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草根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林茂
“没什么考虑的,这门亲不合适。”
“姐夫,你不会嫌他穷吧,他现在的饭庄生意很好的!”
赵敬贤摇了摇手,“不是,这人是有些才华,刚才我见他面相周正,长的也挺不错,可他不务正业啊,放着书不读,好好的日子也不过,
第十六章 正式开工
萧正前脚刚进家门,后面孙家林就到了。
“兄弟,昨儿实在对不住!”孙家林一脸歉意。
萧正抬手相让,“坐坐坐,我说孙大哥,你昨天唱的是哪一出”
孙家林一拍大腿,“唉,别提了,兄弟,这事儿你不许生哥哥的气!”
萧正点点头,很是奇怪到底怎么回事。
“我呢,觉得吧,嗯...”
萧正笑了,“孙大哥,你怎么了,该怎么回事你就说吧,干嘛还吞吞吐吐的。”
“嗯,是这么回事,我觉得你和我外甥女挺般配,就和我姐夫说了,想给你俩撮合撮合,谁知道我姐夫一百二十个不乐意!”孙家林一脸尴尬。
“啊这...”萧正吃了一惊,觉得孙家林确实冒失了,怎么也该先和自己打个招呼啊,不过一想,孙家林也是好心,自己也没必要计较。
至于赵婉,萧正对她确实有些好感,但还谈不上其它的,毕竟才见过两次,而且萧正从没想过成亲这方面的事儿,或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太淡,或许是乱糟糟的事儿比较多,打从到这儿开始,几乎就没闲着的时候,所以萧正还真就没考虑过娶妻生子的事儿。
孙家林解释道:“我姐夫也不是因为别的,就是觉得你要带着乡亲们抗击土匪太危险了。”
“哦,你姐夫担心的对,孙大哥,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兄弟感激不尽!”萧正很理解赵敬贤的顾虑。
“兄弟,你不生哥哥的气”
“怎么会,那不狗咬吕洞宾了嘛!”
“吕洞宾”孙家林一脸疑惑,“兄弟,狗咬吕洞宾是什么意思”
萧正一拍脑袋,这以后说话还真得多加注意,“就是好赖不知的意思。”
孙家林也没多想,笑道:“哈哈,就知道兄弟你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在他看来,萧正被折了面子肯定会不高兴,没想到萧正毫不介意,所以孙家林心里的担忧一扫而光,很是兴奋。
“兄弟,给你送了几套新家具,让伙计搬进来,看看还缺啥,和哥哥说!”
“这...孙大哥,这怎么好意思。”
“别客气,又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
萧正也就没再多说,卸完家具便和孙家林去了美食家,俩人喝了一顿小酒,言谈甚欢,孙家林心事尽去只喝的酩酊大醉,萧正只好派伙计将他送回去。
转天萧正雇了四辆大车,拉着粮食、蔬菜、调料,还有铁锹、斧子、铲子一类的工具,带上罗士信、李三娃向老柳村赶去,张北从他们村招募了二十几号人跟在后面一同前往。
加上本村以及在外面招募的,大概有三百号人,萧正将人分成五组,每组又分成三个小组,一组挖土、抬水、铡草,一组和泥运泥,一组脱坯,三个小组每天一轮换。
萧正知道,不论是和泥还是脱坯都是最消耗体力的,穿越前曾在网上看过,东北有名的四大累:和大泥、脱大坯,养活孩子还有那啥。
因此,萧正告诉做饭的妇女们,每天中午都熬些骨头汤,尤其别舍不得放盐,现在盐还是比较贵的东西,家家做菜都舍不得多放,几乎都是清淡如水,可萧正知道,不吃盐人哪有力气,这东西甚至比肉还重要。
所有人都没想到伙食这么好,本来不少人因为没有工钱就不太情愿来,可现在活计也不好找,寻思先来对付口饭吃,却没想到能吃的这么好,而且居然一天吃三顿饭!
