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漫画人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数据大帝
陈浩在食品加工厂里准备的那几个塑料水桶,被那些个头窜了十几倍的大黄鱼硬生生地给挤爆了!
没办法的陈浩,只能先跑去一家路边专门订做铝制玻璃窗的五金小店里,买了十几口海鲜贩子专用的玻璃缸。
至于从星空鱼馆赵老板定的那个进口鱼缸,由于特殊定制的原故,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从国外到货。
再加上陈浩现在要应付的,不是那条只能拿来观赏的骚包龙鱼,而是这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水产海鲜,自然也用不到那么高端的定制鱼馆。
按照陈浩这个乡下土鳖,对那位五金小店老板交代的话述来讲:“就是拿几块结实点的玻璃板,围成一个不要盖的大方盒子,能装多少装多少,不漏水就行。”
大黄鱼:“抗议!某人区别对待鱼!”
梭子蟹:“同抗议!经济水产没人权!”
九节虾:“隔壁的螃蟹兄弟,咱们不是人。”
陈浩:“( ̄e(# ̄)”
好在那位五金小店的老板也是吃过见过的主,在听到陈浩要做鱼缸后,而且还是立马就要的情况。这位手脚灵活的中年老板,直接抄起店里现有的强力玻璃胶,将几块搁在门口风吹日晒,硬度较高的绿玻璃给粘成了一个个方形鱼缸的模样。
就这,还费了陈浩2000块钱呢!
在倒水试验了几遍这种简易鱼缸的承重能力后,陈浩这才喊了一辆农民工用的拖板车,将这些冒着诡异绿光的方形鱼缸全部运回到了食品加工厂里。
一路上,那位托板车的农民工,还时不时地问陈浩两句:“小老板,你拉这么多鱼缸回去,是打算开海鲜店吗?”
“现在城里那些做水煮鱼的饭店,生意可是火红地不得了。”
“前几天我还替人拉了一车黑鱼呢!”
只是,这位农民工无心一问,陈浩这个正主却是如遭雷击一般。
因为就在对方一说完这海鲜店,陈浩脑海里久违的系统提示就跟着弹了出来。
“叮咚!”
“系统:检测到玩家摸索出新的生财之道,随即触发连锁型任务【创业之路】第四链【品牌升级】,是否进行领取?
“领取!”
【品牌升级】:走平民路线的小店,已经无法满足玩家日益躁动的内心。想要在餐饮市场打出尖端名气,将目标定位在高端客户群体是无可避免的。
【任务要求】:开设一家高口碑、高质量、高端环境的特殊餐饮店
【任务金额】:新店营业额累积达到1亿
【任务时间】:3个月
【任务奖励】:解锁道具商城、1次随机性抽奖机会、
“啥?”
“3个月赚1个亿?”
“而且还是定位高端的店铺?”
“稍微设计地复杂点,光新店装修时间都不止花费3个月啊!”
看完系统给出的任务介绍,陈浩先是一愣,随后对着脑子里的系统竖起了中指。
毕竟,陈浩也是当了一段时间的饭店老
第一百一十九章 邀请父母当店长(第二更)
跟着拖板车回到了牛岭村的食品加工厂,陈浩一手拎着一个简易大鱼缸,没几下就全把绿玻璃做的,一个最少几十斤重鱼缸全部卸下了车。
这一幕,可把拉板车的那位农民工给看傻眼了!
“我说小老板,你这力气忒大了点吧?”
“我咋觉着你比我们这些专门干体力活的还牛啊!”农民工一脸懵逼地感慨道。
因为之前,他也帮忙着一起卸鱼缸。可是在抬了几个鱼缸后,这位被陈浩花了300块钱请来的农民工师傅就力气耗尽地搬不动了。
现在倒好,陈浩一手拎一个,就跟拎塑料盆似的!
能不让人感到震惊吗?
