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楚轩在预选赛仅仅排在第90名,对于李凡来说,应该没有任何的威胁。不出意外的话,3分已经到手。
李凡特意看了一下,自己和杜风将在第7轮相遇,也就是9月5号的晚上。
到这里,整个抽签直播也即将结束。在直播结束之后,所有的参赛作者就可以上传自己第一轮的参赛作品了。
当然,上传后外界也是看不到的。要等到晚上7点的时候,才会统一出现官网上。如果到了晚上7点,某一位作者还没有上传他的作品,则做弃权处理。本轮直接判负,积分积0分。
将一切都了解之后,李凡选了一首诗传上去。他的诗太多了,根本不用像其他作者,还要根据其对手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诗,以便让自己拿到更多的积分。
毕竟,如果对手水平一般,你却把自己最好的诗用在了他身上。3分是拿到了,却也把好诗浪费了。
因为大赛规定,每首诗只能出现一次。
李凡就不用考虑这些。略一思索后,选了一首上传,搞定。
李凡这边很轻松,他的对手楚轩,此时却是有些欲哭无泪。
与李凡分在一组到也罢了,现在连第一轮的对手都是李凡,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楚轩郁闷了一会儿,便把自己准备的诗作当中,最差的一首诗传了上去。没办法,反正都是输,可不能把好诗浪费了。
把好诗用在其他对手身上,或许还能搏上一搏。
楚轩很郁闷,不过却在网络上获得了不少同情。
那个楚轩真可怜啊,第一轮就碰到了李凡那厮。
我在考虑晚上要不要把票投给楚轩算了,不能让人家输的太惨嘛。
好主意,我也投给他算了。
李凡将诗传上去之后,就关掉了电脑,没再管这件事了。他还得准备一下,今天下午和村民们开会的事情。
中午12点过,李凡刚刚吃过午饭,村民们就陆续到来了。由于人数太多,家里没有那么多凳子。不过都是乡里乡村的,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大伙儿就在院子里院子外或站,或蹲,或坐,一边说笑,一边等着还没有到的村民。
下午1点半的时候,150多名村民已经全部到齐。李凡就在院子里将自己的土地改建计划,通过绘图的方式,详细的给大伙儿说了一遍。
然后又把村民们分为10个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每天的工作内容由组长安排。
十名被选出来的组长,显得颇为兴奋。纷纷让李凡放心,改建出来的土地绝对让他满意。
李凡笑道:你们都是我叔叔辈,我当然相信你们了。
大伙儿将李凡的改建意图完全弄明白之后,就告辞离开了。明天上午8点,就要正式开工。他们还得回去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
送走了村民,李凡也没有闲着。一边和老爸老妈一起收拾家里的东西,为后天搬家做准备,一边等着晚上7点的到来。
第一百九十章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9月1日,晚上6点。
全国无数诗词爱好者们早早的吃过晚饭,开始守在电脑前,等待着比赛开始。
今天是小组赛第1轮,10个小组,50场比赛同时开始。
李凡也早早的吃过晚饭,坐在电脑前。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小组赛,对此他也是非常的期待。
随着比赛时间的临近,网络上的气氛也是越来越紧张。
终于,终于要开始了。不知道今晚哪些作者会顺利拿下3分?
