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第二百七十九章 锦衣卫办案!
    杨士奇的话音刚刚落下,有心扭转自己在朱老四心中形象的刘观就皱着眉头问道:“系铃人乃是已然亡故的司祭酒,除非司祭酒能够复起于地下,又愿意替杨知县来洗清,否则又有何人可解?”

    见朱老四和夏原吉等人都望着自己,杨士奇便接着说道:“若是单独看司祭酒亡故一事,自然是死结,确实无人可解。

    但是再往前面看,此事的起因却是状元公心忧莒州疫情,一心要替陛下分忧,故而才有了后面这许多事情。”

    刑部尚书金纯却摇了摇头:“无论如何,抗旨不遵,擅杀陈后兴的事情,都是说不过去的,如今群情汹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

    杨士奇道:“状元公身为陛下之孙,一心要为陛下分忧,此为大孝,陛下不许状元公去莒州,乃是出于舐犊之情,且此事仅为起居注所载,未见诏书,何来抗旨不遵之说?”

    瞧了瞧朱老四,杨士奇也有些吃不准到底有没有诏书,便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朱老四身后的无心:“敢问公公,司礼监中可有诏书存档?”

    侍立在朱老四身后的无心瞧了瞧朱老四,低声答道:“回杨阁老,陛下彼时并无明旨,故而司礼监中并无陛下诏书存档。”

    杨士奇捋着胡须笑道:“这就对了。司礼监中没有诏书存档,而中书科中也没有,抗旨不遵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成立。

    归根结底,所有的事情都不过是所谓的状元公擅杀知州而起。

    但是,陈后兴于莒州之所作所为,无异于国贼,自有其取死之道,状元公手握尚方剑和王命旗牌,相当于陛下亲临莒州,状元公也并非是滥杀无辜,如何说得上是擅杀?

    最关键的是,此事起于莒州,受益者乃是莒州百姓,所谓的系铃人,自然是莒州百姓,而非司祭酒。”

    说完之后,杨士奇便又站了回去杨士奇的话已经说的很透了,在场的都是些人精,自然不需要杨士奇再多作解释。

    朱老四也是轻轻嗯了一声,曲指敲了敲桌子,又将目光投向了刘观:“朕记得,现在山东道监察御史应该是邓真吧?”

    刘观躬身道:“启奏陛下,正是邓真。”

    朱老四道:“朕记得莒州之事后,邓爱卿并未弹劾那个混账东西?如此见事不明,又如何当得监察御史之职?着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就在刘观吃不准朱老四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的时候,朱老四却又将目光投向了吏部尚书蹇义:“朕记得,莒州知州之职尚且空悬?”

    蹇义躬身道:“陛下恕罪,莒州疫情事发突然,吏部尚在遴选知州人选。”

    朱老四嗯了一声道:“知州之位空悬至今已近两月,诸多同知判官又与陈贼皆是一丘之貉,着大理寺与刑部共同处置,吏部还是早做准备。

    明日大朝会后,纪纲亲自率人前往即墨捉拿杨少峰下诏狱,由三法司会审,决不能放过一个坏人,更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

    金色的油脂滴入火堆,腾起一股股的青烟,整只羊羔的表皮已经变得酥脆,略微撒上一些孜然,杨少峰便指挥着狗子等人将烤全羊取了下来,又用刀子切开分了,自己拎着一只羊腿大嚼起来。

    朱瞻基瞧了瞧旁边众人都是一副没什么胃口的样子,再瞧瞧依旧埋头大吃的杨少峰,心里忍不住就腾起一股怒火:“你还有心情吃!”

    杨少峰抬起头,一脸的愕然:“为什么不吃?好好的烤全羊还不趁热吃?”

    朱瞻基顿时气结,指着杨少峰道:“现在有多少人在弹劾你?据说还有人要联名上书,这摆明了就是要置你于死地,你还有心情吃?”

    杨少峰满不在乎的道:“要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爱咋咋的吧,反正总不至于宰了我吧?”

