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田园:农门辣娘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游走的小溪
“一百户”霍俊心里合计了一下,“也就是说,咱们村现在有一半的人家都快没粮吃了。”
“也正好就是这一半人家没地种,平时就靠进城打个短工,进山打个猎维持生活,如今山上啥样你比我清楚,除了雪还有啥。”李里正心里暗道,可不是谁都如你霍小哥你这么好命,这样的大雪天还能捡两头野猪回来,老爷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是真担心那些户人家挺不过雪化开。”
&
第334章 深得民心
大家千恩万谢的都赶紧回家报信去了,要不老婆孩子还等在家里,不知去哪抠点米出来下锅呢。
每户半斤玉米面,要是贴饼子吃,一大家子自然是不够吃。
不过家家现在也不是啥吃的都没有,像什么干野菜,咸菜疙瘩,大白菜,有的人家条件好点的,还有一些土豆萝卜啥的。
所以只要霍小哥家真能给他们每户每天半斤玉米面,加上点干野菜,大白菜,煮一锅玉米糊糊,让全家人尝尝粮食的味道,这命可就保住了。
得了这样的好消息,谁家还能等到明天,都赶紧拿着口袋,在霍家大门口排起了长队。
不过李村的村民就这样好,自家还有点粮食的,哪怕就像邢山家已经开始喝粥了,也绝不会来占这个便宜。
更何况大家谁家啥样也都是清楚的,所以在李大叔的监督下,排在外面的人家,真都是村里没地种的,已经几天没吃到粮食的人家。
这大过年的,他们家又是除夕的饺子,初一的饺子,破五的饺子,还吃了好几天的大鱼大肉。
温贤珠故意让两个弟弟,小惠,都出来帮忙发放粮食,就是想让他们看看,吃不饱的人家有多少,不是谁家都如他们家一样。
先每户给一升,正好是三天的量。
温贤珠嘱咐每一个给大家?玉米面的人,都要给足了量,还要叮嘱大家一句,第四天吃没就过来取下一个三天的。
作为霍家的下人,温甲每次给大家?完玉米面,叮嘱那句话的时候,都觉得很自豪。
李大叔也很自豪,因为他之前就看出霍小哥这人不简单,瞧这大事办的,那能是简单人干出来的
现在全村,就算没来领玉米面的,也都在夸他们夫妻俩,就更不用说这些个快要饿死的人。
怕是以后要把他们夫妻俩当活菩萨供了。
李里正先去的靠山村,王屠夫听说了好兄弟的壮举,哪还等得了明天,赶紧领着一家人过来看看,当然,主要是想来显摆显摆,他和霍家的关系有多好。
王屠夫一家来的时候,正赶上村民在霍家门口排大队等着领救命的粮食,这两口子也是热心人,赶紧吆喝闺女儿子过来帮忙快点把粮食发放给大家。
郑寡妇和郑继这时也来了,郑继来了就赶紧帮忙干活,郑寡妇则把温贤珠拉去一边,小声说道:“有这么个事,挨着我家那户人家,家里就一个老太太领着一个七岁的孙女,一个五岁的孙子过日子,如今听说了你们给大家发粮食必须要去参加除雪,可那李老太太都六十几岁了,俩孩子又小,这老李太太愁的,就去我家求我来和你说说,能不能给她家一些玉米面,说少给一些也行,让她家那俩孩子尝尝粮食的味就行。”
怎么村里还有这样的人家
“郑大婶,那咱们李村这样的人家多吗有几户您知道吗”
“孤寡老人到是有几户,不过带着孙子辈过日子的,就李老太太一户。”郑大婶叹息道:“也不知她那儿子媳妇去了哪,这都走三年了,人不回信不通。村里人都猜,八成是死在外面了。”
“行,那这件事就交给您和郑继吧,等下你们娘俩带着粮食,给每一户孤寡老人家送去两升玉米面,给李奶奶家三升吧,毕竟她家还有俩孩子。”
“霍娘子……”郑大婶激动不已的拉着温贤珠的手,半天说不出来话,就是吧嗒吧嗒掉眼泪。
“大婶您放心,我和霍俊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但我们一定尽可能的保证不会让大家饿死。”
第335章 怨怪朝廷
李建也不客气,赶紧接过来,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外面现在粮食已经发放的差不多了,大家好似才体现出过年的味道,脸上都洋溢着笑,拿着粮食欢快的往家里走。
温贤珠拉过一个凳子,坐在李建对面,一边提醒他不要吃的太急,一边细细的打听了一下他家里的情况。
李建和孟龙同岁,过这个年才十三岁,家里还有一个待嫁的长姐,三个分别十岁,七岁,四岁的妹妹。
因为爹有病,娘又只生了他一个男丁,所以他们这一家人就很不受爷爷奶奶待见,早早就被分出来单过了。