早晨是杂面饼子,粥和拌野菜,而且粥稠的插根筷子都不会倒,野菜里面放了茱萸和盐。中午和晚上都是干饭,甚至还有肉汤喝,一帮力巴都觉得来值了。
李爷爷几人和萧正叨咕,太浪费了,实在不该吃的这么好,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不错的了,萧正让他们放心,花不了几个钱,大伙没力气才耽误事儿呢。
几天的时间萧正都没回县城,把自家原来的破房子收拾下就对付住了,直到所有工程都步入正轨,萧正叮嘱李同甫一番才返回县城。
三个小丫头见到哥哥顿时欢呼雀跃,妞妞挂在萧正身上,抱着脖子不松手,萧正哄了好一会儿。
现在美食家的收入还是很稳定,每天都在三贯左右,萧正拢了拢帐,然后到力巴市场以每天五文的价钱雇了二十几个泥瓦匠,买了些粮食蔬菜还有肉骨头,再次返回老柳村。
从脱坯的五个小组中抽出一组,跟着泥瓦匠开始放线挖地基,眼见一切顺利,不少土坯已经快干透,萧正不由感谢老天给面子,最近没下雨,不然还真耽误事儿。
和李爷爷他们聊了聊,见没什么问题后,萧正才带着罗士信和张北返回县城。
牙子终于来了消息,有个店面要出租,萧正去看了看,位置稍稍有些偏,不过价钱倒不错,面积也合适,于是花了六贯租了下来。又雇了几个妇人交给孙刘氏,教他们怎么发豆芽,萧正觉得这东西利润很可观,一斤绿豆能出五六斤豆芽,简直就是卖水嘛。
从美食家抽出两个机灵的后厨,萧正开始培训他们做炒菜,其实都是些后世简单的家常菜,只是现在的主要烹饪方式不过就是煮、蒸和烤,炒菜还比较少。
开业之前萧正亲自到程家庄请老程,老程见到萧正依旧是不笑不说话。
“哈哈哈,兄弟,哪阵香风把你吹来
第十七章 初具规模
到前厅落座后,萧正向老程请教关于护卫队员兵器方面的问题。
老程大马金刀坐在那里,颇有“专家”的派头,不急不缓的说道:“这兵器嘛,无非就是刀、枪、矛、弓和盾,弓的话目前你就别考虑了,一时半会儿你也没弓手,盾的话也简单,轻便结实就好,用刀呢,多少需要点儿底子,所以我建议你们现在以枪或者矛为主,毕竟一寸长一寸强。”
“枪和矛的话最重要的就是杆,最好的就是柘木和牛筋木,也就是山胡椒树。但这两样价格可不便宜,偷砍几棵的话不打紧,多了恐怕不行,除了这两种之外那就属枣木,其次为柏木。”
萧正点点头,他原以为古代可以随便上山砍树,实际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律法中有贼盗律,里面明文规定,偷砍林木视为偷窃,是要坐牢的。
“程大哥,能用松木或者杨木吗,日后再换就是。”
老程立刻摇头,“不行不行,那怎么行,松木易裂,杨木又软又糟,根本用不了。”
萧正苦笑,“看来这笔钱是省不下了。”
老程一瞪眼,“那当然,穷文富武,兵器可是糊弄不得。”
“程大哥言之有理,死生事大啊!”
“这样吧,你成立护卫队也不容易,哥哥帮不了大忙,就送你几杆枪矛吧。”
萧正急忙道:“别,这可使不得,小弟怎可无功受禄。”
“行了行了。”老程摆手,“别咬文嚼字的,什么功禄的,几杆枪矛而已,值不得几个钱。”
说完,老程冲外面喊道:“程喜,去库房拿五杆枪和五支矛,挑趁手的。”
程喜应了一声去选兵器。
萧正起身施礼,“多谢程大哥了,小弟惭愧!”
老程摆手,“行啦,客气个甚!”
很快,程喜回来禀报,“兵器拿来了。”
老程和萧正几人出屋来到院中,从家丁手中接过兵器,老程一一验看,满意的点了点头,“还成,挺顺手。”
放下兵器,老程回头道:“兄弟,这是柏木的,也能用上一段时日,你别嫌弃。”
萧正忙道:“程大哥千万别这么说,小弟已经感激不尽,哪有嫌弃的道理。”
随后又聊了一会儿,萧正便告辞离去。
出了程家庄,张北和罗士信很是兴奋的摆弄着兵器。
回到县城后,萧正领着张北二人来到铁匠铺给刘铁匠送请柬,顺道定做了六十个枪头。
转回家取了钱,出门来到赵记木器坊。
听说萧正要定做枪杆,孙家林有些为难,道:“兄弟,不是哥哥推脱,这个真不好办!”
