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大帝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四零三
第二百五十章 绝代名将 下
城内忽然传出激昂的号角,城门上的千斤闸轰然一声落了下来,藏身在隐蔽所的马林关守军,迅速地出现在城墙、屋顶,到处都是,而且多是手持长弓硬弩的远程兵种,杀气腾腾地对准着已经成为笼中之鸟的反抗军。
约有两千的反抗军骑兵被马林城守军包围在狭小的空间内,几乎连调转马头都困难,根本无法发挥任何冲锋的优势,他们在指挥官的命令下,纷纷跳下战马,几个人一群利用手中的骑兵圆木盾和马匹为掩护结成防御阵型,为接下来即将发生的阵地战做好准备。
但是反抗军等来的并不是守军的阵地攻击,而是从城中远处抛掷过来的大量的火油等易燃材料,这些材料事先用皮袋子装好,落地爆开后喷洒地到处都是,几乎覆盖住了反抗军所在的全部范围。然后守军开始向反抗军发射火箭。
在被投掷火油的时候,反抗军就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妙,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此时再好的防御也不可能挡住火焰的吞噬,于是反抗军纷纷放弃已经结好的阵型,准备躲进民居展开巷战。但是守军显然已经料到他们的行动,所有的临街房屋的门窗都已经被从里面从夯土石块堵死。
就在反抗军如同无头苍蝇,一片混乱、到处乱撞的时候,一场极度残酷的单方面屠杀开始了。
一方隐藏在屋脊和墙壁的后面,手持着远程攻击武器,向敌人发动攻击,旁边还有端着水龙,随时准备灭火的工兵;另一方则完全被火海湮灭,他们在大火中惨叫着,四处奔窜,不是被吃痛受惊的战马踩踏而死、就是被敌人的弩箭射死,当然最多的还是活活烧死。
一边倒的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一个小时后,除了反抗军中个别高阶的剑士利用屋顶突围被擒外,其他所有进城的反抗军先锋联队的将士连同他们的战马全部化为焦炭。
守军消灭来犯敌军用了一个小时,但是灭火却足足花了半天,即使过了一周后,整个马林城的每一处街角巷尾都仍旧漂浮着一种让人作呕的烤肉的焦臭味道,导致马林城全体居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食欲不振,甚至是一闻到烤肉的味道就想吐。
除了那进入城内的两千骑兵外,城外还有一千骑兵没有来得及进入城内,他们一发现己方中计后,就发动了对城头的进攻,不过没等他们弃马爬墙,守军就已经抢先出现在了城头,反抗军只发射了一轮弓箭后就被守军密集的箭羽反击打退。撤到安全距离外,他们才停下来协商该如何解救困在城内的同伴,只是没等他们商量出个办法,城里的反抗军就已经被全部消灭,城中的冲天火势和空中弥漫而来的浓重烧焦味道让城外的反抗军惊骇欲绝,他们此时才明白城内的同伴已无幸存可能,于是不敢继续停留,恨恨离去向后方的主力大军报告败讯。
首战失利的消息,让波尔斯又惊又怒,他当然熟知特罗伦斯家族的威名,甚至对老特罗伦斯也颇为敬重,甚至他还知道特罗伦斯家族崭新一代的佼佼者波顿.特罗伦斯,不过老特罗伦斯此时应该在凯旋城和一群政客扯皮关于出兵讨伐自己的事,波顿.特罗伦斯也已经在紫荆花战争中不幸战死,那么马林关的特罗伦斯家中应该只有一个书呆子坐镇,然而就是这个自幼体弱的书呆子居然给自己的骄兵悍将迎头一棒,这
第二百五十一章 马林城大捷
在照明魔法的照耀下,距离了望塔三百米的地方,浑浊洪水席卷着泥沙杂物正沿着林边的沙地疾冲而来,近五步高的浪头将途径的一切事物全部吞没,一人粗细的大树瞬间被连根拔起。
听到哨兵惊叫的一瞬间,波尔斯就迅速地飞掠上了了望塔,然后就被已经冲至脚下的惊涛骇浪惊呆了。
大剑士修为的波尔斯站在了望塔上的身躯,居然剧烈的摇晃了一下,眼前一阵阵发黑,他踉跄地倒退两步,如果不是哨兵上来扶了他一把,他几乎一屁股跌落到了望塔之下。
这一刻波尔斯才明白,无论是先锋联队还是自己率领的西进军团主力所遭遇的一切其实就是对手精心设计好的一个环环相扣的阴谋。
对手不仅对自己的军队行动一清二楚,甚至对自己军队的心理状态了若指掌,他们先是利用自己的先锋联队立功心切、大意轻敌的心理,采取了诱敌深入,困而歼之的战术,并故意留下一部分士兵将前锋失利的消息带给自己,让自己收起轻敌之心,提高警惕。
然后对手再使用小股骑兵骚扰自己,得知前锋军队大败消息的自己必然步步为营。
