽然不能当钱用,却也少不得。朕如果要将儒门赶尽杀绝,何必等到今天。”
孔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刹那间,他仿佛在生死之间走了一遍。
“不过,儒门要想重新成为真正的治国之道,有两个短处必须先解决。”
孔融躬身一拜:“敢请陛下言明。”
刘辩沉吟良久:“一则为虚,一则为伪。”他转过头,打量着孔融。“儒门以凤凰自居,凤凰能浴火重生,儒门能否如此?孔卿,你能为国家守住北海,朕非常感激。能不能守住儒门,能不能将亡国之道变成强国之道,朕希望你能再建新功,不知道你有没有信心?儒门常说,五百年有圣人出。可是朕觉得,五百年太久,只争朝夕。孔卿,时不我待啊。”
孔融如释重负,喜极而泣。“臣敢不从命。”
……
孔融昂着头而来,低着头而去。
蔡琰从后面绕了出来,笑嘻嘻的说道:“陛下,你的三寸舌锋可是越来越犀利了,连登过龙门的孔文举都被你击败了。”
刘辩吐出舌头,晃了晃:“是么。你有没有兴趣大战三百回合?”
蔡琰红了脸,转身要退,刘辩哪里肯让她逃,伸手将她拉了过来,搂在怀中,低头亲了上去。舌尖挑开蔡琰柔软的双唇,攻了进去。蔡琰面热心跳,想要推开刘辩,却又舍不得,一时手足无措。
董白从旁边踱了出来,重重的咳了一声。蔡琰像受惊的兔子,连忙从刘辩的怀中挣扎出来。刘辩哈哈大笑,握着蔡琰的手,不让她逃走。另一只手抓住董白拽了过来,带着三分蛮横的吻了上去。董白不但没有像蔡琰一样欲拒还迎,反而奋起反击,紧紧的搂着刘辩的脖子,几乎将整个身子都挂在刘辩身上,咬着刘辩的嘴唇不放松,啐啐有声。看得蔡琰眼热不已,既羡慕又嫉妒。
过了好半天。董白松开了刘辩,示威的扬起了下巴。蔡琰翻了个白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以示不屑。董白耸耸肩,嘎嘎大笑,昂首挺胸,龙行虎步的走了。
“陛下……”蔡琰撅着嘴,幽怨的摇着身子。
刘辩抹了抹被董白咬破的嘴唇。有些无奈。“你看,有时候简单粗暴的确比较好用。”
“难道陛下要每个人都像她一样不读书?”
“没有啊。”刘辩想了想,又说道:“阿琰,最聪明的人会将最复杂的问题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只有笨蛋才会将原本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为什么说儒家是亡国之道。就是因为儒门不仅虚,而且伪。虚,则礼仪繁复难明,浪费精力;伪,则无法面对真正的问题,只能多方掩饰,将原本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了。我最崇拜的一位智者,只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就揭示了世上最复杂的问题。”
“什么人这么高明,臣妾能不能见见这位智者?”
“这个……”刘辩挠头了。怎么才能将蔡琰引见给爱因斯坦呢?这可有点麻烦。
除非揭开龙文明的最终秘密,发现时空的终极秘密。
唉,也不知道戏志才的进展如何。
……
在卢夫人的陪同下,戏志才缓缓的走上了祭坛,静静的看着数百面容各异,神情却同样紧张的祭司们。
这些祭司都是信奉琐罗亚斯德教的信徒,他们接到了萨珊的邀请,从四面八方赶来,要观瞻光明神的使者,见证光明神即将重现人间的重要时刻。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得到了消息,这位光明神的使者来自东方的大汉国——一个以火神之子自居的神秘国度,那里盛产丝绸,遍地黄金,所有贵人们身上的丝绸都是从那里而来,而贩运这些丝绸的商人都赚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不管是因为信仰,还是贪婪,戏志才的形象已经在他们的心目中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当他们看到卢夫人的时候,都发出惊叹,觉得她的美貌不仅配得上光明神的使者,即使是当作天使也绰绰有余。可是当戏志才本人出现在祭坛上时,他们却有些失望。
戏志才虽然谈不上丑陋,却也没有神使的庄严。
祭坛下泛起一丝骚动。
戏志才早有准备,从容的伸出双臂,仿佛托起一轮太阳。他微微的仰起头,用熟练的波斯语吟诵起了琐罗亚斯德古经——《阿维斯塔》中的经文。这是他几个月学习的结果。经文一出口,立刻压制住了祭司们的猜疑。他的发音非常标准,标准得连这些学习了一辈子《阿维斯塔》的祭司都叹为观止。更重要的是,他的声音中气充沛,浑厚之极,即使是在最偏僻的角落,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耳畔。
随着经文从他的嘴中流淌而出,回荡在整个神庙内,一团明亮的火苗从戏志才的掌心涌出,渐渐笼罩了他的全身,幻化作一头两丈高的巨鸟,舞动双翼,仰首长鸣。
祭司们震惊不已。
萨珊及时的拜服在地,大声喊道:“万能的光明神啊,你卑微的仆人恭迎你的降临。请将恶魔驱逐出波斯人的土地,赐予我们和平和光明。”
祭司们如梦初醒,纷纷拜服在地。(我的小说《神话三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神话三国 第459章 暗流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神话三国》更多支持!
刘协勒住了坐骑,看着远处路边的人群,回头看看一直跟在一旁的驳兽,又看了看诸葛亮,欲言又止。
“孔明……”
诸葛亮笑了笑,转身对陈群说道:“长文兄有何高见?”
陈群无奈的摇摇头。“殿下,安全第一。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在他们的面前,殿下难道还想以勇武著称吗?不如坦诚一点,反倒自然。示弱,有时候比逞强好。”
刘协看着诸葛亮。诸葛亮附和道:“长文兄说得对,初来乍到,逞强不是上策,更何况还有不小的风险。驳兽是陛下的坐骑,殿下不敢乘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想来不至于惹人非议。”
刘协点点头,对刘备说道:“玄德,你去通知一声。”
刘备应了一声,催马向前急驰而去。
张辽站在路边,看到刘协远远的停住,和赵云、麹义交换了一个眼神。麹义撇了撇嘴,有些恼火:“什么囚牛命,连一匹驳兽都不敢骑,还想征服鲜卑人?果然是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与陛下相比,陈留王太怯懦了。”
张辽轻笑一声:“云天,你可不要这么想。陛下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陈留王呢。龙是一种神奇的生物,我等凡人看不出他的前途,可是陛下是真龙,如果没有把握,他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陛下啊……”麹义晃了晃肩膀,言语中有些不以为然。他一直希望刘辩有一天能够亲征西域。没想到最后等来了陈留王刘协。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能干什么啊。刘辩要把刘协往火坑里推没关系,可是哪儿不好,非要推到西域来?
倒霉!
“云天,你想多了。”赵云拍拍麹义的肩膀。“陈留王和陛下相比,也许还有点距离。可是与你我相比。依然是一个难得的英才。真要是庸才,陛下何必费这么多心思?征西将军知道你的脾气,不会计较你,现在陈留王来了,你可小心些,不要授人以柄。”
1...128129130131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