    朱瞻基指了指院子外面,怒道:“那即墨呢?即墨的这一摊子该怎么办?即墨的百姓心里又该怎么想?”

    “该咋办就咋办!”

    杨少峰摊了摊手,脸上满是无奈之色:“谁知道司长卿死的这么突然?谁知道这货居然一文钱不贪?摊上这种破事儿,皇爷爷肯定要是给天下人一个交待的。

    不过,我估计最多也就是丢官去职,让我滚回家去做个富家翁。”

    朱瞻基顿时被气笑了:“这还不够么?你要知道,如果因为这事儿被罢官,你以后也就没了做官的机会。”

    杨少峰嘿嘿笑道:“那就不做官呗。回了杨家庄子的学堂去教些学生,顺便再折腾折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也挺好?”

    “那不一样!”朱瞻基怒道:“你做官,受益的是天下百姓!你在杨家庄子折腾,受益的就只有一个杨家庄子!我陪你折腾了这许多年,眼看着大明越来越好,你现在跟我说不做官?”

    离着两人远一些的位置,胡善祥也皱着眉头:“叔叔好大的心!如今这般局面,叔叔不想想该如何处置,反而折腾着吃,你就不能好好劝劝?”

    林棠抬起头望了杨少峰一眼,目光中满是坚决:“我家相公又没做错什么,我为什么要劝?真要有什么不公的事,我陪着他便是了。”

    林若冰低声道:“姐,要不然咱们带姐夫落草吧?想想就好玩儿!”

    胡善祥敲了林若冰一下,呸了一声道:“亏得你敢想!落草说得容易,敌得过朝廷大军么?

    再说了,叔叔又罪不至死,倒是削职罢官的可能性更大些,到时候即墨的一番心血可就白废了,殿下心里肯定也不好受。”

    林棠低声道:“相公心里肯定也不好受。可是事情已然至此,总该给天下人一个交待才是,躲不过去的。”

    胡善祥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行锦衣卫打扮的骑士纵马而来,直到杨少峰和朱瞻基近前才勒住了马缰。

    林棠的脸色终于不复刚才的平静,缩在袖子里的手握紧了拳头,迈步向着杨少峰所在的方向走去。

    随同纪纲一起前来的北宫鋆脸色不是很好,只是将一封圣旨道给了杨少峰,等杨少峰看完之后才向纪纲点了点头,然后纪纲就直接一摆手,示意随行的锦衣卫将杨少峰装进囚车。

    刚刚走过来的林棠俏脸含霜,并着双手伸出,沉声道:“我家相公犯事,我这个犯妇自当一并拿下?”

    纪纲身后闪过一人,喝斥道:“胡闹!还不退下!”

    林棠却没有退开,反而讥讽道:“岳父来拿自家女婿,当真是大义灭亲!”

    林安气极,除了心里暗骂女生外向之余却又毫无他法,瞧向杨少峰的脸色也就更加的难看。

    朱瞻基同样闪身站在杨少峰的身前,双手并在一起伸向纪纲,冷冰冰的道:“来,纪指挥使将本宫也一起拿了如何?”

    纪纲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向着朱瞻基躬身道:“殿下,这是陛下的旨意,否则臣又怎么会来锁拿状元公?”

    北宫鋆也低声道:“殿下息怒,这事儿确实是陛下的旨意,纪指挥使也是奉命办差。再者说了,就算状元公被下了诏狱,难道诏狱里还有哪个不开眼的敢为难他?”

    左右瞧了一眼,见一众锦衣卫除了纪纲和林安之外都离得比较远,北宫鋆又低声道:“皇爷说了,锁拿状元公,从即墨县穿城而过。

    另外,皇爷命状元公的学生白庚前来暂代即墨知县一职,同时要让百姓们熟读洪武大诰。”

    听北宫鋆这么一说,朱瞻基的心里顿时闪过一丝了然,当下便闪开了身子,任由靠上来的锦衣卫校尉将杨少峰装进了囚车。

    瞧了瞧装在囚车里的杨少峰,朱瞻基忽然一拍脑袋,叫道:“把他的衣服给扒了,换一套囚服上去,你们谁见过犯人还穿着官服的?”