而自己的小心警惕恰好陷入了对手的圈套,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拖延自己的军队行进速度,让自己在黄昏时抵达马林城外。这样一来,在天黑前己方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侦察附近详细的地形,也就没有机会发现对手的接下来的阴谋。然后对手又故意留出树林不做坚壁清野,实际上为了是逼着己方选择在干爽的沙地上驻营,而自己如果没有猜错,这片狭长的沙地,根本就是一处旧河道,后来河水改道,留下一片沙地,但是现在河水显然又重新改道回来了。
波尔斯一瞬间的闪念完全没有错,他们此时所在的位置正是一条旧河道,而且这条河的名字波尔斯也曾有所耳闻,因为马林城就是因为此河而得名,所以这条河就叫马林河。
马林河发源于多哥丘陵,旧河道是沿着马林城东侧的一片密林边流过,奔向东南方向的荒野。密林往上三哩的马林河道上有一个天然的小型湖泊。
当年,马林城修建时,为了增加城防级别,专门修了一条护城河,而且为了引来足量的水填充护城河,他们对数哩外的马林河道进行改造,在上游的湖泊边重新挖了一条新的河道将马林河水引入到护城河中,并修了一道河坝将原有河道彻底封死。数百年过去了,原河道的河水早已干涸,最终河道上只留下了长长的河沙带,如果不是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即使漫步于旧河道的细沙上,也无法想想这里曾经有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
在反抗军抵达的三天前,得到手下密报的摩西就已经秘密安排人将湖泊和新河道的交口位置堵死,让湖泊内的水位不断上升,并在今晚反抗军熟睡的时候毁坝放水,目的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
为了保密,这次秘密行动中摩西使用的全部是家族的私兵,而且这些私兵完成任务后立刻被整编成为追击部队,隐藏在湖畔附近的密林中,任何人没有命令不得离开军营半步。
而且为了防止反抗军识破自己的计划,摩西撒出大量的骑兵小队,他们一部分负责巡逻湖泊外围,防止一切的敌人斥候进入,另外一部分负责牵制反抗军主力,务必将他们拖到天黑前进入到事先为其设计好的伏击阵地。而作为三万大军的宿营地,旧河道的沙地无疑是最合适的,如果不是知道上游有一个蓄满水的湖泊,摩西自己可能都会选择此地扎
第二百五十二章 平叛计划
马林城大捷的战报通过八百里加急递送到军部的时候,一群军部大佬仍在夜以继日地开会研究着平叛战术,其中就包括摩西.特罗伦斯的父亲。老特罗伦斯正在绞尽脑汁地部署接下来的军事布局和安排,结果一回头,却发现自己那貌似体质虚弱的二儿子已经谈笑间将反抗军主力打得灰飞烟灭。
起初,收到捷报的军部大佬们还在怀疑是不是摩西谎报了军情,但是紧跟而至的军部驻马林城情报人员送来的信息,才让他们真正地相信了这个事实。一时间所有人都被震撼得傻了眼,曾经让帝国朝廷束手无策的波尔斯反抗军在连续战胜了两批帝国大军后,居然被一个二十四岁的毛头小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打回了原形,而且这个小子还根本就不是帝方的在编军人。
除了老特罗伦斯红光满面外,其他大佬都觉得有些脸面无光,但是仍旧不敢有丝毫耽搁地将捷报送到布斯曼罗兰陛下的案前。
这个捷报是近一年来,布斯曼罗兰陛下收到的少有的让他开心的消息之一,大喜之下,他立刻下旨表彰,册封特罗伦斯为帝国一等子爵,官拜讨逆大将军,该旨意即刻生效。
册封一个二十岁的大将军,估计也就希格十三世这种不知轻重的年轻皇帝才能干得出来。
旨意刚拟出来,还没有下达下去,就已经举朝哗然,无数的大臣在朝会上跪求希格十三世收回圣命,摩西.特罗伦斯虽然立下大功,封爵已经足够表彰他的功劳,但是官拜大将军,他毕竟年龄太轻、资质太浅,偶尔一次胜利可能更多的还是运气,如果真的做了大将军,手下一群骄兵悍将如何能服从一个只有二十四岁的毛头小子的命令。
大臣这么一劝,希格十三世又有些不知所措,收回成命吧,自己身为帝王的面子往哪搁,紫荆花战争的结果已经让自己丢尽了脸面,如果此事再退缩,以后自己这皇帝的旨意谁还遵从但是不收回吧,面对大臣的一致反对意见,他心里对自己的决定也感觉有一些没底,紫荆花战争失败的可不仅仅是希格帝国的军队,还有希格十三世的信心,这一刻,希格十三世又习惯性地犹豫了起来,不过他看到同样跪在殿下恳求自己收回成命的老特罗伦斯,忽然眼前一亮。
于是几日后,终于准备完毕的帝国平叛军在特罗伦斯大将军的带领下从凯旋城誓师出发。经巴登城后,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直扑露亚城,而摩西.特罗伦斯则率领马林关精兵五千沿着东南方向扑向露亚城,和老特罗伦斯的主力部队汇合,形成新的平叛军团。