“今年我爹的病越发的严重了,把我大姐的聘礼都卖了用来看病了,下月我大姐就要成亲了,嫁妆还没着落,我娘为此也愁病了。”李建表达能力很强,话说完,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霍娘子,我听说你家现在正在买下人,可以买下我吗我很能干,而且我只卖二两银子。”
她现在越发的能理解温甲为啥卖自己,和被饿死比起来,卖人为奴又算得了什么。
“李建,首先霍娘子得告诉你实话,实际我家现在并不缺人干活,也没有再买人的打算。不过你也不用发愁,明日李里正就要带大家去除雪,估摸着大家心齐点,十天半月怎么都能把那条路通开。等路通了,你可以去城里找点活干,赚银子补贴给家里,不比卖给别人家做下人强多了。”
“家家都缺粮,都想去城里找活干,像我这样的,根本就不会有人愿意用我。”
这孩子说的到是实话,瘦不拉几的半大小子,干活不如成年人,吃饭可是比成年人吃的都多。
“那这样吧,等路通了,我家就开始做豆腐了,到时我们家雇佣你,每天管你三顿饱饭,每月再给你三百文钱工钱,你看如何”
“真的吗霍娘子”李建高兴的差点蹦起来。
能不高兴吗,每天三顿饱饭那得多少银子,还每月给三百文钱,那一年可就是三两六钱银子,比卖了自己还划算。
霍俊这时从外面进来,瞧见这一幕,大概也猜到了怎么回事。
自己又私自做主了,温贤珠嘻嘻笑着瞧着霍俊,指了指,“是不是真的,你还得去问问我们家真正的当家人。”
霍小哥心善,之前大家就都知道,李建对霍俊到是不担心他会不同意,不过还是恭恭敬敬的走过去,把这件事从头到尾学了一遍。
霍俊耐心听完,点了点头,只淡淡的回了两个字,“可以。”就把拿在手里的半口袋玉米面递了过去,“我听李大叔说了你家里的情况,拿着吧,这些都是给你的,赶紧拿回去给你娘。”
李建接过玉米面,扑通就跪下了,给霍俊磕了个头后又转向温贤珠这边,重重的一个头磕下去,额头都红了,才起身再次跑走。
“大家的日子怎么都这么难,这种情况,朝廷难道就一无所知家家就那么点田地,还要征收那么高的赋税。”
如果赋税不重,粮食也不可能这么贵,如果粮食能便宜些,那些没地种的也不至于一年缺半年的粮。
温贤珠这边气哼哼的嘟囔,霍俊挑了挑眉,似是想表达点啥,不过最终却什么都没说。
“夫君你说你为啥就不是个大官,如果你当大官,定会为百姓说话,还一定会是个清官。”
小媳妇人不大,心不小,居然还想让他当大官。
霍俊笑呵呵的拉过温贤珠,戳了一下她的额头,笑着问道:“那在你眼里,多大的官才算是大官”
“多大的官才算大官”温贤珠歪着小脖想了想,“里正肯定不行,才管一个村,能有多大施展,不过要是能当上县令,那应该就不小了吧”
县令就不小了不过也是,他媳妇见过最大的官可不就是孙县令。
&nb
第336章 开拔前线
不过也多亏了他甘愿来这里当猎人,否则她咋会碰上这么好的男人。
这样说,当初他要娶她,不会也是因为瞧见她都快要饿死了,才动了娶回家当媳妇的念头吧
呵呵,别管啥原因,如今她已经是霍娘子,就该好好做一个贤内助,辅佐自己的夫君……好吧,她貌似又想多了。
因为霍俊温贤珠的号召力,一大早,全村的壮劳力都聚集到霍家门口,手里拿着除雪的工具,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原本李里正要求,每家必须出一个人,可这一看,有的人家几乎全家的男丁都来了。
干活的人不少,管理者就李里正自己可不行,在老爷子的坚持下,霍俊自然又接下了这个管理者的角色。
因为家里要做豆腐,温甲和孟龙要留下帮忙,这样霍家就只有霍俊去了前线。
前线这个词当然是温贤珠说的,感觉几百人扛着家什排着队出发的样子,还真像是大部队开拔前线的样子。
李里正给出的数据是四个村六百七十户,这样她每天最少要做出七百块豆腐才够给大家分。
不过这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毕竟她家现在干活人这么多,甚至就连大丫二丫都能跟着挑豆子。
拉磨的有毛驴,打下手的有孟龙孟虎,这又多了一个温甲,做七百块豆腐到是累不着她。
新鲜的豆腐一出炉,孟龙孟虎,就连小惠都嚷嚷着馋豆腐吃了。
她就知道,自家也好久没吃鲜豆腐了,能不馋吗。
温甲和大丫二丫这几天跟着吃过冻豆腐,对于鲜豆腐别说是吃,甚至都不曾见过这东西。
所以他们今天中午就做了两道豆腐菜,她最爱吃的麻辣豆腐必须要有,还有一道就是葱油丝拌豆腐,也是好吃的不得了。
