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范进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一起来盘他
“西安王”和“常青军”闹的动静实在太大,应天府四周几乎全都是“献贼余孽”的身影,沿着长江流域,什么滁州府、和州府、宁国府、广德州、常州府,镇江府,只有应天府东北部的扬州府在范进“弹尽粮绝”的代价下,才得以“光复”,其余都被义军的大潮所淹没,其势汹汹,猛过西北的闯王闯将。
一时间“西安王”的名号也是响遍了大江南北,引得众多当初未来得及投奔张献忠的民众,蜂拥而至,到得七月底,朝廷得到的
讯息显示“献贼余孽之猖獗,尤胜高闯。仅镇江之贼,其数不下三十余万”
这数量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在“常青军”明争暗抢,“左右逢源”之下,队伍的确是滚雪球一般的增长,仅仅在镇江府和常州府两个相对富庶的地区,就啸聚了不下五万之众,而且仗着长江之利,行踪飘忽不定,往往早间还在滁州,但是晚间得到烧杀抢夺、大肆作乱的讯息时,却是传自常州府。
有时甚至在沿岸几处大城同时作乱,当地的标营、城防根本就无力应对,各地官府告急文书恨不得一日三封的发往京师,惹得崇祯帝刚刚听到曹文诏还活着而且大了大胜仗的美丽心情一落千丈。
“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司礼监掌印太监总是这般的有气无力,就像崇祯帝目前的心境。崇祯望了半天,赫然发现平日里跳出来的言官们,此时各个眼观鼻、鼻观心,老僧入定。而兵部、吏部的官员更是各个噤若寒蝉,一时间显得这个大殿空旷而又寂寥。
“臣,温体仁有本要奏!”
崇祯帝一直悬着的心,见到温体仁出班奏事时,终于放了下来。此间虽对温相的流言蜚语特别频繁,但崇祯还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这为当朝首辅的。见他出列,立即如沐春风的道:【¥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温爱卿,讲!”
“圣上明鉴,‘常青军’肆虐苏、皖、浙,风头正劲,如今之害,更强于闯贼。其势力遍布应天府四围,其意之险恶、所图之地,均撼动着江山社稷,臣下之意,不如命人剿之,以除此大患!”
一听这个,崇祯帝差点儿没哭出来,要是有人可用,岂能忍着义军到今日,见温体仁还有话要说,便道:
“温爱卿,直言便可”
“谢圣上!依着如今南京六部商议之策,可用那解了扬州之急的勇将,破应天府之危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王新光又谏言,贼虽势大,但以松江府为终点,镇江府为节点,破了松江,再连同扬州,互为犄角之势,则贼之首尾难顾也,是可以出奇兵,斩松江之敌,则长江得存,应天得存矣。”
“哦你说的,可是那莱州范进”
“正是,臣下要再次举荐此人,破此危机!”
“不是已经派莱州兵,驰援松江府了吗”
“圣上,那范进几番扬州城下浴血恶战,又是客军,所带粮秣、银饷皆不足以支撑松江之战了……”
特么的,这个老狐狸!不止崇祯如此想,朝中一干人等无不在心头暗骂。但是此时只有范进能够有余力杀贼,说别的根本就没用啊。
崇祯心道,说了半天,原来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最后一番的讨价还价,拨了三万两的“剿贼专饷”给范进,又调拨京营的火药三百斤、弗
朗机六磅炮三十门,这才算完。
其实范进所想的是,不要白不要啊,当然要趁现在勒大脖子啊。
