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奇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肉都督
“确实。”马寅初接过话茬:“要是不说,我是完全看不出这两本书竟然是一个人写的,这风格差距也太大了点。”
王立健也点了点头,“我当初一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也是非常惊讶,因为这本书跟之前的那本《活着》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不但遣词造句完全不同,就连表现方式也都完全不同。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换件衣服的问题了,这可是完全地脱胎换骨了。”
“所以说子言天纵奇才,不但能够驾驭……”
庄言在旁边看着三个人又把话题扯到他前两本书上面去,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他刚才费了那么多的口舌,结果换来的只不过是劝他出国而已,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看来,他想要从眼前这三个人那里获得一些有用的东西,用来修改《麦田守望者》是痴心妄想了。
不过仔细想想,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取方法,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本来就有些不靠谱,就像刚才王立健说的,既然是写作的事情,本来外
第一百一十五章 匹夫不可夺志
说到《老人与海》,后世的学生们肯定是不陌生的,因为这本书的节选在中学语文教科书里面出现过。(几年级记不得了,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
而这本书给庄言印象最深的其实就只有一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这句话可以说是这本书的主旨所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古巴老渔夫,在第八十五天的时候,终于有一条超过一千五百磅的大鱼上钩。
经历三天三夜的搏斗,老人也终于降服了这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鱼。但是大海的考验并没有结束,大鱼的血腥味吸引了周边的鲨鱼,老人又不得不跟这些被吸引过来的大鱼再做搏斗。
故事的最后,老人失败了,他失去了经过几天几夜捕捉到的大鱼,只得到一副空骨架。
以前,庄言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为老人最终的失败惋惜过,他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给老人安排这么一场失败,把他之前所描绘的那样完美的,动人心弦的个人英雄主义一举击碎。
“人定胜天”一下子就变成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老渔夫在大海中的辛苦搏斗全都付之东流,这本书似乎也因为这个结局变成了英雄迟暮的一曲悲歌。
不过等到庄言再长大一些之后,他又有了一些其他不同的看法。
老渔夫真的是失败了么他没有,他失去了幸幸苦苦捕捉到的大鱼,他就是失败的了么
不是,肯定不是,这些身体上的失败,反而是映衬出老渔夫在精神上的胜利。正如他自己所说,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
在大海中,他孤舟只影,凭着智慧和勇气,在无比艰苦的环境中勇敢地做斗争,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他丢掉了大鱼,却保住了灵魂的尊严,向人展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到底可以到什么程度。
回想着这本书的内容,庄言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回头看向坐在小船上正向远处眺望的老人,老人的眼中看不出来他此刻的想法。按照故事的开展,这个时间点应该是他经历过八十多天空手而归的日子了。
他恐怕很失望吧,同时也有着对未来的担心,毕竟这么长时间的颗粒无收,他的生活已经成了问题,再往后他就要考虑下一顿能吃些什么东西了。
不过老人此时的眼神虽然谈不上坚毅,但是却没有一丝哪怕失望的东西存在,或者说,他的失望早就被透支完结,他也已经对于这种生活现状表示麻木了
小船在大海中没有航行太长时间,老人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平时停船的港口。
港口停了很多的船,有像老人这样非常小的船,也有其它的有他这个船好多倍大的大船。
岸上站着一个男孩子,他一脸期盼地看着老人的船向岸边驶来,等到船走近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老人像之前的八十三天一样,一条鱼也没有捉到,男孩忍不住地有些失望,但是随即他就将这个表情给掩盖下去,不想让老人看到。
庄言看着这个男孩,知道他应该就是跟老人一起的男孩,算是他的徒弟,是老人教给了他捕鱼的技能。至于男孩叫什么名字,庄言实在是已经忘记了。
