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

    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

    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其实,要说印刷术,最有名的肯定是活字印刷了。这玩意正常要到五百年后的

    北宋才会被毕昇给发明出来。

    因为雕版印刷存在明显缺点,比如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同时大批书版存放不

    便,还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等。

    而活字印刷却是可以改进这些缺点。

    但是,对于只需要临时刻印蒙学孩童使用的张华来说,雕版印刷却是很方便

    的,可以快速的把《三字经》和《百家姓》给印刷几百本。

    至于几百本之后雕版就没法用了,需要重新刻印,那有什么关系呢几百本足

    够蒙学使用了。。甚至还可以有偿的像村民们出售。

    当然,活字印刷明显比雕版印刷,张华也不可能放着明显先进的技术不用,只

    是要搞活字印刷比较麻烦,现在新筹建的活字印刷坊还没有完全搞定这项技术。

    不过,想来也不用多久了,毕竟从原理上来说,活字印刷也不复杂,只不过几

    百年来谁也没有捅破这层纸而已。

    这和匠人的地位地下也不无关系吧!

    当李世民手握印刷的有点粗糙的《三字经》和《百家姓》的时候,张华的课也结束了。

    外面来了几个形迹可疑的人,这么一个重要消息自然是在张华走出教室的第一

    时间就被告知了。

    “窦子木怎么是他”看着坐在蒙学外面大树下静静地看着书的、所谓的形迹

    可疑的人。。张华发现这人自己居然认识。

    “老爷,那张华出来了,正向我们走过来。”看着还沉醉在书中的李世民,独孤

    云赶紧提醒道。

    “窦兄人生无处不相逢啊,不知窦兄来互助村有何贵干”

    作为来自后世的张华,虽然不知道眼前的就是李世民,但是明显不是普通人家。

    自己两次这么巧合的碰上他,第一次还能用巧合来解释,第二次还这么理解的

    话,那就只能说张华的智商太低了。

    “张郎君,我们又见面了。来之前我还不确定有着长安第一才子之称的张华是

    不是那天下午和我在酒楼谈笑风生的张华,看到你之后,这所有的疑问都没了。”

    看着李世民主动的靠近张华,独孤云有点紧张的跟在旁边,手按在刀柄上,随

    时准备拔刀。

    好在张华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动作,要不然也许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被人

    砍了。

    “长安城汇聚天下英才于一堂,华也只不过是其中区区一个略懂诗词的而已,

    什么第一才子之类的,想必是以讹传讹了。”

    中国人说话做事都讲究要谦虚,张华自然也是深谙此中精髓,不会真的像是十

    六七岁的热血青年一样,一点都不知道做人。

    李世民原本还有点担心张华会不会像历史上的名士一样桀骜不驯,听到张华的

    话之后,立马就放下了这个担忧。

    那云淡云清的态度,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做不到吧

    “我观这《三字经》和《百家姓》,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最关键的是把绝

    大部分的常用汉字都囊括其中,实在是蒙学的上好教材。不过,我倒是有点孤陋寡

    闻了,这么好的书籍,以前从




第134章华书店
    李世民既然没有表明身份,在蒙学见识了一番以后,又和张华聊了聊关于蒙学的看法和推广的建议。

    看看天色,觉得再不走的话,回到长安城就天黑了,李世民便有点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陛下要是看上了张郎君,为何不下旨直接征辟呢。”独孤云觉得李世民对张华的态度有些奇怪。

    “不着急,就像张华说的一样,其实他已经在给朝廷做贡献,至于出仕为官,他今年才十七岁吧倒是可以缓一缓再看。独孤,你觉得以后让他去东宫任职怎么样”

    大唐现在的太子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子李承乾,现在已经九岁了。

    在皇家,九岁的皇子已经不能把他们当小孩看待了,不说接人待物,单单为人处世在各种耳濡目染之下,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比得上的。

    “太子现在已经有东宫詹事府詹事,陛下也让朝中多为大臣给太子授课,相对来说,这个张华太年轻了吧很可能会引起非议,我估计以这个张华的精明劲,他应该不会接下这个职务。”

