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一听到发财的机会,克拉维约的酒意顿时就清醒了三分:“发财的机会?”

    江鑫龙道:“没错,就是发财的机会。”

    随手指了指港口的方向,江鑫龙道:“总督先生希望你回到欧洲之后,可以告诉欧洲的商人,前往大明的时候先到旧港这里停泊补给。

    做为回报,每艘通过你介绍过来的船在这里停靠补给,他们所花的费用里面都会有你的一份,这是不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克拉维约眨了眨眼睛,忽然说道:“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可以发财的机会。

    对了,你们应该让港口把停靠补给的价格标的高一些,而他们来补给的时候提我的名字,就给他们便宜一些,这样儿他们就会提起我的名字,就不怕弄混了。”

    江鑫龙笑着点了点头,答道:“明天上午,希望你不像现在一样醉醺醺的。”




第三百三十一章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
    克拉维约并不傻。

    作为一个曾经出使过帖木儿汗国的西班牙特使,克拉维约的逻辑很简单——

    欧洲惹不起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惹不起帖木儿汗国,而大明的使节曾经当面责问帖木儿汗是否准备造反去死,帖木儿汗则是表现的跟个乖孙子一样……

    所以欧洲惹不起大明,自己这个西班牙的前任特使也惹不起大明帝国的南海总督。

    基于这个前提,剩下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

    杨少峰希望克拉维约能忽悠更多的欧洲商船通过旧港中转前往大明,克拉维约答应了;

    杨少峰希望克拉维约能够代理一部分香水、瓷器、茶叶、丝绸在欧洲的生意,克拉维约同样答应了。

    在不得罪这个大明帝国南海总督的前提下赚钱,就是克拉维约的底线。

    或者说,克拉维约现在最关心的事情是如何能活着离开旧港并且成功前往大明帝国。

    而杨少峰和朱瞻基显然不会在克拉维约的身上浪费太多的精力。

    当克拉维约的商船在港口进行了补给并且带着一个锦衣卫随员离开之后,整个旧港也慢慢的重归平静。

    杀戮终究只是手段,对整个旧港进行有针对性的清洗,让旧港成为一个重要的财税来源和中转站,以后不至于被某个败家子给扔掉才是目的。

    一想到败家子,杨少峰就忍不住瞥了一眼正拿着望远镜四下打量的朱瞻基。

    历史上都说胡亥、刘禅、孙皓、杨二、李隆基、赵佶这些货色是败家子,可是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胡亥、刘禅这些是属于实力不济,能力不够,守不住祖宗家业,杨二、李隆基这些是属于会玩能折腾,赵佶是属于入错行,这些人都算不上败家。

    代代割地的一十二位圣主明君另算,这一家子说不得,惹不起,毕竟狗太多。

    后世那些动不动就败家养系统的神豪们也不算。

    真正牛逼的败家子,还要属这个跟二哈一样跳脱的朱瞻基。

    奴尔干都司苦寒之地,扔!

    交趾连年反叛,扔!

    不是被人打到割地赔款,不是因为国内支撑不下去,仅仅是因为朱瞻基这个傻狍子觉得这两块地方离得又远又没价值,所以干脆就不要了。

    包括旧港宣慰使司,后来也给扔了!

    在大明的时候,这些被扔掉的地方还没有显出什么来,可是当后世种花家建国之后,恶果就显示出来了。

    奴尔干都司有一个世界上都能排得上号的天然不冻港,旧港那里是海上咽喉要地,交趾那里跟种花家打了好几年……

    当然,朝廷上的官员们肯定也有一部分责任,后来窃居中原的建奴更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对外大割特割,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些责任怎么也不能全部推到朱瞻基这个傻狍子身上。

    但是无论如何,这些地方都是宣德九年的时候,这个傻狍子主动给扔掉的,甚至还为此创造出了一个名词:弃置交趾。

    “弃置交趾”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

    这一事件不仅打击了大明在南洋地区的威望,甚至隐隐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国地位,而且失去了交趾基本上就意味着失去了南洋,失去了旧港宣慰司也基本上意味着失去了西洋。

    所以说,论到败家,谁也比不过朱瞻基这个傻狍子,他这一败家不要紧,祸根可是一埋就埋了几百年。

    一想到这里,杨少峰忍不住试探着问道:“话说,以后要是你家出个败家子,说要把旧港这里给扔了,怎么办?”

    “谁敢!”朱瞻基顿时就炸毛了:“这世界上还有这么能败家的?打不死他算轻的!”