这是第1轮,每个人都希望开个好头。虽然没有强强对话,但大家应该都会拿出自己存稿中,排在中上的作品,看点还是不少。
这是自然。除非与对方的差距实在太大,否则都会搏上一搏的。
许多作者此时也是非常的紧张,因为第1轮太重要了。如果能够顺利的拿下3分,不仅能够为晋级打下重要基础。还能给诗词协会的人,以及广大网友留下好的印象。这样或许就会让后面的几轮比赛,相对轻松一些。
此时,心态平和的人或许就只有李凡诗中四少等少数几人了。
当然,楚轩此时的心态也挺平和的。他现在觉得,第一轮就碰上李凡,或许并不完全是坏事。这样子至少会让他在第一轮就受到比较多的关注,即便是以败北收场。
时间终于来到7点。
华国诗词协会官网界面,也终于换成了小组赛的专用比赛界面。
李凡看到现在的界面,跟预选赛的挑战界面有一定的类似,但差别还是比较大。挑战界面只有一组对手,现在的界面却是一个小组的5场比赛同时出现,呈上中下三行排列。
上下两行又从正中央分割为左右两列,整个界面通过5宫格的形式,把界面分为5格,中间的一格最大。
每个格子里面就是一个比赛场。每个比赛场又分为左右两个区域,两首参赛作品,呈左右并列显示。中间一个vs的符号标志,颜色一红一蓝。
最上面是作品名,下面接着是参赛者的名字,字体稍小。然后是诗的内容,再然后则是这一轮的得票数。
每轮比赛的焦点对话,则放入到中间最大的比赛场。
把每轮每个小组的5场比赛同时放到一个界面上,更增比赛紧张感。
在界面的上方,则是小组切换按钮。从左至右,分别是第一小组到第十小组。
李凡自然是把界面切换到第六小组。现在,比赛已经开始。
五个格子对应五场比赛,李凡与楚轩的比赛被放入到中间最大的格子当中。看来,主办方认为,这一轮他与楚轩的对话,就的第六小组的焦点对话。
5个大大的红蓝相间的vs符号格外显眼,更增比赛的紧张气氛。
这个时候,每个参赛者名字下方的得票数都在不断变化。有些参赛者的得票数增长速度很快,有些则相对缓慢。
可以想象得到,得票数增长较慢的那些作者。此时一定在电脑前,紧张的不停的喊道,加油啊!涨快点啊之类的话。
这样的场面,连李凡都有一丝兴奋了。小组比赛他想象的要精彩得多。
而他的得票数呢,自然是以极快的速度在增长。
华国诗词协会总部。
不错,不错。今年的整体质量的确比往年高出不少。会长韩忠看着电脑,很是欣喜的说道。
白易同样显得颇为兴奋,是啊,会长。今年涌现出这么多优秀新人,说不定能够对我们遇到的创作瓶颈产生一次冲击。这对我们现在的整个诗词界都是非常重要的。
柳元也道:你们看看李凡小子的这首诗。一样的用词简单,浅显易懂,却总能给人一种不简单的感觉。这小子果然不简单。
韩忠点头道:这首诗应该是他有感而发吧。《悯农,写得好啊!
白易赞同道:这首诗用词用句并不华丽,但我保证这首诗绝对比很多精雕细琢用词华丽的诗,传播得更广,更容易成为经典。
柳元感慨一声,再次读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唉,越读越让人感慨。现在南方应该是收割水稻的季节,的确是粒粒皆辛苦啊!
白易也叹息一声,说道:我们应该感谢李凡写出这样的一首诗。全国所有的人,尤其是少年儿童,都应该读到这首诗,读懂这首诗。
某座城市,某居住小区。
段勇一家人正在吃晚饭。
小崚,怎么又把米饭弄得到处都是?还有,碗里还有这么多饭,怎么又不吃了?段勇皱着眉头说道。
他是农村出生,在这座城市拼搏10几年。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并且已经娶妻生子,也算得上是事业有成了。
妻子贤惠温柔,儿子聪明可爱,段勇非常满足。然而让他有些头疼的是,已经十岁的儿子,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浪费粮食。
不仅仅是儿子,他的妻子城里出生,对于节约粮食也没有什么概念。
果不其然,妻子在听到刚刚段勇的话之后,无所谓的说道:没有关系,一点米饭而已。又值不了几个钱,吃不完反正也要倒掉。
段勇叹息一声,妻子什么都好,唯独这个让他很是头疼。但他也不能因为这点事,就和妻子怎么样。他一直都在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妻子认识到这个问题。
妻子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那改掉儿子喜欢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就要容易得多了。
只是,需要什么样的办法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呢?段勇很头疼。
我吃完了,今天是中秋诗会小组赛第1轮。现在已经开始了,我去看看。段勇说道。
哎,成。看到有好诗,给我说一声,我也看看。妻子说道。
他们两人对古诗词都比较喜欢。事实上,华国大多数人都对古诗词比较偏爱。
打开电脑,段勇登陆到华国诗词协会官网。对于赛制界面等,他已经非常熟悉了。
但熟悉归熟悉,登陆到官网后,一种紧张的气氛感还是扑面而来。他首先看的是位于中间的面积最大的比赛场,因为这往往是这一个小组,在这一轮比赛中的焦点对话。
一首首诗词看下去,段勇不住的点头称赞。今年的优秀诗词还真是不少,有好几场的得票数都是相差无几,竞争非常激烈。
当他点开第六组的时候,眼睛猛得一睁。因为他看到了这一组中间比赛场,位于左手边的那一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知
段勇反复念了几遍,不禁想起以前在农村耕种时的场景,一时思绪万千
9月最后一天了,朋友们,求!