    李世民刚刚登基,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太早的站队,这并不是聪明人的做法,同样作为臣子的独孤云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所以他才敢用比较肯定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

    “说的也是,拔苗助长也许对张华并不是好事,那我们就姑且再等等吧。另外,你多安排几个百骑到互助村,我要随时了解这里的动态。”

    李世民安插密探到互助村,倒不是因为他担心张华做出什么危害朝廷的事情来,而是希望当有什么新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的时候,自己能够第一时间知道。

    就像是今天的《三字经》和《百家姓》,如果不是自己微服私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传播出去,为大唐的江山添砖加瓦!

    窦子木,或者说是李世民的到来,并没有立马给张华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

    看看书,听听琴,偶尔去作坊和蒙学转悠转悠,这还是张华生活的主旋律。

    “东家,这是《三国演义》的第一部,已经印刷了一千本,随时可以上市了。”在照例给张家众人讲了一章《三国演义》之后,马周给张华递过来一本书。

    这些日子来,马周也算是张华版《三国演义》的忠实听众了。

    和梅子她们听书纯粹是为了娱乐不同,马周听完之后还会专门把它记录下来,这一来二去的,大半部《三国演义》已经出来了。

    刚好为了印刷《三字经》和《百家姓》,张华让马周安排人员负责印刷。而当张华去看了一眼书坊的印刷方式之后,就果断的把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这两种古代最重要的印刷术给盗版出来了。

    有了张华捅破这层纸,印刷其实就变得简单多了。虽然没有办法直接搞出非常令人满意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但是马马虎虎先用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个纸张有点点吸墨啊,字也有点模糊。”张华接过马周递过来的书翻了翻,“我上次提到的用水车作为驱动,树皮作为原料的造纸方法,已经开始搞了没”

    “造纸作坊自己建设好了,这几天阿牛在指挥安装调试水车,估计在过一段时间第一批纸就能出来。”

    开春以后,张家的作坊都开始考虑结合水车来进行改造,让加工过程尽可能的简单。

    其中作为水车驱动应用最广的造纸作坊,已经在考虑同时安装三架水车来帮助捣碎造纸原料。

    “这些书就不用和香皂那些东西放



第135章 要发了
    朱老二是长安城最有名的说书人,长期在长安酒楼驻场说书。

    长安酒楼是窦家的产业,从武德元年开业以来,一直是长安城有数的几家酒楼。

    为了让来到酒楼吃到的宾客多一些消遣,长安酒楼一年四季都有几个说书人在说书。

    上古神话、奇闻异事、野史外传……长安酒楼会定期在各家书店购买新书给到说书人阅读,以便他们说的内容总能跟上潮流。

    这天朱老二刚来到长安酒楼,管事的就像是往常一样丢给他一本书。

    朱老二瞟了一眼:《三国演义》。一看名字就不像是多么有新意的故事,所以也没太在意,往包袱里一扔就去准备今天的说书了。

    最近没什么有意思的新书,朱老二就选了一段“杨广征高丽”。

    大唐尚武,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都对武将的战场故事很感兴趣,这“杨广征高丽”朱老二虽然已经说过不知道多少回了,但是每次都还有很多人爱听。

    朱老二能够成为长安城最有名的说书人,自然有其一套抑扬顿挫、插科打诨的本事,在把故事说清楚的同时,还让听众喜欢。

    在连续说了几场之后,便到了朱老二的中场休息时间了,往常这个时候,他都是在休息间喝点茶水,看看最近的书,今天也不例外。

    “朱老二,最近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不”休息间里伙计给朱老二倒着茶水问道。

    “哎,最近管事的买回来的书籍都很是无趣,要找到几个可以改编出来说书的都没有。再这样下去,客人们都要听烦我说书了。”

