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血染长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西瓜是水果
李铁蛋也依然不愿
第八百四十一章 捐款
37年中日全面战争开打以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部迁到湖南长沙(机械航空系迁移到江西南昌,工科化工系迁到四川重庆三地),组建长沙临时大学。
38年1月20号,长沙临大放寒假,学校做出开春在昆明上课的决定,要求教师,学生在3月15号以前,到达昆明。
而且学校更名‘西南联合大学’。
到了8月初,长沙临大只有南开文学院,北院没有离开长沙,暂住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之所以没有离开,是因为学生和教师的一再请求,他们要用手中的笔,化作一支支刺向日寇心脏的利剑,为抗战尽力。
于是,除了每天上课以外,这些学生就走上街头,以着各种形式发起募捐,号召全民抗战到底。
按着道理,杜锦瑟是进不了长沙临大,最多能进湖南大学都得费一些力气。
不过杜剑南靠着他的老脸,求人托关系,通过北大校长蒋梦麟,文学院代院长杨振声(院长胡适跑到美国当大使去了),给杜锦瑟取得了一个‘等同学生福利待遇’的旁听生资格。
“你去找锦瑟,这是给她的生活费,还有珍珠项链什么之类的小东西,让她别推辞。给家里写信催促,别再舍不得那个破豆腐店,直接去西安,或者重庆,桂林,昆明,柳州,要是嫌远,襄阳也行。”
“嗯,还需要说些别的么,你不是要找老丈母娘,我一会儿领娟儿过去找你”
杨梦青接过杜剑南递给他的一个装得鼓囊囊的布包,有些不满的望着杜剑南:“这你都不见一面,真是有了老丈母娘忘了妹妹,做得别太明显了。”
“什么乌七八糟的对比这次是时间太赶了,下次吧;让她好好——,也不用说,她当然会好好学习,”
杜剑南满脸‘坦然’的望着杨梦青解释:“以后有的是见面的机会。”
“行。”
杨梦青点点头,不再多说废话,把大布包压在自行车后面的座位上。
“杨振声那里你也去一趟,把这几根金条,还有着六千元钱给他,算是私人捐献的路费。告诉他,学生和老师是国家的未来,让他们走香港越南路线去昆明。”
杜剑南又把挂在自行车左车把上面的小布包拿下来,咬牙切齿的说道:“沈从文他们去昆明那时候可是冬天,这时候就算那多如牛毛的湘西土匪这次还讲究,不刁难。可蛇虫蚊蚁瘴气老虎可不是这些娇滴滴的学生蛋子和四眼老师受得了的,可不能当傻子强走湘黔滇这3千里山路。”
——
长沙临大从长沙搬迁到昆明,师生主要有三条路线迁入昆明。
一条是坐火车到广州,香港,然后乘船到越南海防市,再坐火车走滇越铁路到昆明。
这条线路花费较高,然而一路火车和轮船,比较舒适快捷。
临时大学大多数的教师、家眷,以及部分女同学,选择了这条路线。
一条是从长沙乘坐汽车经过桂林、柳州到南宁,再经过镇南关到越南河内,最后顺滇越铁路到达昆明。
这条路线的花费,要少于第一种大约一半。
然而依然很贵。
只有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选择了这条道路。
组团结伴而行,到达昆明。
然而,这条路途最难受的就是在到河内以前,一路汽车长途跋涉的煎熬,沿途住宿和吃饭都很艰苦。
尤其现在夏季,坐在汽车里面跟蒸笼一样,男人女人的汗臭酸臭弥漫。
能把娇贵一点的妞儿熏死。
而且华南到处都是大雨和山洪,公路泥泞难行还算是好的,遇到泥石流,塌荒,大水阻隔,则是干急没辙。
第三条则是最为艰难的一条。
在年初,闻一多、黄钰先、袁复礼、李继侗、曾昭抡、吴征镒等师生,徒步经过湖南湘西进入贵州,最后抵达云南昆明。
湘西土匪众多,路途极不安全。张治中布置出生于湘西沈从文先行与湘西各方势力协商,最终土匪没有为难师生,安全到达。
从2月19号,走到4月28号,历时69天,全程3000里。
在柳州机场,杜剑南和刘迎山打电话的时候,他得知杨倩的姥姥姥爷,以及文学院的全体师生,决定徒步走湘西,贵州,昆明这条线路。
虽然所谓‘读千卷书,行万里路’
第八百四十二章 背锅
武汉。
在8月1号空军4大队高调出动,猛烈打击试图沿江而上,攻击后港镇的波田支队以后。
8月2号,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情报得知,就目前为止,原本一直活跃的九江,黄梅日军,暂时都停歇下来,没有攻击异动。
而且昨夜从鄱阳湖到达浔阳江面,明显是要运送波田支队攻击后港镇的日军舰队。
居然又全部起锚,令人不解的高速顺江而下,重新进入了鄱阳湖。
同时南京方向潜伏电报,日军陆航第3飞行团,突然起飞了二十余架战斗机,绕着南京的天空盘飞不已。
得到消息,联想到刚刚传来的苏军攻击张鼓峰,被日军打得丢盔弃甲一败涂地的情报。
甚至给了武汉高层一种,‘日军要进行华中战略收缩’的错误惊喜。
于是,就在这种氛围里面,刚从避暑胜地鸡公山回到火炉武汉的老蒋,对9大队的到来,心里面又有了一些全新的想法。
其实就一句话,他又不想让9大队打松山机场了!
