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八零之娇宠小辣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苔有痕
方院长站了起来,“那行,喜平你去忙吧。”
夏喜平扬长而去。
李红军也赶紧站了起来,“方院长,猪肉的事,咱回头再说,我还有事要找喜平。”
说完,怕方院长拦他,一溜小跑的跑出了院长办公室,三两步跟上了夏喜平。
夏喜平扭头看了他一眼,挑眉道,“咋了,猪肉的事,已经跟方院长说好了”
“喜平,你就别逗我
第二百三十八章肉疼了
李红军还以为自己摔了这么一下,那人肯定就赶上来了,吓得惊恐地回头,却发现那人并没有追上来,登时松了一口气,整个人一下子瘫在了地上,张着嘴,呼呼地直喘粗气。
李红军不想让陈凤枝知道他拿了二十一块钱给了敬老院,夏喜平偏不如他的意,回去后,如此这般跟杨兰芝和张桂枝说了一通,然后经由杨兰芝和张桂枝的口,这事儿很快就在十里八村传来了,很快便如夏喜平所愿传到了陈凤枝的耳朵里。
“红军,外头都在传,说你拿了二十多块钱给了敬老院,还答应方院长,说是以后月月给敬老院那帮老不死的买肉吃,是不是有这回事”
李红军心里叫苦不迭,赶紧矢口否认,“妈你听谁在那儿胡咧咧,哪有这回事。”
“那我昨儿个给你买年货的钱呢,我算了算,至少还余下两块钱。”
“我花了。”
“你干啥花了”
“碰到俩同学,去红旗饭店吃了顿饭,花完了。”
陈凤枝见李红军不跟她说实话,气得指着李红军骂道,“你就蒙我吧,外头早就传开了,说是夏喜平哄着你把钱给了敬老院,你说我咋就养了你这么个没脑子的,我早就说过不要搭理夏喜平,她现在心黑得跟锅底似的,你压根儿就精不过她。”
李红军突然就有些怨恨陈凤枝:当初要不是他妈看不上夏喜平,成天在他跟前叨叨着叫他甩了夏喜平,这会儿他跟夏喜平肯定和和美美的,夏喜平挣的那些钱,也有他的一份,他想咋花就咋花,何至于象现在这样,因为二十来块钱,就被他妈指着鼻子骂。
李红军梗着脖子,怒视着陈凤枝,“钱是我自个儿挣的,我想咋花就咋花,你管不着我。”
李红军说完就走了,把大门甩的山响。
李红军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用这种口气跟陈凤枝说过话,陈凤枝一时有点回不过神来,等到她回过神来的时候,李红军早就不见人影了,陈凤枝气得直跳脚。
“我说他对找对象的事咋一直不上心,感情心里还想着那个不要脸的,那个臭不要脸的,也不知道给他吃了啥药,勾得他魂都没了,她别以为她现在手里有几个臭钱,腰杆子就硬了,她就觉着她能进李家的门了,我呸,只要我在这儿,她就算是个万元户,那也是狗肉上不了席面,我也不稀罕她挣的那些不干不净的钱,想要进我们李家的门,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李彩玲原来是躲在一边看热闹,这会儿见形式有点不大对头,怕她妈把火气撒到她头上,悄摸摸的想往外走,哪知刚走到院子里,便被陈凤枝给喊住了,“干啥去”
李彩玲撒谎道,“云霞想给她对象织件毛衣,有个针法她不会,昨儿个就说叫我过去教教她,我差点给忘了。”
“不准去,一会儿还得煮肉。”
这个年代又没有冰箱,就算是天气冷,新鲜的肉也不能长时间存放,所以一般都是煮熟了再存放:把肉切成四方块,煮半熟后抹糖色,成品红润,看着也喜气。
因为煮肉的时候放有葱姜盐花椒茴香等各色大料,大料都有杀菌的作用,所以这样煮出来的肉块,放上个十天半月也不会坏。
吃的时候,就从上面片两三片,跟白菜粉条还有土豆海带一起炖,当地俗称大烩菜。
别看大烩菜做法简单,可吃起来香而不腻,在当地,与饺子一样,可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尝到的美味。
这个年代的人买肉,可不象后世,对肥肉敬而远之,怕肥肉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买肉的时候都是挑精肉买。
这个年代,大家伙肚子里油水都少,轻易沾不到荤腥,偶尔买次肉开荤,都是买带有肥膘的肉,因为肥肉吃起来解馋。
要是肥膘能有一寸
第二百三十九章给她添点堵(二更)
李彩玲不情愿地拿起了菜刀,心说等到我以后进了城,看你还敢不敢再随便支使我干活。
陈凤枝并没有直接去找夏喜平,而是先去了敬老院。
她想把那二十多块钱要回来。
她自己的公公婆婆,她都不舍得在他们身上花钱呢,咋会把这么多钱给不相干的人花!
