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民大明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在乡下
30平米左右的居住面积,小巧玲珑美观别致。院前2分左右的土地,彰显世外桃源般的悠闲。
这种小院明显比城市里那种小区楼盘更具诱惑力嘛。李凡得意的想着。
想着想着李凡赶紧拿出手机给郑洁打电话,他知道郑老早就已经心痒难耐。
按照现在的进度,一个星期之后,小院绝对可以拎包入住。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待李凡把情况一说,电话那头顿时传来郑洁爽朗的笑声。郑洁表示,一个星期之后,他和老伴张霞,绝对准时出现在三圣村。
今天一整天,李凡都在村子里转悠。没办法,现在村子里多处地方都处于紧张的施工当中,他这个农庄庄主总得四处看看不是。
至于网络上对于《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的呼喊,李凡只能选择暂时对不住网友们了。
等农庄正式营业那天,张雨在农庄唱过这首歌后。李凡就将为张雨正式发行这一首单曲,到时候这首歌也会上传到qd音乐平台,供网友收听和下载。
晚上7点,在100多名员工共同的努力下,今天李凡从空间弄出来的这400株果树,终于全部移栽完成。
明天,李凡将如法炮制,再弄400株果树出来。
这几天,对于移栽果树的员工们来说,的确将会非常的辛苦。等果树全部移栽完成之后,李凡也绝不会吝啬,他将会给每一位员工发一个大红包。
李凡回到家里的时候,去白云山考察的两位专家和他们的助手,也都已经回来了。
看两位专家喜形于色的表情,就知道他们今天定然有着不错的收获。
看到李凡回来,张光龄面色一喜,招呼道:你小子回来了,来来,问你点事。
李凡看了看张光龄的神色,感觉应该是好事,这才走过去笑道:怎么?张老今天在白云山发现什么稀有植物了?
张光龄盯了李凡一眼,说道:去去,我有什么发现跟你说了,你也不懂。是另外的事,听你老爸说,你们村子正在修建用于出租的小院?
李凡有些奇怪的看了张光龄一眼,说道:是啊,你老要租?
不止是他,我也要租一栋。你小子给我们留两栋。罗允文走过来说道。
李凡更奇怪了,我说二老,你们租来干嘛?想要在白云山长期考察啊?
张光龄道:考察期的确不会短。不过,我们租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这个村子越来越喜欢了,以后啊,就准备在你们村子常住了。
常住?这有些出乎意料。李凡道:二老,你们可是科学院的院士,长期不回科学院,会不会不太好呀?
罗允文有些无奈的看了李凡一眼,说你小子不懂吧。我们出来考察,哪次不是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的呆在外面。你给我们留两栋就行了。
居然被鄙视了,李凡摸摸鼻子,随即嘿嘿一笑,说道:原来如此,两位院士常住我们三圣村,简直让我们三圣村蓬荜生辉呀!房子一个星期之后就可以住人了,到时候两位可以自己去选。郑老到时候也要过来。
郑老?哪个郑老?张光龄罗允文两人同时问道。
童话大王郑洁,两位应该认识。李凡道。
哈哈!原来是那老小子呀,我们何止认识。原来他也要来。好,好啊!两位专家同时笑道。
看这样子,郑洁要来住,他们似乎非常高兴。
看来这三人的关系很不一般。李凡暗道。想想也是,三人的年纪一般大小,名气很大却又都淡泊名利,关系好并不奇怪。
两位院士愿意常住三圣村,对李凡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这村子以后有得热闹了。
张老罗老还有几位,吃饭了。老爸喊道。
来啦!几人同时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李凡每天早上都偷偷的跑到上次那个地方,从空间里弄一批果树出来。然后再由郭朝阳的车队拉回村子,员工们再将果树移栽到果园区。
空间出品的这些果树也不用担心存活问题。头天移栽下去,第二天去看时,郁郁苍苍,没一点枯死的迹象。
除了果树移栽之外,这几天时间,农庄里的其它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蔬菜区的蔬菜一天一个样,眼看着就要开花结果了。出租小院也已经完工,10栋小院排成一排,小巧美观,颇有别墅区的感觉。
游客们见了惊喜不已,纷纷跑到小院前拍照留恋。
峰子涛子以及其他10几名年轻男女,负责的农庄运营准备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手推车电子称印有仙缘农庄标识的环保手提袋农庄资料手册等物品都已准备妥当。
只等农庄正式营业。
10月13日。
经过八天时间的辛苦,果园区40亩地全部移栽上了果树,果树种类共计45种,植株3338株。包括:苹果梨桃桔龙眼芒果荔枝等等。
出租小院也于今天打扫完毕。明天,郑洁就将来到三圣村,开启他在三圣村的生活。
李凡也将在明天带领员工们,开始对农庄区内的六口堰塘进行清理改造。
非常感谢,老朋友逗比嘛你,3500打赏!并且成为了本书的第一位护法大人!今天将为护法大人加更一章,所以今天会有四更。大家鼓掌!