常青军毫不意外的“干净利落”的拿下了松江府,让所有人都再次的见证了其强横的战力。历史上在清军到达扬州地区时,曾经发起了激烈的抵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为了不被奴役,扬州城举城拼死抵抗,让城外的清军是损失惨重,这也导致了最后城破时,清军对扬州
第三十章 广征英才
范进翻看着京师方面传回来的消息,一时间不由得唏嘘不已。自己已经把农民军的局势搅和个稀烂,没想到历史还是按照剧本在走——明末的栋梁之臣卢象升,终于还是被推到了督师的这个位置。
此时朝廷已经知道了曹文诏安全回归的消息,但是西北地区的剿贼情况不容乐观,为了洪承畴不至于破罐子破摔,曹文诏叔侄是说什么都不能调离的。
范进非常清楚,目前所在的大明朝时期,算得上大明最最悲催的时代,这突然被攫升出来抗衡农民军,抗衡莱州兵的卢大人,自打任命起就预示着后来的悲惨结局。
无他,这位卢大人就和自己的义兄当时在陕西剿贼一般,虽然主将名气很大,然而可用之兵太少,一旦遭遇逆境或者险境,能够增援的人微乎其微,甚至说没有。因为大家都会说“你不是很能打吗那你就上吧!”,这种风气在大明朝非常盛行,不止当今,就算是当年的萨尔浒也是如此。
范进回忆道,自己此番在长江流域的确算是“小有成就”,但和卢象升却没有产生任何的交集。那史料记载的是,这位卢象升卢大人,字建斗,号九台,是南直隶的人。怪不得朝廷让他来制衡自己,原来自己跑到卢大人老家来了,思乡情切,如果自己有任何朝廷认为的“异动”,这老卢同志肯定和自己来真的。
回想此人的履历,范进不难发现,这卢大人的确是明末几个有真本事的人,他因为在大名府干的颇为漂亮,然后以文官之身,竟然可以统御部队,还干的有声有色,卢氏家丁能征惯战,使得朝廷立即就升了他大名知府的正四品官职,后来在崇祯二年时,后金过来骚扰,卢大人便和范进玩儿的同样的“如京勤王”的这一手,当后金撤退之后朝廷见此人忠勇果敢,便封为天雄兵备一职,还是文官。
当时已经有了农民军起事了,从山西一路打到河北,一时间军容鼎盛,卢象升便积极地准备迎战,后来在河北、山西一带,大破农民军,而且每逢大战,均能力敌,最后被打的哭爹喊娘的农民军封了个“卢阎王”的诨号。
后来到了崇祯七年,这卢象升被任命为郧阳府的巡抚,去湖广一带发展。在这段时间里,卢象升如日中天,声名远扬,并于次年五月被提拔为湖广巡抚。
而此番便一发不可收拾,到了现在直接升为了五省的总督,后来没多久又升为七省总督,一东一西,配合洪承畴一道,成了打击义军的两大超级庭柱。
只是这卢大人威风是威风了,官运也正隆,咋就到了后来悲剧了呢范进是如此推断的——不仅兵太少,而且打农民军打的越出色,将来被派遣到前线和后金对峙的可能性就越大。
卢象升和洪承畴不同,后者在历史上几乎成了反面教材。不过也怪不得洪大人,到了明末,整个文官集团几乎个个都满心计盘,并且计较得失,这十分常见。而洪承畴又极为的在意个人利益,所以不久之后,他投降后金也就是情理之中。
而卢象升不同,此人过于刚烈,翻译过来就是轴,脾气和骨气都有,但是变通的少一些,最后直接倒在了和后金硬钢的战斗当中。要说敬佩,范进是有几分敬佩的,但他也不完全支撑此种行为。
范进自大穿越以来,一直有一种担心,那就是自己搅局搅得太狠之后,历史还会不会沿着既有的路线行进自己最为得意的金手指,就是能够洞悉于别人之前,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历史还按照原有的剧本在走。
他之所以不一下子将农民军全部掐死,就是害怕打破某力量的平衡。他相信世上的各方力量都是有平衡的,如果灭掉一方,任其他的野蛮生长,最后的结局肯定就是无法预料,更加偏离了原有轨迹。历史是由若干个偶然组成的,范进尽量不去干扰这些偶然。如果一下子将农民军剿灭,或者把历史上的名人编排的太过,其结果都是此时的范进无法承受的。
历史终究还是一团薄雾,蒙在范进眼前,让他难以看清雾气缭绕后面的事实。范进选择了最保守的办法——闷头发财。