方大成多精的人啊,一听陈凤枝说她是李红军的妈,就猜出陈凤枝干啥来了,所以不等陈凤枝说啥,他就先发制人,先是说李红军拿出来的那二十一块钱,今儿早上他就去买了肉,打算中午就给敬老院的老人改善一下伙食,完了又可着劲的夸起了李红军。
“红军妈,你养了个好儿子啊,这两天咱们敬老院的老人都不住口的夸他呢,都说能教育出这么好的孩子,一定也有个明事理的妈,有其子必有其母啊。
本来我们敬老院是要登门对你表示感谢的,可李红军却说啥都不让去,说就是一件小事,不想弄的忒张扬,你听听这觉悟,有几人能比得了我跟你说啊红军妈,心眼好的人都孝顺,你呀,以后就等着享你儿子的福吧。”
方大成倒不是特别在乎李红军拿出的那二十一块钱,主要是他有点看不上陈凤枝这个人。
老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李红军刚进城就成了陈世美,想来跟他这个妈也脱不了干系。
既如此,给她添点堵,何乐而不为呢
反正那二十一块七毛八分,他都用在了老人们的身上,就是不还回去,他也没啥亏心的。
钱都已经花了,想拿也拿不回来了,总不能把人家买的肉拿回去吧。
陈凤枝好面子,不管背地里做的事有多龌龊,表面上,她都是维护着一幅大方,和善,明事理的好形象。
所以钱的事上,陈凤枝只能认了这个亏,而且还得高高兴兴的认。
这样起码还能落个好名声。
陈凤枝心里对夏喜平是恨得牙直痒痒,皮笑肉不笑地又跟方大成扯了几句闲话,然后便气哼哼地去找夏喜平去了。
为了不影响店里的生意,夏喜平是等到两个店关门后才开始盘点。
先盘的是杂货铺,张桂枝是个仔细人,一笔一笔的帐记的很清楚,夏喜平也就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货帐都盘点清楚了。
因为杨兰芝已经回家了,慧慧制衣这边,只能等到明天再盘了。
夏喜平本来想在慧慧制衣将就一夜,可张桂枝说啥也不同意,说天冷,要是在慧慧制衣将就一夜,非把她冻病不可,所以非让她跟着一块儿去家里。
夏喜平便跟着张桂枝回了家,在张桂枝家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去了镇上。
杨兰芝已经在慧慧制衣等着她了。
杨兰芝这里的帐记得也清楚,等到慧慧制衣要开门的时候,夏喜平也把慧慧制衣这边的货帐盘点清楚了。
等到人都到齐后,夏喜平提前发了工资,每人还封了个大红包。
捏着厚厚的红包,杨兰芝三人都喜得合不拢嘴。
尤其是张桂枝,更是高兴。
虽说夏大柱是村长,可村长不是国家干部,工资并不是从国家财政支出,而是从村里收的提留款里出,所以夏大柱的工资并不高,一个月也就十来块钱。
再加上他家还有两个半大小子。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两个孩子正是能装饭的时候,又都上着学,再加上夏大柱的妈身体又不好,常年吃药,所以夏大柱家的日子一直都是紧巴巴的。
现在好了,张桂枝一个月光工资就有30块钱,逢年过节的还有过节费不说,年终还有大红包拿。
 
第二百四十章打你还是轻的(三更)
陈凤枝没想到现在的夏喜平竟然这么伶牙利齿,她嘴皮子也算是利索的,可这会儿生生的被夏喜平怼的理屈词穷,不由气急败坏,也顾不得一直小心维护的形象了,指着夏喜平的鼻子就开骂,“夏喜平,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些肮脏心思,你不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吗你都跟我家红军离婚了,还见天儿缠着他,给他灌汤,你不就想叫俩男的都围着你团团转吗不要脸。。。。”
话音刚落,陈凤枝的脸上便挨了一巴掌,陈凤枝吃惊地瞪着夏喜平,“夏喜平你竟然敢打我!”
