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优秀青年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不知道胡善祥为什么发笑,朱瞻基愣道:“你来庄子上也有些日子了,牛肉可没少吃吧放心,边市城那边有的是牛,随便吃,根本就不用心疼。”
胡善祥道:“以后咱们不吃牛肉了好不好我知道杨家庄子不缺牛,家家户户都有,而且山那边还有养的一批专门用来吃肉的。
可是在济宁老家,许多百姓的家里都没有牛,若是想犁地,就只能靠人去拉犁。
咱们若是少吃一头牛,就能让百姓的家里多一头牛,他们也能不这么累,归总是件好事情吧”
朱瞻基笑道:“不一样的,这些用来吃肉的牛根本就不会耕田,就算是分给百姓也没有什么用。另外,你也不用担心百姓过得穷苦,早晚都会有解决的法子。”
伸手指了指杨家庄子,朱瞻基笑道:“你看,杨家庄子富起来了,旁边的几个庄子也在学着杨家庄子这一套来折腾,养鸡鸭的,养猪羊的,或者干脆去了顺天府上工的,总会慢慢好起来的。”
胡善祥嗯了一声,一方面觉得自己实在是不懂这些事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摆着,所以干脆就揭过了这话题,转而低声笑道:“这庄子上住着倒是极好哩,感觉比在济宁还要好些。”
朱瞻基忽然笑着道:“你知道么,我刚刚亲迎你回来的时候,你不苟言笑,让我以为你并不喜欢和我说话,我也忽然就不想理你,然后就跑到了工地上去寻义弟。
后来,义弟说你在顺天府人生地不熟的,在宫里又要处处小心,就算是想要和我说话,估计也是有许多顾忌,问题在我而不在你,让我带你来杨家庄子住一段时间散散心,可巧义弟的未婚妻一家也来了顺天府,我就想着,让你和他未婚妻多走动走动散散心。现在看来,却是被他给说中了。”
胡善祥低声道:“我原本也不太爱说话,又担心自己说得多了会说错话招惹殿下不快,更怕给展下招惹麻烦,所以倒不如不说,或者少说,却不是有意不跟殿下说话,”
嗯了一声,将手里的缰绳递给胡善祥,朱瞻基笑道:“你试着自己抓着缰绳慢慢走,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也就会骑马了。”
胡善祥低头嗯了一声,从朱瞻基的手里接过缰绳,然后慢慢催马向着走着,心里也是感觉美滋滋的。
跟胡善祥的一番交流,终于让朱瞻基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不仅感觉自己的头发保住了,还对杨家庄子的学堂有了另一番认识。
杨癫疯肯定是没安什么好心思就对了。
基于这一个提前,把他所有做过的事情都捋上一遍,这些事情的脉络也就变得清楚了。
比如他当初在会试的时候故意写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则是他看到了这些问题的弊端,再一个就是试探皇祖父还有自己的态度。
比如在当初殿试后返乡时,他把所有乱七八糟的问题全部都跟自己说了一遍,估计就是想打个提前量,让自己心里对以后可能要对的困难有个准备。
再比如当初的边市城,估计从他一开始规划边市贸易的时候,就已经在谋划着靠边市城来彻底解决掉鞑靼和瓦剌了。
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如今鞑靼和瓦剌一个比一个乖,只要后面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估计再过个几十年,大明就再也没有北疆的忧患了。
如今这学堂估计也是一回事儿。
就像当初他说的优待士人过甚这个问题,还有当初改免赋税为廪膳银却被人钻了空子一般,学堂免除各种书本的费用,再加上免费的伙食,就可以解决掉免赋税和廪膳银的问题了直接把廪膳改为书本和伙食,不再针对个人发放,受到好处的读书人更多,那些丢了好处的读书人也不敢闹腾,问题不就解决了一大半