    就在众多锦衣卫手忙脚乱的给杨少峰换上囚服的时候,北宫鋆却又低声道:“纪指挥使?”

    纪纲点了点头,应道:“北公公放心,消息早就传出去了,等咱们出发的时候,估计整个即墨城里的百姓全部都得到了消息,最多明天这时候,莒州城的百姓也会知道消息。”

    北宫鋆这才点了点头,尖着嗓子喊道:“钦犯已经拿下,启程!”

    不过,捉拿杨少峰很容易,想要离开即墨县城,却变得很困难即墨县城的百姓几乎都堵在了大路上,根本就没有让锦衣卫带着杨少峰离开的意思。

    骑在马上的北宫鋆和纪纲也是暗骂倒霉。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玩意儿起的头,臭鸭蛋和烂菜叶子横飞,砸的目标却不是装在囚车里的杨少峰,反而是以纪纲为首的锦衣卫,就连北宫鋆的脸上也挂着一摊子的鸭蛋清。

    至于那些普通的锦衣卫,身上早应当挨了不知道多少黑拳黑脚倒也罢了,偏生又得了纪纲的吩咐,不敢对普通百姓还手!

    无奈之下,纪纲只得掏出随身携带的短铳,装好了火药之后又点燃火绳,向天鸣了一枪之后叫道:“锦衣卫办案!”



第二百八十章 我曾跟皇帝一起抓蝗虫?
    纪纲敢对天发誓,自打当了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自己还从来没有这么憋屈,甚至被人逼到了鸣铳示警的地步!

    若是换了往常,一句锦衣卫办案,不知道能把多少人吓尿,偏偏在这即墨城里,即便自己喊了一声锦衣卫办案,也不过是让漫天横飞的臭鸭蛋和烂菜叶子停了下来,而那些百姓却丝毫没有让开的意思。

    纪纲甚至不敢下令让锦衣卫对普通百姓出手——其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但是被朱老四授意,让锦衣卫去莒州散布杨少峰被抓消息的纪纲难道也不明白?

    如果现在命令锦衣卫对普通百姓出手,那后果就是杨少峰屁事儿没有,自己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倒是很可能会有事儿……

    无可奈何之下,纪纲只得勒了勒马缰,让后面囚车里的杨少峰出现在人前。

    杨少峰瞧着眼前这一幕,倒是好气又好笑。

    那个趴在死人堆里装死逃生的老农就堵在了锦衣卫的最前方,现在怎么不怕死了?

    那个满嘴驴球子,吵吵着要弄死元兵的壮汉站在老农的旁边,手里握着的锄头似乎想要招呼到纪纲的脸上去?

    咳了一声之后,杨少峰才朗声道:“该干什么的都干什么去!围在这里干什么?陛下圣明,定然不会冤屈于我!”

    人群没有散开,装死逃生的老农颤巍巍的向前走了一步,叫道:“凭什么抓人!姓陈的狗官该死!太爷杀的对!”

    纪纲的嘴角微微动了动,忽然想到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便强忍着笑意,努力摆出一副凶恶的样子道:“都给本官退去!尔等所言,本官自会代为转陈陛下,都散了吧!”

    “嗬~呸!”

    老农根本就不买账:“老汉今年七十有二,当年往太祖爷军中送粮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干什么呢!有种你杀了老汉!”

    眼见着纪纲开始傻眼,杨少峰只得把话茬给接了过来:“都散了!你们越拦着,本官的罪过越大!”

    老农却反驳道:“太祖爷说过,像您这般情况,俺们可以拦下这些狗官,护着您去京城伸冤!”