但是此次卢象升湖广剿贼,自己还是要助其一臂之力的。只因前期张献忠的力量被削弱的太多,就算直接鱼目混珠的派出了“西安王”出马,刻意的低调。但他过分的低估了长江流域广大民众投入义军的热情,短短几个月,三十余万的队伍就拉了起来,远超范进的长乐军。
如果还让兵微将寡的卢象升过去“剿匪”,估计还没等到后金过来,如此偏执的卢大人就早早殉国了。此时卢象升手中兵力主要是在湖广一带,自己一直带着的家丁和身边的标营,总工约有两万左右。
试想洪承畴在陕西七万人依然捉襟见肘,别提这仅有两万的卢象升了。最后朝廷不知道哪位大神提议,说是“后金蛰伏许久,恐又欲南行,当早做防范”,便加强了辽东的戒备,又在民间抓紧征了一批“辽饷”,饷银未到之际,抽丝剥茧的有从辽东前线,抽调下来两万精锐之师参战。
最后看得出来崇祯帝是真的拼了,他甚至在崇祯八年的十月间,破天荒地下了一份“罪己诏”,摆出一些难得的姿态,来收笼民心。崇祯帝这一切,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剿灭农民军,腾出精力来对付关外的后金。只是,一切真如他所想的那般顺遂吗范进放下信报之后,陷入了沉思。
……
第二日一早,范进又收到了几封来信,
除了各地汇报下当前的情况外,都是劝范进早日回归,有几样大事悬而未决,需要他来做主的。其中李老三竟然也发来了一封信,不知道是找谁代写的,前面说的还挺正经,说的是由于新军扩编,领地内的百姓到来的也太多,在工匠协会的带领下,已经研发出来了依靠水力带动的纺织机。
这也让范进欣喜,虽然水力纺织机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但这毕竟是长乐军没有依靠自己的点拨,完完全全自发的进行的开拓性研发,可喜可贺。但是李老三的信息到了后面,就有些不着调了,什么冯姑娘肝肠寸断等待将军回去娶亲啦,神马长乐军不可无主,将军不可无后啦,惹得范进一顿笑骂。
回想起李老三等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与冯姑娘相处的点点滴滴,范进一时间也有些心急起来。但是他还有个更加重要的事情,如不办妥恐难回去相聚。
前段时间范进一直担心的人才问题,在偶尔的灵机一动之下,突然间有了办法!自己之前所困的乃是地域的问题,身在一个大岛和几个完全孤立于大明的领土上,能有人才才怪咯。而目前正处在江南士子多如牛毛的长江中下游地带,这里能够识文断字儿的应该一抓一把吧
而且,范进在“西安王”顺着长江一路打到九江府发回来捷报时,范进猛一拍大腿,这么重要的一位落魄书生,焉有不用之理!
这个人此时正在江西省袁州府的分宜县,在做着和范进当时一样的“官”——从九品教谕。只是不同的是,人家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出了书,上了课,又结实了不少同窗,最后中举不成,被委任的。而范进直接是拿银子砸的。
这个人现在可是教授生员,虽然是暂时和范进当日一般,是不入流的教职人员。但是后来不断地在这个袁州发表文章,而且得他哥哥的照顾,后来被诰封为文林郎。而且接下来这宋应星即将在袁州待满四年,创造了几乎所有的主要著作。
史载宋应星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上面了,不断的当官,又不断的首级各种信息和资料。而且呢,此人思想上不拘泥于当前的时代桎梏,往往对一些传统的学术持着批判的态度。
他的研究正好弥补了范进的空白,因为范进对于这个时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而且宋应星可以是一个榜样,旨在告诉江南士人,长乐军是一个伟大的组织,神奇的组织,只要你识文断字,就可以为之效力。凡通过测试者,不管是否去山东,当即赏银五两。如果愿意虽长乐军去莱州的,安家费三十两,随后月钱十两,还有进入到长乐军工作的机会。
就算你出身不好,或者就是
