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什么,仓库不够用了”

    韩阳一下就蒙了,装粮食的仓库还能有不够用的




第200章 提前发俸禄
    贞观元年的日子过得是比较纠结的。

    先是罗艺谋反,紧接着关中大旱,各地息王余党也折腾了不少事情出来。

    再加上年初为了履行去年渭水之盟的承诺,年初礼部几乎把户部的积蓄都给搬空了,全部带到突厥去了。

    搞得李世民肉痛无比,郁闷无比!

    不过,几经周折,现在终于有了大好消息过来了。

    没错,韩阳口中的问题,在李世民看来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大好消息。

    粮食多的没有仓库放,这是问题吗

    对于韩阳来说这是个大问题,说明自己没有做好准备工作,给李世民添了麻烦。

    但是站在李世民的角度来看,这是轻而易举可以解决的。

    户部前几天刚给自己汇报,说国库空虚,朝廷的禄米发放都有困难。

    既然禄米发放困难,土豆和地瓜又多的没处放,那就干脆发土豆和地瓜得了。

    听说之前张华那小子卖了不到一亩地的土豆就换来了几百担粟米,想必没有哪个官员会拒绝朝廷发放土豆和地瓜来代替禄米吧

    这些官员基本上家家手中都有不少土地,这也算是变相的推广了土豆和地瓜的种植。

    当然,如果谁家把土豆和地瓜全部给吃了,那李世民也算是服了他了。

    这样的官员让他知道了,以后别想再有什么升迁机会。

    ……

    石良文作为长安县县丞,算得上是两袖清风了。

    家中没有良田万顷,也没有连绵不绝的院落,只是在永兴坊有一处几百平的小院子而已。

    一家五口人全部依靠着自己的俸禄生活,其中老娘还常年卧病在床。

    虽然在后世人看来,在京城二环内有一套单门别户的院子,绝对全是土豪一族了。

    但是,石良文的处境在这个时代绝对和什么土豪挂不上勾。

    以他类似于京城公安局局长的位置,家里

    “夫君,我想明天去一趟娘家。”

    “怎么了,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了吗”

    石良文记得自家娘子上个月刚刚回娘家参加妻弟的婚礼,还不到一个月又要回去,觉得有点奇怪。

    在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社会,一般人一年能够有几次回娘家的机会就算不错了。

    这倒不是石良文不允许,而是路途不便,再加上家家都有家家的事,大环境就是如此。

    “那倒不是,只是上个月的钱昨天替娘拿药已经全部花光了,米缸里的米也不多了,很难支撑到你下个月发俸禄呢。”

    石良文妻子的娘家是个商人,出生贫寒的石良文当初能够娶一个有钱商家的嫡女,也算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年,石良文虽然不愿意,但是相比贪污受贿,他还是选择了岳父家的支援。

    “我再想想办法。”

    虽然石良文的娘子不是第一次回娘家求援,但是作为一个大男人,石良文还是很难接受这种事情,不到迫不得已,他还是觉得不想妻子会娘家求助。

    “石县丞,石县丞在家吗”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兰发青,你怎么过来了”

    石良文刚出院子,就看到长安县负责官员俸禄发放的管事站在自己门口。

    “石县丞,我给你送这个月的禄米来了。”

    县丞作为长安县仅次于县令的存在,虽然石良文平时比较严肃,一派铁面无私的作风,和同僚的关系很是一般。

    但是作为下属的兰发青还是得把这个县里的二hao人物伺候好。

    所以这一次一发俸禄,他给县令送完之后就来到了石良文的家中。

    &



第201章 口舌之欲
    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袭击了关中大地,树上的黄叶一晚上就全部落光了。

    沣河边上一些低洼的水坑甚至已经结冰了。

    蜂窝煤的销售也迅速的迎来了销售旺季。经过一年的时间,长安城的百姓已经彻底的喜欢上了这种廉价方便的取暖物品。

    而作为蜂窝煤拥有者的张家,更是成了蜂窝煤消耗大户,几乎每间房子内部都有蜂窝煤炉子。

    就连最下层的仆人房中也有蜂窝煤取暖,让大家过一个舒服的冬天。

    而张家主要人物的卧室与大堂,更是安装了地暖,不说温暖如春,至少是一点都不感觉寒冷。

    “姑娘,这房间住的可真是舒服呢。刚搬进来的时候也就是觉得如厕和洗澡变方便了,现在到了冬天才觉得妙处远远不止如此呢。”