“哦有何难处孙大哥直说便是。”
“上好的槊杆和枪杆我这肯定做不了。”
萧正忙解释道:“孙大哥误会了,上好的我哪承担的起,只做些普通的便好。”
孙家林摇头,“普通的也不容易,兄弟你不大懂这东西,枪杆不能用锯裁截,而要用斧子一点点顺着木头的纹理劈开,然后烘烤、打磨、油浸,这之后再用竹篾或藤蔑缠绕,有条件还要用上铜丝。最后刷上至少两三遍生漆才算完成。总之,这是个细作活,眼下我这里太忙,实在抽不出人手来。”
萧正一听心中暗叹,自己还真是无知啊,真是想当然了。
“孙大哥,这样吧,从你这里买些木材,我回去找几个有这手艺的木匠就是。”
孙家林挺不好意思,脸色微红道:“这样,你什么时候开始做,我这里给你派个老师傅去帮你看几天。”
萧正知道,这时候就不能瞎客气了,拱手道:“那可多谢孙大哥了。”
“可别这么说,帮不上你,哥哥心里真是过意不去。”
萧正刚要再客气几句,可又一想,这样客气下去,两人关系非疏远不可,于是大笑道:“行了行了,咱们俩你还墨迹什么。”
果然,孙家林听罢一脸放松,道:“哈,说的也是,那就不唠叨了。”
萧正摆手,“说正事儿,你这里柏木枣木,啥便宜就给我来啥。”
“行,这没问题,回头我看看哪样存货多,给你送过去,照着一百支的量”
“用不了,五六十支吧。”
随后,萧正交了定钱,携张北、罗士信二人出了赵记木器坊。
罗士信颇为懊恼,“当初我爹就会做枪杆,可我那时候太小,要是咱自己会就好了,何必求人。”
“没关系,有困难不怕,趟平就是!”既然决定了,萧正就不会被这点小小的困难吓到。
张北有些疑惑:“兄弟,程家庄肯定有会做枪杆的,咱去求老程吧。”
萧正摇摇头,“你俩没注意老程给咱的枪矛吗那分明是官府的制式兵器,他有个做县令的岳父,哪用得着自己做。”
哦,原来如此,张北和罗士信恍然大悟。
罗士信有些担忧,“哥,有这方面手艺的木匠可是不好找。”
萧正安慰道:“没事,我没指望一下子就做出多好的东西,只要做出来的能用,能顶个一年半载的就行,以后慢慢再换呗。”
罗士信点点头,这样的话就容易了许多。
转天,萧正又去衙门给几个常去美食家吃饭的捕快班头送了帖子,虽然他们不是什么正式官员,地位也不高,可毕竟手里还是有些权力,别落了过场平白得罪人。
至于什么县令主簿就算了,现在还是个等级分明的时代,自己也够不上人家,哪怕通过老程和人家也搭不上,而且自己也没那么多钱。
开业的时候还是挺热闹,炒蒜薹、葱爆羊肉、糖醋鱼、麻辣豆腐、炸茄盒等等,众人赞不绝口,尤其受欢迎
第十八章 土匪来袭
待兵器制作完成后,萧正把所有村民集中到一起,宣布护卫队的正式成立。虽然还有缓台、箭楼什么的没建好,但萧正把这些活都交给了招募来的力巴,护卫队还是尽早成立的好,不能再等了。
兵营的小操场上,萧正严肃的看着众人。
“现在,请护卫队员每家派一个代表出列!”
乡亲们不明所以,但还是犹豫着走出来,看着萧正。
萧正严肃的看着大家,郑重的说道:“后面的车上,是我为队员们打造的兵器,请你们去取过来,交到你们亲人的手中!”
这些人取过长枪后,萧正高喊道:“老柳村所有护卫队员,立正!”
很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是立正,可看到萧正的动作,都纷纷跟着学,一个个站的笔直。
萧正四下看了看,喊道:“全体护卫队员,请接受武器!”
亲属们把手中的长枪都交给了护卫队员。
“告诉我,你们手中的长枪,是从谁的手中接过来的”
所有队员面面相觑。
“孙柏庆,告诉我,你手中的长枪是从谁的手中接过来的”
“我娘。”
“大点声,没吃饭吗”
“我娘!”
“那就告诉她老人家,儿子能保护她!”
“是!”
“娘,儿子能保护您,不会让您和小弟受到任何伤害,儿子向您保证!”
那边孙柏庆的老娘瞬间老泪纵横,儿子长大了。
所有护卫队员激动的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看着自己的亲人,有的喊着娘,有的喊着爹,还有的喊着弟弟妹妹......每个人都湿润了眼眶。
“不会再让你们受到伤害,我们保证!”
很多外村人都被感染了,终于有人忍不住找到李同甫,想搬到老柳村来住,萧正得知后没感到惊讶,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老柳村人太少,护卫队员不过六十几人,只有多招笼些人才能壮大力量,但这事儿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什么人都要,所以萧正在招募力巴的时候就想好了,凡是不要工钱就来干活的,几乎都是老实巴交的,偷奸耍滑之流才不会遭这份罪呢。而且这样的人往往都比较顾家,甭管多苦多累,自己在外面干活带出一张嘴,家里人就能多吃一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便于管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