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东北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金懒懒

    东北军的军纪严明,胆敢肆意后退,结果只有一个,枭首示众!

    女真重甲兵利用火器的填充速度慢,突然开始加快了冲击速度,勇猛的冲了过去。

    这些辽东重甲兵确实是悍勇,挥舞着手里的又长又锋利的黑色大刀猛烈的砍到了女真重甲兵的盾牌上,身后手持长枪的重甲兵也纷纷将手里的长枪刺了出去。

    “杀!”

    一个女真重甲兵怒吼一声,将手里的虎枪猛的捅了过去。

    “锵”!

    “刺啦”!

    锋利的黑色大刀除了在女真重甲兵的盾牌上,留下了一道火星之外,什么都没留下,而女真重甲兵手里的虎枪却轻而易举的刺透了辽东重甲兵的铠甲,将辽东重甲兵刺了个透心凉。

    最前面的辽东重甲兵被精良的虎枪,锋利的顺刀砍死倒地,一时间,哀嚎声此起彼伏。

    最前面的一个女真重甲兵手持着铁盾,握着锋利的牛尾刀,怒视着眼前的德川武士,他猛地将头盔扔在地上,昂天嚎啸着,发出阵阵野兽般的嘶吼声,这些野女真虽然是东北军军人,可内心的野性却从没有消失过。

    一个女真重甲兵身披一层白色铁甲,头盔上一根避雷针直冲冲的朝着天空,避雷针上面挂着一支黑色小旗,身体壮的如同一只大黑熊,他是后金八旗投降的军士,可东北军一视同仁,他也被编入了东北军序列,担任

    盖州卫的守卫队正。

    他手里握着一块大盾牌,另一只手里却拿着一个海螺号,这是女真族特有的传令方式。

    这个守卫队正满脸的戾气,彪悍的脸上写满了疯狂,一道刀疤从额头横切到下巴,看起来更加凶悍。

    他身后的女真武士同样陷入了疯狂的嘶吼,不停的怒吼着,声音久不久不能停歇,他们面前的辽东重甲兵竟然吓得连连后退,不敢迎其锋芒。

    这也就是常说的:“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呜!呜!呜!呜!”

    那个队正将海螺号举了起来,气沉丹田,鼓足力气,奋力吹了起来。

    号声一停,最前端的女真武士持着盾牌,握着虎枪,面对无数根




第四百一十八章 驱虎吞狼
    听到这个消息的袁崇焕,气的差点发疯了,真没想到多尔衮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如此的狼子野心!

    “多尔衮,你个背信弃义的畜生,我袁崇焕必杀你!”

    无论袁崇焕怎么骂,多尔衮也不会听见了,倒霉的多尔衮成了‘替罪羊’,这也难怪袁崇焕会这么想,如今在盖州卫附近的后金鞑子,就只有多尔衮的两白旗一部,除了他们还会有谁,可袁崇焕忽略了一点,东北军虽然是汉人的部队,可实际上,女真人,蒙古人等少数民族的勇士占了很高的份额,而且,在东北军里,一视同仁,如今东北军的军队里,后金投降的鞑子,足足占了一成。

    袁崇焕虽然是怒骂连连,可也无济于事,盖州卫由后金鞑子驻守,怕是难以攻入,倘若真的拼死进攻,即使是攻破了城池,麾下将士说不定也死伤大半了。

    “来人的!取地图来。”袁崇焕皱紧了眉头,眼神闪烁,不停的思索着。

    亲兵立刻将地图铺展开来,仔细的看着地图上的一河,一山,一路,突然,一个山脉印入眼帘,岔沟山。

    袁崇焕对于辽东地形地貌,熟记于胸,这个岔沟山自然也是很清楚,可他却从来没有到达过,主要是金州地区,本来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连后金鞑子都不愿意要,可谁知道,这里竟然成了‘香饽饽’,几大势力轮番争夺。

    “来人呢!让千户以上的将官过来。”

    “是,大人!”

    没过多久,整个辽东千户及以上的将官全都聚集了过来,当然,他们几个也是很奇怪,不明所以,按理来说,大战在即,各将负责各营,不便于离营。

    正当众将诧异之际,袁崇焕屏蔽随众,一脸的苦涩,沉声言道:“诸位,不瞒你们说,这盖州卫怕是不好夺下来啊,本将实在是没有想到,这后金鞑子竟然跟东北军穿一条裤子了。”

    辽东诸将闻言,皆是沉默不语,显然是‘恐鞑症’犯了,辽东明军真的是被后金鞑子打怕了,连‘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将自己的软弱无能打一个冠冕堂皇的幌子。

    袁崇焕眉头一皱,心里顿时隐隐怒火中烧,四周皆是辽东的将领,可竟然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应战,虽然满桂,赵率教他们二人一向为自己所不喜,可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二人绝对一同站出来请战。

    就在这时,高光辉慢慢的站了出来,拱手言道:“经略大人,卑职不才,可愿意为大军的前锋,攻破盖州卫。”

    “好!”袁崇焕兴奋的大笑了起来,眉眼之间,全都是对高光辉的赞许。

    “你需要多少人马”

