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之后,莫度派人四处追杀吉利可汗,一定要将吉利可汗置之于死地。吉利可汗数次想要潜回去,都被莫度的人发现,极力追杀。
无奈之下,吉利可汗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来到幽州,然后由幽州进长安,面见大周天子武则天,然后向大周借兵回国平叛内乱。
然而,吉利可汗刚进幽州,便被当作突厥奸细抓了起来。
吉利可汗担心行踪泄露,始终闭口不言。他本以为幽州刺史发现了他行囊中的,那些书信、证件、戒指等物品之后,便会知道他的身份。
当时大周、突厥两国正在议和,吉利可汗本以为幽州刺史一定会以礼相待,然后秘密送他进京。
然而,让吉利可汗感到震惊的是,三天之后,幽州刺史突然下令将他斩首,他侥幸脱身后又一直受到追杀,这让吉利可汗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不过,狄仁杰听吉利可汗说了这些原委之后,却表示一切都已经真相大白了,所有的疑团都已经解开了。
假方谦、刘金、蝮蛇以及他们背后的那个庞大组织,原来是与突厥逆党莫度内外勾结。
莫度利用他们除掉始毕和突厥议和使团,而他们以莫度为外援,以名单联络各处逆党,盘据幽州,积极筹备,只等莫度大军一到,里应外合内外并举,大周天下就会陷入战乱之中,他们便可以乱中夺权。
原来如此,看到这里的时候,书迷们也明白了一切,之前所有的疑问,都在这一刻全部解开了。
金木兰口中的外援,正是突厥以莫度为首一派的大军。她将李二,也就是吉利可汗杀死,莫度便会出兵攻打大周,到时候她再在幽州起事,与莫度大军里应外合,大周天下势必会陷入到战乱之中。
天下大乱,金木兰便有机会杀入长安,取武则天而代之,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金木兰好一个如意算盘,如果她的计划成功,取武则天而代之估计还是不可能,但一定会使得大周大乱,战事不断,这是肯定的。
幸亏狄仁杰已经知晓了金木兰的计划,定然会想办法将金木兰一党一网打尽。金木兰的计划不可能成功了。
当然,现在狄仁杰还不知道那个庞大组织的首脑便是金木兰,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相信狄仁杰很快就会知道的。
狄仁杰表示,现在突厥使团遇害一案,已经真相大白。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摧毁那个庞大的邪恶组织,助吉利可汗回国平叛内乱。
否则,两国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后果不堪设想。
书迷们不住点
头,现在整个案件已经真相大白,所有的疑团也都解开了。接下来就看狄仁杰如何找到金木兰的老巢,一举摧毁金木兰的组织了
另一方面,之前蝮蛇刺杀李二失败,让金木兰决定提前起事,一面派人与突厥莫度取得联系,请莫度率大军提前靠关。
一面在幽州开始了最后的行动,为大战做准备,一旦莫度大军靠关,便在幽州起事,杀狄仁杰,攻陷幽州。
狄仁杰和金木兰都展开了最后的行动,谁胜谁负就看这最后的一搏了。
对于书迷们来说,最后的胜利者不
第二千二百三十章 朝堂空矣
翌阳郡主竟然没有死,实在是让人大感意外。
狄仁杰也非常意外,但也非常欣喜。
狄仁杰与翌阳郡主的父亲长乐亲王有些交情,现在见翌阳郡主没有死,他自然高兴。
翌阳郡主见到狄仁杰,口称伯父,随后向狄仁杰说起了她会在这里出现的原因。
翌阳郡主说一个月之前,她奉命嫁往突厥,但还未出京城便遇到了袭击,歹徒将她打昏,当她再次醒来的时候,便在现在这里了。
原来如此,看样子当时歹徒并没有杀死翌阳郡主,而只是将她打昏带走。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将翌阳郡主拿来做人质。
书迷们暗自点头,这倒是解开了一个他们藏在心中已久的疑惑。
刚开始时,在翌阳郡主被袭事件中,歹徒们不仅杀死了翌阳郡主,还将其毁容。
当时,书迷们不明白歹徒们杀死翌阳郡主之后,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的将其毁容
现在明白了,原来他们并没有杀死翌阳郡主,只是給翌阳郡主找了一个替身,让人认为翌阳郡主已经死了。既然是替身,那自然就需要毁容了。
疑惑被解开的感觉,总是非常舒爽的。
书迷们非常舒爽的继续往下面看。
搜查山穴发现翌阳郡主还活着,对于狄仁杰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狄仁杰让李元芳好生照顾翌阳郡主。
之后,李元芳表示他们这一次的收获巨大。然而狄仁杰却提醒李元芳说,他们刚刚在鬼镇消灭的那些匪徒,只是那个组织的一小部分人罢了。
另外,那个组织冶铁铸兵,洞穴中就该有大量的库存兵器,但却一件也没找到。这说明,对方的主力已经转移了。他们的阴谋并不会因此有所收敛,恐怕还会就此起事,硬仗还在后面。
