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美僮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龙吟森森

    徐以显长叹一声,“没想到啊,没想到,二娃你以区区后营竟然打下了偌大的江山,这一点连西王也比不上,你能否跟我讲一讲你是如何做到的”

    李安国道:“从何处讲起”

    徐以显讪讪地笑了一下,“前不久是不是有一个与我长得相似的人与你接触过”

    “哦那人难道不是你”

    徐以显摇摇头,“二娃,我自从在岳州落水之后,辗转来到了九江,除了在张世勋府上短暂过了一个月的好日子,剩下的时间便是在大牢里度过的,如何能过来见你”

    “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娃,此事说来话长,我本是谷城人,一心想辅佐西王成就大业,若要荣华富贵,绝不会加入西营,凭我贡生的身份,在大明任何一地都能过得很好”

    “我落入长江后,一直到在九江醒过来,期间发生了何事,并不清楚,只知晓途中有人救了我,后来又阴差阳错进了张世勋的府里”

    “途中我有几次想趁机离开,在九江我也打听了,西王已经攻下了整个湖南,挨着九江的武昌府又是在你手中,可惜或许是张世勋处于防备的心思,并没有给我置办身份腰牌等物,我想出去亦不可得”

    “直到有一人的出现,我逃离九江的谋划便中断了”

    “二娃,你可能不知道,我还有一个兄弟,叫徐以赫,与我同一日出生,三岁时便被抱到舅舅家抚养,后来舅舅有了亲子,不过此时以赫已经长大了,并考上了南直隶的举人”

    “以赫与我也有些来往,双方也算熟悉,我流落到九江之后,很快碰到了以赫,此时他正在袁继咸幕中做事,甫一见到我也是吓了一跳,你也知晓,我谷城一家子由于我参加义军的缘故,被官府杀了个干干净净,以赫由于随了舅舅家的姓,并没有受到牵连”

    “对于造反的人,朝廷一般不是都要株连九族吗”

    “这一节我并不清楚,兴许是舅舅家使了什么手段也说不定,再说了,在谷城时,八大王可是朝廷正经的武官,自从重新起事从四川一直杀到湖广,我等最多也是被贼胁迫,朝廷也管不了这许多”

    “以赫自然知晓我在西王幕中做事,他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经常到张世勋府中与我交谈,张世勋得知我以前在西王手下做过事后,便以为奇货可居,先是让我去武昌做内应,被我拒绝了,估计是考虑到武昌府近在咫尺,便让我将后营诸将的特征一一写下来,特别是你的”

    “后营诸将,我尚还熟悉的只有你和自羽,我便写下来了,二娃,你不要怪我,这些东西写下来也没甚用处,何况你自在庐州死过一次后性情大变,早已不是以前的二娃了,至于自羽,他当时在后营只有一百条小船,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只写了两人,张世勋自然不满意,一怒之下便将我投入大狱,估计是想到你的后营就在左近,指不定何时我还能派上用场,故此一直没杀我,直至今日”

    李安国点点头,“此事袁继咸一直不知晓”

    “应该不知,以赫应该没有禀报他,如果他知晓了,我断无生还之理”

    “你将岳州的事说给你兄弟听了”

    “嗯,当时我想到我俩是同胞兄弟,还是同日出生,以赫多半会帮我隐瞒……”

    “军师,你当时是如何落水的,能否说给我听”

    一听此言,徐以显脸上瞬间便流露出怨恨、后悔的模样,半天没出一声。

    李安国明白此中必有蹊跷,便没有催促他,静静地等着。

    最后李安国说道:“军师不愿说就算了,今后你想说的时候再说吧”

    徐以显抬起头,眼睛隐隐有些泪花。

    “二娃,自从我九江醒来后,心中一时还起了自此隐姓埋名一生的打算,如果没有特别好的机会,我还真准备在九江过一辈子了”

    “可惜遇到以赫以后,我这想法就不可能了,得知我以前竟然从过贼,张府上下看我的眼神……,于是我又起了回到西王身边的心思,可一想到西王身边的那人,我……”

    李安国突然好想明白了什么,“军师,莫非当时在船上有人将你推到水里……”

    徐以显点点头,“这也是我一直在九江首鼠两端的原因……”

    “好了,军师,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我大致知晓了是何人将你推入水中,军师,此次张世勋派你过来……”

    “二娃,张世勋准备献城了,他让我过来与你商谈一下条件”

    “条件你回去告诉他,我的条件很简单,城里的军卒放下武器到城外接受改编,我军认为合适的便收入军中,不合适的便放回去种地,让他将城里所有的文官都扣起来,等候我的处置”

    “那张世勋……”

    “他想做什么”

    “像徐勇那样,掌




第一百零五章 反包围(1)
    “二娃,你到底打的是何主意”,等众人下去后,徐以显问道。

    李安国看了看他,“以军师来看,我等该如何行事”

    徐以显道:“如今明军依然势大,我军攻下南昌、九江后,将赣州再攻占下来就行了,如果攻占江西全境,势必与南京接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彼等一定会结集全部兵力来对付我等……”