考虑到温甲爷三怕是接受不了辣椒,她这先给他们爷三盛出一盘没放辣椒的,然后才把必不可少的辣椒放进去。
午饭算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了,所以自然不能只有豆腐菜,酸菜还有不少,再来一道霍俊最爱吃的酸菜炖猪肉……可菜炖到锅里温贤珠才猛然想起,她夫君去了前线,这午饭咋办
别家都吃两顿饭,都已经养成习惯了,她家夫君可是一天三顿饭一顿都不能少吃的。
也别管那么多了,反正霍俊吃不上这顿午饭,她现在吃啥都不香,一颗心就想着自己的夫君还饿着呢。
温贤珠赶紧找出几个小盆,装了一大盆米饭,又把几道菜各装了一小盆,碗筷多拿了几副,然后把温甲叫过来,“你赶紧先吃饭,然后把这些饭菜送去前线给霍俊,记得,到时让一让李里正和其他几个村的里正。”
这么多人吃三个菜是不是少了点温贤珠想了想,又让孟龙去厢房装了一小盆泡菜。
把饭菜先用干净的厚布包裹严实,然后又包了一层棉垫子,估摸着不会太凉,温贤珠才把自制的保温饭盒装进竹筐里交给温甲。
已经吃饱的温甲背起竹筐,美滋滋的来到扫雪的前线一瞧,这心里就更舒坦了。
他已经听说了,现在李村就有很多人家想把自家的闺女儿子卖给霍家做下人,可霍小哥霍娘子都没答应。
当初他们爷三被李芝那个臭婆娘逼的走投无路,又被家里人推出门外,他还以为只剩下死路一条了。
没想到他温甲也有今天,居然变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甚至还有人私下里偷偷和他套近乎,让他帮忙求个情,求霍小哥霍娘子把他家儿子也买下来。
在众多干活的人中,
第337章 老百姓信赖
现在正是正午阳光最足的时候,霍俊让人传达下去,说可以休息一会,这大家才停下手。
干了一上午活,大家一歇下来,也有带着干粮来的,蹲在一边有滋有味的吃起来。
霍俊和几个里正坐在一堆干草上吃着午饭,老远闻着香味,大家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饭菜可都是霍家下人送来的,这等待遇他们也只能羡慕加仰望了。
别人羡慕是羡慕,但不会嫉妒,温家大院那些人可就不一样了,包括温老爷子都一副怨毒的看了霍俊一眼,不满他为啥不过来叫他一声,这眼里没有长辈的小子,居然还是他们温家的女婿。
这老爷子又馋又气,一时又把温贤珠早被逐出家门这件事给忘了。
瞧着四个村的村民都对霍俊又敬又怕的样子,这里眼红的人还不止温家大院那些人,甚至就连温甲的大哥温壮瞧着自家兄弟一副狗奴才的样子,气的都恨不得过去把温甲揍一顿。
揍他也就是偷偷在心里想想吧,俗话说的好,打狗看主人,温甲如今可不是谁想欺负就能欺负的。
休息了一会,大家又都赶紧起来继续把雪往临近村的大地里拉。
这么多年只要路一封死,李里正就去劝这些持有土地的大户,说要往他们几家的地里拉雪。
这些人家当然不愿意了,老百姓中间一直有个传说,说这雨雪是从天上来的,该分配给谁家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多贪,否则就会遭到老天的惩罚。
后来还是温贤珠和霍俊亲自出面,再三劝解,说把雪拉进他们的地里只有好处绝对没有坏处,因为这样开春雪一化开,种地可就不缺水了。
温贤珠又和大家保证,如果今年谁家的收成有所减少,他们家定会负责给大家补回来。
这样,这几户持有土地的人家才点头答应下。
要不这么多的雪往哪拉,总不能把路通开,又把村子埋了吧。
两公里的雪,一天下来,虽然没见多少成效,可大家一个说泄气话的都没有,特别在收工回家的时候,瞧着温甲和孟龙孟虎推着豆腐车等在那,每户都可以拿一块豆腐走,就更高兴了。
这雪又不是给霍家一家扫的,如今人家能舍出这么多豆腐给大家,而且还是每天都有,这样的事怕是福冈县城那个出了名的冯大善人也做不到。
瞧着大家都过去那边领豆腐,温家大院那些人也心痒痒起来。
“爹,你说能给咱家吗毕竟咱们扫雪是被罚,别人可是自愿的。”
温老爷子瞧了一眼被围在人群中的俩孙子,哼了一声,“我可是他们的亲爷爷,就算没有这事,他们也得给我豆腐吃。”
“就是就是,爹说的对,而且还不能给一块,怎么也得比别人多给一块才对。”
“一块哪够,我看多给五块还差不多。”
“咱们家人多,五块都不够吃一顿的,要拿就拿十块。”
温家人议论的欢,温老爷子待大家都走的差不多了,瞧着豆腐车上还有不少豆腐,才慢慢悠悠的走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