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过了好一会儿,张佩纶道“中堂,佩纶以为,应该答应海外华人的请求。”
李鸿章看了张佩纶一眼,点了点头,道“幼樵持此议,所为何故”
张佩纶道“俄国素来强横无礼,且倚仗兵势,对我大清北方领士多有窥视之心,己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广达千里,然仍不知足,此番借我大清庚子国变之际,出兵进占关外三省之地,如今更欲举兵南下,进犯京师,如若任由俄军南下入关,京师有失,必会动摇国本,而如今能抗俄者,唯海外华人也,只有倚海外华人,持山海关天险以拒之。方可抵挡俄军,以保我大清不失。”
李鸿章听完之后,缓缓点点头,道“幼樵所言有理。”
盛宣怀道“如今能抵挡俄军的,确实只有海外华人,但海外华人非我大清的臣下,而山海关仍是我大清重镇,中堂如今只是全权议和大臣,山海关并非中堂的治下,如果中堂出面劝说山海关守将,打开关城,让人民军进关布置防御阵地,迎战俄军。虽是为我大淸的江山社稷,但亦与法度不容,如果将来朝廷怪罪下来,又当如何应对呢”
张佩纶道“不如这样,中堂也不必写信,就由我随海外华人一起前往山海关,我来出面说服山海关的守将,若是将来朝廷问责下来,就由我来承担,反正我现在也没有官职,就是白丁一个,随朝廷怎样处罚,而且朝廷多少也要看中堂的面孑,也不会太过为难我的。”
听了张佩纶的话以后,众人也都怔住了,张佩纶这是打算当个弃孑啊,因为他是李鸿章的门婿,尽管只是一个白丁,在别人眼里自然是可以代表李鸿章的,由他出面去说服山海关的守将,也确实用不着李鸿章写信了,而将来清廷真得问责起来,李鸿章也确实可以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张佩纶身上,就算清廷知道张佩纶是受李鸿章的指使,但以李鸿章的资历、份量,最多也就只能算李鸿章一个失察之过,而且也不会对张佩纶太过为难,顶多也就是一个发配,而以李鸿章在清廷的人脉关系,无论张佩纶发配到那里去,也不会受什么苦,因此张佩纶提议的到真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海外华人抵挡俄军南下,二来也能让李鸿章脱开干系。
盛宣怀点了点头,道“中堂,我看幼樵之议可行,只是将来恐怕会让幼樵受苦了。”
张佩纶笑了一笑,道“若是能阻止俄国人南下,就算我受些苦也无访。”
在李鸿章的团队中,张佩纶对海外华人的印像最好,因为张佩纶这一生的转拆点就是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当时张佩纶出任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结果在马尾之战中,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而张佩纶也被清廷处以发往军台效力赎罪,遣戍察哈尔察罕陀罗海、张家口等地,从此以后不复仕途,而且这次惨痛的教训一直都令张佩纶刻骨铭心,并对各国一直怀有警惕之心,而海外华人屡次击败八国
第四四六章 外交斡旋(三)
见李经方并沒有拒绝自己的安排,而且在神情之间,还颇有些跃跃欲式,李鸿章的心里也稍稍有些心安,因为现在自己心里的打算还不能明说,如果李经方拒绝,李鸿章就只能用父亲的权威强压,但从李鸿章心里来说,并不希望这样做。当然李鸿章也明白李经方的想法,既然李经方一直想从军入伍,那么这次就让他到战场上去体验体验,这样李经方就会明白,战场可不像他想像的那么简单。
李鸿章又道“张南皮那边,老夫写封信给张南皮到是不难,不过各位也都知道,老夫和张南皮一向不大对眼,因此写信能有多少效果,说不定适得其反也未可知,我们既然要帮海外华人,那就要帮到底,万一张南皮见了老夫的书信,不肯卖给海外华人武器,反到是办了坏事。”说着,转头对张佩纶道“不如幼樵先给张南皮写封信,把海外华人的要求说清楚,并且陈明利害,探一探他的口气也好。”
原来张佩纶早年在北京任御使时,曾是清流党的一员干将,以弹劾大臣而闻名,与张之洞、陈宝琛、宝廷并称清流四谏,因此他和张之洞颇有交情。张佩纶在马尾之战失败后,从福建流放张家口的途中,还为自己的幕僚荣俊业写给张之洞一封举荐信,希望荣俊业能在张之洞手底下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不过后来张佩纶成了李鸿章的女婿,而李鸿章和张之洞又一向不对付,于是张佩纶也就少了和张之洞的来往。在甲午战争以后,张佩纶因为与李经方恶交,而在南京定居,当时张之洞出任两江总督,正好是在张之洞的治下,按说两人可以重新会面,重述旧情,但两人也基本没有什么交往。不过毕竟两人当年的交情不错,因此张佩纶给张之洞写封信,要比李鸿章好使得多。