第二百八十四章 半桶妙用当作船
10月13日晚上7点,村长家里。
李凡将准备好的租房合同递给村长,说道:叔,这是我刚刚打印出来的租房合同,你看看。
这是李凡刚刚在办公楼里打印出来的。现在办公楼新购置了5台激光打印机,打印东西倒是不用再往龙山乡集市跑了。
村长李福接过合同,只是象征性的看了看。对于这些他完全相信李凡。
看完之后,李福说道:辛苦你了,娃子。租金方面真的这样子吗?会不会高了一点?
租金方面,李凡之前就和村长还有村民代表们商量过,李凡给出的建议是,一栋小院一年的租金1万,如果短租,一个月2000。
只是大家觉得稍微有些高,怕不容易租出去,这个价格都可以在县城里面租一套好的房子了。
李凡笑道:叔,你放心,这价格一点都不高。这还只是第一年的租金,以后咱还得跟它往上面涨。县城里那些套房,又怎么能跟咱们的小院相比呢?
李福点头道:嗯,这些事情你的眼光可比咱们要高多了,那就这么定了。
租金高一点是好事,这一栋小院1万,十栋就是10万。即便是以后价格不涨,三圣村每户村民每年都能分到近1000块钱了。
随即,李福又说道:娃子,张老和罗老两人真的要租?
李凡笑道:自然,我把价格给他们一说,他们直呼便宜,还建议我们把租金提高一点呢。等明天郑老到了之后,你直接跟他们签合同就是了。
李凡可没有骗村长,张光龄罗允文二老真的觉得租金太便宜了。村子里风景美也就不说了,现在还是旅游胜地,而且名气越来越大。别说一年1万,就是2万3万,甚至更高,那都绝对有人愿意租。
当然,李凡也是这样认为的。等村子和他的农庄在国内把名气彻底打响,甚至传到国外去。那个时候,想租他们村子的小院,估计就只能够通过竞价的方式了。
李福得到李凡的确认,显得有些激动,说道:这真是太好了!这在以前哪敢想象?不过,你说他们租小院是为了以后在这里生活,还是为了考察探索白云山方便?
李凡笑道:两者应该都有。你不知道,他们二老每天晚上回来都是面露喜色。他们现在还没有深入白云山,就已经有了不小的发现。估计是要长期考察了。而且,听二老的意思,科学院似乎还有人要过来。
还有人要来?这山上真有那么多好东西?李福激动归激动,疑惑也不小。
李凡点头道:白云山上的确隐藏着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甚至还有世界上认为已经灭绝了的。那些东西对咱们未必有用,但对他们那些科研工作者,就如获至宝了。
李福也点头道:娃子说得对,咱们不懂那些。不过,希望这山上的东西不会让专家们失望才好。
李凡莞尔笑道:自然不会。叔,还有一件事情。明天我和云叔齐叔他们将带人清理堰塘。准备把堰塘里面的鱼全都网上来,网上来的鱼就分给村民们吧。你让大家每家每户都派人到堰塘边来领鱼。而且,我估摸着到时候应该还会有游客现场购买。叔,到时候你安排。
分鱼村民们并不陌生,村子里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分鱼。因为村子里共有的堰塘就有好几口,里面喂养的鱼也是全村人共有。
每年,村子里面都会网一到两次鱼,然后按人口数分给村民们。
只是村民们更加喜欢吃落河里面的鱼,因为落河里的鱼比堰塘里面的鱼味道好的多。而且落河里面的鱼也不少,一个人一根鱼竿,一天随随便便钓几斤。
如果运气好,钓上来10几斤的大鱼,也是常有事。
清理堰塘的事,李凡早就提过。李福也不意外,点头道:好的。
随后,李凡又和村长商量了一些其它事情,然后才告辞回家。
10月14日,清晨。
李凡看着张光龄罗允文两位专家说道:二老,你们确定今天不进山,而是去接郑老?