希格十三世的圣旨一字未动,只是大将军由小特罗伦斯变成了老特罗伦斯,但是大帝又补充一个圣旨任命小特罗伦斯为平叛军监军,实际上行使指挥之权,父亲是总指挥,儿子是二把手,儿子越权指挥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这是布斯曼罗兰自认为高明的做法。
规劝的大臣自然明白皇帝的小聪明和死要面子的性格,不过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也就见好就收,总不能真的和皇帝撕破脸,那和叛军又有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临阵换将
于是,年轻的希格大帝那反复无常的毛病又犯了,他想到了最初任命摩西的时候所遭遇的群臣的反对,逐渐开始怀疑当初自己的选择,并且萌生了是否要更换平叛军将领的想法。
而就在这个时候,红衣主教拉斐尔忽然进入皇宫求见希格十三世,在一番客套后,拉斐尔的谈话开始进入本次见面的主题,那就是他要代表教廷和希格帝国协商双方联合平叛的事宜。而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拉斐尔给出的原因是前往库伦山脉的圣殿骑士们已经完成历练归来,教廷又有力量腾出手来协助希格平叛,而幕后真正的原因则是帝斯.赫本认为自己如果此时再不出手,在特罗伦斯父子的运筹帷幄下,教廷很有可能就再也没有出手的机会,但是那显然不符合教廷的利益,所以帝斯.赫本一道密令,拉斐尔就来了。
布斯曼罗兰正在担心平叛进展太慢,反抗军可能卷土重来,如今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喜过望,但当他催促教廷速速发兵援助的时候,拉斐尔主教却提出了教廷的条件,那就是军队需要由教廷派人指挥。
布斯曼罗兰虽然外强中干,基本的政治利益他还是明白的,军权如果都交给教廷,那么他这个皇帝就真的成了摆设,所以对于教廷这个条件他坚决拒绝。不过拉斐尔主教也没指望能够让他接受这个条件,于是转而求其次,要求必须撤销特罗伦斯父子的指挥权,换其他对教廷友善的将领指挥军队,但是具体战术安排必须按照教廷方面人的意见执行。
本来就已经对特罗伦斯父子满腹怨气的布斯曼罗兰立刻答应下来,于是一个新的将领携带着圣旨快马加鞭赶往露亚城外去接替特罗伦斯父子的帅位。而拉斐尔主教也将和布斯曼罗兰谈好的协定通过狮鹫骑士传递回了梵斯顿。
雄心勃勃的摩西特罗伦斯已经设好了圈套,就等着波尔斯一脚踏进来,然后他通过这一战斩草除根、彻底荡平叛军。而且从露亚城内潜伏的己方暗探送出来的消息表明,城里此时的种种兵力部署和后勤调动似乎都是在为一场大战做准备,所以不出意料,决胜的一战已经近在咫尺。
不过就在特罗伦斯父子摩拳擦掌,准备大战一场的时候,暗探送出来的消息说城内的一切部署和调动忽然全部停止了,老特罗伦斯收到消息后立刻跑去见儿子,摩西看过消息后,也感到奇怪,两人面面相觑,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难道是计划泄露了,不可能啊,整个计划目前只有父子二人知道,即使身边的亲信都被蒙在鼓里,怎么可能泄露
特罗伦斯父子的困惑并没有持续很久,几天后新任的平叛军统帅坎普将军就已经带着希格十三世的圣旨抵达了露亚城下,看到圣旨上的内容后,特罗伦斯父子都是眼前一黑,心里一片惨然,两人坚持了两个多月辛辛苦苦部下的局只怕要功亏一篑,而城里的叛军显然也是收到了同样的线报,所以才忽然又按兵不动。
不过皇帝陛下的旨意也不能违背,父子俩只能匆匆交接了工作,虽然两人对
第二百五十四章 沦为马匪
在追逃的问题上,坎普将军和圣殿骑士史蒂芬发生了争执,坎普将军认为应该兵分三路分头追击,但是史蒂芬的意见是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由于史蒂芬的态度异常坚决,最后坎普将军不得不妥协,将军团中的骑兵调出来追击东南向的敌人,剩下的步兵收复露亚城。