    作为张家比较特别的存在,梦雨姑娘的房间自然也是按照张华的标准修建了卫生间和地暖。

    “是啊,宽敞明亮又暖和,比当初怡红楼的房子可是舒服多了。走,刚好今天冷了,我们找张华打边炉去。”

    虽然还没有下大雪,但是农户们基本上都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进入冬闲时刻。

    不过,这只是别处农村的情况。互助村的村民们即使是现在这样寒冷的时刻,也可以去张家各处作坊搭把手,挣几个零钱补贴家用。

    大唐的老百姓不缺钱力气,也不怕辛苦,怕的就是没有辛苦挣钱的机会。

    最近一年多,得益于张家的各处作坊,互助村的人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不管是每年秋天收购的野葡萄,还是春天帮忙种植茶树等植物,亦或是去炼铁作坊或者其他作坊帮工,都给互助村的村民提供了不少的挣钱机会。

    不客气的说,互助村村民现在一年挣到的钱,比过去十年都要多。

    以前不怎么愿意嫁给互助村的姑娘们,现在的态度完全不同了,镇上的媒婆基本上每天都会出现在互助村,帮忙介绍各村优秀的姑娘给到互助村的未婚青年。

    单单今年一年,这还有两个多月才结束呢,互助村一百来户人家就已经有七八家娶媳妇了。

    “梅子,你这啥时候也变成肉食动物啦。”

    看到桌上的羊肉、猪肉、鸡肉、鱼肉、鹿肉……

    各种各种各样的肉食堆满桌子,配合着红彤彤的火锅底,看上去还不错。

    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青菜。

    张华刚坐下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今天梦雨主动提出要吃火锅,张华干脆把薛礼、马周、谢玄、季洋、潘来福等人都给叫过来了,准备让大家见识一下张家最新式的麻辣火锅。

    当初张华背包里的那几棵辣椒,今年种下之后,到了秋天总算是收了个百来斤的红辣椒。

    张华让人把辣椒晒干之后剥出种子储藏起来,剩下的辣椒皮全部用来吃。

    一百来斤,省点用的话支撑到明年秋天还是有希望的。到时候就不要再担心会没有辣椒吃了。

    一颗辣椒少说有几十粒种子,一颗辣椒苗一年下来采摘个几斤辣椒是不成问题的,这么一看,明年张家的辣椒可以收上万斤,绝对不会担心不够吃。

    当然,上万斤看起来很多,其实也就是十吨而你,和后世动不动几千万吨的产量相比,什么都不是。

    到时候这上万斤的辣椒,还不能大规模的推向市场销售,只能让相熟悉的勋贵尝尝鲜。

    “少爷,现在已经入冬了,家家户户都没什么青菜,这菘菜还是沣河北岸温泉旁边的小块地里种植的,要不然今天是一种青菜也没有呢。”

    梅子



第202章 辣的爽吗
    辣椒这玩意原本是在明清时期才传到中国,并且以非常快的速度在云贵四川湖南等地流传开来。

    其实中国也不是没有辣的食物,像是茱萸就是辣的。

    但是茱萸的辣和辣椒的辣完全不是yima事,张华尝试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兴趣了。

    现在总算是可以重新回到无辣不欢的时候了。

    看到张华这么享受的表情,大家也都忍不住了,夹羊肉的夹羊肉,鹿肉的鹿肉,纷纷放到红彤彤的锅底里涮了起来。

    然后学着张华的样子放入口中。

    薛礼果然不愧是练武之人,手脚自然是比其他人都要快,再加上手劲大,一筷子夹起来的肉都有小半碗了。

    红彤彤的半碗羊肉进了薛礼的大口之后,一阵奇香伴随着麻麻的味道瞬间充满了味蕾。

    薛礼咀嚼了两下便忍不住赶紧吞进肚子,准备夹一拨的羊肉。

    只是这下一拨的羊肉刚夹起来还没来得及涮,薛礼便感受到自己的喉咙和肚子似乎都要烧起来了一样。

    麻辣麻辣,吃起来麻,麻过之后就是辣了。

    “啊……水,水。”薛礼手忙脚乱的,居然拿起勺子舀了一碗汤底给直接喝了。

    以前的火锅,汤底都是专门熬制的鸡汤,是可以喝的,但是当薛礼找水喝的时候习惯性的舀起了汤底……

    红彤彤汤底!

