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草根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茂
“张二哥,你去城里买十斤灯油,再买些吃的外加两壶酒。程喜程寿两位大哥,劳烦你们到药铺买点儿硫黄,分几家买,五六斤就成,另外张二哥,你再......”萧正压低声音。
“狗子,你现在回城里,快关城门的时候把那几个王八蛋引到这儿来。”
几人领命而去,萧正和老程罗士信三人弄了些枯叶枯草,给狗子铺了张草床做了个枯草枕头,在洞口处也堆了不少枯草树枝。又在山洞里面挖了个两个土坑,撒些铜钱进去埋好,隐约露出几文。
没多久几人纷纷回来,萧正把硫黄撒到枯草下面,又把灯油浇上,再撒一层枯草,仔细检查了几遍,才满意的拍拍手,让众人弄了块大石头堵在洞口,只留下一人进出的空隙,又让罗士信到附近找找水源,把狗子的衣服和一张破被弄湿,放在山洞外用枯草盖好。
收拾停当,见天色尚早,众人离开此处,找了块空地萧正继续练习骑马,罗士信早就急不可耐的纵马飞奔,精神抖擞像换了个人似的,程咬金也骑马舞槊练开了。
夕阳渐沉,萧正做了几个火把,让程喜在这儿看着马,几人步行回到山洞附近悄悄藏好。
一顿饭的功夫过去,远远就见李狗子做贼似的边走边回头看,突然嗷一嗓子,然后就飞奔而来。后面跟着他的几人见被发现也就不再掩饰,立刻紧紧追赶。
没跑几步,就见李狗子一个趔趄摔倒在地,另外几人围了上来就是拳打脚踢,嘴里嘟嘟囔囔骂个不停,罗士信刚要起身,被萧正死死按住。
李狗子连连讨饶,又指了指这边的山洞,几人把他拽起押着往这边走来。
到了山洞口,其中一个似乎是头目,左右看了看说道:“狗东西没憋好屁吧,是不是里面有埋伏,说,老子他娘捅了你!”
“老大,我怎么敢,被你们抓到认命就是,不信你派花哥进去看看就知道了,我的老本儿都在这了,真没骗你们!”
“花子,进去看看!”
“好嘞。”
“大哥,里面啥也没有,咦,有好东西,大哥,这狗东西有酒有肉,小日子过的不错啊!”
“走,进去!”先前说话的人踢了李狗子一脚。
很快里面传来声音,“你先吃!”
“哦,好!”李狗子有些担心,不知道正哥在没这里面下毒,眼下也没办法,只能任人摆布。
“这狗东西,弄这么多草干嘛!”
“老大,晚上凉啊,我怕冷!”
“怂玩意儿住嘴,他娘的,让你吃一口,吃起没完了!”
“大哥,这儿有钱!”花哥蹲在地上,用手刨着,“大哥快看,这狗东西还藏不少钱咧!”
“哪呢”说完低头看了一眼,回身就给了李狗子一脚,“他娘的,让你糊弄老子!”
李狗子顺势蹲在地上干呕,“各位老大,给我留点儿啊,那是我的全部家当啦!”
“留你娘的留!”
 
第二十六章 返回东阿
萧正有些归心似箭,不知不觉的,三个小丫头已经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才短短的三天时间没见,萧正依然惦念不已。
中间在卢县歇息一晚,第二天下午刚过未时几人便进了东阿,老程直接回了庄子,张北和罗士信随着萧正回到小院。
二丫和妞妞一见萧正便欢快的扑了上来,大丫上前紧紧挽住萧正的胳膊,萧正抱抱这个亲亲那个,兄妹四人欢喜不已。
萧正牵过枣红马对大丫说道:“萧雨过,看看哥买的马漂亮不!”
大丫看了看枣红马,又看了看罗士信和张北的马,说道:“士信哥哥的马最漂亮!”
大黑马像听懂了一样,居然“咴儿咴儿”叫了两声,罗士信一脸骄傲!
“它有名字吗”大丫走上前想摸摸,又有点害怕。
罗士信挠了挠头,“我不会起名。”
“哥,替我给它想个好名字吧!”
萧正笑笑,“一匹马而已,起什么名字。”
大丫不依道:“哥,这马好漂亮呢,起一个吧!”
“好吧。”萧正对三个妹妹没有丝毫抵抗力。
“嗯,就叫,对,就叫午夜!”萧正满脸笑意的攥了攥拳头。
“午夜”
这是什么名字这么怪
萧正抬起头,看着天上的云彩,缓缓说道:“那是一个叫卡拉赞的地方,有一个叫猎手阿图门的boss,咦,厉害的紧呢,他的坐骑就叫午夜,当初为了这匹午夜,可是逼疯了很多人呢!”