朱瞻基忽然就觉得应该把杨少峰弄进内阁,然后再把六部都置于内阁之下,这样儿以后就更省心了。
可能,自己还能有时间去逗蛐蛐玩或者干脆领兵去交趾那里折腾折腾
……
顺天府乡试仅仅只要三天就可以结束,而阅卷却还得有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结束,杨少峰望着把握十足的两个学生,也没有多说什么激励或者打压的话,而是把两个学生赶到了工地上面。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与人为善杨癫疯
事儿不是什么大事儿,起码在朱老四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儿,在杨少峰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朱老四有些纠结而已。
大明这边抓了四十三个倭寇,为首者叫什么徵葛成二郎,徵葛成五郎,兄弟两个外加数十个马仔被人一锅端了然后送到了顺天府,锦衣卫拷问之后也确认了这些人确实是倭寇。
然后问题来了。
这些人到底是该杀还是该放回去倭国这么多年不朝贡,是打算干什么要不要拿火炮轰他们两轮
朝廷上的大佬们自然是意见不一,有的人觉得既然都把人给抓来了,那就应该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直接把这几十个倭寇给宰了算球,省得还得浪费粮食养着。
也有人觉得倭国不来进贡就是因为这些倭寇在海边闹事,正常的使团被他们给拦在海上过不来,所以应该把这些倭寇扔回倭国,让倭国朝廷去处置,然后告诉他们赶紧来朝贡。
朱老四比较纠结既想把人宰了出气,又不想因为这四十三个倭寇而影响了倭国重归藩属这件大事,毕竟,上一任倭国国主足利义满的表现还是很到位的。
至于所谓的不征之国,其实不管朱玩璋也好,还是朱老四也罢,其实都没太当回事儿。
“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
不可辄自兴兵,其实就跟不首先使用某种大杀器一样老老实实的,就是不征之国,如果犯了事儿,那就另当别论。
然后朱老四打算把这些倭寇给遣送回去的想法让夏原吉炸毛了。
如果没有这些倭寇,国库的赋税会不会更多如果要把他们给遣送回倭国,那是不是还得先养着,然后还得给他们出路费
国库空虚啊!
对于夏原吉这种杀又杀不得,骂又没有用的无赖态度,朱老四自然是无可奈何,干脆就把这事儿给扔在一边,自己跑到了工地来散散心朱老四现在特别喜欢在工地上晃悠,每当看到工地上又有什么变化,朱老四就会打心底里高兴。
来到工地之后,朱老四就莫名的想到了杨少峰这个混子当初跟朱瞻基所说的朝贡遍地是坑的歪理邪说,还有这个混账在边市城的所作所为。
朱老四觉得杨少峰比鸿胪寺和礼部可强多了,反正他们没能搞定的鞑靼和瓦剌被杨少峰给搞定了,这次倭寇的事儿,倒不如问问这个混子的意见
然后杨少峰就想到了著名的《朝鲜宣祖实录》里面记载的宣祖李的孝子逆子之说“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再想想南京和抗战八年中的无数冤魂,杨少峰便斟酌着道:“要不然,全给宰了正所谓远夷当威之以刑,太祖高皇帝亦曾有云,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
正所谓火炮的口径就是正义,射程就是真理,孙儿觉得还不如先拿这几十个倭寇祭旗,然后多造几艘战船去倭国轰上几炮,到时候他们就会乖乖来朝贡了。”
想了想,杨少峰怕这个说法还不足以打动朱老四,干脆又指了指边市城所在的方向,低声道:“鞑靼与瓦剌已不足为患,若交趾得平,岂可独留倭国耶若以父子相论,则朝鲜可谓孝子,倭国则为逆子,打死不足论!”
