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个,是是板牙那老东西干的。”
“哼,不止,板牙叔不敢拍板,还有呢”
大个儿哭丧着脸,已经出卖一个了,再出卖的话
于是他踢了脚旁边的海生。
海生纹丝不动。
得罪人的事情,肯定是你来干好了,反正你都已经供出一个了,再供出几个也不打紧。
李景林依靠在枕头上,轻轻说道“板牙叔人和气,你供出他来,他也不会跟你计较。这样,我说人名,你俩点头跟摇头就行了,你俩也别想着瞒我,这件事也瞒不过去。刘麻子”
大个儿点头,海生摇头。
李景林脸色一沉“海生,你这是不听我的话了这是翅膀硬了”
海生急忙点头,反应过来之后又急忙摇头。
“老大,我不是那意思,我好吧,刘麻子是支持这件事的。”
李景林从话中听出了不对,不可思议问道“大勇哥拍的板”
这下两人齐齐点头。
李景林揉着太阳穴“也就是说你们都支持了”
两人犹豫了下,半响才点了下头。
“唉,你们以为我是傻的我不想这样可你们知不知道,咱们面前的防线,单靠我们已经守不住了,没黄师长的部队协防,鬼子再来一次咋整做事情前动动脑子。”
大个儿低声嘟囔“那把他们的人都拉来不就成了”
“扯什么淡,都拉来那这个团谁说了算就算那黄师长深明大义,愿意屈居我之下,那你们觉得上头会同意”
海生还是替着众人说道“兄弟们也是好意,想多招点老兵补充团里。”
李景林叹了口气“兵员有的是,难题是粮食,粮食不解决,招再多的兵饿肚子吗”
第一百六十一章 被自愿
一百多人的口粮,独立团还是不难解决的。
难的是如何扩大粮食储备,因为李景林很清楚,随着二战的爆发,粮食问题会越来越严峻。
粮食问题,就是上面都很难解决。
随着战事的拖延,鬼子占领区的增加,果军的产粮地越来越狭小。
不仅是独立团,就是中央军的伙食都被严重削减了。
各个部队都处于缺粮的状态,独立团能坚持让士兵们吃个六七分饱,已经是极不错了。
最明显的对比,就是隔壁的川军师,他们的士兵一天仅有两顿,每顿都是窝窝头配稀粥。
营养跟不上,体能就跟不上,那就更别提杀鬼子了。
这也是当时守阵地的时候,川军师为何伤亡那么大的原因。
就地筹集粮食
从国统区收集粮食已经几乎不可能,百姓们的口粮都十分紧缺,很多老百姓连杂粮都吃不起。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鬼子那想办法了。
一营在补充兵员之后,恢复到了近四百人,六个连被压缩为三个连。
张大头与周大毛的连队合在一起,组成了新六连。
两人也算是熟识,搭档起来倒也还算融洽。
“大毛,参谋长上午喊俺去开会嘞,内容估摸你也听说嘞,团里莫粮嘞。”
大毛把帽子仍在桌子上“听说咧,这个咱们有啥办法。我现在被连里的事情都搞得头大,团座给咱们都派了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兵过来,那二十几个川军的还凑合,可那十几个补充兵,完全就不是当兵的料,这也塞到咱们连来。”
张大头愁眉苦脸发话“莫办法,狗日的上头不给兵员,俺这八连好歹还有四十多号人嘞,你那六连才刚刚二十出头,就是算上伤好的伤兵,咱们新六连不过才勉强百十人,鬼子再来就顶不住嘞。”
大毛甩出一根烟,送到张大头面前,张大头摆摆手“你抽吧,俺在团部那抽了不少嘞。”
看大毛自顾自抽上了,张大头犹豫一下说道“大毛,有个坏消息,咱们连自愿去敌占区搞粮食。”
大毛愣了下“啥敌占区大头你疯了吧去鬼子占领区,那不是找死吗”
“俺也不想嘞。”
“那你还自愿去”