    高光辉微微一笑,伸出一根手指来。

    “哦!一万人马。”

    “哈哈哈,经略大人误会了,”高光辉故作神秘的摆手否定,继续言道:“一个人也不要。

    ”

    “什么”袁崇焕显然是没听懂,满脸的惊奇,急忙开口询问道:“你刚才说的是一个人也不要吗”

    高光辉点了点头,沉声言道:“没错,我说的就是一个人也不要,如果需要的话,也就是我一个人就够了。”

    袁崇焕本就是一个自以为聪明的人,看到高光辉一脸牛气冲天,不可一世的模样,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咳嗽了两声,开口询问道:“高将军,快把你的想法说说看。”

    “是,大人!”高光辉施了一礼,声音高昂的言道:“正所谓狼性奸诈,饿虎凶猛,二者皆不是我等可御之,若是驱虎吞狼,两者皆伤,那我们轻易的就可以取其性命。”

    袁崇焕点了点头,开口道:“说的有道理,不过,盖州卫的叛军若是



第四百一十九章 折腾高光辉
    而此时,秦良玉带着麾下的白杆兵精锐以及数千蒙古披甲武士,乘坐战船,浩浩荡荡的赶往了金州卫。

    战船速度比陆地上快不了多少,可战船所载重的东西,耗费的物资少的太多了,从镇江堡出发,乘坐战船,几天的时间便可以赶到金州卫。

    秦良玉一身戎装,站在甲板上,望着波澜壮阔的海浪,眉头紧锁,面如秋水,白皙的脸庞上,一抹潮红印在脸颊之上,脑海里全都是陈金的音容笑貌,那些种种的回忆一股脑的涌上了心头,不知道过了多久,一声无奈的轻叹传了出来。

    “小姐,又想姑爷了吗”

    秦良玉扭头望去,一个身穿戎装的女兵,缓缓走了过来,将一件披挂披在了秦良玉的身上,轻声言道:“这里风大,天太凉了,您还是小心点,别得风寒了。”

    秦良玉愁容满面的,见到来人,突然绽放出如花似月的笑容来,仿佛春风满面,引人入胜。

    “红衣,别开玩笑了,整天嬉皮笑脸的,当心嫁不出去!”

    来人是秦良玉的贴身女官,名曰红衣,真是名如其人,一袭鸳鸯袍傍身,红色的仿佛火焰一般,加上红衣一脸的笑容,让人忍不住高兴。

    红衣满脸通红,故作生气的哼了一声,撇着嘴说道:“小姐,你怎么这样啊,又来欺负我,真讨厌!”

    秦良玉捂着嘴,笑了起来,朱唇轻启,开口道:“好了,不逗你了。”

    话音刚落,红衣转怒为喜,调笑道:“你是不是真的是想姑爷了,想跟姑爷亲嘴吧!”

    秦良玉白皙的脸颊上,一抹红晕顿时涌了上来,抬手装作要打的动作。

    “红衣,你找打了,看我不好好收拾收拾你……”

    秦良玉也就是在没人的时候,才跟红衣自顾自的打闹着,也就是这个时候,秦良玉才会把压在心头的东西放下,这个女子背负了太重的压力,压的她快喘不过气来了。

    而此时,高光辉带着几个亲随,马不停蹄的赶往了西宁堡,谁料到,多尔衮不在西宁堡,而是跑到了海州卫,高光辉咬了咬牙,又接着赶往了海州卫。

    海州卫是辽东数得着的大城,是当年大明王朝辽东都司府的南面门户,定辽中,左,前,后卫的补给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海州卫虽然是个城镇,可其城墙建设上,都是以军事城堡的建筑方式建造的,墙体厚重坚固,城垛处防御设施牢靠,易守难攻,要不是张其中贪生怕死,一看后金鞑子兵强马壮,立刻就投降了,恐怕就算是后金鞑子死光了,也不可能攻下海州卫来。

    高光辉,有急匆匆的赶往了海州卫,好在两地距离不是很远,渡过了辽河,再穿过一片山地,又来到了海州卫。

    此时的海州卫严阵以待,城头上插满了白色的旗帜,高光辉眯着眼睛,冷冷的望着海州卫的城头,心【# &最快更新】

    里忍不住感到一丝凄凉,这原本都是大明王朝的城池,这还是辽东军门最重要的北门户重地,可惜了!

    高光辉扭头对随从说道:“去,让海州卫的人把城门打开,就说辽东军门的信使到了,要见多尔衮。”

    “是,大人!”