众人迷惑的看着萧正,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萧正笑笑,“喜欢的话,就叫,不喜欢你就自己琢磨一个。”
虽然名字怪怪的,不过罗士信和大丫还是决定叫这个名字。
于是,这匹大黑马从此有了一个很拉风,所有人都不懂的名字:午夜。
妞妞指着午夜说道:“哥,骑马。”
“骑马”萧正摇头,“不可以,你现在太小了,等你长大了才能骑。”
“不!妞妞...要骑马!”
“萧瑶同志,再不听话打你屁股啦!”
小丫头顿时坐在地上,小短腿蹭着地哇哇大哭,“妞妞——妞妞活不了啦——”
萧正一愣,走上前抱起她,“告诉哥哥,你这是和谁学的,怎么就活不了啦”
“呜呜呜,就...活不了啦!”
萧正扭头看了看大丫,大丫一脸迷惑,她也不知道。
孙大嫂见状说道:“怕是和二婶儿学的,她和二叔一吵架就喊着活不了啦!”
“妞妞,你怎么胡乱学别人说话,哥哥生气啦!”
小丫头擦擦眼泪,“可是妞妞...真的...真的活不了啦!”
“为什么活不了啦”
“哥哥...哥哥不疼妞妞了,妞妞...就活不了啦,呜呜呜!”
罗士信走过来对萧正说道:“哥,我带她骑,保证摔不了!”
小丫头顿时大喜,伸着小手让罗士信抱。
萧正无奈只好让罗士信上马抱着妞妞,二丫见妞妞在马上威风凛凛的样子眼馋不已,拽着哥哥不松手,萧正只好让张北抱着她上了马。回头对大丫说道:“萧雨过同志,只能委屈你了,有机会哥哥再让你骑马好不好。”
“哥,我不是小孩子了。”
“哈哈,小屁孩儿装什么大人!”
大丫在后面直跺脚。
“阿门阿前一颗葡萄树...”萧正哼着曲儿,在罗士信抗议无效的情况下,牵着两匹马出了院子。开玩笑,这要掉下来还不摔个好歹的,那可就操心了。
到店铺看了看,一切正常,豆芽依旧卖的火爆,而且在萧正的建议下又增加了蒜苗、韭菜、香菜等等,现在量小了些,正在逐步增加。
罗士信和张北自从有了马几乎长在老程的庄子上,毕竟程咬金还算是弓马娴熟,能指点指点他们,于是二人见天的骑马练武,老程对罗士信大加赞赏,这小子绝对是个练武奇才,十二岁的年纪,身体也不算多壮实,却很有把子力气,最近勤学苦练加上本身有些底子,颇有一日千里的感觉。
萧正手上也有了厚厚的老茧,经常向老程请教枪法,虽说没什么天赋,但萧正觉得勤能补拙,练就比不练强。
张北颇受启发,也是勤学苦练。
回到老柳村后,萧正亲自带着人赶往老鸹岭,连续三天将偷砍的木材运了回来,都是上好的柘木。张南几人还要再返回去被萧正阻止了,眼下还是小心为好。
去赵记木器坊和孙家林商议,有空的时候还是请老师傅来指点指点,这东西自己摸索实在浪费不起木材。
因为张南一家占用了萧正的老房子,新的房屋还没盖好,萧正只好领着三个小丫头再次返回东阿,但他除了到店铺看看外,其他时间还是和护卫队一同训练,队员们都很卖力,尤其经历过两次战斗,精神面貌有着明显的改变,都知道一旦上了战场便是你死我活,现在偷懒到时候吃亏的可是自己。
选出十几人组成斥候队,一边练习马术,一边在村子周围巡逻,新加入护卫队的土匪要比村民的经验丰富的多,不论是侦查还是放哨,以及刀盾兵的训练,都起到很大作用,如此一来和村民的关系也渐渐融洽,尤其把家眷搬来之后,有个安稳的落脚之地,都比较珍惜难得的机会。
萧正没事编了首歌,团结就是力量,大伙儿饭前吼上几嗓子还是很有气势的。
一场大雨不期而至,众人都没当回事,毕竟到了雨季,而且开春以
第二十七章 鸡毛蒜皮
数日后,孙家林向萧正透漏个消息,萧正的美食家现在名声在外,甚至已经传到卢县,有不少大的酒楼似乎在打主意,本地的几家酒楼也对美食家有些想法,觉得抢了自己的生意。
萧正稍加思索便有了决断,到牙行租了个房子,稍作准备后贴出告示,美食家举办厨子培训班,豆浆油条早点类培训费两贯钱,炒菜、火锅三贯钱,几样都学只需四贯钱,还奉送发豆芽技术,一期学不会下期免费重学。
在这个有点手艺就敝帚自珍的时代,萧正的举措瞬间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老程急匆匆而来,“有人欺负咱不成,瞎了眼了敢弄到咱们兄弟头上”
可以说,上次在历城一同杀过人之后,老程和萧正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在老程看来,东阿这一亩三分地有人欺负他的朋友,分明是打他的脸,没把他放在眼里,是对他的挑衅,这是老程不能容忍的。
罗士信、张北、张二叔和李三娃等人也气的够呛,他们以为萧正是被逼无奈。
萧正却道:“没那么夸张,是有些人在打咱们的主意,他们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见到好东西就想伸手,已经形成习惯了。我之所以公开这些东西,不是怕他们,而是觉得不值得浪费精力去应付。你们做了这么久还不知道吗,这些东西都不复杂,咱们不公开别人就学不会了吗显然不是,这压根儿就不值得保密。”
萧正笑笑,“行啦,咱们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按照我之前的安排,培训班开始,你们就排好班去给他们上课,也当一回先生!”