朱老四瞪了杨少峰一眼,怒道:“混账东西!朕往常是怎么跟你说的不要总想着打打杀杀的,你怎么就死活记不住
别忘了,边市城的工地还没有彻底完工,交趾那边也没有彻底平定,再看看这工地,二十万民夫青壮日夜劳作,一千万贯宝钞,堆积如山的石料巨木,这些事情还不够麻烦”
杨少峰的眼珠子转了转,嘿嘿讪笑了一声,然后颇为狗腿的凑到朱老四跟前,笑道:“要不这么着呗,您把那几十个倭奴交给孙儿处置,保证不花国库一分一钱,也不会擅起边衅。”
朱老四斜着眼睛瞧着杨少峰一眼,嘲讽道:“你个狗东西莫非是想把他们弄来当劳工不成的,倭寇桀骜难训,多数不通人言,用之于工地,如何能放心”
杨少峰拍着胸膛道:“您放心,孙儿既然敢说,就敢立下军令状,只要您再把无心和纪纲手下的诏狱借给孙儿用上几天,就保证不会出问题。”
朱老四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四十三个倭奴尽数归你,有事儿你自己去找无心和纪纲,别让夏老抠再来烦朕就好。”
杨少峰用力的点了点头,保证道:“您放心,孙儿肯定把事情办的妥妥的,回头就算夏老抠头疼,孙儿也保证他不会去烦您老人家。”
得了朱老四的允诺之后,杨少峰第一时间就让吴明去把那四十三个倭奴弄到了锦衣卫的诏狱,在当天工地上收了工之后略微做了些准备工作之后,杨少峰就带着吴明和无心一起来到了诏狱之中。
跟影视剧里面阴森无比的监牢形象不同,明面上的锦衣卫诏狱其实很干净也很整洁,毕竟是用来关押那些犯了事情的官员们的,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下的。
至于真正的布满了刑具,也充满了血腥之气的,其实还在锦衣卫诏狱最里
第一百五十五章 让倭寇去摆平倭寇
ばかやろう!这是一句很典型的倭国语言,典型到杨少峰都听明白的程度。
然后杨少峰就笑了,呵呵笑了一声之后干脆不再理会徵葛成二郎兄弟两个,只是淡定无比的站起身来,然后向着牢房的门口走去,嘴里还笑道:“我去弄只羊过来烤,这两个倭奴归你们了,等我把羊烤好了,希望他们两个都能签字画押。”
无心阴恻恻的道:“状元公放心,咱家保证,你刚刚把羊给架上,这些倭奴就会签字画押。”
吴明瞧了一眼杨少峰,用带着怜悯的目光瞧了一眼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叹了一声后对无心道:“是公公先来还是卑职先来”
无心笑眯眯的道:“客随主便,这里是锦衣卫,自然是你先来,咱家也正好见识见识锦衣卫的手段如何。”
吴明轻声笑了笑,转而走向了另一边的长条桌子上面,随手抓起一件刑具,指挥着刑房里的锦衣卫校尉将徵葛成二郎给捆到刑台上,然后冷笑着走了过去。
徵葛成二郎叫道:“杀了我!马上杀了我!”
倭寇的组成很复杂,像徵葛成二郎兄弟两个这样儿的,就属于那些能听能说大明官话,甚至还能认识几个中国字的流浪武士,所以他们大概能看懂杨少峰所准备的那些口供。
这份所谓的口供,基本上就是杨少峰大概说一说,然后由吴明和无心带人一起操刀弄出来的里面各种天皇和幕府被无中生有的黑材料一旦传了出去,估计二郎和五郎就得变成死狼,最起码,整个倭国和有倭奴存在的地方是容不下他们了。
所以徵葛成二郎宁肯被杀掉,都不想在这份所谓的口供上面签字画抽。
杨少峰倒也不担心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两个敢不签字画押。
吴明熟悉锦衣卫的各种手段,而无心熟悉宫里的各种手段,想要让徵葛成二郎和五郎兄弟两个屈服,实在是再容易不过。
还没等徵葛成二郎的惨叫声响起,杨少峰就直接出了刑房,来到狱诏的院子里之后直接随手抓出一把一贯宝值的宝钞,随便找了个锦衣卫校尉,让他帮忙去弄头羊来烤着吃。
有钱,一贯面值的宝钞直接抓一把递出去,连数都不数,这样儿的土豪又跟锦衣卫大头子纪纲关系极好,未来岳父也是锦衣卫十四千户之一的大佬,再加上皇命在身,杨少峰就算想在诏狱里弄头猪来搞一场杀猪宴,估计都没有谁会拒绝。