张光龄道:那是自然,已经连续进了这么天的山,我们今天休息一天。你今天不是要网鱼吗?你去忙吧。等老郑来了之后,我们也去看。
李凡道:那行。郑老昨天已经到了县城,估计今天10点左右到村子。
罗允文点头道:嗯嗯,我们知道了。到时候我们去村口等他,给那老小子一个惊喜。
李凡看着兴致勃勃的二老,心里暗乐,这还真是两个老顽童呀,但愿你们不要把惊喜搞成惊吓了。
既然有两个老顽童去接郑洁,李凡也就不管了。今天就专心把那几口堰塘清理出来。
吃过早饭,刚好早上7点半,李凡扛着两副渔网和老爸三叔还有小丫头,一起来到村子中心最大的堰塘。
老爸和三叔过来帮忙,小丫头自然是来看热闹了。不只是小丫头,村里的熊孩子们估计都会来。网鱼是非常热闹的,熊孩子们非常喜欢。
今天又恰好是星期六,估计这些熊孩子们要兴奋一整天了。
李凡抗着的渔网表面上看,和普通渔网没有什么差别。但实际上却不是普通货,而是空间商城里面购买的诱渔网。
诱渔网对任何鱼类都有效,可以吸引鱼类自己往渔网里面钻。而且质量好,随便怎么拉,都绝对拉不坏。
渔网长80米宽5米,一副价值1000点声望值。李凡买了两副才花了2000点声望值,便宜。
李凡几人到达堰塘的时候,李齐李云以及农庄里面30几名男性员工,还有峰子涛子等人,也已经到了。
看热闹的熊孩子和村民也已经到了不少。现在时间还早,倒是还没有游客。
凡子,你们也到了,那我们就准备开始了。李齐说道。
李凡笑道:好的,齐叔。我们先清理堰塘里面的水草和杂物。
堰塘里面没有什么大的杂物,但水草和竹竿等小杂物不少,必须要把这些全部清理掉。
好嘞!众人答应一声,兴致颇高。随后,一个个半桶被众人下放到水里。
半桶就是村子里打谷子时所使用的半桶,用木头做成,呈长方形,大概2米宽,3米长,深度大约为50厘米,底部成船体形状。
众人把这玩意儿下放到水里,自然是把它当作船来使用。在村子里面,村民需要用到船的时候,都是用这玩意儿代替。
当然,这玩意儿毕竟不是船,操作起来比船要困难许多,也要笨重许多。没用过的人,站在里面那肯定是心惊胆战,感觉随时都要翻一样。
因为,不会用的人在里面的动作稍微大一点,整个半桶就会一摇一晃的。而且晃动的幅度还比较大,感觉随时都会翻。但其实是非常安全的,翻不了。
一个个半桶被下放到水里,一个半桶里面两个人。里面的人用一根木棒轻轻一拨,半桶就荡水而行。
看似笨重的半桶,在众人熟悉的操作下,就像小船一样轻巧灵便。
第二百八十五章 拉网捕鱼
一个个半桶慢慢往堰塘中心而去。
现在,整个堰塘里面有20来个半桶,老爸和三叔也在其中的一个半桶上。
李凡当然也在半桶上,他操作这玩意儿更是轻松随意。半桶上除了李凡之外,还有小丫头和小东小平两个熊孩子。
李凡本来不准备让三个小家伙上来的,但三个小家伙哥哥哥的央求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危险性,李凡也就同意了。
李凡划着半桶,三个小家伙则趴在半桶边沿上,两只手伸进水里,让水流划过手臂。时不时还从水面上抓起一把浮萍,远远的扔出去,玩得不亦乐乎。
浮萍是堰塘里常见的飘浮植物,叶状体对称,表面绿色,背面浅黄色或绿白色,还有些是紫色的。近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
连成片的飘浮在水面上,一抓就是一大把。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水面上都有浮萍。整口堰塘里面有浮萍的水域面积,大概占整个面积的十分之二左右。
这些浮萍清理一部分出去就可以了,不用全部清理出去。
20来个半桶在水面上来回划动,水草树枝竹竿部分浮萍很快就被清理干净。
众人陆续上岸,半桶也全部被搬上岸。接下来就是众人最为期待的网鱼了。
事实上,众人对于网鱼的过程,往往比吃鱼更感兴趣。不只是网鱼,用其它的方式捉鱼也是一样。
比如,每当下过大雨之后,落河溪水沟,以及一些农田里都会涨水。每当这个时候,村里的熊孩子年轻人,甚至是年纪大一些的人,都会用篾条编的栅栏去各个流水的缺口接鱼。
把栅栏平着或稍微有一点角度的安放在缺口流水处,并且固定好,四周找些水草围成一圈。
就这样守在栅栏旁边,时不时就会有或大或小的各种鱼,被流水冲到栅栏上,直接在栅栏上捉鱼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