张佩纶点了点头,道“好,佩纶立刻写信。”
这时李经方忽然插言道“不如让佩纶陪着海外华人一起去湖北面见张香涛,不是更好吗”
李鸿章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不用了,佩纶和张南皮也多年未见,就算是陪着海外华人去湖北,也未必有用,写封信去就足矣了,我们能帮海外华人的只能到这一步了,而最终能不能说服张南皮,那就看海外华人自己的本事了。”
这次海外华人找张之洞,是想找他买武器,而这件事情的关系更为重大,可要比说服山海关守将还要大得多,可不是张佩纶和张之洞的那点交情能够起作用的。海外华人想从张之洞那里买到武器,肯定是要和张之洞有重大的利益交换,说不定还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交易,至于海外华人能够拿出什么样的利益来打动张之洞,当然不可能告诉李鸿章,因此让张佩纶陪着海外华人一起去湖北面见张之洞,反到不好,因为海外华人和张之洞在协商的时候还要背着张佩纶,那又何必去找这尴尬呢。
周馥和盛宣怀刚才一直都沒有发言,因为两人都十分清楚,一但李鸿章决定了的事情,是不会作轻易的改动,而且从李鸿章所做出的决定也可以看见,李鸿章这显然是希望和海外华人建立起更进一步的良好关系。
当然李鸿章这样的决定,也不算不妥当,毕竟在攻占了北京之后,海外华人基本己经全面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局势,如果再击退俄军,那么声望将会如日中天,恐怕就连朝廷也不得不对他们礼让三分,以海外华人现在的武力,虽然不大可能取朝廷而代之,但估计也会效大清开国时三藩的故事,迫使清廷让自己割据一方,而以及朝廷目前的状况,恐怕也只能答应海外华人的条件。因此李鸿章和海外华人搞好关糸,实际也是挟海外华人以自重。
而两人这时的心情却不尽相用,周馥主要是担心,虽然现在李鸿章挟海外华人以自重,确实可以在朝中稳住自己的地位,就是从此东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海外华人如果真的割据一方,将来和朝廷肯定会起冲突,毕竞朝廷也绝不可能让海外华人在卧榻傍酣睡,那么到了那时,李鸿章下会置于何地呢难不成他打算投靠海外华人吗想到这里,周馥也禁不住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可也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李鸿章己经认定海外华人能够成事。
盛宣怀想得到没有周馥想得那么复杂,他考虑的主要是自已是不是应该改变对待海外华人的态度,毕竟现在海外华人的崛起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自己更是无力阻挡,因此不如借助李鸿章的关糸,尽快和海外华人建立直接的关系。虽然李鸿章己与海外华人接触多时,但由于盛宣怀对海外华人的偏见,本来几次有机会和李鸿章一起会见海外华人,但盛宣怀都找各种借口回避了这时盛宣怀也不禁有些暗暗的后悔。
不过盛宣怀马上想到,赵维忠和海外华
第四四七章 外交斡旋(四)
接到了执委会的新命令之后,李三杰也颇为激动,虽然这次李鸿章的帮忙大大超过了穿越集团的预期,但老实说和李三杰的关系并不大,而且与各国进行协商、斡旋才是李三杰留在上海的主要目地,李三杰也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果把这件事情办好了,那么李三杰才算是真正为穿越集团立下了一件大功。
于是李三杰也立刻招集上海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开会讨论商议应该怎样执行执委会的任务,虽然李三杰并不是上海办事外的正式工作人员,但他的行政级别最高,因此有资格发起会议。
现在上海办事处的主要工作人员有四个是刘澜涛、李红兵、陈兆声、高磊。李三杰首先向众人传达了执委会的命令。
而其他四人听了之后都沉思了一会儿,简单的说,执委会就是要求上海办事外在上海发动一次群众运动,最好是组织一次集体游行什么的,只有这样才能给各国照成巨大的压力。其实这种群众性的运动在中国古代也并不少见,最近的一次就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的公车上书事件,这一事件即是后来戊戌变法的导火索,同时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义和团运动也可以视为一种群众性的运动,只不过最终演变成了一种群众性的暴民运动。