分头歼灭的计划的确是成功的,在优势骑兵的攻击下,只用六天,东南方向的溃兵就被歼灭,然后他们又掉头向南向的溃兵追去,但是此时南向和西南向的溃兵已经将帝国东部糟蹋的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遭受战争摧残的难民比比皆是,他们多数遭遇了家破人亡的不幸,这个时候家业财产的损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对那他们伤痕累累的心灵的慰藉,让他们拥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这种机会正是教廷需要的,那随军的数百名牧师开始发挥作用,他们随军深入到帝国东部每一个城镇乡村,为伤者治疗、为死者祈祷,给生者安慰,信仰的种子开始在希格帝国东部发芽,神的光辉开始在希格帝国东部生辉,并逐渐蔓延开来,最终变成了教廷在希格东部民间的威信,而这也正是帝斯.赫本最希望看到的。
不过战争并没有结束,获取了补给的波尔斯骑兵又调转了马头重新扑了回来,开始在帝国东部攻城略地。
历经了一个月的时间,希格骑兵终于完成了对三路溃兵的剿灭,然后又掉转马头向北迎战波尔斯的骑兵,还好此时露亚城的城镇仍旧掌握在帝国手中,让反抗军没有了据险而收的最大依靠。
有了圣殿骑士和牧师的加盟的希格军队让波尔斯不敢轻攫其锋,只能和对手捉迷藏,然后再捕捉战机,于是在希格帝国东部的荒野上上演了一出猫鼠游戏。
这个时候坎普将军才意识到当初特罗伦斯父子步步为营、先攘外后安内的战术有多么英明。因为跟在一群骑兵后面吃灰的感觉不禁让人沮丧,更让人充满挫败感,不得已帝队不得不重拾旧技,利用充足的兵员优势,一城一镇逐步巩固自己的实力。
希格步兵也步步为营的围堵上来,能够给反叛军活跃的底盘越来越小。最后波尔斯不得不挺而走向,利用了一个峡谷对帝发动了突袭,这次突袭计划执行的是成功的,但是波尔斯还是错误估计了希格军队中牧师的作用,在牧师祈祷术作用下,峡谷口的帝国重步兵硬是顶住了反抗军骑兵的冲击,没有被横向切断,并且迅速建立峡谷前阵地,给了后面兵种杀出的机会,这种突袭战最终变成了正面决战,圣殿骑士团和牧师的组合让经历过巴登城战役的波尔斯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圣殿骑士团的五百精锐骑兵在大剑士史蒂芬的率领下死死咬住波尔斯的骑兵,不让其主力脱离战场。
自知败局已定的反抗军在大魔法师艾玛尔的魔法掩护下,终于逃脱了出来,清点人数后,所余骑兵数量已经不足千人,彻底失去继续与帝国正面对抗的本钱。
在帝国大军的进一步围剿下,波尔斯本来准备北上进入到尤斯帝国避难,但是北上的路线却已完全被封死,以目前的残余战斗力根本不足以突破封锁,即使能够突破封锁,所余实力对于尤斯帝国来说利用价值也已经不大,甚至来会落下对己不利的
第二百五十五章 埃尔维斯的身世
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希格帝国先后经历了紫荆花战争和东部叛乱,连续的军事行动,不仅耗光了希格国库内的储备,更使希格国力遭到严重消弱,尤其是后者,使帝国东部经济民生遭到严重打击,百业凋零、民生凋敝,整个帝国的国力从此一蹶不振,再不复人类在大陆上的三大势力之威。
与希格的损失相比,教廷在希格内乱中却是收获颇丰,其在希格帝国东部的民间迅速地打下了信仰的基础,教义的传播与普及比任何一个地区的速度都更快,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散布在东部区域的牧师就已经拥有信徒上百万人。
教廷利用战区人民急需经济依靠和心灵抚慰的状态,不仅将光明神宣传成可以给人类带来和平安宁的神,以此给人们饱受战争伤害的精神以安慰,而且教廷用实际行动为受到战争迫害的百姓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医疗保证,给予人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廷的威信顿时扶摇直上,在东部诸省的威望甚至超越了希格皇室。
而这一切都在帝斯.赫本的预期当中,而且比预期中的还要理想,因为波尔斯叛军比预想中对希格帝国的破坏还要大,只有毁灭才有重生,只是这种重生不会再掌握到希格帝国的手中。
除了教廷外,尤斯帝国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没有直接插手,但是也通过幕后给予了叛军的巨大支持。只是摩西.特罗伦斯指挥的马林城大捷显然超出了尤斯大帝的预料,此后形势急转直下,叛军并没有像预期一样能够建立长期对抗帝国的政权,不过尤斯帝国在未准备充分的时候也不可能直接出兵干预,否则师出无名不说,而且很有可能和希格帝国的关系直接破裂,如果这样,估计第一个笑破肚皮的会是帝斯.赫本。同时尤斯大帝传旨军部下令帝国在希格的内线特别关注摩西.特罗伦斯的行动,并尽可能采取措施阻止摩西.特罗伦斯进入希格军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