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返八零之娇宠小辣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苔有痕
    姚红英说完,便气哼哼地走了。

    杨宗庆本想拦住姚红英,等到他查清楚了夏喜平是不是有后台以后再动她。

    可他又一想,一个农村出来的小丫头,会有啥后台

    她估计也就是仗着夏爱国是她爸。

    不过夏爱国也就是个二流子,也就在自己村里耍耍横,他见了机关里的人,躲都来不及,敢跟机关的人叫板

    而且杨宗庆也确实想敲打敲打夏喜平。

    在余仙镇,不卖他帐的人还真没几个,一个农村小丫头,竟然敢不把他当回事,这要传出去了,他的脸往哪儿搁

    不过这种事,他一个大男人,又是国家干部,他不方便出头,既然这样,就随他媳妇折腾去,只要不折腾出人命就行。

    这么一想,杨宗庆就没再过问这件事,而且对他来说,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所以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要是他知道后头会发生什么事,估计就是拼着被抹脖子,他也得拦下他媳妇。

    其实这也怪他太自负,他也不想想,夏喜平要真没啥后台,她能从县东风布料厂拿货

    就说他吧,在余仙傎还算个人物,可去了县上,屁也不是,根本就没人卖他的帐。

    &n




第一百零七章大意了
    夏喜平知道凭她一个人,是拦不住这三个人的,便松了手,然后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男人把包袱塞进了吉普车里。

    吉普车扬长而去,车尾扬起一阵尘土。

    正是下班的时候,这么一闹腾,立马围了不少人,却没一人敢为夏喜平说句话。

    那可是机关干部,谁敢惹他们啊。

    上回告诫过夏喜平的刘老太,凑到夏喜平跟前,小声跟夏喜平说道,“喜平,我看八成是那个人憋的坏水。”

    老太太说完,朝着南边呶了呶嘴。

    红英裁缝在南关,老太太的意思是肯定是姚红英捣的鬼。

    一个老太太都能想到的事,夏喜平怎么会想不到

    只是她能想到又能怎样

    去跟杨宗庆吵一架或是去找杨宗庆的领导告状

    这可是80年代初,法制不健全,基本上属于人治,那些机关人员,个个拽得二五八万似的,谁会把她一个小老百姓看在眼里

    更何况,人家没收她的东西,也是“理由充分”,她确实没办营业执照。

    虽说法律上没有规定在外面摆摊必须要办营业执照,可也没有规定不办。

    这就是漏洞,嘴里两块皮,咋说咋有理,就看当领导的咋解读了。

    所以就算是她去告状,她也告不赢。

    再说了,她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杨宗庆和姚红英公报私仇,要是去告杨宗庆的状,说不定还会被杨宗庆倒打一耙,说她诬陷好人。

    所以去找杨宗庆领导告状这一条路,行不通。

    可要是就这么认了,夏喜平又不甘心,那些人拿走的货物,少说也值六七十块钱,她辛辛苦苦的干多久,才能赚到那么多钱

    而且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只要她在外面摆摊,这些人就会找她麻烦。

    她要真去办营业执照吧,那就等着吧,没个一年半载,营业执照办不出来。

    真要等个一年半载,黄瓜菜都凉了。

    夏喜平第一次觉得自己真是窝囊,面对着恶势力,竟是束手无策。

    孙慧慧劝她道,“喜平,咱以后不卖东西了,咱就守着这个裁缝铺,咱一样能过日子过好。”

    夏喜平心说人家就是冲着这个裁缝铺来的,这回是把杂货拿走,下回说不定就要封慧慧制衣的门了。

    不过这些话,夏喜平没敢跟孙慧慧说。

    孙慧慧胆子小,她要这么跟她说的话,指不定她立马就要关了慧慧制衣,然后跟着她一块儿捡废品去。

    经过这件事,夏喜平发现还是自己大意了,高估了这个小镇的经商环境。

    上辈子,不管她做什么生意,都会上下打点一下,破点小财,换来皆大欢喜。

    就象她去人民纸箱厂拿边角料,时常给孙有才和孙保俊一些好处,花钱不多,却是你好我也好。

    可自打她来到这里后,路都没有铺好,她就一头扎到了生意里,等到出了事,连个通融的门路都摸不到。

    不知怎么的,她眼前闪过韩卫东的影子。

    石磊不是说韩卫东在整个怀丰县都横着走嘛,说不定通过他就能找到门路。

    可很快的,夏喜平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她总不能事事都依赖韩卫东,万一以后她跟韩卫东成不了,她再遇到事,还能依赖谁