    “呵呵。”

    ……

    “前面就是古里地闷,此处盛产檀香,赵伯可所著《诸蕃志》称之为底勿,其中有载:檀香木自爪哇及马都拉以东,散布诸岛中,愈东木愈多而质愈良,至于底勿而愈佳美,……爪哇以西所产甚寡,而其质也甚劣。”

    离着古里地闷越来越近,郑和便开始向杨少峰和朱瞻基介绍起了这个地方:“汪焕章所著之《岛夷略志》不称底勿而称古里地闷,其中有载:古里地闷居加罗之东北,山无异木,唯檀树为最盛,以银、铁、碗、西洋丝布、色绢之属为之贸货。

    永乐七年,咱家第三次出海之时途经此地,发现与赵伯可《诸蕃志》所载之底勿、汪焕章《岛夷略志》所载之古里地闷相符。

    此地有酋长,田地适宜种植谷类,然而气候恶劣,白天酷热晚上寒冷,男男女女都剪短发,穿木棉织成的短小衣衫,腰间围系一块布,多为占城所产之布,唯有酋长用丝绸。

    这里的部落头领们既贪吃又好色,每每大醉酩酊后,被子也不盖倒头就睡,没有男女之妨,女子也不重视贞洁。

    还有,遇到风平浪静的好天气,到黄昏时分,土人们便开始高歌起舞,夜幕降临后便点起火炬继续歌舞。”

    随着离岸边越来越近,杨少峰和朱瞻基等人已经能够远远的看见岸上的情形——歌舞之类的没看见,但是岸上的土人已经开始慢慢围向了港口,嘴巴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手指还在比比划划。

    朱瞻基忍不住有些好奇:“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郑和端起望远镜打量了一番,笑道:“殿下安心。这是土人又见着舰队了,便想着来与舰队交易。”

    杨少峰忽然道:“都交易些什么?”

    郑和的脸上头一次显出一丝不自在:“往常都是拿些丝绸、瓷器之类的东西跟土人换些檀香,大概和状元公在边市城时的所作所为差不多。”

    一听到这话,杨少峰大概也就明白了——坑人呗,自己在边市城坑鞑靼人和瓦剌人,郑和在海外坑古里地闷的土人,大家谁也别笑话谁。

    事实证明,杨少峰的猜测是对的。

    对于郑和舰队的到来,古里地闷人表现的很热情,穿着短衫,腰间围系一块丝绸的酋长率众迎接不说,还让人去搬出来一大堆的檀香。

    然后杨少峰和朱瞻基就亲眼见识到了郑和是怎么坑人的。

    放在大明一文钱就能一两个的碗,在这里能换到一小堆檀香。

    能给杨少峰家里的四脚吞金兽做身衣服,而且是质量并不怎么好的布,在这里能换到一大堆檀香。

    至于丝绸,同样只够四脚吞金兽做衣服的,在这里能换到两大堆的檀香。

    是的,这些土人根本就没有斤、两、尺、寸这些概念,在大明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卖到一两银子的檀香木,在这里是以“堆”为单位的。

    而且土人还一满占了大便宜的模样。

    瞧着脸上不情不愿的郑和,还有喜笑颜开的土人,朱瞻基忍不住低声道:“这就是海外贸易?”

    杨少峰点了点头,答道:“你不是都看到了么?郑公公一脸吃了大亏的模样,土人一脸沾了大便宜的模样,实际上皆大欢喜,这不是挺好的么?”

    打量了一眼不远处的山坡,朱瞻基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有一天,这里的檀香木都砍完了,这些土人又该怎么办?”

    “关你屁事儿?关我屁事儿?”

    杨少峰忍不住呵了一声,嘲讽道:“大明百姓都吃饱喝足了?都有衣服穿了?都有书可以读了?你这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嘲讽过后,杨少峰又接着说道:“还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你不知道么?郑公公如果把整个舰队的东西都拿来换檀香,这檀香也就不值钱了,运回大明去也卖不上价格,你觉得他傻?”

    朱瞻基又瞧了一眼开始和土人在一起说笑的郑和,摇头道:“大概只有这些土人会把他当傻子吧?”

    “这不就结了?”

    杨少峰反问一句,又接着说道:“现在把郑公公当傻子的傻子土人很开心,你就少想那些有的没的,说不定这些土人还要谢谢郑公公呢。”

    江鑫龙适时的接了一句:“师尊说的没错,刚才那边的土人酋长说感谢郑公公能不远万里的带来瓷器和丝绸,他们很满意。”

    朱瞻基傻傻的看了看那边已经开始载歌载舞的土人,又瞧了一眼开始往船上搬运檀香木的舰队士卒,忍不住长叹一声道:“那就让他们继续高兴下去吧。

    对了,等咱们什么时候回了大明,一定要劝皇爷爷加大对学堂的投入,我怕有一天大明百姓也会被人这么坑。”

    杨少峰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啊;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

    噗的一声,早就在坑朝鲜王李祹就已经知道担架和轮椅这个梗的朱瞻基顿时将刚刚喝下去的酒水尽数喷了个干净,咳了半晌之后指着杨少峰道:“偏你会这般编排!”