个穷酸秀才,没关系,若是通过了长乐军的测试,便可进入到富庶文明的莱州工作。知道那个不可一世的张献忠吗就是长乐军范大人阵斩的。什么,你不知道,没关系,当年的后金甲喇苏力可加,也是因为在范大将军阵前叫嚣,随后被咔嚓个干净的。
&nbs
第三十一章 凯旋回青
范进赶紧将这个颇有才气而又邋遢至极的孙北斗请走,让他洗漱干净换好衣物之后,只身前往吉州,找李国栋赴任。
而他自己除了在松江城外和“西安王”放放炮,打打枪,没事儿交换个俘虏外,便是一路绘制地图、标定水文,整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战略地点,范进都命人着重看顾。既然自己来了这么一回,那么多的地方不占白不占啊。常青军和范进的莱州营打打闹闹了一路,除了让随行的山东标营心惊胆战之外,没有压坏一根花花草。
到了崇祯八年的九月份,范进在松江终于等到了义子范有,随后范进便以“雷霆之攻势”猛攻松江府和上海县并不高大的城墙,摧毁了不少空无一人的民房后,常青军便弃城而逃了。
范进不得不以“损失惨重,无力追敌”为由,放弃了追杀。随后拿出了朝廷的任命,直接帮助刚刚成年的范有坐上了松江府正六品同知的位置。随着范进的到来,整个松江府的官场为之一震,无人不知此人和当朝第一首辅的关系,而且这正六品同知是怎么来的。不过呢,大家迎着范进之后,除了恭喜,还是贺喜,根本就看不出任何异常来。
范进懒得和他们虚与委蛇,直接让人拿出宣告了范有任命的圣旨,随后当场分给了范有一千长乐大兵作为“家丁”,还对各位抱拳道:
“小子范有,乃是我之义子,义父没啥好送的,这一千家丁,聊以保家护院!”
好家伙,这一千来人,就是摸到上海县城外,再从外打到内都不成问题,还保家护院众人各个噤若寒蝉,此时虽然还是以文御武的大趋势,但范进本来就是文官,而且在“朝中有人”,更关键的是,携带着扬州、松江两次大战的大胜余威,这些地方官还真不敢把范有怎样。
再加上到了明末,大家越往后越发现了实力才是话语权这个真理,渐渐的也都意识到了手握重兵的这些武将的实力,所以一时间大家更是蓄意客套,搞得气氛更加的融洽,好似范有是他们的亲儿子一般热络。
江西省,袁州城外。
一名身着亮蓝色长袍的中年文士,正在商馆里面买货。
自家的妻小都非常喜欢这个新进出现的商馆里面卖的货品,老板是袁州城里人,但是这个商馆为了把货卖的更好,更快,更方便乡下的人,把店铺硬是开了几家分号来。这一间,就是其所在袁州的商馆的第二家分号。
这家分号里面总有些新奇玩意儿,先不说那蜡烛,就是肥皂和罐头,都非常让人讨喜。只是罐头的作价到了一两银子,委实有些贵,中年文士摸了摸腰间的钱袋,里面还有不到三百文,万万是不够的。他咽了口唾沫,又看
向了肥皂,这才是他此行的最主要的。
未待开口,老板操着袁州城里的口音,道:
“这位先生,您是读书人吧店里的货全都是前日新进,管保质量,童叟无欺!”
“然,正是买那新货。肥皂之物,可有啊”
“有,这肥皂作价六钱一块,可用十数日,非常之公道啊!”
这价格一出口,中年文士不自觉的摸了摸腰间的钱袋,这个动作立即引得掌柜眼神鹰隼一般的闪过精光,随后又恢复了平静。
掌柜随即不经意的道:“先生,现在有人托小店儿出了份告示,在下字也识不了几个,可也不懂,先生能去看看嘞听说,若是答上任何一题,就有五两银子呢,喏,你看,那些人把银子就放到这里——”
光华璀璨的倭国银锭铸造的银元宝,往柜台上一摆,立即引得这位蓝袍文士直咽唾沫。不禁开口问道:“是何题目你那罐头,啊不,你那银子可是当真就给了”
“当真就给,当场兑现。”
随着掌柜的说话,旁边两个看上去是闲汉模样的人,渐渐的围拢了过来,而且一个人手里还攥着麻袋,另一个拎着草绳,配合着掌柜,隐隐的把这个蓝袍文士为了起来。
只是这蓝袍文士丝毫没有察觉,继续看着那“考题”,一边看,一边嘟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