    自己的路,还得自个儿走。

    只是这往后的路,该怎么走

    夏喜平一时有些头大。

    夏喜平卖的杂货被工商所的给没收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很快便在十里八村传开了,有人同情,有人感慨,有人担心是不是又要变天,有人却兴灾乐祸。。。。

    夏翠平就是兴灾乐祸中的一个。

    她听说这个消息后,一阵风的跑去向夏老太“报喜”去了。

    &nb



第一百零八章不大乐意
    夏老太骂完夏翠平,突然想起一件事,看要晾晒的麦子都摊好了,便扛着木锨去了树荫下,在凳子上坐了,然后跟杨花妮说道,“你过来,我跟你说件事。”

    杨花妮早就想歇着了,跟着走到了树荫下,“啥事啊娘。”

    “昨儿个小雷他娘来看我,给翠平提了一个媒茬。”

    夏老太娘家是余仙傎南边朱家村的,她口里的小雷他妈,是她的侄媳妇。

    杨花妮听了,眼睛一亮,“说的是哪家的孩子”

    “就朱家村的,朱广利的三小子,朱俊文,朱广利你知道是谁吧”

    “就是在镇建筑队当头头那个朱广利”

    夏老太点了点头。

    杨花妮登时乐得见牙不见眼。

    朱家村的朱广利谁不知道啊,在镇建筑队当了好些年的头头了,听说可挣了不少钱。

    朱广利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成家了,分开单过,最小的儿子朱俊文跟着朱广利两口子过。

    朱俊文今年23岁,前年结了婚,不过今年春天离了,听说是因为那女的不会生养。

    那女的跟朱俊文离婚后,回娘家没几天就上吊死了,娘家人抬着那女的尸首去朱家闹,非要朱家赔钱,朱家一口咬定说那女的跟朱俊文已经离婚了,是死是活都跟朱家无关。

    女的娘家要钱,朱家一分钱不给,就这么闹腾了两天,后来公安局的人都去了,把女的娘家连吓唬带哄的弄走了。

    这事当时闹的动静挺大,有说朱家心狠的,有说女的娘家贪财的,有说女的不能生养死了活该的。。。。

    反正说啥的都有。

    不过这事对朱俊文的亲事却没一点影响,在这十里八村的,他还是一个抢手货,谁让朱广利有钱呢。

    别的不说,这十里八村的,谁家也没有朱广利家的屋子盖的排场,仨儿子,三座院,一水儿的青砖大瓦房,院墙也是青一色的大青砖,连点土坯都不见。

    听说他家隔三差五的就割肉吃,谁要嫁到他家去了,那可是掉到了福窝里,一辈子吃喝都不愁了。

    所以杨花妮咋不高兴呢。

    这样天大的好事,咣当一下砸到了杨花妮的头上,杨花妮还不大敢相信,“妈,朱广利的三小子真看上咱家翠平了”

    夏老太白了杨采妮一眼,“要是朱俊文没看上翠平,小雷他妈也不敢贸贸然的过来提这个媒茬。听小雷他妈说,朱俊文现在跟着朱广利在建筑队干活,前几天翠平去镇上的时候,路过他们工地,刚好看到了石磊,就跟石磊说了两句话,当时朱俊文正好跟石磊在一块儿,一眼就相中翠平了,这不就托小雷他妈来探口风了。”

    杨花妮的脸登时乐成了一朵花,“没想到咱家翠平还有这个福气呢,妈,你是咋回小雷他妈的”

    “我说跟你商量商量再给她回信。”

    “哎哟妈,这还有啥商量的,你直接定下来就行了,要不然,耽误的时间长了,人家等不上,再不要咱们翠平了可咋办”

    “说你一根筋,你还真就是一根筋,翠平可是朱俊文一眼就相中的,他能轻易不要翠平我给你说,这种时候,就得端着点,越端着他越稀罕,你就等着吧,要不了两天,小雷他妈就得来问信,到那时候,咱也能多要点彩礼钱,朱广利那么有钱,能多要点就多要点,要的多了,攒起来,以后平涛娶媳妇的时候,咱也有本钱挑挑捡捡,给平涛挑个好媳妇。”

    杨花妮赶紧拍马屁,“妈,还是您见多识广,这要换了我,早沉不住气了。”

    杨花妮的马屁话,夏老太相当受用



第一百零九章他俩是忘年交
    夏翠平心里正不高兴,听了夏平涛的话,忍不住怼了他一句,“也不瞧瞧你那德性,还想找媳妇养活你,你丢人不丢人。”

    夏翠平话没说完,杨花妮兜头又是一巴掌,“咋说你弟呢说不定你弟就是有这个福气!”