    李安国笑道:“无妨,江西之要地,第一便是九江,第二便是赣州,此两地一下,与攻占江西全境也无甚分别,至于彼等是否会结集全部兵力来对付我等,我看不会,如今河南、山东还在闯营手里,听说满奴也派出了官员去接收山东,朝廷不会不全力防备江淮一带”

    “可我可是听说了,朝廷如今施行的是甚‘借虏平寇’的策略,如果彼等两家联起手来对付我等,我等恐怕力有未逮”

    “呵呵,那我就让彼等联合不成”

    “计将安出”

    “军师拭目以待”

    ……

    吉安府城,总兵府。

    燕厥中偷偷摸进吉安府已经三日了,不过吉安总兵尹先民依然犹豫不决。

    尹先民今年四十余岁,与张先壁、黄朝先等人乃是以前驻守长沙的十三营之一,每营有精兵三千,总共接近四万人的大军,朝廷指望这四万人能牢牢守住长沙,可惜在大西军南下时一鼓而破,大西军在湖南予取予夺,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占领了除湘西山区部分州县的绝大部分地区。

    尹先民投降大西军后主动提出来进军江西,后来跟着张其在攻占了吉安,张献忠便任命他为吉安总兵,大西军撤走后,他又投靠了吕大器。

    如果这次再投靠安**,他不就成了像历史上吕布那样的“三姓家奴”

    其实,尹先民并不在乎是不是三姓家奴,而是在观望九江之战的结果。

    这日,尹先民正在自己的府邸忐忑不安地走来走去,亲兵过来禀道:“总爷,那人又来了”

    “让他回去,就说我不在”,尹先民不耐烦地挥挥手。

    亲兵说道:“总爷,那人说今日有大事相告”

    “大事”,尹先民耸然一惊,“难道九江之战已经出了结果”

    想到这里,赶紧对他说道:“快快有请,不,我亲自去接”

    总兵府外,燕厥中正摇着一柄折扇,见到尹先民便笑道:“何敢劳烦总镇大人亲自出迎”

    尹先民讪笑道:“哪里哪里,燕先生有请”

    等两人在书房里坐下了,尹先民问道:“听闻先生有大事要相告,不知……”

    燕厥中笑道:“确实有大事相告,总镇大人不妨猜上一猜”

    尹先民心里暗骂,无非是安**赢了,至于如此得意嘛。

    不过朝廷四面八方围攻九江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安**能在短时间内击退各路大军的围攻,其战力倒也不容小觑。

    “贵军赢了”

    “哈哈哈”,燕厥中将手中的折扇“扑”地一收,“不瞒总镇大人,岂止是赢了,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哦”

    “总镇大人,我军先是在江上以大船八十艘对付芜湖总兵黄蜚水师的大船三百艘,不到半日功夫便大破之,俘获其水师副将尚可位、水师参将陈文盛,俘虏水兵近六千人,其三百艘大船如今全部成了安**的战舰!”

    “啊!”,尹先民一听不禁大惊失色,如果说贼军在路上纵横无敌还情有可原,怎地在水上也所向披靡难道大明的气数真的快完了

    “不仅如此,水上大战之后,我安**大都督亲自带领精兵七千,直捣江北四镇之一、钦封兴平伯的高杰部,全歼其两万步军,擒斩副总兵胡茂祯、李成栋!”

    这下尹先民就有些惊骇莫名了,高杰部的战力他还是很清楚的,其部下大多来自北方九边精锐,不然,朝廷也不会封他为兴平伯,两万大军,放在以往,够得上三四个总兵的人马了,何况还多为精锐。

    “此役过后,江北四镇便只有三镇了,哈哈哈,如果左良玉部愿意的话,我安**倒是愿意让他北上抵抗满奴”

    尹先民听了沉默不语,左良玉、高杰以往在像他这样的小总兵眼里,不啻于天神一般的存在,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先后大败于安**。

    “更有甚者,驻守九江府的副将张世勋得知我军打败黄蜚、高杰后,已于前日献出城池降了我军,如今安庆、九江、南京、武昌四地总督袁继咸、湖西分巡道、九江知府、通判、推官全部做了我安**的阶下囚”

    “这……”,尹先民神色变换了几下,突然向燕厥中单膝跪下道:“职部愚鲁,岂敢抗拒天兵愿献出吉安府,为大都督前驱,收服江西全境”

    燕厥中微笑着将他扶起,“前驱就不必了,大都督有令!”

    “末将听令!”

