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浴血指战员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咸鱼呆

    李景林从枕头提下掏出一盒三炮台,示意黄师长,黄师长看他输液不方便,也叼了一根在嘴里,给两人点上。

    “怎么了觉得挺操蛋的”

    李景林重重抽了口烟,点了点头“国家都要亡了,当兵的还不想着怎么赶走侵略者,是挺操蛋的。”

    黄师长老脸有些发红,这小子连他都骂上了。

    “黄老哥,我不是说你哈。”

    黄师长翻了个白眼,就当没听到对方的这句话了。

    “黄老哥,到了这个时候了,咱们不能缩,毕竟这里大量的物资还没运完呢。而且目前为止,鬼子还没有精力对付咱们,咱们完全可以在这里想想办法,即使真的守不住,给鬼子添个乱总可以。”

    黄师长叹了口气“就怕上面不要咱们添乱,要咱们拼命呀”




第三百一十七章 受命南下
    李景林知道黄师长的担心,现在江南江北都在反攻,他们也做出了成绩,而且成绩显著,就怕上面不让他们这样安稳待着不动。

    独立团这次的伤亡比较大,他还特意夸大了战损。

    毕竟打下来一座县城,二比一的战损比都有些吓人了。

    李景林希望长官部能考虑到他们的伤亡,不会要求他们继续参与攻坚战。

    同时,他还想以此获得更多的物资补充和兵源,即使那些兵源一大半不合格。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黄师长。

    黄师长也支持他的做法,尤其在物资补充上,与他探讨了好久。

    李景林明白,黄师长这是想从他这也捞取点好处。

    这点他倒是无所谓,上面给的东西,肯定不会太多,现在各部队都缺乏武器弹药,不可能就给他们补充,而忽略了别的部队。

    李景林主要是想着,用这份功劳,换点重武器。

    他不求升官,因为将官的门槛太难不说,上头也不乐意他这个来路不明的人,忽然就窜了上去。

    别人还有办法分化瓦解,但是他的独立团,那可真的是个牢固的山头。

    不管是谁来当团长,他一句话,就能当新团长的命令,出不了团部。

    不过对于维持现状,他与黄师长这点上还是颇有共识的。

    只要鬼子不来进攻,他们就很乐意保持现在的对峙,以便积蓄力量,补充战损。

    尤其是装甲营,李景林可是对他寄予了厚望。

    只要给装甲营足够的时间训练,到时候不管是局部突防,还是施行闪电战突击,都将是他手里的一张王牌。

    两人最后商议的结果,是只要鬼子不大力进攻他们,他们就暂时按兵不动,继续保持对峙的态势。

    可惜他们的想法很好,有时候很多事情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18号这天晚上,他们接到了长官部的命令。

    要求独立团与川军师配合,南下进攻申城,同时江北的十几万大军,会在侧翼配合他们,负责牵制住外围防线的鬼子,让鬼子不能放心回援。

    在接到措辞严厉的命令之后,黄师长当场就跳了脚。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们区区不足五千的兵力打主力,让近二十万大军侧翼牵制

    长官部的人是脑子坏掉了

    这玩笑不觉得开得太过分了吗

    等他把消息告诉李景林之后,李景林差点就要拔了针头去长官部要说法了。

    同时,刚逃出生天的日下部,因为上次战斗的屈辱,亲自找到了自己在华中派遣军的靠山,他的舅舅岗村正南大佐。

    冈村正南虽然军衔仅仅是大佐,但是他的职位可真的不小。

    他是华中派遣军参谋高官,虽然挂的是大佐军衔,但是负责是事物,却是一般的少将都比不上的。

    他要是外放到师团,少说也是个丙级师团的师团长,乙级师团都不是不可能。

    岗村正南速来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外甥,心高气傲。尤其是外甥当初是在关东军服役的,那里装备精良,士兵的训练更是严格无比,相对应的,那里很早就接受了帝国的统治,治安比较好,条件自然也好得多。

