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人间鬼市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妖道乞鱼

    六阳神功本是为了让没有抱丹的之人加快抱丹而生的,因此武人行气行的是人体精气,也就是炼精化气的路子。这一点与灵气修行类似,却也有些出入。

    灵气修行最初也是炼精化气,将体内浊精提升为本命元气,当本命元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引气入体,吸纳天地灵气为己用。

    而武人无有练气法门,只有不停积累并锤炼本命元气,以本命元气打通双重周天,最终元气充沛,筋骨力达到巅峰,抱元成丹,方可自主吸纳天地灵气。

    炼精化气是玄门中人与武人都要走的一个路子,在这之后就是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便是凝聚阳神,首先便是放空心灵,令自己的杂念一点点减少,如此一来便可以减少识神对元神压制,元神可以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释放。

    其次就是补充元神,人体后天精元乃是先天元神所繁衍而出,后天精元外泄的越多,对元神损伤越大,因此道门中人到最后要降白虎、斩赤龙,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元神受损。

    但元神若想单独凝聚,必须要让它强大起来,这个时候便要进行补充,或以后天精元返本还源进行补充,或以天地灵气进行补充。

    武人通常便是以后天精元进行补充的,但人体后天精元始终有

    限,故此武人要凝聚阳神十分困难,但武人若是抱元受丹,阳神凝聚成功,元神便会反馈自身更多本命精元,使得身体强健,故此,武人通常在身体素质方面远超道人、僧人,近身搏斗的情况下,玄门中人鲜有人是武人的对手。【¥#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玄门众人炼气化神之时,多以天地灵气进补元神,故此凝聚阳神之后,可调动方圆十里之气,自身吸纳天地灵气的速度会快上许多,而且灵气能够外放十丈,故此武人一般还没靠近道人,就会被道人以法术击溃。

    徐慎之自然选择了以本命精元进补元神,之所以这么做选择,是因为千面背后有那神秘势力的支持,日后若是报仇,定然会遇到重重阻碍,自身有强大的武力,即便是遇到了近身搏杀也不用太过担心。

    而且他本身就是道人,阳神凝聚成形之后,再以神霄派高阶练气法门聚敛天地灵气,其吸纳天地灵气的速度不会比其他阳神道人差。

    闭关最初的几个月,他一直再以本命元气进补元神,刚开始这是个缓慢的功夫,但随着元神的日益壮大,他的本命精元就出现了枯竭之势,整个人也消瘦了一大圈儿。

    到得此时,徐慎之不能每十天才吃一顿饭了,吩咐孔宣大量购买补品,一日三餐皆不落下,补充自身元神。

    徐慎之此时的身体状况很是虚弱,都说虚不胜补,这句话其实没错,就像一个经常挨饿的人肠胃会缩小,这是生灵避免饿死而体现出的自我保存的本能,但若是这个挨饿的人有一天突然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个遍,那么可能会损伤肠胃,不容易消化。

    但徐慎之现在压根儿就不担心这些,因为元气已经开始壮大,进入他体内的补品化为后天精元,继而被元神吸收殆尽。

    在他闭关的这段时日里,总是有人登门拜访,或是请他主持迁移阴宅,或是来拜师学艺,或是一些道教居士来解惑,这些人皆是当日送过礼的,但他们纷纷被孔宣拒之门外。

    众人每次兴冲冲的来,扫兴而归,心中自然很是不满,脾气好点的发几句牢骚就离开,有些人还耍流氓习气,似泼妇骂街般在门外骂上老半天才走人。

    起初有人在门外大骂,孔宣也不管他,后来的发现骂的人多了,他便不客气了,谁敢张嘴就抽谁大嘴巴子。

    事实证明人还是欺软怕硬的,孔宣如此打过




第三百一十二章 升座大典
    修行中人所建宫观通常会在灵气浓郁之地选址,如此可以令门中弟子有更好的修行环境,因此苍山尖并不难寻,灵气最浓郁的便是。

    离苍山尖还有数里的时候,徐慎之就看到了山顶上的聚集着成片建筑群,皆是道门宫观,其中有不少道人在来回走动。

    虽然玉真门是自己所属的门派,但徐慎之并未让孔宣直接飞入观中,而是于山脚下降落,不然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人的误会。

    山脚下有一门房,门房内有一白发老道和一个十来岁的道童,那白发老道修为平平,但面相很是和善,见得徐慎之到来,出门相迎,“福生无量天尊,见过道长。”

    “福生无量天尊,”徐慎之稽首还礼,“贫道扶摇子,乃玉真门弟子,此番有事特来寻扶风掌门。”