夏喜平轻蔑道,“打你还是轻的,再在这儿满嘴喷粪,信不信我找人撕烂你的臭嘴。”
这一巴掌,从夏喜平刚来到这个年代,陈凤枝表里不一,饿她肚子的时候她就想打了,今儿个终于付诸于行动,别说,打人的感觉,还真特么的爽。
陈凤枝哪里受过这种气,嗷嗷叫着就朝夏喜平扑了过来,不等她扑到夏喜平身边,就被杨兰芝和张桂枝给拉住了。
“红军妈,不是我说你,今儿的话你说的忒过分了,你家红军自个儿愿意掏钱,关人家喜平啥事就象喜平说的那样,他又不是个三分小孩子,随便几句话就把他哄住了,他都那么大的人了,做啥事,他自个儿心里没数
你要心里有气,你回家冲你家红军发去,别在这儿往人家喜平身上泼脏水,你在这儿胡搅蛮缠,别说人家喜平忍不下去,就是我们这些不相干的人,也看不下去。
还有啊,不是我看不起你们家红军,眼下人家喜平处的对象,比你家红军可好了一千倍一万倍,人家卫东模样好,有钱,对喜平更是好的没话说,百依百顺的,你说,有这么好的对象,喜平还能看上你家红军
更何况你家红军以前做的那档子事,早就伤透了喜平的心,喜平她又不是傻子,还能吃回头草眼下你就是贴她一万块钱,她也不会干这种傻事啊,所以我劝你呀,别把你家红军看得太高了,也就在你眼里是个宝贝疙瘩,别人还真不一定能看得上他,要不然,这都多长时间了,他咋就连个对象都找不上”
虽然杨兰芝平时不怎么怼人,可夏喜平不得不承认,杨兰芝要是怼起人来,绝对能把人气个半死。
就她刚才那番话,明着是劝解,实际上对陈凤枝和李红军是热嘲冷讽,把李红军更是贬得一无是处。
夏喜平和李红军的事,当初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就连镇子上的人,多多少少也都听说一些。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谁是谁非,心里都门儿清。
虽然说夏喜平闲话的也有,但大多数人都会骂李红军一句陈世美。
李红军是陈世美,陈凤枝就是陈世美的妈,能好到哪儿去
说不定就是陈凤枝教唆着李红军不要人家喜平了。
本来对陈凤枝的行为就有些不齿,这会儿听了杨兰芝的话,那些围着看热闹的,就对着陈凤枝指指点点了起来,说出来的话,也是很不好听。
“她儿子愿意出钱,那是她儿子的事,关人家喜平啥事”
“我看八成是看人家喜平现在有钱了,眼红,就想给人家喜平添堵。”
“喜平现在的对象我见过,长的可比李红军俊多了,听说人家爸妈在省城当大官,就凭这点,李红军都没法比。”
“自己管不住儿子,拿人家喜平撒气。”
“要我说,那些钱给就给了,又不是给了别处,只当是做善事了,虽说出了点钱,也算是给子孙积点阴德,要不然,坏事做多了,可是会祸害到后辈的。”
。。。。。
&n
第二百四十一章相看两生厌(四更)
韩卫东再不情愿,也得回自己家里过年。
百川二十七就放了假,可他一直拖到三十才开车回去。
走之前,还一再跟夏喜平强调,一天最少要打一个电话。
而且他还跟夏喜平说,最晚初三他就会回来。
“你好久不回去了,不多陪陪你爸妈”
“我姐一直在他们身边呢。”
夏喜平无语,这叫什么回答,他姐能代替得了他的位置吗
其实韩卫东不想在家多待的真正原因并没有告诉夏喜平。
几乎每次他回家,都要跟他爸吵一次。
他爸希望他能子承父业,走仕途,可他却喜欢做生意,对仕途没有一点兴趣。
他爸虽然主抓经济,但骨子里却看不起生意人,在他意识里,生意人就是低人一等,仕农工商嘛。
父子两个因为主观意识不同,没少拌嘴。
还有他妈,主攻方向就是他的婚姻大事,而且还动不动就把他跟吴曼曼往一块儿扯,他都跟他妈说过多少回了,他不喜欢吴曼曼,可他妈,好象是认定了吴曼曼这个儿媳妇,不管他怎么反对,都是反对无效。
而且每年过年的时候,按惯例,两家人都要聚到一块儿吃顿饭,他现在是看到吴曼曼就厌烦,他都有点怀疑,到时候真跟吴曼曼同桌而食,他会不会立马摔筷子走人。
正是因此种种原因,他才不愿意回家。
要是能领着夏喜平回去就好了,就能堵堵他妈的嘴了。
可惜,夏喜平不愿意跟他一块儿回。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才能正大光明地把夏喜平领到他爸妈跟前,然后骄傲地跟他们介绍,“爸,妈,这是我媳妇,夏喜平。”
春节,阖家团圆的日子,不管韩卫东再不情愿,也得回去。
不过也是拖到实在不能再拖了才动身,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有些擦黑了。
孙正芳有段日子没看到宝贝儿子了,看到韩卫东回来了,先是围着韩卫东转了一圈,然后一迭声的说韩卫东瘦了,接着就把韩卫东拉到火炉边,好吃好喝的塞了满怀。
韩静抗议道,“妈,每次卫东一回来,我就觉着我是捡来的。”
孙正芳在韩静头上呼了一巴掌,“多大的人了,还吃你弟的醋,你也不想想,你弟一年到头才能在家住几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