    杨少峰道:“欧罗巴你知道吧,就是格格巫和克拉维约的老家,那里现在卖得火热的赎罪券才是真的坑!”

    朱瞻基疑道:“赎罪券?这是我第二次听到这个词了吧?这玩意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杨少峰道:“如果,我是说如果,秃驴或者牛鼻子找你,说一张符纸能够洗清你活着的时候造下的所有罪孽,保证你死后能够进入天庭,你会不会相信?”

    朱瞻基道:“我会先让他去死!”



第三百三十二章 人为的自古以来
    朱瞻基反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你瞧我像傻子么?”

    朱瞻基觉得自己挺傻的,被杨少峰这么个混子忽悠了这么多回,如果说自己不傻,估计连自己都不太相信。

    但是!

    自己傻是因为忽悠自己的是杨少峰,那是自己的结拜兄弟,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来忽悠自己!

    换个其他牛鼻子和秃驴敢拿着符纸来忽悠自己?

    真当僧录司和道录司是吃干饭的?削减了他们的度谍都算轻的!

    然而出乎朱瞻基预料的是,杨少峰却笑眯眯的说道:“没错啊,欧罗巴的蛮子们就相信这玩意,甚至为此不惜掏出口袋里的最后一枚铜板。”

    说着说着,杨少峰也来了兴致,当即就让狗子把正在和一群古里地闷土人一起歌舞的格格巫给找了回来:“赎罪券呢?带没带在身上?”

    格格巫当即从怀里掏出几张花花绿绿的赎罪券,依依不舍的递给了杨少峰:“总督阁下,这就是赎罪券,有了它,嘿嘿……

    赎罪券是真正的好东西,无论活着的时候犯下了什么罪过,死后一样可以进入天党去聆听主的教诲。所以,如果您需要的话,我可以送给您和皇太孙殿下一些?”

    杨少峰伸手接过一张赎罪券瞧了瞧,又随手递给朱瞻基之后才对格格巫道:“多谢你的好意了,不过,我们只要一张就可以了。”

    格格巫一愣,傻傻的道:“不,总督阁下,一张赎罪券并不足以让两个人使用?”

    杨少峰笑道:“我们就是看看,并不是真的要使用这个东西。好了,你去跟他们一起玩吧,注意少喝些酒,如果再因为喝酒而耽误了事儿,呵呵。”

    杨少峰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让格格巫心中一阵紧张,讪笑着答道:“您放心,我以后肯定会注意的。”

    等格格巫再一次跑去和土人们一起载歌载舞之后,杨少峰才对朱瞻基道:“看出什么来没有?”

    朱瞻基摇了摇头,答道:“似乎就是很普通的纸片,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画纸,连普通的符箓都算不上?龙虎山天师府的符箓看着比这玩意儿要更唬人一些?”

    杨少峰从朱瞻基的手中接过赎罪券晃了晃,答道:“龙虎山的符箓有没有法力加持我不清楚,但是这玩意儿肯定是没有的,这个就是教会拿来卖给平民的东西。

    对了,这玩意印刷的质量还不如宝钞,你说宝钞司那边……反正格格巫以后是要去欧洲搞事情的,多这一个赎罪券,似乎也算不上什么吧?”

    想了想,杨少峰又否决了这个想法:“赎罪券造假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大了些,不如直接找他们的教会谈合作。”

    朱瞻基道:“怎么合作?你打算先把赎罪券卖给他们的教会?”

    杨少峰摇头道:“当然不是。印刷这东西需要的力人成本太大,根本就不划算。

    我的意思是,回头卖几份雕版给他们,让宝钞刷那边给他们调制一些特定的墨水出来,咱们卖墨水。顺便还能再印一些赎罪券,发给那些替咱们打工的欧罗巴人,让他们把这玩意儿卖了当薪水。”

    朱瞻基忍不住问道:“你的良心……”

    ……

    在宝船全速航行的情况下依旧围着整个大岛转了足足十多天的时间才再一次回到起点,杨少峰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里就是自己要找的大荒。

    朱高燧换了一身短打衣服,又拿起巾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才开口道:“这里应该就是大荒了吧,转了十多天的时间才转了这么一圈,就算不是大荒也值了。”

    朱瞻基疑道:“且不说这里是不是大荒,我好奇的是那些古里地闷的人,怎么就不知道划着船往南航行一段呢?这里的环境瞧着比古里地闷可强太多了。”

    同样一身短打的杨少峰嘿嘿笑着道:“古里地闷人的船都是些小船,根本没办法像宝船一样远航千里,他们自然不会发现这片大陆。

    另外,古里地闷人崇尚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放在大明就是一群连地都不好好打理的二流子,他们又怎么会想着开疆扩土?
1...168169170171172...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