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待会儿让兄弟们穿好衣服,戴上口罩,伤轻的先分出来,让他们跟城里的猴子们一起去挖坑,伤重的那些就直接本着人道主意精神给他们补上一刀,免了他们的痛苦吧。

    对了,我这个人最是心善,江湖人称心善小郎君,所以这补刀挖坑什么的我就不管了,等回头筑京观的时候再喊我。”

    想了想,杨少峰又接着说道:“还有,这城里的防疫也要先弄起来,谁知道那些猴子身上有没有病!”

    柳升和梁铭就这么静静的瞧着杨少峰在那里大放厥词——明明就是想偷懒,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呸!

    最终还是保定伯梁铭带人出城去补的刀。

    没办法,朱高炽是大明皇太子,朱瞻基是皇太孙,柳升是安远侯,只有保定伯梁铭的爵位小了一些,自然也就命苦了一些。

    至于杨少峰,除非朱老四在这里,或者朱高炽强行逼着他去,否则那就是个谁也支使不动,也没有人愿意招惹的滚刀肉。

    骂骂咧咧的梁铭一直带着人在城下忙活到天色近晚,才总算是带人把那些该补刀的叛军重伤兵都给补了刀,大量城中没有从贼的交趾土著也被梁铭指挥着跟那些伤轻的叛军士卒一起挖好了大坑。

    也直到这个时候,杨少峰和朱瞻基等人才再一次出现在城外。

    柳升打量了一眼这个能容纳大概万把人的大坑,又将目光投向了杨少峰:“这京观到底怎么个筑法,还有那个碑文该怎么写,还是得麻烦状元公?”

    杨少峰撇嘴道:“我跟你说,这个京观得摆的有特点,不能跟个祭坛似的瞎胡摆。”

    在坑边上踱了几步,杨少峰才道:“让人先把那些死猴子往里面扔,等扔到跟地面平齐的时候就先停下,把挖出来的土活成泥,里面放猴子,外面用泥给封上。”

    随手比划了一个圆形,杨少峰又接着道:“从跟地面齐平开始,就弄成这种形状的,封一层,缩一层,逐层往上收,最上面用猴子头封顶。”

    朱瞻基忍不住嘲讽道:“你这不是瞎胡摆,你这根本就是随便弄了个尸丘,还不如祭坛好看呢。”

    杨少峰瞪了朱瞻基一眼,反问道:“真要按照京观的标准来弄,那可是要弄成阙型的,你确定要那么整?”

    被杨少峰这么一问,朱瞻基也有些麻爪——

    京观:京,谓高丘也;观,阙型也。

    真要是严格按照京观的标准来整,那整个交趾估计都找不出来几个会弄这玩意儿的。

    杨少峰见朱瞻基被怼得无话可说了,顿时又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说道:“战捷陈尸,京观岳如,就这么着了,按照小土山的标准来建。

    对了,京观最上面的猴子脑袋得硝制干净,别弄得这里臭哄哄的,回头让人来看的时候还不够恶心呢。”

    朱瞻基皱着眉头道:“你这就足够恶心人的!”

    杨少峰正想开口说话,忽然一股若有若无的奇异肉香传来,杨少峰忍不住耸了耸鼻子:“什么情况?保定伯的部下在城外炖肉呢这是?够香的啊,赶紧弄两块过来尝尝。”

    梁铭摇了摇头,答道:“怎么可能是我的人在城外炖肉,光忙着挖坑了。这股味道是那个叶公公在带着人硝制叛军的人头。”

    “人……卧槽!”

    杨少峰顺着梁铭所指的方向瞧了过去,只见一大群番子正在不停的忙活着,一股股异香正是从这个方向传来的,那个叶公公此时正在番子之中来回踱着步子,指手画脚的样子看起来像是在训斥那些番子。

    强忍了半晌还是没有忍住,杨少峰终于还是哇的一声狂吐起来,直到将胃里的东西都吐得一干二净,又疯狂的咳了好半晌之后,杨少峰才强撑着道:“打从今天开始吃素,谁再提吃肉我跟谁急!”

    杨少峰开了一个坏头,尤其是杨少峰还提到了吃肉这两个字,当朱瞻基想明白怎么回事儿之后,也跟着狂吐起来,整个战场上除了血腥之气外,又多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惟永乐十八年冬十月,大明皇太子朱讳上高下炽,巡御交趾,理兵乂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虎贲十万,玄甲耀日,朱旗绛天。然后黎贼奔逃,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乃遂封山刊石,昭铭上德。今以京观立乂安,晓谕天下万民,曰:凡日月所临,江河所致,敢称兵者,斩!”

    一座巨大无比的京观矗立在乂安城外,京观前面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杨少峰亲自抄出来的文章。

    朱瞻基很是嘲笑杨少峰这个六首状元:“抄都抄不完全,还得不停的删改,班固都替你臊得慌!”

    抄了燕然铭的杨少峰丝毫不以为耻,反而颇为自得:“这就够用了,再多写一些复杂的东西,那些猴子也看不懂不是?