书迷们暗自点头,不愧是狄仁杰,将一切都看得十分透彻。
鬼镇荡除,亲人重见,附近百姓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乡众们一齐来到鬼镇感谢慰劳狄仁杰的队伍。
这让狄仁杰再次心生感慨。
而后,狄仁杰一行回到幽州。
这个时候,武则天的圣旨下达,同意了之前狄仁杰要求就近调动军队的请求,封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就近调动府兵,协助吉利可汗回国平叛。
吉利可汗向狄仁杰道别,道别时发誓将一生与大周修好,永不与大周开战,之后带兵回国平叛去了。
另一方面,狄仁杰发现幽州突然暗潮涌动,知道那个组织的计划即将展开。
狄仁杰成竹在胸,严阵以待,但他清楚地知道,从朝廷调拨的十万精兵,已经随吉利可汗去突厥平叛,幽州附近一时已无兵可调,他现在唱的实在是一出,动用智谋的空城计。
金木兰磨拳赫赫,即将在幽州展开行动,而狄仁杰却无兵可调,双方最后一次的较量,实在是不得不让人为狄仁杰捏把汗。
不过,自从翌阳郡主出现之后,金木兰就再没现过身,这倒是让书迷们有些疑惑,金木兰到底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还有,虎敬晖忽然现身大都督府,不仅暗中给狄仁杰留了“小心”的讯息,还嘱咐李元芳一定要保护好狄仁杰。
而李元芳问虎敬晖是不是知道些什么的时候,虎敬晖又表示他只能说这么多了。
这也让书迷们疑惑,虎敬晖到底啥意思啊听他的意思似乎是狄仁杰有危险,但到底有什么危险却又不明说,只是暗中让狄仁杰小心,又让李元芳保护好狄仁杰。
这到底是搞什么嘛书迷们搞不懂。
狄仁杰会有什么危险金木兰的确是想杀死狄仁杰,但这个时候金木兰都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还怎么来杀狄仁杰
既然搞不懂,那就先不去管它了,继续往下面看。
一番思索和推理之后,狄仁杰成功发现了,金木兰在幽州城中的最新秘密联络点,“天宝银号。”
有
第二千二百三十一章 韦后母女毒死李显,是真是假?
说到武则天最终听了狄仁杰的建议,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一事,便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那便是著名的狄仁杰“解梦复唐”的故事。
武则天欲立侄子武三思为皇太子,询问大臣们的意见,狄仁杰表示如果要立太子,那非庐陵王莫属。
武则天当时很不高兴,自然没有采纳狄仁杰的意见。
不过,后来武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心中不解,便让狄仁杰解梦。
关于这个梦有两种说法。
一是,武则天梦到自己下双陆(古代的一种棋盘游戏),却始终不能赢。
狄仁杰解梦道:“双陆不胜,是因为没有子了,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乃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动,天下就危险了。”
二则,武则天梦到一只大鹦鹉,两翼全部折断。
狄仁杰解梦道:“武是陛下的姓氏,两翼是指二子。陛下现在只有庐陵王李显、相王李旦二子,只要起复二子,两翼便能振作。”
解完梦境,狄仁杰又说道:“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矢石,方才平定天下,传于子孙。先帝将二子托付于陛下,陛下现在却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吗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亲近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若立侄子,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
武则天对此很不高兴,说道:“这是朕的家事,你不宜干预。”
狄仁杰却道:“王者四海为家,天下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王是元首,臣下为四肢,犹如一个整体,况且臣忝任宰相,怎能不管呢”
虽然武则天并没有立即听狄仁杰的建议,复立李显为太子,但狄仁杰解梦的话语,却始终在武则天心头。
后来终于将李显接回洛阳,复立其太子之位,还对狄仁杰说,“朕现在将皇太子还给你。”
太子李显复位,为后来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政变复辟唐朝,奠定了基础。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趁机发动政变,逼迫病重的武则天让位。