    杨少峰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什么乱七八糟的!太祖爷在洪武大诰里说的是你们能进京替本官伸冤,不是你们能拦了官差!赶紧的,都散了,别耽误了时间!”

    老农这才恨恨的向一边退去,转而又向杨少峰喊道:“您等着,老汉这就去京城,就不信还没个说理的地方了!”

    ……

    跟其他的监狱不同,甚至和诏狱里的其他牢房都不同,杨少峰所住的单间堪称豪奢——盖的是杨家庄子送来的锦被,吃的是醉仙楼送来的酒菜,什么手铐脚镣之类的玩意儿更是一样没有,而且杨少峰可以随意去其他的牢房里串门,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比外面可有意思多了。

    直到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天上都开始飘起了雪花,杨少峰才迎来了过堂的日子。

    顺天府大堂被临时征用,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刑部尚书金纯,刚刚被朱老四从诏狱里放出去不久的大理寺卿汤宗,共同组出了三司会审的豪华阵容。

    另外,宗人府也派出了宗人府经历作为旁听,司礼监则是派出了北宫鋆做旁听,再加上神色阴鸷的纪纲,这三人基本上代表了朱老四的态度。

    过堂听审的程序很简单,先是被指定为主审官的汤宗宣布升堂,接着便是带了杨少峰前来问话,接着又传了同样被关在诏狱的莒城同知和判官,然后分别问话。

    问完之后,杨少峰继续回到诏狱去潇洒,而汤宗等人则是带着审问结果回到朝堂之上,向朱老四汇报,等着朱老四做出最终的审判。

    而朱老四为了体现大明朝堂的公正公开,干脆又将皮球踢了回去,要求汤宗等人把所有的审问结果在朝堂上说出来,然后由朝堂上的一众大佬们进行讨论。

    首先站出来的就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观:“启奏陛下,臣以为其中事情多有蹊跷。

    其一,据杨少峰所言,他前往莒州之时虽然违背了陛下的意思,但是陛下并没有明发诏书禁止他前往,臣查阅中书科档案,发现确实没有记录。

    其二,据杨少峰所言,他到莒州之时,前莒州知州陈后兴正与同知周义、判官万忠杰等人饮宴,没有对莒州灾情做出任何的处置,更没有上报朝廷,这一点在审问周义等人之时也得到了证实。

    其三,臣查阅了有关司祭酒一事的所有卷宗,发现司祭酒与杨少峰素不相识,若是单凭司祭酒生前所留文章便强行牵扯司祭酒之事与杨少峰有关,只怕有失偏颇。”

    汤宗也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特意派人请了司祭酒之子过堂问话,事情确实如刘左都御史所言,司祭酒与杨少峰两人素不相识,更无过节。

    而根据当日伺候司祭酒的小吏所言,司祭酒是看过了大明月报之后才吐血而亡,司祭酒之死,只怕另有其因,望陛下明断。”

    朱老四嗯了一声,却又望着刑部尚书金纯道:“依金爱卿之见,如何?”

    金纯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以为……”

    金纯的话音未落,宫外却是远远传来了沉闷的鼓声,将金纯刚刚想要说的话全给噎了回去,殿中群臣也是脸色大变。

    宫外的鼓声能够传到宫内大殿,唯一的可能就是登闻鼓被人敲响了——

    跟建奴规定“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这种普通百姓只能仰望的规则不同,大明自立国之初起,朱重八就允许百姓敲登闻鼓鸣冤,而登闻鼓一旦被敲响,皇帝就必须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当然,朱重八当皇帝的早些年间,登闻鼓还时不时的有人敲,后来朱老四靖难登基,登闻鼓基本上就没人敲了,待到朱老四迁都顺天府之后,登闻鼓更是从来都没有响过!

    如今登闻鼓忽然被人敲响,朱老四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扭头对无心吩咐道:“去看看怎么回事儿,好好的怎么会有人敲了登闻鼓?若是有百姓喊冤,便将人带进宫来。”
1...137138139140141...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