    可是这里是华中,不是东北,这边的敌人抵抗十分激烈,敌人也比别的地方装备更好,因为这里可是敌人西南大后方的门户。

    外甥日下部要求到前线带兵,他也好言相劝了,可惜对方就是不听,非要自己单独领兵去建功立业。

    他为了保证自己的外甥不吃大亏,不仅多批了几门火炮,还特意把一个战车中队派给对方。

    可惜结果外甥日下部还是大败而归,还差点被敌人俘虏了。

    这让冈村正南心里十分恼火,一是怪自己的外甥不争气,着了敌人的道,二是自己立主的保证北方防线,最后还是失守了,这让他在司令部的威信,遭受了很大的打击。

    不过毕竟是自己的亲外甥,死去的姐姐就这么一个孩子,他不得不想办法补救。

    在他的运作下,好歹外甥没有遭受很大的责难,只是降职处分了而已。

    当外甥带着新任大队长找到他,要求支持他们反攻北方的时候,冈村正南气得当场就扇了外甥两个巴掌。

    “八嘎你知不知道,现在南边兵力已经紧张到什么程度了仅仅不到三万人,却要承受十几万支那军队的进攻整个战区到处都在告急,有的大队都把帝国士兵绑住了脚踝,把他们钉在了暗堡里,就是为了阻挡支那人的猛攻,你还想开辟另一条占线”

    日下部脸上各有两道指印,可见舅舅是真的动了真火。

    可是他并不是一个甘于承认失败的人,他还想着通过战斗,把失去的荣誉重新找回来。

    而且这几天,他与大队长野间勇太商议过了,只要司令部再抽调一个大队,是完全有可能把失守的县城拿回来的。

    “舅舅”

    “喊我岗村大佐”

    日下部不敢反驳,只能依言继续说道“岗村大佐,乐山被支那人占据,对申城,对汉口,都是极大的威胁。北边有果军的三十一集团军,他们的实力很强,一旦南下,后果不堪设想。”

    岗村正南猛地一挥手“你不要解释了,果军的三十一集团军,不可能南下”

    日下部不知道自己的舅舅为何如此笃定,但是他还是争取道“但是小王乡那里的通道被打通,支那军队只要派大部队从山区里南下,就很容易对申城造成威胁。”

    岗村正南也知道这点,这也是司令部里最担心的一点。

    日下部看到有戏,赶紧扯了下新任大队长野间勇太。

    野间勇太只能开口补充“岗村大佐,我们认为,敌人在江北的进攻一直处于劣势,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机会,毕竟我们已经提前布置好了防线,他们战斗力低下,只能无可奈何。可属下担心的是,一旦他们找到了合适的道路,只要抽调出几万人出来,那就能给我们空虚的后方,造成极大的威胁。届时就怕后方被突破,前线的将士们也不得不仓皇撤退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独立团现状
    野间勇太本来因为夏天的阳县战役被发配到了预备役,原本他已经对重归现役不指望了,但是11月底,忽然他接到司令部的紧急调令,要求他带着一个大队的新兵,紧急赶到申城。

    等他带着一群刚训练不到两个月的新兵赶到申城的时候,才发现局面已经严峻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

    他带的补充兵刚到,大部分就被调到了前线补充缺员。

    剩下的,则跟申城的守备部队组建了一个大队。

    没错,申城的守备部队,已经不足一个大队了。

    申城可不是一个小城市,它是汉口北方帝国占领的最大的城市,交通便利,是江北最大的后勤基地。

    这么大的后勤中心,仅仅一个大队驻防,可见帝国的兵力捉襟见肘到什么程度了。

    好在后续汉口方向在前天又增援来了一个联队,才算是刚刚缓解了燃煤之急。

    别看一个联队三千多人,但是增援刚到,就排除两个大队立马开赴到前线去了。

    这还是江北承受的压力较轻,据说江南岸的己方防线,在果军猛烈的攻势下,已经摇摇欲坠了。

    日下部这个人,虽然有些目中无人,但是他的一些观点,他是颇为赞同的。

    北方防线被敌人撕开了个口子,虽然有华北派遣军的一个师团牵制,但是怕就怕在,一旦敌人抽调一两个主力师南下,那样申城面临两个方向的进攻,能不能撑下来就难说了。

    而且他现在只是临时担任职务,他的军籍还挂在预备役,想转到现役,就必须做出成绩来。

    于是他与日下部算是一拍即合,趁着这天对方的舅舅有时间,来找对方请战。

    岗村正南不是傻子,他也明白小王乡的沦陷,很可能对这场局部战争产生影响。

    他赞成的是面向北方布置警戒哨并且紧急构筑防线,主动出击的话,一旦战事不利,那样整个申城,就只能靠侨民们组成的临时部队抵挡敌人的进攻了。

    可是同样的,一旦堵住了小王乡这个南下的通道,那样只要专心面对西面的果军就好了,没了两面遭受进攻的风险,这场战役胜利的天平无疑就彻底偏向了他们这边。

    最后他想来想去,这件事他做不了主,还是要向司令部报告。

    李景林在经过了最初的恼怒之后,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长官部这是病急乱投医了,甚至不乏某些人捧杀的意思在里面。

