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要做秦二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独爱红塔山

    更别说是郑国等人了!




第183章 就当是对于死者的一份尊重!
    三日之后,第一座刻石便在频山南麓耸立起来。

    这是引泾工程之中的伤心地,也是天下人铭记老秦人之赫赫功勋的证据,巍巍大秦,万众一心,以人力逆苍天。

    由于秦王亲自下令,李斯亲自提笔,书以名号,不仅记载了渭水轻兵营之名,在背面更是刻下了他们的名字,传之后世。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嬴高跟随着嬴政在各大工地之上来回奔忙,直到五月末,激荡八百里秦川的漫天尘土,方才慢慢平息。

    这些日子,嬴政在忙碌,郑国李斯等人也是。

    引泾工程全线完工,正在进行工程验收,只有全线都得到了标准,才能决水,让泾水贯穿,席卷而下与洛水会合。

    又过了七天之后,引泾工程的验收工作彻底结束,在这一天,李斯,李涣,郑国匆匆来到了行营幕府之中,与此同时,蒙恬与老廷尉也来了。

    嬴高就在旁边,他心里清楚,这些人都是为了什么而来,嬴政前往泾水工程,已经连续两个月了。

    一国之君不在国都两月之久,积压而来的公务,可以说是怼的小山一般高了。

    再这样下去,整个大秦朝廷都有可能瘫痪。

    “臣等请王上还都,决水之日,再行专程前来。”蒙恬目光凝重,对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臣等请王上还都,决水之日,再行专程前来。”

    这一刻,六人异口同声,向着秦王政进言。

    整个行营之中,只有嬴高一个尚未开口。

    王绾见到终于有人和他想的一样了,早已经对着嬴政肃然一躬,加入了蒙恬等人的阵营之中。

    嬴高轻笑一声,将凝重的气氛打破,对着嬴政:“父王,儿很也觉得诸位大人所请合理,毕竟引泾工程虽大,终究是大不过大秦!”

    “大不了,等到决水之日,父王再行到来见证,也是一样!”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对于嬴政这样的举动,嬴高并不认可,只不过嬴政是王,他说了也不听,根本没有办法,只能听而任之。

    但是此刻,既然是有了这样机会,嬴高自然希望嬴政返回咸阳。

    只是在这一刻,嬴政眸光收敛,道:“秦国万事,其中这万里干旱为首。只要是解决了干旱,大秦无事!”

    “不亲眼见到成渠放水,孤这个秦王愧对大秦国人百姓,愧对死在这一条渠上的后生。更何况,孤还要到频山去,要走了,看看那些烈士。”

    这一刻的话题太过于沉重,一时间众人都哑口无言。沉默了许久,纷纷点头,不再提及还都的事情了。

    .........

    第二天,大亮。

    嬴政早已经穿戴整齐,朝着嬴高断然下令:“去频山!”

    “诺。”

    嬴高一挥手,铁鹰大喝一声,道:“全军列队,出发频山!”

    “驾。”

    .........

    战马隆隆,四马王车疾驰,一行人大有千骑卷平冈之势,直冲频山而去。

    当嬴政率领着行营以及瓠口幕府臣工出了瓠口,便见到了浩浩荡荡的,沿着干渠而去,黑压压一片的人群。

    “李斯去问问发生了何事,国人百姓应该拔营归家,为何会形成这样的队伍”王车之中,嬴政目光如矩。

    “诺。”

    片刻之后,李斯转身而回:“王上,民众所言:拔营归乡的的民众,按照老秦人的古老礼仪,前往频山,为渭水轻兵营的兄弟招魂。”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一经李斯提出,顿时整个场面为之凝重了起来,渭水轻兵营,只是一个代表。

    在引泾工



第184章 王血染碑,天地同心。
    从瓠口到频阳,跟随着浩荡人流,嬴高一行人走了三天,整整三天的长途跋涉,一个比一个狼狈。

    唯一好一点的除了蒙恬之外,反而是嬴高,毕竟蒙恬是武将,而嬴高刚刚经历了漠北一战的洗礼。

    毕竟漠北之上的环境,不比中原,可以说是要多么残忍就有多么的残忍,以至于将嬴高锻炼了出来。

    在此刻,一群人之中,一个孩子的嬴高,反而比其他人好多了。

    其余的都是文官,纵然有所锻炼,但是体力之上无法与武将相比,再加上一路风尘,众人相貌凄惨。

    就像是一群荒民,仓促逃难而来,风尘仆仆,面容之上尘土凝结,很是不堪。

    就连秦王也是如此!