张二叔等人一见萧正这么说,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加上他们本就一直活在最底层,被人欺负惯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早已根深蒂固,于是点头离开。
老程瞪着眼睛问萧正,“兄弟,你真不生气心甘情愿的把你琢磨的好买卖让别人来分一杯”
罗士信和张北也看着萧正。
萧正哈哈大笑,“程大哥,你也太瞧不起兄弟了,这点芝麻小事也值得斤斤计较鸡毛蒜皮而已,眼界这么窄能有什么出息,实话说,我没多余的精力放在这上面。”
“嘿嘿,说的也是,那算了,你自己都不在乎咱操哪门子心。”嘴上说着,程咬金心中暗想,店面乃是萧正目前唯一的进项,可现在受到损失却丝毫不以为意,此人必有大志啊!
“哈哈,还是要多谢程大哥,兄弟之间在乎的就是这份情谊,心里热乎乎的觉着舒坦。”
萧正无暇顾忌美食家的事,他从没想过这东西能长久的干下去,现在每月能对付个百十贯已经很满足了。
趁着天晴,老柳村再次动工,这次萧正首先盖的是学堂,其次是马棚鸽子窝等等。
不料学堂刚刚完工,再次阴雨连绵,十几天都不见太阳公公,村民们再次忧心忡忡,焦心于庄稼,可又无能为力,靠天吃饭就是这样,无论旱涝都牵挂着农民的心。
萧正贴出告示,招募教书先生。
其实隋文帝最初很是重视教育,并改革九品中正制而创立科举,又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可到开皇末年又都废除了,只保留了国子学,具体原因不清楚,有说隋文帝讨厌儒家,有说他崇尚佛学,但在萧正看来,隋文帝雄才伟略之人,绝不会那么短视,怕是还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杨广即位后恢复了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更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得民间私学渐渐兴盛,可好景不长,几乎所有资源都把持在世家门阀手里,终隋一朝,开科取士不过一二十人。再加上连年徭役,百姓困苦,哪还有心思读书识字。
众多寒门学子科举无望,前途渺茫,很多人都为生计所困,因此萧正贴出告示后,不少读书人前来应募。
经过一番交谈,萧正留下许仲林和杨文昌以及柴咏。三人都在三十多岁,有过私塾经历,对于萧正开出的薪水也很满意,等见到老柳村不但围墙高大,而且还有护卫队,便都把家眷也搬了过来。
几天时间,一切准备就绪,老柳村的学堂正式开学,李狗子带回了二十多人,加上东阿一些常到美食家乞讨的十多个小乞丐,还有村里的孩子,一共六十多个,所有孩子被萧正分成三个班,八岁到十岁为小班,十岁以上到十五岁都是大班,女孩子不分年龄自成一班。
不论是三个先生还是村民,都对萧正允许女孩子进学大为诧异,这简直闻所未闻,又不是大户人家,希望女孩子也知书达理,穷人家的男娃能读书识字就已经了不起了,哪还顾得上女孩子萧正力排众议,所有孩子不分男女都进入学堂,众人也只好依他。
倒是不少妇女对萧正的举动发自内心的感激,虽然这是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可同样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自己的闺女哪能不疼倘若也能识文断字,将来便可能许配个好人家,到了婆家也会有些地位,生活也能顺意许多。
萧正领着孩子们参观他们的新居,有教室、宿舍、食堂,还有专门洗澡的屋子。这些孩子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看的出他们很开心,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衣食无着甚至无家可归,现在换了新衣服有了住的地方,宿舍里还铺好了新被子,居然还能读书识字,一个个带着感激的目光看着萧正,不少小乞丐眼神里流露出丝丝的孺慕之情。
带着孩子来的家长欣喜的看着学堂里的一切,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萧正为孩子们考虑的这么周到,条件这么好,简直在梦里一样,很多人都暗自下了决心,狗日的土匪要来祸祸,就他娘拼了!
萧正见了众人神色心里有些喜悦,
第二十八章 暴雨成灾
没几天李狗子三人回来禀报消息,粮食果然涨价,甚至一天一个价,很多粮店开始限售。
张福胜也从县城回来告诉萧正,城内饭店普遍涨价,不少老板来通知美食家该调价了,萧正随行就市把价格上调了一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