    随从施了一礼,抄起鞭子来,狠狠的抽打着坐下的战马,扭头就往海州卫的城门处赶去。

    突然,城头上密密麻麻



第四百二十章 孙承宗出山
    高光辉扭头瞥了一眼城头,满脸的鄙夷之色,冷哼一声,扭头望梁房口关赶了过去。

    保定高阳县,这个普普通通的县城,却在崇祯十一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清军大举进攻中原,十一月,进攻高阳,这正是孙承宗的故乡,当看到清军到来时,孙承宗没有慌张,他召集全家上下四十余口,找到了所有可以当做武器的用具,带着家人,上了城墙,孙承宗不沾任何优势,但就是在极端劣势下,孙承宗依然固守,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人,也要把城门牢牢守住。

    有人说:“杨家一门七狼八虎,满门忠烈,千秋之后,威名广传。”

    可那只存在于吟游诗人的口中和笔下,孙承宗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一家百余口在城破之后全部殉国,这个七十六岁高龄的老人,毅然举起‘驱除鞑奴’的反抗大旗,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重披盔甲,在这个帝国的余晖中,再次添上了浓厚的一笔,血色!慷慨悲歌响彻燕赵,人格气节辉映中华。

    而此时,历史的巨轮在陈金一屁股给顶的偏离了方向,野心勃勃的后金鞑子已然成了历史上的一点墨迹。

    保定高阳县城内,一座普通的民宅内,时不时的传来阵阵咳嗽声。

    一个个身材微微佝偻的老人,慢慢径直走向了书柜,从一堆不起眼的书画里找出了一幅,将“画”在书桌上,慢慢展开起来。

    画上密密麻麻的标注了字,一道道地势地貌,一个个地形地图,宁远,锦州,沈阳,赫图阿拉……如此看来,这是一幅辽东地图,地图上用不同标记,标注了许多图示,此图便是辽东军事地图。

    孙承宗看着自己的“心血”,忽然泪如雨下,猛的狠狠的把手里的“画”撕的粉碎,起身泪眼婆娑的看着满地的碎屑,突然又昂头大笑起来。

    书房外,府内正在打扫卫生的奴仆听着督师大人一会哭,一会笑的皆大惊失色,吓得纷纷转身跑开。

    书房内,孙承宗慢慢取出了那把鎏金的宝剑,恭敬的双手将宝剑端放到桌子上,目光虔诚的退后几步,双膝跪地,头紧紧的叩在地上。

    片刻,孙承宗又泪如雨下,看着宝剑呜咽的说道:“陛下,臣愧对圣上对我的圣恩啊,臣自以为是,亲定“平辽大计”,不承想此计不但平辽不成,反而差点使我大明辽东危矣,大明江山危矣,我孙承宗差点亲手把我大明辽东葬送掉啊,多亏天降祥瑞之臣,为臣拨乱反正,臣才幡然醒悟,真乃天佑大明啊,陛下,臣曾经想将辽东之事托付于他,可谁知道,此人却是狼子野心,都怪老臣心存侥幸,以至于养虎为患,已成大祸,老臣自己的错,自己来改,老臣这就奔赴辽东,亲自平反!”

    说罢,孙承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孙承宗缓缓

    起身,将案上的宝剑小心翼翼的收放起来。

    收放好后,孙督师慢慢端坐在椅子上,脑海里一直浮现着陈金的音容面貌,突然,孙督师猛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双手颤抖,只知道后背冷汗直流,喃喃自语道:“狼顾之相,久蓄必谋逆,古人诚不欺我也!”

    孙督师在书房里,来来回回不停的走着,嘴里也不停的念叨着“狼顾之相,久蓄必谋逆,狼顾……”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敲门声,“大人,该用晚饭了”。

    听到奴仆的喊声,孙督师揉揉了额头说道:“知道了,一会过去”。

    说罢,叹了一口气,接着走出了房门。

    府内的正厅之上,四五个奴仆有条不紊的将宴席摆好了,孙家后辈早早的就坐到座位上,等待着孙督师到来,大人,孩子没人敢大声喧哗,皆默不作声。

    古人用餐规矩极多,官僚贵族之家更是如此,长辈没来之前,没人敢擅自食用,再饿也要等着长辈到来。

    &



第四百二十一章 说服多尔衮
    高光辉一路风餐露宿,马不停蹄的又跑回了辽河边的梁房口关,更让高光辉惊异的事情发生了,关隘大门敞开,丝毫没有一点如临大敌的样子。

    “将军,这关隘为什么连个把守都没有,会不会有诈呀!”

    身旁的随从望着远处的关隘有些奇怪。

    高光辉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着梁房口关,抽了抽鼻子,淡淡的说道:“笑话,我今天来又不是为了攻打关隘,更何况多尔衮事先压根儿就不知道我没有来,不过眼前的样子可以看得出来,多尔衮真是小瞧我大明人了!如此重要的地方,竟然也不派兵把守。”

    就在这时,关隘突然传出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哒哒哒!”

    高光辉立刻如临大敌,猛的抽出腰上的马刀来,身旁的随从也纷纷抽出武器来,挡在了高光辉面前。

    足有数十骑的精锐骑兵从关隘里冲了出来,领头之人,剑眉星目,红颜朱唇,手持一杆金色的弯刀,身下一匹俊俏的辽东战马,一身的白色鎏金龙铠甲,神勇异常。

    “吁……”

    这数十骑纷纷停下来,警惕的打量着高光辉他们几个人,同样高光辉也冷冷的望着他们。

    “多尔衮,在下辽东参将高光辉有礼了。”

    领头之人,眉头一皱,眼神里杀意腾腾,手里的弯刀猛的向前一挥,大声呵斥道:“小子,你怎么知道我是多尔衮的。”
1...111112113114115...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