    朱老二有点发愁的叹了口气。作为一名成功的说书人,朱老二最厉害的就是善于从书籍中找到有趣的说书内容,再加以口语化的改造,变chengren听人爱的故事。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朱老二从包袱里拿出今天管事的买回来的《三国演义》,死马当作活马医的翻开了第一页。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朱老二刚看到开篇的《临江仙》,眼睛就一亮,急忙咽下口中还在品尝的茶水,端正了一下身子,认真的看起了书。

    《临江仙》的内容摒弃世俗烦恼,站在历史之上,视古往今来盛衰兴亡,都如过眼烟云,转瞬即空,大彻大悟。这种历史哲学的基调,和朱老二说书的格调是高度一致的。

    作为长安城说书第一人,曾经的落魄文人朱老二发现故事题材的眼光绝对是一流的。

    “朱老二呢怎么回事,到点了还不出来。”掌柜的发现今天朱老二居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已经有食客在问了。

    “今天上午看到他了的呀,奇怪了,我去休息间看看。”

    当伙计来到休息间的时候,朱老二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三国演义》,嘴里念念有词,似乎是在重复着书中的内容,又似乎是在按照说书的方式念着。

    “朱老二,朱老二。”伙计推开门之后赶紧叫着,“到你去说书啦。”

    虽然伙计的声音不小,但是朱老二却是置若罔闻,压根就沉醉在书中一动不动。

    “啪!”伙计见朱老二没有理会自己,以为他是看不起自己,想到掌柜的让自己来催,自己也算是奉旨办事了,便不再那么客气,“朱老二,你到底还去不去说书你要是不去,我可就去和



第136章 洛阳纸贵
    长安城很大,长安城也很小。

    朱老二在长安酒楼开说《三国演义》,片刻之间就让这部像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小说名扬长安城。

    以前的书籍,往往都是有特定的观看对象,但是《三国演义》不同,它算是老少皆宜,文武皆爱。

    ……

    长安酒楼门口。

    “邵老大,你今天又来长安酒楼,这日子不打算过了啊”

    “哼,说的你宋三的日子比我好到哪里去一样。我邵武拎着脑袋替朝廷卖命,过得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那点爱好。”

    “果然是好兄弟,走一起进去叫壶酒,听一听朱老二今天讲什么。”

    ……

    程府。

    “程大哥,程大哥。”房遗爱一大早就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干嘛,没看到我在练武啊”程处默一把斧头舞的虎虎生风,看到打断自己的房遗爱,有点不爽。

    “先别练武啦,还有比练武更加带劲的事情。”

    “还有什么事对你来说是比练武更加有意思的啊”

    “那个长安酒楼的朱老二最近在说《三国演义》,我昨天凑巧听了一段,说的可好了。”

    “《三国演义》怎么感觉有点耳熟啊,我记得年前在张大哥家的时候听他家丫鬟提过几嘴。”

    程处默他们在张家待着的时候,整天就和麻将美酒较上了劲,对于张华每天待着一帮人在亭子里讲故事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也就难怪房遗爱居然不知道这书在去年就出现了。

    “啊可是我听说这书是最近才出现的呢,我还想着哪里有卖去买一本回来呢,感情这是张大哥的大作”

    ……

    富贵酒楼。

    “掌柜的,我们今天的客人又比昨天少了两成,在往常最多人的时候,都没有坐满一半,这可如何是好啊。”

    “那个陈二小还是没有找到更好的说书材料吗他不是跟朱老二是同一个师傅吗,为什么我感觉两个人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了呢。”

    “要说在之前,朱老二虽然被称为长安第一说书人,但是并不是大家都服气。可是自从他开始说《三国演义》之后,形势就完全变了。长安城各大酒楼的说书人,就没有朱老二的一合之敌。听说现在长安酒楼是天天爆满,一桌难求,都经常需要拼桌了。”

    “那本《三国演义》你买到了吧”

    “昨天总算是买到了,我走遍长安城各大书店都没有这本书卖,后面在西市一家新开的书店中找到了这本书。”

    “你让陈二小尽快熟悉这本书,明天要是客流还在降,那就让陈二小也开始说《三国演义》。”
1...3435363738...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