原来之所以同意,是想进行一种表态,表示中国对苏日战争,并不是隔江看大戏。
也在主动的攻击日军,进行战略牵制和声援。
但是今天的苏军大败,东洋面对世界洋洋得意的宣布的嘴脸。
老蒋有理由相信,只要老斯不是软蛋,这场苏日大战,绝对是已经点燃。
那么,在老蒋看来,这时候中队所要做的正确事情,就是强硬的守住国统区的每一寸土地。
但是绝对不能一时热了头脑,发动大反击,去挑战东洋的神经底线,把它的目光再次拉到南方。
按照这个逻辑,杜剑南想打的这场松山战役,就非常的没有必要了。
然而,天子金口玉言。
老蒋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可不好收回来。
所以,在上午老蒋命令林蔚,让航委腾出南湖机场,给9大队进驻。
而且表示,举行一次盛大的新编号涂装仪式,他将亲自到场。
至于具体时间嘛,——再议。
在这里,老蒋舞弄出了张群的手腕,使了一手拖刀。
得到林蔚的电话,满肚子抱怨的毛邦初,只得给南湖的5大队下令,要求转场到王家墩机场,同时机场准备迎接9大队的到来。
结果等到快中午12点,就是不见9大队机群到来,以为9大队食言的毛邦初,给柳州机场去电报询问,为什么既然不在今天飞武汉,去要这么通知
得到电报,莫名其妙的沈均立刻回电:‘9大队上午8点,就已经起飞离开柳州机场。’
得到回电,毛邦初先是心里一惊,然后满脸血红,勃然大怒。
毫无疑问,他被杜剑南又‘涮’了一道,这群兔崽子,根本就不是来武汉!
可是,不来武汉,他们又跑到哪里去了
要知道现在国统区可提供二十架战机降落的机场,只是柳州900千米的辐射圈,除了武汉意外的重庆,成都,梁山,昆明,桂林,南昌,长沙,贵阳,宜昌,梧州,梅州,芷江,南宁,韶关,浏阳,襄阳,南雄,——
真是海了去了!
要是让毛邦初一个机场一个机场的去电询问,不说作为航委军令厅长,他能活活羞死。
就是一圈询问下来,也不知道猴年马月去了。
“铃铃铃!”
就在武汉王家墩,毛邦初在办公室里面气得想吐血的时候,刺耳的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喂,我是毛邦初,哪位”
毛邦初强忍着心里的喷血,声音沙哑的威严询问。
“毛邦初,你管得管不住你的手下无法无天了是不是,你们空军都穷疯了,不要脸了是不是”
电话那边,传来一阵劈头盖脸的女人的大骂。
震得毛邦初耳朵直发晕。
“什么你谁呀!”
毛邦初穿着短袖握着话筒的右手,愤怒的青筋都露了出来。
“我是谁你居然问我是谁!你的手下扬言要来砸我的门,你居然还问我是谁!”
“你麻痹!”
毛邦初气得浑身发抖,‘你麻痹’这三个字子啊他的心里狂暴大吼,死忍着没有喷出来。
他大口的连吸几口气,声音颤抖的说道:“谁要砸你的门,你是谁”
“你是装糊涂是不是,你不知道谁要砸我的门,%¥#——,你告诉杜剑南,他要是改来,老娘那机枪突突了他个王八蛋!咔嚓!”