    “如今吉安的刘季矿三千杂兵、赣州谢志良万余杂兵、抚州揭重熙的六千杂兵正顿兵南昌城下,听闻九江战事的结果后必定惊慌撤退,刘季矿的人马就不消说了,总兵大人能否将谢志良的人马阻在吉安一线”

    尹先民一听不禁有些犹豫,“燕大人,不是末将不愿尽力,刘季矿那三千人好说,都是乌合之众,谢志良可是有万余人,末将手下只有区区三千,稳守吉安府城尚捉襟见肘,拦住谢志良则力有未逮”

    燕厥中笑道:“总镇大人勿忧,吉安府城以北,有一地,名曰三曲滩,将军在那里驻有五百兵丁,此处乃九江到南昌,直至赣州官道的必经之处,大人不妨将兵丁调回吉安,由我军接手,你的兵马就在府城附近四处搜剿漏网之鱼就是了”

     



第一百零六章 反包围(2)
    揭重熙的抚州明军想要顺利坐上船只,还要步行十多里路,才能抵达抚河的

    北支,在新洲附近上船,接着又要行驶近五十里的水路才能抵达抚河的南支,也就是抚河的本支干流。

    而宋江的船队却可以从鄱阳湖最南端的金溪湖直接驶入抚河干流。

    此消彼长之下,揭重熙的船队尚未进入抚河干流便被宋江的船队堵住了。

    于是一场“大战”便在北支注入干流的入河口展开了。

    揭重熙的船只全部是向民间征用的渔船,数量虽然庞大,可惜彼等既不懂水上战斗之法,又不具备水匪那样的悍勇,宋江的船队刚发射了一轮火炮,大喷筒导致的惨状让这些渔民心胆俱裂,最后在几个以前是鄱阳湖南侧金溪湖、陈家湖、军山湖船帮的头目的带领下毫不犹豫地投降了,揭重熙自然成了他们向安**乞和的宝贝。

    俘获了揭重熙的几百艘小船以及揭重熙本人后,李振国带着大队的船只顺着抚河南下,顺利地攻占了几乎空无一人的抚州城。

    占领抚州后,李振国根据李安国的指示,在俘虏的五千多“府州义军”里拣拔了三千人,同时在抚州开始招兵买马,准备成立抚州营,而李振国当仁不让地称为抚州营的都督。

    抚州营的编制参照衡州、岳州等地的标准做法,除了没有骑兵,三千长枪兵、三千火铳兵、三千刀盾兵无一缺失。

    至于那几百艘小船的渔民,自然被安**水师招入营中,安**水师俘获了几百黄蜚水师船只后,虽然也俘虏了近六千水军,不过士兵还是很缺乏。

    却说刘季矿带着吉安“义军”以及张安、李春两部侗贼人马沿着赣江西岸的官道一路南下,张安、李春部军纪败坏,一路烧伤抢掠,刘季矿也奈何不得,等他们抵达三曲滩附近时,后面杨天星的骑兵以及岳州营新兵已经赶上来了。

    杨天星的岳州营自从抵达九江后几乎没有参与战事,故此他一开始并没有出动骑兵,而是让四千五百新兵全体压上,对拖在后面的李春部展开猛攻。

    战斗还是按照安**惯常的方式,以火铳兵居中进行轮番射击,长枪兵在两侧遮护,李春的侗贼改编的明军倒是异常悍勇,不过在火铳的轮番打击下很快便溃散了,此时杨天星将长枪兵全部压上,骑兵在两侧兜击,不断将李春步赶向作为中军的刘季矿团练兵,最终导致刘部大乱。

    而作为主攻三曲滩、三部中最为勇猛的张安部也在三曲滩的城堡下碰了钉子,在吴候部的佛朗机铳、弓箭的打击下,张安部连城头也没摸到。

    而在张安的后面,等两侧的骑兵、对面的长枪兵全体压上时展开总攻时,李春部不出意外地投降了,而刘季矿也被棚民的头目挟持下投降了,张安见状也只好投降了安**。

    由于张安部、李春部在江西犯下了滔天罪行,杨天星将投降的侗贼缴械后,逼迫棚民手持兵刃对尚存的四千多侗贼展开了屠杀,而安**的骑兵在在四处警戒,以防有漏网之鱼。

    刘季矿部的棚民以前就是大西军的手下,这次在刘季矿的撺掇下勉强跟着北上围攻南昌,彼等的家属在这次侗贼的恶行中也受到不少伤害,故此听说安**要让彼等杀尽侗贼,一个个欢呼雀跃,下手丝毫没有留情,饶是如此,在手无寸铁的侗贼面前依然损失了上千人才将彼等杀干净。

    最后杨天星将吉安棚民剩下的两千人全部纳入安**。

    杨天星带着俘虏回到吉安,尹先民听说后,赶紧出城迎接。

    “尹大人,大都督之前说过了,我等要在吉安成立吉安营,由你做吉安营的都督,我作为副都督协助你”

    尹先民一听不禁大喜过望,一营之都督,那就和衡州的徐勇一样了,他连忙拉着杨天星一本正经地说道:“杨都督,这怎么行,你是岳州营的都督,怎可屈尊在我的名下……”

    杨天星笑道:“我只是暂时协助你,根据大都督的命令,安**需要在吉安、临江、袁州三府招募军卒九千人,其中就包括你的三千人,以及俘虏的刘季矿棚民两千人,不过还需要拣拔,不合适的不能纳入,你看……”

1...3738394041...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