    “道长稍候,贫道叫徒儿前去通禀。”白发老道沉吟道。

    徐慎之点了点头,那白发老道当即唤出门房内的道童,叫他上山通禀。

    “道长当真是扶摇子”那白发老道对他的身份还有几分存疑。

    “如假包换。”徐慎之轻笑。

    白发老道不会因为他一句如假包换就轻信他,但对方也没有多问,问太多了也不礼貌,便请他进门房喝茶,徐慎之摆手拒绝。

    山脚下离玉真观较远,那道童脚力虽比这白发老道快些,但终究是个孩子,着实花费了些功夫。

    半晌之后,扶风子张如晦亲自下山迎接,这个时候白发老道方才相信他就是扶摇子。

    “师弟,苍梧山一别两年,你今日怎么有空回来看看”张如晦见他到来,甚感亲切,带他和孔宣上山。

    “不瞒师兄说,我走了武人凝聚阳神的路子,如今阳神将成,苦于元气不足,不敢做出突破,故此来问一问师兄,本门可有固本培元的丹药。”徐慎之道明来意。

    “门中有几人研习外丹法门,不过他们并不擅长此道,因此炼制出来的丹药虽有药性,却也有毒性,不可轻易服食。”张如晦摇头说道。

    丹药是以灵物炼制而成,但却是以及铅汞之类为引,若是对外丹术修行没有一定的火候,很难将丹药中的丹毒排除,此类丹药若是吞服,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古往今来,有不少道人因为误服毒丹而死。

    所以,炼制外丹的要求很高,也正因为如此,才促进了内丹修行的发展。

    徐慎之闻言点了点头,虽然白跑一趟,却也不因此感到失落,即便玉真观没有丹药,回来看看也是无妨。

    “师父的遗蜕如今葬在何处”徐慎之问道。

    “就在后山,过会儿我带你去祭拜。这次你既然来了,且离晋升阳神时日无多,不如借此机会举行升座大典,接任掌门一职,也算是了却师父遗愿。”张如晦接口道。

    “我无心接任掌门之位,玉真门秘籍我会誊抄一份留下。”徐慎之摇了

    摇头,张如晦之所以让他接任掌门是出于整个宗门角度考虑,因为目前整个玉真门只有他知道本门秘籍的全部内容。

    而他之所以不想继任掌门的原因也很简单,他还有私仇要报,若是接任掌门之位,日后行事需要从宗门角度去考虑,束手束脚,可能因为自己一个错误抉择,便会使玉真门发生意外。

    “掌门非你继任不可,我这个代掌门替代不了你多久。”张如晦正色摇头。

    听他此言,徐慎之顿足皱眉,扶风子早年就跟随林灵素了,林灵素的意愿就是他的意愿。

    “师兄,我还有很多私事要处理,对掌门之位,当真无有兴趣。”徐慎之直视张如晦正色说道。

    “原来如此,”张如晦点了点头,“你是怕做了掌门太过束缚,这点你就想多了,师父当年身为玉真掌门,却也没几日在观内待着,久居朝堂,也没什么约束。况且,你的事就是玉真门的事,你但有所需,玉真门弟子必然倾尽全力也会做到。”

    “万万不可。”徐慎之皱眉摇头,张如晦的言下之意是他的仇可以让整个玉真门替他报。

    “有何不可”张如晦反问。

    “总之我不会继任掌门之位。”徐慎之坚持。

    “这是师父临终前的遗愿,”张如晦抬出了林灵素,随即又道,“不如这样,你只需要继任掌门之位,宗门之事由我照料着,如此可好”

    “那我做不做这个掌门都没关系。”徐慎之答道。

    “废话少说,你做还是不做”扶风子面色一变,“要么滚出玉真门,要么当掌门。”

    张如晦突然转变态度令徐慎之眉头大皱,片刻之后无奈点头,“做。”

    “这才对嘛。”张如晦转怒为喜,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过咱可得先说好,我只挂名,门内一切事务照旧由你处理。”徐慎之加上了前提条件。

    “好。”张如晦点了点头,随即催促他走快些。

    进入玉真观,张如晦先带他去正殿礼拜三清,随即带了香烛纸钱前往后山,祭奠了林灵素,再回返道观。

    由于徐慎之是初次回返玉真观,张如晦便带他四处观摩,并为他讲述玉真门的详细情况。

    玉真门内下道人



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一遭劫
    虽然那句话令他颇有感悟,但他也不认为那句话是让人放下情感念头,更多是教人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不要以自身的利益准则去判断事情的对错,如此便能客观公允的做出选择。