这一通电话,足足骂了三四分钟,骂得毛邦初如同进入了梦魇。
&nb
第八百四十三章 选择回来
下午1点,杜剑南在杨倩的姥姥姥爷那里吃过一顿简单的午饭,带了一篮子的西红柿,黄瓜,菜瓜。
骑车带着敬意和淡淡的遗憾离开。
杨剑去了重庆他小叔那里,中午由杨倩的姥姥下厨,四人一桌四菜一汤的标配。
一盘生拍凉调蒜泥黄瓜,一盘苦瓜炒肉丝,一叠糖醋鱼,一盘蒜薹炒鸡蛋,一碗西红柿鸡蛋汤。
色香味儿俱全。
杜剑南吃得爽口,两位老人加上萧青花,居然小酌了半斤辣酒。
老人满脸红光,声音洪亮,萧青花俏脸酡红,醉态可掬,就聪明的没有提到路线问题。
在吃饭前后,杨倩的姥爷用心的杜剑南谈了半天的话。
意思总结起来大约就是一句话,‘国家艰难,杜剑南身为国民英雄,更要以身作则,报国杀敌,两袖清风。’
而杜剑南则是满脸恭敬正气的说道:“晚辈一直以来都是这么严格要求自己,无时无刻不敢有丝毫懈怠。”
搞得老人也不好意思明着指责杜剑南不该拿海外华侨的捐献,去胡闹办什么研究室。
算是也不十满意这个外孙女婿,不太愉快的吃完这顿饭。
在饭后喝茶,杜剑南和萧青花三人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杨倩现在在巢湖一带的日占区,她其实更擅长于指挥和情报分析,打游击不缺她一个人,我想把她调回来。保家卫国为国奉献,有很多的方式,我们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能够为国做出更大贡献的,而不是最危险的。要是那样的话,呵呵——”
杜剑南笑着说道:“那我就建议空军去打阵地仗,陆军来开飞机,农民做研究,科学家去挑粪种地。”
杜剑南知道自己很难说服杨倩,但是假如两位老人和萧青花同意,不说事情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至少他有底气去找老戴。
当然,他不会打着三位长辈的名义去,也不会对任何人说他得到了三位长辈的同意。
他只是想私下征得他们的点头。
事关自己的外孙女,两位老人无法表态。
眼睛里面尽力的掩藏着担忧和痛苦,沉默不语。
满脸酒红的萧青花,闻言微微一愣的看着杜剑南,收敛了俏脸上的明丽笑容。
眼眶里面开始飞快的潮湿起来。
她慌忙站起来,飞快的走到门边的洗脸盆那里。
低头双手鞠水‘哗啦啦’的洗脸。
不用盯着看屋里三人都知道,一定是眼泪合着洗脸水。
萧青花洗了好一会儿脸,才抬起头,用湿毛巾擦了擦脸蛋,声音有些沙哑的说道:“剑南,如果我说你和杨倩一起跟我去欧洲,你愿意么”
杜剑南懂了。
“你说得其实很有道理,——可日寇打过来,不会给咱们讲你是农民,工人,科学家,区别对待的道理,——他们只会拿起枪和刺刀屠杀。”
萧青花坐下来望着杜剑南说道:“你们空军里面,有很多的国际一流大学的理科学生,在一线士兵里面,也有很多满腹学问的大学生老师甚至大学教授。”
“我之所以回来,用杨明的话说,只要我不回来,——杨剑要是敢回来,他打断他的狗腿。——只要我不回来,他补加60万马克的捐款。我在国内再大的贡献,也值不了20万美元,可是,我还是选择回来。”
“剑南,倩倩在敌占区,我和你姥姥姥爷怎么可能不担心可是,谁让咱们是中国人。你在维也纳说过,面对日寇的侵略,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要说自己是无辜的。那么,我就回来了。”
——
杜剑南骑着自行车朝着湖大的校门口飞驰,路过的图书馆,宿舍楼,校工厂,在4月10号的轰炸中,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吃饭的时候,杜剑南听杨倩的姥姥说,现在对于联院,包括已经定址怀化辰溪县的湖大,都暂停了搬迁前期的工作。
因为张鼓峰的苏日战争,给了国人很多美好的幻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