第一百九十一章 《悯农》的影响
妻子收拾完碗筷,也走进书房。她也想看一看,今年的小组赛第1轮都有些什么作品。
走进书房后,却看到段勇坐在电脑前一动不动,似乎正在发呆。她不禁有些奇怪,丈夫明明很喜欢诗词的,怎么看诗词还看得发呆了?
阿勇,你干嘛呢?妻子走上前去,拍了拍段勇的肩膀说道。
段勇的思绪被妻子这一拍打断了。他看了看妻子,轻叹一声,说道:没有什么,只是这首诗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些事情。
一首诗能够让你想起以前的事情?妻子听后反而更加疑惑了,说道:什么诗?让我看看。
就是这首,叫做《悯农。你看看吧。段勇指着电脑说道。
嗯,是李凡的诗,这个人我知道。他以前的那些诗我都挺喜欢的。妻子说完后,将李凡的这首诗读了一遍。
咦,这首诗很简单,却怎么?她不禁又连续读了几遍。读过之后,隐隐在心头有了一种什么感悟。她这个时候,也明白丈夫刚刚为何会发呆了。
丈夫是农村出生,应该是想起以前在老家种地时的场景了吧。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她现在突然明白,丈夫为何会就她和孩子浪费米饭的事情,一说再说了。
她以前很不理解,丈夫为何会对浪费一点米饭那么在意。现在她似乎明白了。
几年都想不明白的事情。现在却通过这么一首,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诗,想明白了。
也许,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吧。
全国,被这首小诗的魅力所征服的人,远远不止段勇和他的妻子。
许多人读到这首诗,都忍不住反复吟诵品味。艳阳高照,农人的汗水侵湿了脚下的土地。又都有谁知道,饭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那样的来之不易。
也许,我们平时真的是太浪费了。这一刻,全国有许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悯农是前世唐代诗人李绅的诗。这首小诗简单通俗,在璀璨如星河的唐代诗苑中,并不是最耀眼的存在。
然而这首小诗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被人们吟诵品味。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
现在,它到了这个世界,也必将被这个世界的人,继续传诵
京城,某住宅公寓。
郑洁反复的吟诵着这首诗,声音越来越低沉。这首诗给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带来的感触,显然比那些年轻人更深。
良久,他才叹息一声,现在又有多少人明白,这其中的幸酸呢?
省城。
唐权谢鹏两人读到这首诗,也勾起了心中的回忆。他们也是农村出生,也曾在地里辛苦劳作。虽然那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但这首诗还很轻易的触动了他们。
苏情正在收拾东西,她明天就得去三圣乡中学报道了。原本她是没打算在家里呆这么久的,但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呆到了现在。
看看时间,已经7点了。
不知道他今天的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苏情一边喃喃,一边登陆华国诗词协会官网。
悯农?苏情将诗读了几遍,眼圈有些微微发红,这是他真实的感悟吗?
此时的网络上,也有一丝异样的情绪。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唉!李凡的这首诗让我感慨万千。
是啊,如此简单的一首小诗,却有着这样的魅力。诗源于生活,也许只有这种真正源于生活的诗,才能有这样的魅力吧。
听说农村现在正在收割水稻,李凡或许是想用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农人的劳动成果吧。
这一首简单的诗,竟然让我觉得以前浪费了那么多的米饭,是多么的不应该。你们说这奇不奇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