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范进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起来盘他
这一下倒是气到了这位近来在长乐军里面“德高望重”的付坤宏,但是他眼珠儿一转,脸上立刻堆了笑,
“吾眼中汝之高丽,亦如不毛之地也,几年后,我等取了便是!”付坤宏走时撂下了这么一句话,让所有的高丽代表惊得各个汗毛倒竖,浑身筛糠。
当几日后付坤宏押运着如数到位的银锭返回青岛时,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范进亲自到大港码头迎接,“建章”、“行使”和“监督”三院人员悉数到齐,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长乐军上下见到缴获如此丰厚,无不弹冠相庆。那李老三更是兴高采烈地说:“看来啊,还是打仗好,打了胜仗,咱才能有银子进账啊!在这些银子到了以前,咱长乐军的账目根本不会料想到竟有好百万两的入账。这一下子,咱可就发大财了,嘿嘿,嘿嘿”
第十六章 凤阳失陷
目前范进的“吉州商馆”伴随着影卫的脚步,已经撒向了大明的很多地方,除了北边从青岛到京师的情报路线,还有从宣大到胶州的马匹运送路线外,在金陵、凤阳、开封三座城市也分别派驻了商馆。只是由于人手实在有限,很多地方的商馆仅仅一两人而已,更有的根本不从事商贸活动,完全就是情报人员落脚的地点。
所以会有一些范进特意叮嘱的“专门”的情报,由影卫重点关注,随后随着长乐商路带回,这才有了各地情报的来源。
范进在青岛的“市政厅”留有侧门,这是只有李国栋、池重等人才知道的一道暗门。其他人,包括付坤宏在内都以为这是一道装帧精美的屏风。打开前会有专人查看是否方便,当确认无误后,才能进来。而且这侧门里面常驻有稍逊于池重武功的高手,这是李国栋的安排,只为确保长乐军的领头羊不被异常暗算。
今次传递情报之人与平常的近卫打扮无二,只是脸色出奇的白,就好像用冷水浸过多日的死人一般,白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因为总是在阴影当中行动,所有的影卫们渐渐的都变得更加的阴鹜和沉默。这位白脸先生也是如此。此人名叫白达贤,外号“白大先生”,精擅近身搏斗和夜间突袭,一手擒拿功夫出神入化。曾是池重在河南地界交好的朋友,因为手段了得,便被拉入长乐军影卫。
范进担心此人江湖侠气太重,受不了军规约束。但白大先生来到后,发现每日所做之事惊险万分,时时充满着刺激,反而渐渐的喜欢上了影卫,便一直留了下来。之后的活动范围被派到了比河南更加重要的地方。目前李国栋长期驻倭国,池重与之轮换,期间剩下的硬手,就只有范尼了。
但是范尼是范进的贴身保卫,不能进行一些秘密活动,池重才拉白大先生入伙的。后来范进“预测”出来几个地方可能会“发生举世震惊”的事情,便将白大先生派了出去。
今日范进一见白大先生,暗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原来这次设在凤阳的“吉州商馆”,由白大先生亲自传回来了一个惊天消息!
此时已经来到了崇祯八年的正月,由于高丽前线吃紧,范进竟然连新年都忽略了。但是前期安排下,另一条战线的人和事却没有停。
凤阳吉州商馆建立时间比较早,是在范进从京师返回就命池重组建的。而此次凤阳的商馆,也仅是将一些事情忠实的进行了记录和转播。
长乐军在高丽前线激战正酣时,即将跨年之际,颍州一带的农民军打算在崇祯八年的开年,就给崇祯爷来份“大礼”。这左近能抢的能烧的已经折腾完了,剩下的都是些看不上或者搬不动的了,如何能干票大的,让皇帝小儿见识见识咱农民军也有力量呢
不如,去打更加富庶的寿州去吧。随后几千兵马的颍州农民军队伍,便浩浩荡荡的开服寿州。寿州归凤阳管辖,这么声势浩大的行动,直接让凤阳的守备太监急的团团转。为何这凤阳守备是太监呢因为这可是大明的龙兴之地,开国皇帝的老家啊。
这个太监名叫杨泽,在知道了农民军已经将寿州团团包围之后,急令留守的标营准备迎敌,随后通知风阳知府颜容埴,赶紧、立刻,马上带领领乡兵和家丁给我防守。以期顶住农民军如火如荼的攻势。
只是这么关键的情况之下,还是出了岔子。