    整整一个月时间他都一个人闷在房里读经,神霄派前来参加观礼的道人数日之前便已经到了,为了不让众人觉得他傲慢无礼,他便去见了其他六宗的掌门。

    当日清晨,张如晦亲自送来一件大紫高功道袍和一顶莲花冠叫他穿戴,徐慎之摇头拒绝,高功道袍非阳神高功不得穿着,莲花冠也是如此。

    “快些穿上,你离渡劫已经不远了,早穿几日也不打紧。”张如晦再三劝解道。

    徐慎之继续摇头,阳神未成,便算不得高功大德,无有穿戴高功道袍与莲花冠的资格。

    “一会儿要升座说法,你若不穿,别人会有异议。”张如晦皱眉道。

    徐慎之只得点了点头,换上了高功道袍与莲花冠。

    张如晦给他的道袍与莲花冠,和林灵素当年留给他的一模一样,可见林灵素应该是当年回返玉真门为他授箓的时候,给张如晦留下了让自己继任掌门的遗愿。

    由于长达两年的闭关让他体内元气损耗很大,因此他整个人很是削瘦,高功道袍穿着有些宽大。

    升座大典举行,玉真门内四千多弟子纷纷拜见新的掌门,其他六宗的掌门纷纷向他道喜。

    其他六宗除了掌门之外还有不少阳神真人前来观礼,阳神真人的总数约有二三十人。

    而玉真门除了张如晦之外,另外还有五个阳神真人。

    玉真观的广场北面此时搭建了一座高达三丈左右的八角的法坛,法坛之上绘有阴阳八卦图,当中放着一个蒲团。而在广场东、南、西三面设有席位若干。

    法坛是为徐慎之搭建的,今日举行玉真掌门升座大典,他必须得上坛说法。

    徐慎之自北侧台阶登上法坛,走到当中的蒲团上坐下,以灵气发声,道声,“福生无量天尊。”

    “福生无量天尊。”数千道人齐齐回应。

    这时候徐慎之有些蒙了,这倒不是紧张,而是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此前读经一月使他颇有感悟,但此刻到得法坛之上,他反而觉得那些与假大空的官话无甚两样。【…# &最快更新】

    思虑片刻,徐慎之终于开口,“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开口便是《清静经》中的那句话。

    此言一出,并没有引起三面的道人的反响,显然众道人对这句话很是熟悉,用不着他说。

    徐慎之也很清楚众人对这句话很熟悉,但他没有转变话题,也没有继续往下读经,而是按照那句话而阐述自己的观点。

    老子曰:“道可道,非恒道。”一个人无论对大道领悟的有多么深,也不可能用言语将其讲清,因

    此徐慎之并不说这些空话,而是由《清静经》中的那段话讲修行。

    修行可分为灵气上的进步与精神上的蜕变,徐慎之所讲的内容便是后者。

    自从天下玄门中人得知他身拥道书之后,有不少道人不惜用各种卑劣的手段想要从他身上得到道书,这让他意识到玄门中人对于心性修持不是很重视。

    韩愈说过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一门学术的核心,师徒之间不仅仅是技艺传承,还要教授做人的基本道理,八端不可废。

    徐慎之所讲的很是简单,却也很实在,因为他所说的是人类共有的阴暗面,不同的是在某些修行中人身上被放大了许多倍。

    照理来说,修行中人的心境应该要比俗人要平和才对,但是这一部分修行中人恰恰是因为“传道”这一环节的缺失,加之能力越来越大,人间的束缚越来越小,因此便会肆无忌惮。

    徐慎之自知说这些,不会将那些走上歧路的修行中人拉回正轨,但当众敞开天窗说亮话,可让众多修行中人日后注意自己的行为,不然会受到同道的声讨和谴责。

    徐慎之说的时间不长,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就修行中人对于心性修持这方面,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随之将话题转移,说到了灵气修行。

    他如今正好半只脚踏进阳神门槛,可以将自己在修行中曾经遇到过的一些问题说出来,这些内容对于阳神真人无甚用处,但对于那些还处在大小周天的道人有很大的帮助。

    升座大典结束之后,玉真观做为东道主,免不得要给众道人管饭。

    徐慎之晋升阳神在即,在此之前他必须得找到固本培元的丹药补充自身元气,因此说法结束之后便向众人告别,与孔宣一同前往龙虎山。

    孔宣西飞一个时辰,终于到得龙虎山。

    此时正值夕阳斜照,龙虎山的丹霞山体更显通透,山间灵气浓郁,霞光闪耀。

    龙虎山为祖天师张道陵炼丹修法之地,后来张道陵在蜀地创立道教,雄踞巴蜀一带,直到第四代天师张盛后来回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

    龙虎山的道观名为嗣汉天师府,天师府为正一盟威道祖庭,同样也是天下道教的祖庭,正是当年祖天师张道陵创立正一盟威道,传下三清妙法,此后才有诸多道人开创其他教派,令道门开支散叶,遍布九州大地。

    远看龙虎山十分壮丽,金光流转,似有金仙下凡,待飞得近了徐慎之便察觉到



第三百一十四章 何必当初
    看清了符纸上的字迹,徐慎之不再犹豫,当即冲孔宣道,“即刻去天师洞。”

    孔宣振翼折返,快速西飞。

    天师洞乃是张道陵当年布道说法、传播教义之地,张清平既然让他前往天师洞,想必是天师府有人在那里修行,叫他前去搬救兵。

    见他骑乘金雕向西飞走,天师府众人既喜且悲,喜的是终于有人能够前去搬救兵了,悲的是天师府眼下已是危如累卵,而青城山距此着实不近,往返一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待救兵赶到,恐怕已是凶多吉少。
1...118119120121122...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