张大头愁眉苦脸解释“不是俺主动要求的,是许老大,哎呀,反正他就指着俺的鼻子说,大头,你们六连自愿去。俺有啥法子”
大毛听到目瞪口呆“原来是这么个自愿法,看来团里是被逼急咧。”
“大毛,你鬼点子多,你说说,咱们这次咋整”
大毛吐着烟圈想辙,忽然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怪不得,我还纳闷团里咋个那么好心,竟然把咱们两个连合在了一块块,原来是这个样子。二营那里咧他们营肯定也有个被自愿去搞粮的连队吧”
“二营是四连,他们连建制比较完整。哦,对嘞,还有两个特战小组,说是派给咱们两个连支援滴,这倒是好消息。”
“目标地点说了没还是让咱们自由发挥”
“莫有目标,就是有任务,咱们连最少要搞来二十万斤,少了挨批,多了嘉奖。”
“特娘的,二十万斤,团里也太狠了,这得一个大镇才能搞得来。”
大毛铺开大地图,找了找位置,食指点了个地方“小王乡,只有这个小王乡了。”
张大头一看地方吓了一跳“小王乡那里可是有鬼子的大部队,咱们这点人去那里不是找死嘛。”
“鬼子大部队肯定撤了,南边那正准备大战呢,鬼子没那么多兵力,而且谁说咱们是去打小王乡的,咱们是去收粮,又不是去打仗。”
“周连副,你莫不是得了失心疯鬼子能让咱们收粮”
“这些等路上我跟你细说,现在关键是趁机跟团里要好东西,咱们这么拼死拼活,团里总不能连个炮都不给吧”
“给呀,给了两门迫击炮。”
“迫击炮顶个蛋用,得有大家伙,山炮估计没戏,但是那步兵炮,还是有可能的嘛。”
怕张大头去要炮被拒绝,周大毛亲自去了团部。
也不知道他怎么弄得,许大勇最后竟然真的把一门九二步兵炮批给他们了。
只是给了炮的同时,他们的任务也变成了三十万斤,周大毛浑不在意,直接拍着胸脯接了下来。
山羊带着特战六组伴随新六连作战。
特战队倒是没有缩编,本来就有不少上次没选拔上来的士兵,这次选拔更是放宽了限制,人数很快就得到了补充。
在李景林看来,哪个部队都可以缩编,只有特战队不行,这可是他手中的王牌。
六组的成员重新恢复到了十二人,只是大狗还在医院养伤,目前六组只有十一个人。
山羊带队员来到六连的驻地,准备与对方互通下有无,毕竟两方要协同作战。
看到周大毛美滋滋地拖着门步兵炮炫耀,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不是说是侦查骚扰吗怎么连炮都拿出来了
张大头看到山羊,兴高采烈地迎了上来“山羊,是你嘞,这下好嘞,有老乡帮忙,俺这心里就有了底。”
“这个,张连长,你们咋个把步兵炮都弄来嘞不是说去搞粮食吗”
“嘿嘿,俺跟你细细说道说道,你也帮俺参谋参谋,看俺这法子是不是好用。”
几分钟后,山羊面色如土“你们这样搞,不怕鬼子恼羞成怒打过来吗”
“不怕嘞,鬼子敢来,俺就把他们打回去,大不了又是一次防守战,俺不信小鬼子比俺还不怕死。”
山羊“”
两天后,张大头带着六连过了大黄镇,这里是川军师的防守阵地,再往前就是鬼子的占领区了。
大毛是本地人,对这一带十分熟悉,他的老家就在前面。
“咱们不走毛集大路,咱们走西黄,沿着南边的山路绕过去,鬼子就是发现了,汽车轱辘也追不上。”
“你是本地人,俺们听你的,你说咋办就咋办。”
“行,那我就带着山羊他们在前头侦查,大头,你一定得看好了那宝贝,没了那宝贝,鬼子不会缩在镇子里的。”
“知道嘞,你放心就是。”
第一百六十二章 偶遇意外
大毛带着山羊行进了半,快到傍晚,才在一处半山腰处停了下来。狂沙文学网
山羊放下望远镜“就十几个鬼子,其余三十多人都是便衣队的,应该是抢了哪个村子,在这吃东西。”
大毛自言自语“北边七八里倒是有个小山村,不过没几户人家,也就三十来户。”