“老师傅,谢谢了。要不是你一路陪我闲聊,我还真想不到之后该怎么做呢!”陈浩含糊着说了几句旁人听不懂地话。
倒是付给这位农民工的工钱却是丝毫不含糊,比之前商谈好的还多加了两张红头钞进去。
毕竟,自己能想到开海鲜店,可全靠这位话唠大叔的点拨。稍微感谢一下,还是需要的。
在跟这位话唠农民工寒暄了几句,顺带将鱼缸全部挪进食品加工厂后,陈浩的开设新店的计划才正式启动了起来。
放水,加盐,模拟了一下这些水产生物的生活水体环境。顺便又跑去星空鱼馆那采购了十几个海鲜用的水泵,陈浩这才将几个塑料桶里塞地满满当当的鱼虾蟹们,全部转移进了简易鱼缸当中。
之后的几天,陈浩则是根据【鱼人之血】的限制,频繁地出入南门水产城。
每次进出,他都会提着一桶,甚至好几桶水产海鲜。
像什么大黄鱼、梭子蟹就不用说了,譬如澳洲进口的大龙虾,还有各种贝壳类海鲜也都买了不少。
当然了,这些新购进的海鲜,可不再是第一次试验时买的小个头的蔫货。全部都是往大了挑的。
毕竟,无论是个头大的,还是个头小的水产生物,都只能喂10次纯正的【鱼人之血】。等到10次蜕变结束,两者之间的差距可就十分明显地能看出来了!
譬如第一批催肥的野生大黄鱼,最重的一条也不过生长到12斤左右。
可是到了新的一批中,最大的那条鱼王,却是被陈浩硬塞了10滴【鱼人之血】给培育到了30斤的地步。
好家伙!
30斤重的野生大黄鱼是什么概念?
这玩意儿要是拿出去,估计能直接换一套瑞城本地的120平米的小户型来!
至于次一级的那些大黄鱼,体型和重量则是维持在了20斤左右。很少有几只能像这头鱼王这样,直接窜到30斤的。
不过平均维持在20斤就20斤吧!依旧架不住陈浩手里的库存量大啊!
本来这大个头的野生大黄鱼就一尾难求,现在倒好,轮到陈浩手里就跟流水线上出产沙丁鱼罐头一样,都是成批成批催肥出来的。
这要是一次性放到市面上去,还不得把全国好这一口黄鱼鱼鳔的大佬,全部给吸引到瑞城来?
“这么多大黄鱼,不能一次性流出去。”
“频繁地上架出售,就算不把黄鱼的价格给砸成白菜价,也会引来不少人的怀疑。”陈浩盯着鱼缸里和谐相处的大黄鱼们,嘴里嘀咕了几句。
深知“闷声发大财”的他,可是在开了【天下第一】店以后,更加明白这藏拙的重要性。
要知道,最近由于【天下第一】店生意的火爆,已经有不下于10家餐饮界的巨
′??`
今天朋友来家里闹腾了一天,刚散场,数据现在有点晕乎乎的。
过年了,能不能让我有点空闲时间码字
第一百二十章 哆哩哆嗦买房去(第一更)
陈浩是个行动派,一想到接父母进城需要买房,就回到牛岭村的出租房开始上网搜索起了瑞城一些新开楼盘。
只是,这不看瑞城的房价还好,一看陈浩就倒抽了一口凉气!
“尼玛!”
“新开楼盘全在2万均价以上?而且没有现房!”
“lc区那些筒子楼都涨到1万5一平了?”
要说以前在银行上班那会儿,陈浩也是经常接待一些热衷于购置房产的有钱客户。看着那些有钱的主,大手笔一挥进进出出就是几百万。买个商铺、买个四开间的大套型,就跟玩儿似的。
看着客户潇洒派头十足,但是陈浩自己对于瑞城房价这概念,却是一丁点没有累积起来,
没办法!?穷啊!
谁让陈浩是农村乡下出来的呢?
别说这会儿打算买房了,搁在从前上班那会儿,可是连“买房”这两字都不敢想。
因为陈浩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村小摊贩。整日整夜摆个摊卖小海鲜,一年下来顶天了才存个五、六万块钱。
再加上前几年供陈浩去帝都上大学,光学费生活费就不知道交了多少。就这样的家庭收入情况,能赶上这年头翻跟头上去的房价?
要知道,瑞城的房价,可是在全国的县级市里都是算冒尖的。
啥?
你不知道瑞城?那你总知道瑞城的上级文市吧!
文市炒房团的名声听过没?
全国最早的一批组团炒楼的,就是跟陈浩一个地方出来的。你说这炒房团发源地下属县市的楼盘,会比别的地方便宜吗?