武则天最终传位于太子李显,李显第二次即位皇帝,是为唐中宗。
不过,李显第二次即位后,仅仅只做了五年皇帝,在其五十五岁的时候,便身亡了。
关于李显之死,有史书记载是死于韦后和安乐公主之手,被二人下毒毒死。
二人之所以毒死李显,是因为韦后想做皇帝,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而安乐公主则想做皇太女,之后继承韦后的皇位。
李显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这种说法,比较普遍。
不过,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其实是有争议的。
第一,在现存史书中,第一次提到唐中宗李显被韦后谋杀,是在李显死后半个多月的一场针对韦后的政变中,带有明显的军事动员色彩。就在中宗去世十八天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政变。当时一个政变的将军对士兵说:“韦后毒死先帝,我们今天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
显然,说韦后毒死中宗只是给政变找个充分的理由,不足以作为了解事实的依据。
第二,完全把安乐公主作为反面教材来对待的《旧唐书》中,提到了她想当皇太女、修定昆池等作威作福的许多细节,但是却根本没提到她还给中宗下过毒。
显然,这样的重大遗漏,绝不是因为《旧唐书》的作者袒护安乐公主,只能说在当时人们还不认可安乐公主投毒这件事。
第三,韦后和安乐公主在死后都以礼改葬。在唐中宗死后半个多月,韦后和安乐公主也死于政变。虽然政变打出的旗号,是她们两个人毒死中宗罪该万死,但是在政变结束后不久,她们俩却还是被以礼改葬了。如果她们真毒死了中宗,怎么还能认可她们的身份、以礼
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制造条件
因为狄仁杰下令关闭四门,禁市净街,匪徒相互之间无法再秘密联络,这使得联络点天宝银号里的匪徒们慌作一团。
正当他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官军冲了进来,将所有人等一并收审。
从这些匪徒的口中,狄仁杰掌握了敌人的全部计划,知道了敌人开始行动的确切时间。
现在距离敌人开始行动,只有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了,情况可谓安分危急。
不过,接近一个时辰的时间,对于狄仁杰来说,已经足够了。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之后,幽州城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毫无疑问,金木兰赌上了所有,开始孤注一掷。
只是,都到了最后孤注一掷的关键时刻,金木兰却依然没有现身,这让书迷们颇为疑惑。
金木兰到底躲到哪里去了
金木兰没有现身,翌阳郡主却是非常抢戏,事多得很。狄仁杰和李元芳在大都督府里商量作战计划,翌阳郡主也很不合时宜的前去打扰,让书迷们颇为不喜。
先且不去管翌阳郡主,幽州城的战斗才是这个时候的重点。
匪众在首领于风的率领下,虽然中了不少的埋伏,伤亡惨重,但还是仗着人多发起猛攻,竟然渐渐攻到了狄仁杰的行辕之外。
这让书迷们颇有些意外,匪徒们的战斗力,似乎比想象中的要强上不少。
不过,狄仁杰却似乎并不意外,当然更没有一丝的慌乱。李元芳说敌人来势似乎很大,狄仁杰还说怕的就是他们不来。
还有,李元芳说叛军正在攻打都督府,问狄仁杰他们是否需要离开狄仁杰笑呵呵的表示,他们果然来了。
狄仁杰这些话,就似乎像是在专门等着匪徒们攻来一样。
这是什么情况书迷们没有搞明白。
狄仁杰身边除了李元芳之外,翌阳郡主也在。狄仁杰说外面危险,让翌阳郡主回屋,翌阳郡主却不肯回屋,说是就要呆在狄仁杰身边。
翌阳郡主这不是添乱吗真是一点都不懂局势。书迷们对翌阳郡主,是越来越不喜欢了。
之后,匪徒们已经攻进二堂,李元芳心生疑惑,说钦差卫队的战斗力非常强,今天怎么这么轻易的就让敌人攻进了二堂
狄仁杰说他已经将钦差卫队派到城中平叛去了,都督府里并没有钦差卫队。
这话看似没什么毛病,但书迷们仔细一想,却是再一次变得有些疑惑。
去城中平叛需要狄仁杰的钦差卫队吗显然是不需要的。
钦差卫队是保护钦差大人的,可不是来帮助地方上平叛的。幽州城里有叛乱需要平定,狄仁杰也完全没有必要派自己的钦差卫队去。
但现在狄仁杰偏偏将自己的钦差卫队派去平叛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担心,自己的钦差卫队战斗力太强,有钦差卫队在,那些叛军攻不进来似的。
再联系起狄仁杰之前说的那些话,意思似乎已经很明显,那就是狄仁杰要的就是,那些叛军能够攻到距离他不远的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