等到老人的船靠岸,男孩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锁、鱼钩、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
帆上用面粉袋碎片打了一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他们两
第一百一十六章 确定排版
不过不管如何,从余华的调侃中间就可以看得出来,他自己都知道他跟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很像。
也有人说,余华跟海明威两个人不仅仅是语言风格很像,而且他们在作品主题的选择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作品都笼罩着叔本华式的悲观哲学思想,且都以不同的角度对死亡和痛苦给以独特和细致入微的大胆展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海明威的经历,他在1918年,也就是他当了报社记者的几个月后,海明威想要加入美**事去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情况。只不过他因为视力缺陷导致体检不及格,被调到红十字会救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
但是在战场上,他遭到了机枪的袭击,身负重伤。1919年,海明威从意大利返回美国,这些战场经历和他父亲的自杀在一起,给他的心灵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增强了海明威的人生幻灭感,他说“在战场上,死亡易如反掌,这是我亲眼所见,千真万确的事情”。
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战场上回来的海明威,丝毫没有看到狗屁神圣、光荣的影子,相反,他亲眼目睹了战争中人们的无意义、无价值的死亡。
美好的梦想在战争中幻灭,随之而来的是人生价值丧失之后的无边无际的悲观和虚无。也是因此,在海明威的小说里,痛苦和死亡的主题贯穿于作品之中。
而且,在海明威62岁的时候,这位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余华呢,虽然没有像海明威一样经历过两次战争,但是他的经历跟死亡的距离一点都不比海明威要远。
他父亲也是个外科医生,据余华自己说,他小时候跟哥哥两个人没有事情做,就整天待在手术室里面玩。他的父亲总是满身血迹地出入病房和手术室,而且还经常有一个提着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的护士跟在后面。
他家就住在医院的太平间对面,他隔几个晚上就能听到凄惨的哭声,晚上也经常会被哭声吵醒。不过他却一点都不怕,到了夏天,他喜欢一个人呆在太平间里——纳凉。
(ps:还有些经历我就不说了,大家自行脑补吧,可以说余华对于虚无主义的思考,也是因为那十年的所见所闻。)
所以说,海明威和余华在作品上的相似,完全是有迹可循的。
庄言从床上爬起来,看了看说时间,才早上七点钟,洗漱之后他又跑到酒店的餐厅里吃了早饭。
吃完早饭,他回房间收拾了一下,准备出去,这也是他为什么昨晚要早点睡。
当然也不是什么太紧要的事情,他只是准备出去走走,他想在燕京,这个中国的文化中心逛一逛,去感受一下这个时代的气息。
前身是一个十足的宅男,从小到大都是在金陵长大的,基本上就没有去过其他城市,更别说燕京这么远的地方了。不说其他的,这么远的地方,前身穷困潦倒,就连路费恐怕都掏不出来。
之前在金陵的时候,庄言出去逛的兴趣不大,一则是因为前身在金陵生活了二十三年,就算是再宅,这么一个城市他也熟得不能再熟了,想要了解金陵,只需要从前身的记忆碎片里面提取就行了。二则呢,金陵虽然是六朝古都,但还是没有办法跟燕京比,相对于金陵,燕京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
 
第一百一十七章 学经济的文案秘书
“庄老师你来啦!”小李站在电梯门口激动地说道。
庄言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嗯,王总编在吧。”
“在的,王总编刚才打过招呼,说你要过来呢。”小李笑着说道。
庄言点头,怪不得这小姑娘一副在电梯门口迎接人的模样,原来是已经知道自己要来。他笑了一下,朝着王立健的办公室走去,不过小李忽然喊道:“庄老师。”
庄言转过头看着小李:“怎么,还有事”
小李有些害羞地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本《活着》来,“庄老师你能不能给我签个名”
庄言笑着接过书,摊手笑道:“要我签名,也该给我一支笔吧。”
“哦哦,不好意思,我给您找笔。”小李就急急忙忙绕到自己桌子后面去找笔。
她找笔的时候,庄言注意到,她的桌角摆着一本叫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书,庄言有些好奇道:“你喜欢经济学”
小李在低头找笔,听到庄言的话,扫了一眼自己的桌角,说道:“也不是喜欢,我以前是学经济学的,已经习惯看这些书了。”
这时小李也找到了笔,她把笔递给庄言:“庄老师,给您。”
庄言接过笔,在书的扉页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又问小李:“你叫什么名字”