这位杨泽太监的名声不太好,就是喜好那银子。平时整个凤阳地界的百姓和官吏都对他颇有微词,临到了武装保卫皇家龙脉之时,还不忘对各级官吏、百姓上下其手。百姓们没办法之下,虽然城外啸聚着几千农民军,但没有影响城内百姓的动作。一纸诉状告到了在凤阳的巡按御史,一个名叫吴振缨的人那里。
按说这为制衡行政机构主官而设立的巡按御史,权利非常大了,但是太监是什么身份那可是崇祯帝的家将,谁敢惹所以这吴大人根本就不接受诉告。堵死了百姓们上报污吏的道路。
这还得了这种不作为的行动立即火上浇油一般,点燃了民众的情绪,在群情激奋之下,大小百姓蜂拥而出,齐齐的围住了凤阳的太监署,把杨泽的居所和他本人都一把火点了。
看着这冲天大火,很多百姓渐渐的更燃怒意,平日里大明朝廷苛捐杂税甚多,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于是便有些人偷偷地跑到了颍州,报名参加农民军去了。
这一去还了得!一时间颍州、凤阳城内农民军交相辉映,如沐如歌,端的是热闹非凡。兄弟们趁着正月十五元宵月夜,便一时激动起了拿下凤阳龙兴之城的念头。
农民军先派遣了先头部队,悄悄的趁着夜色往凤阳城里面摸。只是,越到城跟前,越能听到城中阵阵笙歌燕舞,流萤飞燕仕女如云。大家越走越气,娘的,老子们天天连饭都吃不上,城内的贪官们却享乐快活,这还有天理了吗干他!
于是乎先头部队的农民军立即化装成商贩、货郎或者挑夫,悄悄的摸进了凤阳城中。兄弟们来可不是喝花酒的,这灯红酒绿的生活老子来了就是推翻的!
几个农民军弟兄,忍不住平常日子里的清苦,竟然抢夺起城内居民财务来。更有甚者,扑向了那些歌舞伎,就要进行不法活动。
只是在争执、打斗之间,不小心引起了处处火星。此时可没有电灯,到了夜晚只能依靠油灯或者长乐军的那种蜡烛,再赶上今日到处都是花灯,连着到处都是彩纸、对联、灯谜等易燃物品,加剧了起火的可能性。
最后,按照历史巨大的惯性,这凤阳城中首先在春楼处起火,不多时便火势冲天。随后,在城中的各个地方都喊声大作,百姓们疯狂的跑上街头,要么避祸,要么就是农民军的先头部队,见到火起,便继续加把劲,让火势更大。哪儿哪儿都是人,哪儿哪儿都是火,整个凤阳城一时间陷入了一片混乱。农民军先头部队见到事有可为,便纷纷放下手中抢夺的财宝、牵着的牲口,迅速占领了城门、城楼等地,随后派出哨骑联络,颍州的大部队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凤阳。
这凤阳虽然正治地位极高,但是基础设施实在太差,城墙不过一丈,而且无险可守。凤阳城内还要标营三千,但混乱之下哪儿能迅速的起到有效的防御效果又不是现代化通讯的时代,守将战死之后,凤阳城彻底交到了农民军手里。
好家伙,上天掉下来这么大一个馅饼,还不好好利用农民军迅速的干了城破后侵略者所干的一切事情,也都忘了当初为何加入这农民军了。
在凤阳扮做货郎的影卫不敢怠慢,将这情况由白大先生亲自快马加鞭的传回青岛。只是范进一连几日忙于接收物资和接见属下,直到今日方才有机会见到范进。
&
第十七章 赴皖平贼
凤阳失陷的消息传到京师,大明朝廷上下陷入了极大的惊恐。
因为上次后金入关劫掠而被崇祯帝下令留职查看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在听到太监禀报凤阳的败报后,当场几乎要站立不住,随后无法自已,差点儿晕倒在地。这大黄天天吞服,到了此时还能健在,已经算是奇迹了。
而大明皇帝知道了皇陵已经废废的消息之后,几乎是痛不欲生。原来这个时候是开讲经筵的日子,但是哪里还有心情。崇祯帝亲自穿着素衣素服奔往太庙祭拜,同时提点百官好好的修整反省。
崇祯帝非常重视亲族关系,活着的德王、福王等各个都能好生伺候,别说那已经入了土的先人。所以凤阳被农民军毁之一旦的结果,让崇祯久久不能释怀。本来每日里都要受到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压力,现在好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可要好好的在列祖列宗面前反省一下自己的问题。同时剿灭农民军报仇雪恨的心思也更加的热切起来。
不过呢,出了问题就要拉人出来顶罪,这是崇祯帝的一贯做法。首先按个凤阳的巡抚是跑不掉的,判他个斩立决。但是由头不能这么明显,这凤阳巡抚杨一鹏虽然在镇守淮安,但凤阳农民军这么凶,他不去救援还有那个凤阳巡按吴振缨,直接充军戍边去吧。