    之前白净英武的秦王,此刻变得黑瘦,而且头发凌乱,就像是一个赶路的难民,身上的贵气与帝王气荡然无存。

    脸上都带着灰尘,狼狈不堪。

    但是,所幸他们终于在三天之后,跋涉了一百多里从瓠口,到达了频山之上,渭水轻兵营决水石刻就在眼前。

    茫茫无尽的山坡之上,松林耸立,如远古的山神,守卫着这个人世间的秩序。在山坡之后,三十六道刻石。

    三十六道刻石,仿佛三十六个天神,巍巍无敌,从远古洪荒踏步而行,来到了人世间,只为了守护身后的烈士。

    在三十六道刻石之后,是八百七十九座轻兵死士的新土坟茔。

    一座挨着一座,山坡之后,皆是孤坟。

    在三十六道刻石前,皆是站着一长队的国人百姓,他们脸色沉痛,无以言表,按照特定姿势,三步一呼。

    “兄弟!跟我归乡了——”

    呼唤完毕,各自散开,将手掌用石茬磨烂,等到有鲜血流出,然后狠狠地按在了刻石之上,随后头也不回的离去。

    短短片刻,这一次无数次得上演,场面震撼人心,三十六道刻石之上鲜血斑驳,已经被染成了血色。

    这一幕,震撼了嬴高等人。

    与此同时,山坡之上的众人也是察觉到了秦王政的到来,瞬间,整个山坡之上安静了,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画面一度暂停,都将目光看向了嬴政,这一刻,嬴政突然朝着万千国人百姓深深一躬,然后一言不发的向着刻石走去。

    长剑划破手掌,鲜血一一染红三十六道刻石,三十六道刻石,座座鲜血流淌,一片血红的刻石在夏日的阳光下惊心动魄。

    王血染碑!

    这一刻,山坡之上,浩荡无尽的国人百姓眼眶再瞬间湿润了。

    “大秦万年,王上万年……”

    滚滚无尽的号子席卷,气势震动长空,这一刻,君心民心皆同。

    ……

    这一刻,嬴高突然举剑:“铁鹰下令:血染石刻,带魂归乡!”

    “诺。”

    ……

    当嬴高等人一一血染刻石,嬴政突然昂首向天,一声长呼:“泾水锐士,频山为神!守我河渠,富我大秦!”

    “泾水锐士,频山为神!守我河渠,富我大秦!”

    “泾水锐士,频山为神!守我河渠,富我大秦!”

    “泾水锐士,频山为神!守我河渠,富我大秦!”

    ……

    万千国人百姓跟着欢呼,巨大的声音激荡四野,声浪淘淘,整个频山仿佛在这千万人之中颤抖。

    这一幕的发生,让嬴高热泪盈眶。

    这是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老秦人刚建质朴,他们心思单纯,只为了富国强民,只为了活下去。

    而六百年的奋争,让老秦人形成了极强的家国观念,这一刻的爆发,便是如此。

    ……

    “父王,我们该走了!”

    看了一眼嬴政,嬴高劝了一句:“如今民众归乡,河渠令与河渠丞也是时候准备引水大典。”

    “嗯!”

    &nbs



第185章 主持成渠放水,是一个水工最大的荣耀!
    郑国渠!

    这一条河渠,自郑国作为间谍入秦,自秦王政元年兴建,已经过去十年。

    无数人在这条河渠奔波,无数人前赴后继,奋斗十年,只为了让泾河之水奔赴洛水,将秦川八百里滋润灌溉。

    根据不知名的统计,郑国渠流经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灌溉面积达到了恐怖的四万顷。

    正是因为郑国渠的建成,从此之后,大秦粮草无忧,大秦锐士才浩荡东出,始皇帝方才能建立浩荡功业。

    可以说,始皇帝之所以建立巍巍帝业,郑国之功劳,不容抹杀。

    所以,在这一刻,嬴政开口命令为郑国渠的当口,李斯等人一愣,郑国在愣神之后,却是狂喜。

    毕竟得名郑国渠,这意味着千秋万代之后,只要是记录之上,皆有郑国之名,这是名垂青史的大功劳。

    “臣郑国拜谢王上!”