    夏平涛吸溜了一下快要流到碗里的鼻涕,“我跟你说夏翠平,你要惹了我,以后你嫁人后被你男人婆婆欺负,我可不给你撑腰。”

    虽说夏翠平是姐,可夏平涛极少喊夏翠平一声姐,基本上都是直呼其名。

    夏老太和杨花妮说过他几句,见他说啥也不改口,也没放在心上,就随他去了。

    夏翠平脸一沉,撂下一句“稀罕”,然后把筷子一扔,扭身回自己屋了。

    “嘿,这一个两个都长本事了,都会给我撂脸子了。”

    夏平涛又吸溜了下鼻涕,往嘴里塞了一大口菜,“他们不吃正好,我吃。”

    夏翠平回自己屋后,往床上一倒,看着屋顶发呆。

    她们家这几间屋,还是夏保国娶杨花妮的时候,夏老太掏钱盖的,大部分是土坯,里面只掺了一点砖。

    土坯房虽然便宜,可不耐风吹雨淋,容易风化,昨儿个夜里,她正睡着觉,突然一块土坷垃从天而降,差点没砸住她。

    她早在这间屋里住烦了,做梦都想住到干净敞亮的大瓦房里去。

    朱俊文家就有这种敞亮的大瓦房,要是她同意跟朱俊文结婚,她立马就能住上。

    可朱俊文那个人,长的咋就那么膈应人呢

    他咋就不能长的象常来找夏喜平的那个人一样好看呢

    夏翠平心心念念的韩卫东,一脸严肃地坐在余仙镇镇长的办公室。

    韩卫东是第二天上午才知道工商所的人没收了夏喜平的杂货这件事的。

    他是上午9点钟到的余仙镇,找了个地方停好车后,然后就直接来找夏喜平了。

    离慧慧制衣还有很远,韩卫东就觉着有点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夏喜平8点钟,最晚不超过8点半就会出摊,可这会儿都9点多钟了,夏喜平还没有出摊。

    慧慧制衣的门倒是开着,影影绰绰的,看到孙慧慧在里面给人量尺寸,却没看到夏喜平。

    韩卫东皱了皱眉。

    夏喜平这儿没电话,韩卫东又不能经常跑过来看她,就让方路时常留意点,这样要是夏喜平有了啥事,他就能第一时间知道。

    他给方路的要求是,最少一天一个电话向他汇报夏喜平的情况。

    前儿个方路给他打电话,还说夏喜平这儿啥事都没有,货也挺充足。

    所以夏喜平把货卖完,然后去县城进货的可能性很小。

    昨儿个方路没有给他打电话,他心里不大安生,正好手头的事没那么忙了,所以便赶了回来。一见这情形,就猜到夏喜平这儿肯定是出了啥事。

    韩卫东没有直接去问夏喜平,因为依他对夏喜平的了解,就算是他问,夏喜平也不一定会跟他说实话。

    这一点让他很恼火,总觉得夏喜平跟他太客气,生怕欠他人情似的。

    不过这时候不是他生气的时候,他没去慧慧制衣,而是走到马路对面,随便拦了个路人。

    那个路人也是在附近住的,昨儿个工商所的人拿走夏喜平的货物的时候,她还在场呢,听到韩卫东向她打听慧慧制衣的事,便一五一十的把她看到的都告诉了韩卫东。

    韩卫东一听,脸一下阴了:这是哪个孙子嫌自己当官当的太舒服了,竟敢动他的人!

    韩卫东谢过那个路人,阴沉着脸走了。

    他没有直接去找工商所的领导,而是先找了几个熟人确认了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等到



第一百一十章这就是破坏他的政绩
    杨宗庆和赵仁厚,都是上任镇长从下边提上来的,把两人提拔上来没多久,老镇长就退居二线。

    刘启新也不知道老镇长是看上这俩人哪一点了,因为在刘益明看来,这俩人除了会溜须拍马,别的,没啥本事。

    刘益明也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不过念在俩人是前任镇长提上来的,他刚由副转正,就动老镇长的人,怕老镇长面子上不好看,所以才一直隐忍着。

    可有了韩卫长提供的这些导火索,他是没法再忍耐下去了。

    别的不说,就当众没收夏喜平货物这件事,对国家政策就是一个公然的挑衅。
1...2728293031...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