所以,在看完网上发布的房源信息后,坐在电脑前的陈浩就忍不住倒吸凉气了起来。
好在这会儿,陈浩手握的存款也有上千万了。对于几百万一套的房产来说,还是勉强能负担地起的。
所以在大致地关注了几个口碑不错的本地楼盘后,陈浩就闭眼沉沉地睡了过去。
……
第二天一早,陈浩和开冷鲜车的李师傅送完【天下第一】店的供应原料,就一个人拿着路边兼职人员分发的宣传单页,跑去瑞城几家新开楼盘里打听起了情况。
由于是第一次买房,没有经验,陈浩没有率先找上房产中介,而是照着网上搜到的地址,直奔新开楼盘的售楼处。
第一家跑的楼盘是瑞城的安月城,开发商叫瑞鸿,属于瑞城本地一家知名房开企业。在瑞城本地经营了也有十几年了,名声也是大地不行。
陈浩之所以先跑这家安月城,除了过年那会儿经常听到亲戚在耳边炫耀“谁谁谁又花了三百多万,买了一套瑞鸿安月城的新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最主要的,还是安月城这个楼盘地段比较好,夹在瑞城最大的两个新型商圈正当中。如果这时候买,未来肯定还有升值的空间。
只是,陈浩刚满心欢喜地坐着公交,来到这安月城的售楼中心一打听,他就傻眼了!
因为这安月城早在半年前开盘那会儿,就已经全部销售了出去。哪怕是内部员工,都没能抢购到一套。
这会儿想要买,只能通过中介公司,或者是从业主手里买二手房了。
只是,从售楼中心的保安嘴里套到话,说是这安月城自开盘起,短短半年的时间就从“1万2/平米”涨到了现在的“1万9/平米”。
现在想要入手一套安月城的房子,那几乎就是接前面那些投机者的盘。让前面入手的家伙,赚个盆满钵满。
再加上安月城的房产证已经下来,现在买就等于入手一套二手房。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初中时代的暗恋对象(第二更)
陈浩打量着年轻姑娘的面容,琼鼻微挺,嘴唇绛红,一束复古的乌黑麻花鞭子束在身后,再搭配上一身碎花的连衣长裙,以及凹凸正翘的身材,在这秋日里别有一番风味。
“好漂亮!”
“比网上那些网红还要长地好看。”陈浩心中感叹,觉着对方眼熟的同时,又在脑子里思索着这妹子的信息。
“妈!”
“还真让你拉到客人了?”年轻姑娘见大妈领人进来,急忙放下了手头的活,起身离开了电脑桌。
只是,在看到陈浩这脸后,这年轻姑娘也跟陈浩一样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当中。
“你是……陈……陈浩?”年轻姑娘好像想到了什么,眼睛闪烁着回忆的色彩问道。
“啊?你认识我?”陈浩挠了挠头,有点不知所措道。?“二中的老同学!”
“你忘啦?我是跟你一个班的吴雅静。”年轻姑娘笑靥如花,轻轻撩了一下垂在肩头的麻花长鞭,这看似随意的动作却把陈浩的眼睛都看直了!
“什么?你是吴雅静?”
“咱们1班的大班长!”陈浩吃惊地张了嘴,脑子里的记忆很快就跳回到了十多年前的初中生涯。
陈浩当初进城求学的时候,可是被父母一路求爷爷告奶奶,顺便塞了几万块走读费,这才托了一位教育局工作的亲戚关系,把他从乡下送进了瑞城里最好的中学──安月二中。
要知道,陈浩上初一那会儿,可是在2005年!
那时候掏出的几万块钱走读费,怎么说也顶得上17年这会儿的十几万了。
如此大成本地出资培养,可想而知父母对陈浩的期望有多高了。毕竟天底下所有父母,都有一个望子成龙的愿望。
只可惜陈浩这厮由于在乡下读的小学,基础没有打好,一进县城最好的中学读书,遇到了极其严重的英语偏科的问题。
像数理化这些,陈浩当时可都是能考个满分的牛人存在。就连县里举办的奥数竞赛,这小子也曾去参加拿回过名次。
可问题就是出在英语上!
由于陈浩求学那会儿,正处在小学教材改革的阶段。乡下的小学,还是走的老一套的数学、语文、常识,根本就没有英语这个学科。
以至于钻进安月二中这个藏龙卧虎的中学后,陈浩的英语知识方面根本走的是从零开始的路线。
可问题是,同班那些在县城小学升上来的,可都是学了6年的英语!如此大的差别待遇下,可想而知陈浩的偏科情况有多严重了。
以至于等到中考那会儿,陈浩由于英语的偏科失利,直接跟瑞城最好的省一级重点高中──瑞城高中失之交臂,跑去了瑞城一所三流的龙高里混混度日。
这一步没踏牢,之后就是步步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