等着咩咩叫着的羊糕被牵了回来,几个校尉就开始杀羊放血,用刚才准备好的材料腌制上,然后就有人去准备柴火。
瞧了半天之后,杨少峰又慢慢悠悠的向着刑房而去。
等杨少峰回到了刑房,刚刚还只求速死的徵葛成二郎兄弟两个身上不见伤,脸上不见血,正很老实的用颤抖不已的手按着手印,只有额头上不断冒出的冷汗和紧咬的牙关能证明,这两个人到底遭受到了什么样儿的待遇。
杨少峰走到椅子前坐下,笑眯眯的道:“你们看,本官说什么来着早点儿签字画押,不就没这么多事儿了
你们啊,也不要恨本官,更不要恨他们,如果想想永乐三年的那二十个倭寇首领,你们就知道感激本官了。”
一听杨少峰提起那二十个海盗首领,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的身子都明显抖了一下,就连签字画押的速度都明显快了几分。
永乐元年,朱老四派左通政赵居任、行人张洪,偕僧道成出使倭国,只是还没等这哥几个出发,倭国派来的使臣已经到达宁波,并于同年十月到达南京,上表明廷,表示愿意称臣纳贡,于是朱老四就派出使官员随同倭国使者东渡回访。
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根据僧人祖阿和博多商人肥富的献计,同朱老四派来的使者进行了会谈,最终决定向大明称臣纳贡,以便能和大明通商。
双方决定从永乐二年起发行叫做“勘合符”的特许证,以此作为贸易时的凭据,只有得到这种证件的船只方可进行贸易。
随后,足利义满又接受了朱老四的册封,于永乐二年年自称“日本国王”,倭国也就此重归了大明的藩属体系。
同年年十一月,倭国使者送赵居任等人回到南京,同时大明方面也转告倭国使者,要求足利义满能捕捉盘踞在对马和壹歧岛的倭寇,以消除他们对中国沿海居民的劫掠危害。
然后足利义满就下令发兵剿捕,擒获其首领二十人,并于永乐三年十一月将他们送交大明,表示为了两国友好云云,这二十个倭寇就任由大明皇帝惩治。
对于足利义满这种知情识趣的行为,朱老四当即也是投桃报李,命人将海盗交还使者带回,表示这二十个倭寇是倭人,理应由足利义满来处置。
然后来了。
倭国使者返回宁波后,根本就没有把这二十个倭寇头子带回去处置的意思,反而为了向大明表忠心,干脆就将这二十名倭寇头子在岸边活活蒸死。
问题是,室町幕府并没有能力完全压服一些倭国地方上那些有实力的大名,因此也就无法消除倭寇滋生的土壤,从永乐元年到永乐六年,其间倭
第一百五十六章 诚实小郎君
杨少峰在出门之前的回头一笑,让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两个又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没办法,杨少峰原本想着跟两人好好说话,然后大家愉快的商量接下来的事情,结果这两个人却是给脸不要,那就只能让这兄弟两个自己承担这一切了。
后世有个很让人上火的问题:问,建奴如何依靠八万不到的八旗兵来统治几千万乃至于几亿的汉人
答:多用汉奸。
杨少峰打算把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两个当成倭奸来培养,而培养倭奸的第一步,就是先让他们在大量的黑材料上面签字画押,然后再让这两个去搞定剩下的四十一个倭寇。
想要当狗,不仅仅臣服了就行,还得交上一份完美的投名状才可以。
等着杨少峰带着吴明和无心离开之后,身上不见伤,脸上不见血,外表看起来无好无损的徵葛成二郎和徵葛成五郎兄弟两个瘫在地上,哪怕是稍微动一下,身体就会传来被撕裂的疼痛,就连后面洗澡和换衣服都是由锦衣卫帮着完成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