小李一愣:“啊”
庄言笑着用笔指了指书,小李才反应过来,有些惊喜地说:“我叫李芸,庄老师。”
“李芸,木子李芸芸众生的芸,还是云彩的云”庄言问道。
“木子李,芸芸众生的芸。”李芸回道。
庄言点了点头,在扉页上又写了一句“给李芸”,随后把书还给了李芸。
李芸开心地把书接了过去,抱在怀里面,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庄言这时也没急着进王立健的办公室,他上下打量了一番李芸,这姑娘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看起来比自己要大一点。
她穿着一身黑白职业装,身材中等,脑袋后面扎着一条马尾,脸上画着淡妆,看起来其貌不扬,属于扔到人堆就认不出来的模样。
庄言拿眼觑了觑桌角的书,笑说:“你是学经济学的,怎么跑到这儿来工作了”
在这个时代学经济学其实还是挺吃香的,随便找一家公司上班,当个财务顾问,再不济当个小会计也行,为什么偏偏跑到文艺界网站来工作呢,而且还只是个文案秘书。
李芸笑道:“庄老师,不瞒您说,我之前也当过一段时间会计,不过感觉那工作不是我喜欢的,所以就换了个工作。”
“所以你喜欢当文案秘书,天天接电话”庄言调侃道。
李芸摇了摇头,“不是啊,我一开始是应聘咱们公司出版社编辑的,不过我专业不对口,笔试又没过关,后来稀里糊涂地就跑到总部这里给王总编当文案秘书了。不过当文案秘书也还好啦,不然我今天还见不到庄言老师呢。”
“你想到出版社当编辑”庄言又问。
李芸用力地点了点头:“嗯,我小时候相当个作家,不过我没有这个天赋,想来想去,当个编辑离作家是最近的了。”
庄言眯眼笑了笑,编辑和作家可完全是两码事情,而且她口中所说的没有天赋这个事情,庄言也觉得没什么道理。写作这种事情,即便是有天赋一说,但是也绝对不是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想当个作
第一百一十八章 英文版
“先走实体还是先网上发”庄言摸了摸下巴,“这个问题我真是没有想过。”
王立健端着茶杯喝了一口,笑说:“那你倒是应该考虑考虑了,如果想在网上发的话,我就先不说了,如果是想要先走实体,那你是不是要先跟老于商量一下”
庄言看了一眼王立健,说道:“这有点太急了吧,书还没出来呢,就开始商量出版的事情了”
王立健摇了摇头,“也不是叫你立马敲定什么,就是叫你跟老于聊聊这个事情,至于怎么说不都是看你嘛。”
庄言沉吟了一会,说道:“嗯,好,回头我跟于大哥说说这个事情。”
其实他没有跟王立健说实话,《麦田里的守望者》稿子出来之后,他就想过这个问题,当时他的想法是,最好先在网上先连载,这样一来既能给书的知名度酝酿一段时间,也能多赚一些钱,毕竟在网上的稿费其实要比实体书要多一些。
而他之所以没说实话,也是想要试探试探王立健是怎么想的。王立健忽然说起这个事情来,肯定不是随口说说的,应该是有什么想法。
不过刚才的对话,并没有让庄言试探出王立健想要做什么,王立健到底是急着想让文艺界出版社早点签下自己的书,还是说想要让庄言把书在网上先连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没试探出来,庄言也不准备再说什么,毕竟这本书暂时还没有确定具体发布时间,谈这些东西都为时尚早。
之后两人又说了一会话,于海就敲门进来了。
他手里拿着一本正度十六开大的书,刚进门的时候,庄言就注意到书皮上面的两只老鼠了。
彼此打了个招呼,于海摇了摇手上的书说:“这算是最终版了,不过到底是不是最终版,还要子言你点头才行。”
庄言没有说什么谦虚的话,而是笑着接过于海手中的书翻看起来。
看书籍的大小和色调,就知道这是一本针对儿童市场的读物,横刊的正度十六开书页,书皮质地很硬,而且色彩很亮。
书皮上面的封面跟文艺界网站给做的封面大同小异,重头戏当然是作为主角的两只老鼠。当然了,后面再有的话,可能就要另外换个封面,因为后面还会出现其他的重要人物,比如说贝塔的妻子贝弋。
翻开书皮,庄言先摸了摸正文的纸张,因为需要彩印插图,所以纸质很厚。而且因为要照顾到小朋友们的阅读,这本书的字体也很大,行距什么的也很广。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细枝末节,庄言真正关注的也不是这些东西,他真正要看的是里面的插图效果。
大概翻了一下,书里面的插画还是相对频繁的,基本上是每页上面都会有那么一到两个插图,这是好事情,能够帮助小朋友们阅读,也能减少阅读是带来的疲劳度。
看完整体之后,庄言又从头开始阅读起来,他这是为了看看插图跟文字的契合度到底怎么样。别看插图画得都很不错,但是这种书里面的插图,关键的不是画得如何,而是图文到底有多少融合度。
当然了,既然于海说过是专业团队,当然不可能出现那种图文无关的情况。庄言从中间又抽了几处看了一下,感觉上,这些插图还是跟文字扣得很紧的,已经做到了给这本书加分的地步。
庄言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比我想象得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都知道了
王立健淡定地说出这番话来,庄言和于海都有些惊讶,于海说道:“老王,汤生公虽然是在燕京,但是他老人家向来不怎么露面,我们搭不上他那条线啊。再者说了,就算是能搭上话,人家也不一定愿意翻译,据我所知,汤生公近年来除了翻译一些国外的著作之外,就没有翻译过国内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