    这一刻,郑国对着嬴政深深一躬,心中的芥蒂彻底消散,他为自己能够遇到这样的王,而感到庆幸。

    “我等恭喜河渠令了!”与此同时,李斯等人拱手,向着郑国贺喜。

    对于古人而言,名震当世与留名青史同样重要,对于这样的虚名的追逐,是后现代人无法理解的。

    这一刻,赢高也是心中感慨万千。

    关于郑国,在嬴高的记忆之中并不多,他记得郑国是一个优秀的水利工程师,除此之外,最多的便是关于郑国渠的记忆。

    《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相当于后世一百一十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一百公斤。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高,恭喜河渠令了,郑国渠必将活人千万,先生之功,万岁千秋!”面对眼前这个黑瘦的半老头,嬴高心中没有半点看不起,全部都是尊重。

    这样的人,远比李斯等人值得人尊重。

    这一刻,在嬴高的眼中有一丝敬意,不管是嬴政还是李斯等人都有些不解。

    他们不同于嬴高的感受,于人活命之恩,大于天。

    郑国渠成,福泽千家万户,郑国是关中百姓的万家生佛。‘

    嬴高敬的不是郑国的权势而是郑国的这份心。

    ..........

    郑国与李斯连续出手,整个瓠口幕府之中来来去去,连连奔赴,他们都在为了引水大典而忙碌。

    在忙碌之中,五天时间转瞬而过。

    搭建的五尺高台之上,一队队骑士正在严阵以待,以高台为中心,挤满了成千上万的男女国人百姓,这一刻,旌旗招展,鼓乐激荡九天。

    高台之下,嬴政安静的耸立,如万古青松。

    一千铁鹰锐士把控四周,铁鹰与嬴高站在一起,目光凌厉,戒备四方。

    “驾!”

    战马隆隆而来,军司马一把勒住马缰,战马安稳落地,朝着嬴政,道:“禀王上,瓠口之外的所有斗门、渡槽、跌水、过水、干渠、支渠、毛渠的交接口再次查勘完毕,无一差错;干渠两岸的迎水百姓井然有序,只等放水!”

    “嗯!”

    嬴政点了点头,随及看了一嬴高,神色不变。

    在这一刻,得到嬴政的示意,嬴高拔剑而出,大喝,道:“三军鸣号——!”

    “嘟嘟嘟.........”

    号角声响起,方才还喧杂的局面在瞬间安静下来,嬴高转头看了一眼王绾点了点头,道:“可以开始了!”

    得到嬴高的示意,王绾大喝一声:“吉时已到,王上击鼓告天!”

    嬴政走上高台,望着万千民众,振臂大喝,道:“孤当代秦王嬴政,在此祷告上天:引泾水入洛喝,开渠以泾水灌田,此乃我大秦国人百姓生计之本。”

    &n



请假。
此章节?



第186章 一条大河,带来了新的生机!
    “臣多谢王上体恤!”

    主持放水是水工的荣耀,郑国自然也想亲自主持,所以,在这一刻,郑国并没有反对,朝着嬴政道谢一声,便登上了高台。

    五尺高台之上,郑国如水神,在大日之下,耀眼无比。

    十年忍辱负重,十年呕心沥血,从无到有,这一条郑国渠终于横空出世,成为了中原的一条壮阔水龙。

    而这一条水龙,连绵不绝,灌溉八百里秦川,从此关中不缺粮草,不见饥荒。

    对于郑国而言,十年奔赴在泾河北岸,有家不能回,更是忍辱负重,方才成就了这一条浩荡河渠。

    站在这五尺高台之上,郑国望着巍巍大河,声嘶力竭的大喝一声:“放水——!”

    “诺。”

1...5657585960...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