至于守陵太监杨泽,那更应该千刀万剐,只是此人已经畏罪自尽,崇祯帝也拿它没了办法。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凤阳一事,本是当朝首辅温体仁的运筹帷幄出了问题,那淮安距离凤阳那么远,出了事情怎么能够及时的兼顾凤阳巡抚却在淮安当差,折放到哪里都是说不通的。
但看明白的人不会点破,那温相岂是好相与的只剩下诸如崇祯帝这样看不明白的,便刚愎自用的胡乱找人顶上了。
最后剿灭农民军的重任落在了洪承畴身上,为了更加稳妥,崇祯又调集了辽东的兵马三千,由祖家大将祖宽亲领,从辽东开赴河南。随后快马加鞭的命令洪承畴“即刻破贼”。
此刻洪承畴接到的命令几乎都是“越快越好”。即刻消灭陕西农民军,即刻消灭陕西农民军,现在又要即刻消灭安徽河南的农民军,怎地这农民军却越剿越多啊
一顿操作猛如虎,崇祯帝调兵遣将和粮饷分拨的旨意流水般的下达,以期前线能有得胜凯旋的回报。结果事实和崇祯开了个玩笑,一切都没像大明皇帝所迫切希望的那样,有扭转乾坤迅速好转的苗头,反而越来越糟糕。
那洪承畴依据当时的形势,具体的调整为一个初步的平定方案,也就是将四川、湖广、漕运、山东、陕西、山西、河南、保定等地的巡抚移镇他出,随后达到南北兼顾、东西并包的一个大口袋,层层包围下,将那农民军围困在河南随后伺机将其一鼓而下。
只是呢,此时的农民军由于常年与官军打交道,不时的又招降和研究官军,对于一般的战略意图已经看得非常透彻。哪里会乖乖的听从洪承畴的摆布,跳进包围圈呢在河南虚晃一招,摆了一个大举进攻开封的架门后,迅速的开赴关中去了。
历史上的记载是洪承畴带领官军主力出了潼关。没错,洪承畴是出去了,结果留在河南西边的大股农民军利用这个空档,迅速的趁着陕西内部的真空,逆袭杀回。一时间,由安徽进入河南的高迎祥、李自成等部,以及由湖北进入河南的张献忠等部,加上原先留在河南的农民军,纷纷打算掉头杀向河南西边,放弃了东部的开封等地,打算通过河南西部为跳板,重新杀回陕西。
好家伙,这样大规模的运动战可就忙坏了洪督师,农民军变招太快,也不知道相距几百里之遥,他们之间的讯息是如何传递的还是拿下凤阳前就商量好的
洪承畴已经无暇顾及其他,赶紧调整战略部署。期间农民军不停的打几个小胜仗,搞得洪承畴手忙脚乱下,直到崇祯八年四月底的时候,才有空召集贺人龙、刘成功、左良玉、陈永福等平叛大将,聚在河南汝宁商议破贼之策。
洪承畴出兵潼关时,正是范进亲领近卫团出青岛之时。
此时是崇祯八年正月,范进依稀的记得史书上草草一笔带过“正月,洪承畴会各路大将于河南信阳,拟大规模征讨农民军”。范进将高丽战事结束后非常疲惫的三个战斗团分批次的派回青岛修整,随后招募新军补充人手,将所占之地,包括从高丽强抢回来的土地一同驻守。
这样一来,能够出兵远赴安徽捡漏的,就只有范进亲领的近卫团了。虽然目前已经装备了三百余杆自生火鲁密铳,但是对于范进而言,一个一千两百余的近卫团,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快发铳是远远应付不了即将到来的战事的。但是没办法,范进此时开的三十多条生产线全力打造,也仅仅能够拿出这么多。
范进命王二铁和孙阿蛮一刻不停的造鲁密铳,造西法升级后的颗粒以及。现在不是有钱了吗因为铁料、铜料都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银子只是用来支付工人工资和外进粮食,所以长乐军境内现在银子的消耗并不大。
唯一的消耗就是新军军服的制作。无论是纺织还是缝纫,长乐军境内都没有相关的产业,不得不依靠青州、登州甚至高丽当地的资源。范进此时将近四十条船在完成战利品搬运后,立即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海上大放牧活动。
通过对高丽用兵,以及近阶段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所有人都看出来罐头作为行军干粮的便利和美味。在紧张激烈的行军过程中,如果在间歇之余,来上这么一盒高热量的纯肉,那种享受别说是物资极度匮乏的大明,就是前世记忆的时代,也都是令人垂涎的。