“俺觉得最好还是绕过去,咱们是来搞粮食的。”
大毛摇了摇头“我觉得哪里不对劲,这便衣队的可比伪军还怕死,他们敢到山里来”
说完之后他就摇了摇头“不对劲,肯定有咱们不知道的况。你要知道这山里可不少土匪,光我知道的土匪就有两家十分有名气的,一家离这老远,不用考虑,另一家是虎头山的冲天炮,就在咱们后不到十里地。”
山羊纳闷问道“那俺来的时候怎么没碰到”
大毛翻了个白眼“废话,我可是地头蛇,当然带着你们绕过了,难道还带着你们跟那群土匪起冲突呀”
“那你的意思是鬼子想去剿了那股土匪”
大毛摸着下巴斟酌说道“我觉得不离十,你难道不觉得这股鬼子是来侦查的吗”
“土匪可没什么好东西,鬼子要剿,就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去,兴许有土匪牵制鬼子,对咱们的抢粮任务更有利呢。”
“这冲天炮可不是小土匪,那是从他爷爷辈就开始干的,规矩严得很,什么七不抢啥的,反正就是专门抢那些地主老财,不抢周边的穷哈哈。”
“周连副,你不会想帮那股土匪吧”
“哎呀,咱去看看嘛,看看又不打紧。”
“算嘞,反正俺带队就是来帮忙的,你咋弄咋弄。俺派人去通知张连长他们,让他们别急着赶上来。”
大毛没说话,反而在地上比划着自言自语“这里是咱们的位置,北边是那无名村,西北边是虎头山,南边就是大集,这鬼子到这是干啥侦查也不该来这里呀”
周大毛猜的没全对,但也差不离。
鬼子的确想进攻虎头山的冲天炮,却不是来侦查的,而是来抓捕虎头山的三当家胡黑子。
便衣队抓了虎头山的一个喽,这喽是胡黑子手底下的崽子,恰好知道胡黑子在山下有个相好的。
那相好的是山下一个地主家的儿媳妇,胡黑子生好色,看到那女人就与对方苟合,那地主也知道了此事,可碍于胡黑子的凶名,只能忍气吞声。
这喽进镇子打探消息,因为争风吃醋,与便衣队的队长起了争执,便衣队是啥人,可不会惯你毛病。
抓起来之后,一顿大刑,那喽把小时候尿了几次都招了出来。
得知胡黑子每旬都会下山会他那相好,便衣队长脸色大喜,立马就把这条重要消息告诉了镇内的鬼子。
鬼子听说能抓到虎头山的关键人物,自然十分高兴。
虎头山两次围剿失败,就是因为山上的陷阱太多,加上地形不熟,要不然小小的虎头山早就被他们攻破了。
要是能bi着那个叫胡黑子的交代出上山的路线,那么虎头山的剿灭将十分容易。
今晚就是那胡黑子下山的时候,便衣队怕打草惊蛇,因此特意在离目的地几里的地方驻扎。
他们打算在晚上天黑之后,再进村抓捕胡黑子。
天色慢慢黑了下来,鬼子与便衣队收拾好行装,打算上路。
这一切恰好落在山羊等人的眼里。
“周连副,你快来悄悄,这鬼子怎么像是要出发的样子嘞”
周大毛观察片刻,也比较纳闷。
“奇了怪了,鬼子晚上极少出动的呀,大晚上的他们干啥去咦他们在向北走”
山羊疑惑问道“难道鬼子不是从北边来的”
“走,咱们跟上去看看。”
众人跟随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了那处小山村。
山村坐落在小山下,村前有一条小河流过,此时正好是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下,行进着两股队伍。
头前的自然是鬼子与便衣队,而在鬼子与便衣队后几百米后,就是山羊与周大毛等十几个人。
“太君,前面就是目的地了,那个胡黑子就在村里张老财家里。”
“呦西,宁桑,抓到目标,你滴功劳大大滴。”
“谢太君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