    北岸大部队奈何不动鬼子的防线,被鬼子压着打,缺乏重火力的他们,一个团一个团的进攻鬼子防线,据说已经有几个师被撤下去修整了。

    武器装备不如对方,没有攻坚能力,这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但是最关键的,是指挥不当,战略方向有问题,战役目标不清晰,打成了一场烂仗。

    不是没人看不到这点,关键是长官部的上头,某人在掺和,不按照他的打法来,就是娘希匹。

    现在考虑这些,已经没用了。

    关键是独立团目前该怎么办。

    直接抗命是不可能的,可又不能真的南下打申城,那样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送死。

    申城的鬼子兵力再缺乏,重火力不会缺,而且真要是攻打申城,鬼子的飞机不会不再管他们。

    这段时间鬼子飞机为何不光顾阳县,不是鬼子飞机真的怕了独立团。

    独立团的这点防空火力,对付个十架八架的飞机都吃力,真要是来一个飞行团,几十架飞机,独立团再怎么拼命反击,也是挨炸的命。

    鬼子飞机现在的重点,是在南岸战场上,同时偶尔划拨十几架飞机,光顾下北岸战场。

    像独立团这种小规模部队,鬼子暂时还顾不上。

    长官部给他们的命令,是月底前,部队必须南下,同时要求他们这段时间尽快拿出一份计划,报告给上级。

    李景林可是看清了情报部门,即使真的有计划,也不可能报上去。

    连渝城到五战区司令部的电报都被截获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

    说不定他计划刚报上去,当天晚上,鬼子就知道了。

    像这次远程奔袭阳县,为什么战果如此之大,就是因为他与黄师长,报上去的计划,只是模棱两可的伺机出击,真实计划,根本就没报上去。

    月底

    还有十几天就是月底了,怎么跟上头交代,这比较麻烦。

    拖字诀不是解决的根本办法,再拖,拖个十天半个月就撑死了,而且长官部既然都这样不要脸了,不可能一点措施没有,到时候派几个督导来监督催促,那时候才是蛤蟆跳脚背上,不咬人也膈应人了。

    问题的关键,还是得想办法做出个南下的姿态来。

    至于到底真不真打,李景林心里是不想真打的。

    团里这次的损失不小,他的警卫连,除了二排,剩下的两个排伤亡都很大。

    二排还要补充进装甲营里,他的警卫连已经成了个空壳子,也就剩下二十多人,连组建个警卫排都够呛,即使几个轻伤归队,也赶不上南下的。

    一连的人数最多,一直就是团里的尖刀,这次担任主攻,伤亡也不小。

    在城外遭受炮击,进了城里还跟鬼子短兵相接,近三百人的一连加强连,伤亡了近一半。

    要不是张瘸子的三连及时补上,可能一连的伤亡更大,很可能战斗力三个月内斗恢复不了。

    算来算去,也就是后面的五连七连好一些。

    五连还好,还算有点战斗力。

    可七连那是新组建的连,老兵加一起不到半个排,完全就是个充数的。

    还好,轻炮营那边的伤亡很小,可是打仗总不能靠轻炮营的士兵,扛着重机枪跟大炮冲锋,打攻坚战,关键的还是步兵。

    至于王天存的三营那边,伤亡也不小。

    电报上肯定有些夸大,伤亡两百肯定没有,但是一百以上,还是差不离的。

    靠川军师

    有些不现实,黄师长的态度,就表明了一切。

    当务之急,还是得想辙,既让上面的面子上过得去,还得让团里安稳度过这一关。




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狗的‘报复’
    大狗这几天有些心痒痒。

    团里搞来了几个大家伙,比大炮还威武的坦克。

    大狗第一眼看到那大家伙,就深深爱上了对方。

1...137138139140141...2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