这吃来吃去,范
第十八章 潜入镇江
此时已是崇祯八年的二月份,张献忠是不是已经到了庐江
虽然范进沿途靠岸时,不时的收到了影卫的汇报,但是庐江附近的农民军讯息非常少,也就是说,此时张献忠农民军的大股部队还没有到达庐江。倒是沿途的铜陵、宣城,甚至松江府一带,各地的标营影子十分频繁,而且大城里面几乎都坚守不出,不知道是怕叛军赶来攻城,还是怕友军过来抢夺粮食。
范进用了将近三日的功夫,才将所有的人员、辎重和马车从船上卸下。这安徽和苏南以及松江一带的湖泊众多,光能叫上名的就有巢湖、石臼湖和太湖三处。细小的水网更是密布。这和一马平川的河南以及山东不同,范进如果贸然闯到水网纵横的地带,估计还没等遇到农民军,自己就先一头扎进去,估计没多久粮食就会耗尽,得不到补给的范大将军估计也就长眠在祖国的大好河山里面了。
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沿着长江逆流直上!但范进如果把那些“渔船n号”开进来的话,长江漕运水师肯定会第一个发现范将军,然后混乱之下将其当做乱贼火并之。虽然范进不怕长江漕运的那些人,但范进此次来安徽,的确是没有合理的理由,更没有朝廷的任命,如果能少一些麻烦还是非常好的。
于是范进在松江府上岸后,便沿着长江,先行去。这里的陆路还算好走,马车走过也不会陷入泥土。他走的是南通——镇江——金陵一线,并且走的是长江北岸。这一千多人说多不多,说少还真不少,能不跨长江就不跨长江,万一有个闪失,范进可就哭都找不到地方了。
长江沿岸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比之河南和山东人口稠密了不少。沿路的镇集等处甚多,范进等人并不为补给发愁。但是这一日到达镇江过后,长乐大兵们猛然间发现,这原本好好的官道,已经无法继续允许大部队前进了。
前方再往西全都是水网密布的情况,没过多远就是一座桥。马车还好说,上桥、下桥都很方便。但是马车挂上臼炮和弗朗机炮就不行了。因为长乐军近卫团都是各个部队当中挑出来的尖子,人人都是多面手,经过范进和马大眼的亲手,弗朗机炮和臼炮都能发射自如,不必依赖单独的炮兵,人人都可以做炮兵。所以为了加强火力,范进此次带出来了“人间大炮”五十门,弗朗机六磅炮十门,弗朗机三磅小炮二十门,如果单论火力而言,刨除臼炮来算,已经是大明能够数得上的了。
但是这样的缺点就是,虽然“十人背”前线炮弹供应小组也带了五组,可以将铁料、等更集中的存放和搬运,但是整体的重量就上去了。马车自己还好,轻松上桥,但是一挂上臼炮和提料啥的,当即就后部偏重腾空,马匹好悬在桥上翻倒。吓得大家立即停止了继续将物资搬运上桥的行动,随后在几位副团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扎营修整。
近卫团的团长是范尼,而副团长有两个人,其一就是一直跟在曹兴旺身边,饱受历练的范进义子范兴,他和曹兴旺一样,除了长乐军的各样制式武器都使的非常溜之外,手中也拿了一柄铁蒺藜骨朵,人也是长得人高马大,虽然只有十六岁的年纪,但是长乐军当中将近一年的良好营养,这小子飞快的窜起了个子,只比范进只矮了半个头,在长乐军当中也算是身高出众的了。范进为了保证每个武官的个性,鼓励营级以上的军官可以除了自己必会的三样:滑轮弩、鸟铳、恰西克弯刀外,待军中的教官检验合格,便可以自己根据喜好,练一样独门兵器。
不知道为何,也许是长乐军尚武好战的风气,大部分军官都选择了铁蒺藜骨朵、流星锤、巨斧等等格外凶猛,威力强大的兵器。而那长满了刺儿,长达一丈,重达二十多斤的铁蒺藜骨朵,几乎成了新手必练。大家尤其喜欢近战时,这武器挥舞起来虎虎生风,拍在敌人身上非死即伤的那种畅快。
另一人是池重推荐的绿林好手,名叫令狐和惬,三十岁左右,为人极为稳妥可靠,而且勇猛好战。最开始仅仅是一名贴身近卫,但跟了范进一年多来,屡屡能够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后来累积军功成了近卫团副团长。此人面相白净,慈眉善目,而且非常的富有急智,是不可多得的参谋人员。如果不是一身戎装,他和付坤宏站在一起真的很难分辨到底谁是范进的智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