    现在有了这京观,再加上这碑文,你看那些交趾野人还敢不敢跟黎利那孙子搅和到一起去?”

    朱瞻基道:“暂时肯定不会搅和到一起,可是黎利也不会就此甘心,只怕他会想方设法的来毁了这京观和碑文。”

    “光他想,没有用,因为那些交趾猴子不想。”

    杨少峰道:“我早就让人传出信儿去了,京观在,交趾在,京观毁,以京观为中心,五百里内鸡犬不留。

    现在,京观五百里之内的那些猴子比咱们还紧张这京观和碑文的安全,如果黎利想要来毁了京观和碑文,那些猴子会最先跟黎利玩命。”

    ……

    事实上,黎利现在根本就没有心情理会什么京观和碑文的事情。

    早在兵败之时,黎利就已经带着仅剩下的那点儿军队遁入了山里,一路向南狂奔了两天之后才算是停了下来。

    尤其是当京观和碑文的消息传到了黎利叛军之中后,近乎于绝望的黎利干脆一头扎进了后宫,打算在阮氏路的身上寻找一些安慰——黎利觉得,安南局势的崩坏,就是从阮廌投诚明军之后才开始的!

    之前说动黎利兵围乂安的陈元扞和范文巧比一头扎进后宫里面寻找安慰的黎利还要头疼和担心。

    现在的局面实在是太烂了,可是更烂的是,黎利可以趁着现在早早投降,投降之后混个昏侯、安乐侯之类的爵位还不难。

    可是对于陈元扞和范文巧两人来说,现在投降的唯一下场,就是死!

    “象兵指望不上,这次死在象兵手里的士卒比死在明军火炮下的士卒还要多。”

    陈元扞一把一把的薅着头发,脸上满是蛋疼之色:“明军的火炮不用担心阴雨天,这也就意味着趁阴雨天进攻的想法已经变成了一个笑话。”

    范文巧同样满脸愁容:“然后呢?晴天不行,雨天不行,围城不行,难道咱们就只能往山沟里钻?”

    陈元扞摇头道:“有了那座京观和石碑,现在不会再有安南人敢跟咱们扯上关系了,哪怕是咱们现在想要毁掉那座京观和石碑,那些百姓也不会同意的。”

    说着说着,陈元扞又有些眼红:“如果是咱们灭掉了乂安,那勒石纪功的就该是咱们了。”

    范文巧恨恨的呸了一声,骂道:“刁民!都是刁民!该死!”

    陈元扞叹了一声道:“没有了百姓的支持,咱们钻到山里之后没有补给,没有情报,除了慢慢等死之外,还有什么办法?

    不过,这事儿也怪不得那些百姓,毕竟那个魔神已经放出话来,谁家敢跟义军扯上关系就诛九族,京观和石碑毁了之后更是会屠尽五百里内的所有人,这事儿换成是我,估计也是跟那些百姓一样的选择。”

    范文巧嗯了一声,将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咂巴着嘴道:“要不然咱们去爪哇?或者先把哀牢给灭掉,然后再去爪哇?”

    陈元扞眼睛一亮,端起酒杯敬了范文巧一杯,哈哈笑着道:“说的对啊,既然不能钻山沟,那咱们还可以去爪哇啊!对了,去爪哇之前,咱们还可以顺手把哀牢给灭掉,好歹也能振奋振奋士气。”

    想了想,陈元扞又接着道:“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则,先灭哀牢,然后请大王即皇帝位,然后再出兵爪哇!”

    陈元扞正在激动,提出这个建议的范文巧却又有些泄气的道:“如果爪哇向明军求援怎么办?”




第三百五十二章 什么叫又?什么叫坑?
    兜头一盆凉水泼下来是什么感觉?

    陈元扞现在就如同被泼了一大盆凉水,还是带冰的那种占城好灭,可是占城的爸爸不好惹,而占城又喜欢找爸爸告状……

    一想到这里,陈元扞的脸色顿时变得如同吃了屎一般难看:“算了,究竟如何,还是要看王上的意思,咱们两个还是别在这里瞎寻思了。

    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该趁着现在军心还没有彻底散掉,把在外的那些军队都给召集回来,让大王决定下一步的走向。”

    范文巧正想点头应下,忽然又回过神来:“不对啊,占城不行,咱们还能去别的地方啊,比如说暹罗?”

    陈元扞也回过神来了:“没错,还有暹罗!咱们打不过明军,未必就打不过暹罗,实在不行,这天下这么大,总不能没个容身之处了!

    不过,该召回军队的,还是得先召集回来,要不然让大王带着咱们两个兵发暹罗?”

    范文巧又开始头疼了:“想要召回将士们,还得大王下令才行,可是现在……”

    瞧了黎利所在的“行在”一眼,范文巧又低声道:“阮氏路那妖妇也不知道有什么妖法,竟然迷得大王连续几天不上朝?”

    一听范文巧提到阮氏路,陈元扞刚刚好起来的脸色顿时又变得难看起来:“现在也不知道丞相怎么样了?”