    张华可是一点折扣都没有打,绝对麻辣的够味!

    居然就这样被薛礼喝了一碗!

    果然是猛人啊!

    “哐当!”喝完之后,薛礼也反应过来自己喝的是什么了,急忙起身往外走,把自己的椅子都给绊倒了。

    此时此刻,没有人去关心薛礼在门外水桶之中连续喝了几瓢的冷水会不会闹肚子。

    因为梦雨、马周等人也都已经把各自涮好的肉给放入口中,心急的已经吃进了肚子里了。

    “怎么回事,这羊肉怎么辣!”

    梦雨吃东西一向是细嚼慢咽,所以很快就发现了今天的火锅不一样,连一向很注意的形象也不要了,用右手虚掩着小嘴将口中的羊肉给吐了出来,然后不断的在嘴前挥手,似乎想要减轻嘴里的辣感。

    马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虽然不像是薛礼那么倒霉,但是从来没有吃过辣的他,在吞下一口肉之后,眼泪不争气的被辣出来了。

    其他人也差不多,要么就像大热天的小狗一样,把舌头伸的长长的不断吐气,要么就一边擦眼泪一边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

    张华站在一边比较无语:这帮人耐辣程度实在是太差了吧

    虽然今天的火锅底,放在后世不吃辣的省份的话,可以说是很辣了。

    但是对于湖南四川重庆和江西这些无辣不欢的省份来说,这顶多算是微辣而已。

    想一想后世有些湖南人在抖音上发的小视频,直接端着一大碗辣椒就饭吃,别看错了,是端着一大碗辣椒就饭,不是端着一大碗饭就着辣椒吃。

    果然是弱鸡啊!

    “少爷,这是怎么啦你没事吧”

    这种聚餐,梅子是没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的。

    看着大家都很不正常的反应,就张华一点事都没有的样子,梅子反倒是有点担心了:“自家少爷不会是味觉坏了吧还是说脑子出问题了”

    “张华,你这在锅底里加了什么呀,怎么这么辣”

    接连喝了三杯阿珠递过来的水之后,梦雨首先缓过来了。

    “对啊,东家,这锅底红彤彤的和以前的都不一样,我的眼泪都被辣出



第203章 暖棚
    有了鸳鸯锅,张家的这顿火锅总算是能够正常的吃下去了。

    除了张华和清影在大快朵颐的吃着辣,梦雨也不时挑战一把,最终一帮人算是吃了个大汗淋漓。

    “马周,走,我们去玻璃作坊看看。”

    酒足饭饱,虽然张华吃的很爽,但是没什么青菜,到了最后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心动不如行动,既然刚才已经说了要让大家冬天吃到青菜,那就得马上行动。

    “东家,玻璃作坊这几天没什么新的动作呢,难道你又有新的主意啦”

    自从玻璃作坊制造出透明度比较高的玻璃,又能生产张家庄园里的窗户玻璃,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许多要求了。

    所以这段时间玻璃作坊开足马力生产各种玻璃酒杯、水杯,甚至是玻璃盘子和玻璃瓶。

    一时之间,名品阁里玻璃制品的数量迅速上升。

    “今年冬天大家能不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就看玻璃作坊的表现了。”

    在后世,暖棚都是用薄膜来搭建的,速度快,成本还低,基本上不管是什么蔬菜,一年四季都是吃的到的。

    但是放到大唐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就后世的薄膜,哪怕是张华开了挂,二十年内都别想搞出来。

    这个时候,能够勉强解决暖棚问题的也就是玻璃了。

    虽然玻璃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价格奇高无比,但是张家玻璃作坊的成本其实很有限,远远没有到无法接受的程度。

    甚至可以说,当别人知道冬天里的青菜是在玻璃暖棚里种植的,那么青菜的无形价值将变得更高。

    玻璃作坊离张家庄园并不远,张华也没再折腾兽兽,就自己走着过去了。
1...5253545556...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