    范文巧低声道:“我总是怀疑丞相并没有投诚,要不然咱们第一次兵围乂安的时候,那个魔神也不会说出拿丞相换那三千降卒的事儿了。”

    陈元扞道:“我也有这个怀疑。只是,现在木已成舟,丞相就算没有投诚又能如何?阮氏路已经成了大王的禁脔,丞相就算是回来,只怕也难逃一死。”

    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陈元扞的神色逐渐变得有些狰狞:“说起来,我倒是替丞相不值!”

    “慎言!慎言!”

    范文巧端起酒杯敬了陈元扞一杯,低声道:“自古来狡兔死,走狗烹,就算是你我,未来只怕也难逃这个下场,你哪儿来的闲心替丞相不值?”

    “哎!”

    陈元扞把杯子里的酒喝了,将酒杯往桌子上重重的一顿,叹了一声道:“不是总有那么一丝的侥幸?现在看来,却是不知道当初你我的决定是对是错了。”

    陈元扞的话,让大帐中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

    如果老老实实的种地,不跟着黎利掺和起兵造反的破事儿,现在是不是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了?还用得着跟狗一样东躲西藏?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掺和进造反这种掉脑袋的事情里面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不想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

    “一念之差啊。”

    陈元扞又端起酒杯,脸上的笑容也分外苦涩:“一念之差,如今只能如同丧家之犬一般东躲西藏,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难喽!”

    范文巧同样叹了一声道:“是啊,难喽!现在更难的是,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将士们愿意继续跟着大王,也不知道有多少将士们会投降明军?”

    陈元扞摇了摇头,答道:“这个倒不用担心。那个魔神若是没立京观倒还好一些,现在那个魔神立了京观,还是两万多人的大京观,一时半会儿的不会有人想着投降。毕竟,谁不怕他秋后算账?”

    ……

    “我这名声都臭了大街了!现在在交趾提起我,估计跟在大明百官中间提起纪纲纪指挥使差不多的效果,都是一样的人嫌鬼厌!”

    杨少峰恨恨的呸了一声道:“让我出这个安民告示有个屁用?这事儿就得让义父他老人家出面做保才行。”

    “你这不是扯蛋?”

    朱瞻基道:“你让我爹出这个安民告示,回头你就把那些降卒拉到大明去做苦力,那我爹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杨少峰无奈的道:“那你说怎么办?我出的安民告示有个屁用?谁信?换你是交趾的那些土人,你会信?”

    朱瞻基摇头道:“不信。”

    “这不就结了?”杨少峰反问一句,又接着说道:“我出了安民告示,这交趾的猴子们也不会相信,所以只能让义父他老人家出面做保,毕竟是大明的皇太子,牙齿就算不能当金子使,那也能当玉或者翡翠啥的吧?”

    朱瞻基顿时气结:“这问题不又绕回来了?我爹出面做保,回头你把人拉去当苦力,那我爹这牙齿以后也别什么当金当玉了,估计连铜都顶不过了。”

    杨少峰咂巴着嘴道:“要不然,把黄福给弄回来,让他这个交趾布政使来出这份安民告示,反正他在交趾野人心中的形象还算不错,出了这份告示,多少也能唬住几个人?”

    “黄福在哪儿呢?”

    朱瞻基反问道:“黄福现在可不在交趾,等他到了乂安,估计交趾都没几个猴子了,还用得着他来出这个安民告示?”

    杨少峰往躺椅上一瘫,满脸无赖的道:“我出这告示没有用,安远侯和保定伯的名声也没比我强到哪儿去,让义父他老人家出这告示又不行,那你说咋办?”

    朱瞻基顿时也犯起了愁,同样往旁边另外一张躺椅上一瘫,满脸纠结的道:“要不然让罗通先顶上交趾布政使司的缺,然后由他来出?”

    “没有用。”

    杨少峰道:“罗通这个人千好万好,可是这好吹牛逼的毛病在整个交趾都是出了名的,那些猴子也未必就会信他。”

    唰的一声展开折扇晃了几下,杨少峰忽然有如诸葛亮附体,直起了身子,说道:“不对啊。”

    朱瞻基好奇的道:“哪儿不对了?”

    “不对!”

    唰的一声又将折扇收了起来,杨少峰干脆又从躺椅上起身,转着圈子道:“为什么要想着忽悠那些猴子呢?猴子啊,还用得着忽悠?”

    “那你想怎么办?”

    朱瞻基道:“难道你直接跟他们说,要让他们去做苦力?”

    杨少峰点了点头,说道:“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们去大明做苦力?这交趾的路不用修了?这交趾的矿不用开了?这交趾的树不用种了?

    回头安民告示上面就这么写,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凡是参与了黎利叛军的士卒,只要是三个月之内就近到当地官府投降的,就不在追究其死罪,只需要到工地上劳作十年赎罪即可,而且官府还给他们工钱。”

    伸出一个巴掌来回晃了晃,杨少峰又接着道:“一天给他们五……不对,一天给他们三文钱的工钱,再管两顿饭加四季衣服。”
1...181182183184185...2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