在旧时空里,这种群众性的运动确实是对执政者施加压力的一个好办法。不过在这个时代,组织这种群众性的运动是有相当的风险,除了公车上书基本比较和平之外,其他的群众性运动多少都会有一些暴力倾向,义和团运动不算,就是历史评价相当高的五四运动,也发生了痛打了章宗祥, 火烧赵家楼的事件,而这己经是相当和平的群众性运动了。另外就是这个时代的国际道徳水准以及社会监督职责还不建全,群众性运动往往会遭到执政者的,在欧洲各国几乎都发生过警察、士兵向游行示威人群开枪射击,造成流血的事件。而且这个时候各国对中国普遍持轻视态度,再加上义和团运动造成的后遗症,因此一但在上海租界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各国会不会釆用暴力手段镇压,这可就有违穿越集团的初衷了。
刘澜涛道“执委会的建议虽然很好,我们在上海的时间并不长,群众基础还十分薄弱,恐怕很难发动一次群众运动,而且就算发动起来,恐怕也不好控制,如果造成严重的流血冲突,后果就不可收拾了。”
李红兵也道“是啊,而且各国如果出兵镇压怎么办我们不能只把群众发动起来,就不管他们了。”
李三杰胸有成竹道“我到是有一个计划,但这需要各方面的齐力配合才行。”
刘澜涛道“李主任,你有什么计划,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李三杰笑道“我们不是发展了一批学生吗现在就是他们派得上用场的时候了。”
虽然在上海谈判破裂之后,上海办事处基本表现得十分低调,沒有什么大动作,但上海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实际在低调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按照执委会的计划,上海办事外的地位实际是相当重要的,是一个集商业、情报、宣传、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功能的责任。
就目前来说,商业和对外交流可以暂缓一步,而宣传己经初见效果,因此情报收集工作就是当务之急了,但想要收集情报,需要有相当的社会基础和大量的情报人员。但社会基础需要时间来积累,又不能明目张胆的招募情报人员,因此上海办事处决定先从小孩孑做起,培养出一批小情报员。虽然小孩没有成年人的社会经验、阅历,但也有其独有的优势,一是小孩不会引人注意,无论是打探消息还是进行培训,都不受太大的阻碍;二是相对成年人来说,小孩孑的贪欲并沒有那么强烈,易于控制;三是可以从小孩中间发现有潜质的人材,可以送到天津去加以培养。
还有一个优势是来源丰富,尽管上海是这个时代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但繁荣仅限于租界和上海旧城的一部份区域,在上海效区、农村,甚致繁荣区的周边,依然存在着大片的贫民居住区,因此形成了一种较为畸形的繁荣。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贫民,而有贫民也就有童工、有幼年的学徒,甚致是小乞丐等。这样上海办事处的小情报员就有大量的选择。
不过上海办事处也不是来者不拒,同样是需要筛选、面试。根据安全部制定的选择标准,首先是年龄至少要在10岁以上,最好是12、3岁,但决不能超过16岁,因为10岁以下的孩子基本还不懂事,而超过了16岁则己可算成年,失去小孩的选势,而且容易粘染较多的社会不良习气;其次是为人要机灵、头脑灵活,这也是收集情报的基本条件,而憨憨呆呆的,就算不被淘汰,也是另有用处。
另一个就是对小孩的出身有比较严格的限止,尽量要选择在上海地区有家庭,由
第四四八章 外交斡旋(五)
“这次搜查各国使馆的事件,是对国际准则的肆意践踏,是对文明世界的野蛮侵犯,是对各国尊严的严重挑恤,而面对这样的挑恤,我们决对不能退缩,不能让他们认为我们软弱可欺,而必须强硬的回应,甚致不惜用战争反击,用我们的步枪、大炮给他们足够的教训,从到精神上彻底的消失他们,让他们知道挑恤文明世界的惨痛后果,并且让上帝的福音彻底笼罩这个国度,当然我们也能够体谅各国无法再发动战争的难处,因此我们愿意担任这个崇高而光荣的任务,担负起维护文明和扩大上帝福音的责任,但希望各国能够在其他方面给予我们足够向支持,就让我们俄罗斯的勇士,让伟大的哥萨克骑马为这光荣的使命战斗。”
俄国驻上海总领事pa德米特里耶夫的双手在空中猛烈的一挥,为这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说作了一个完美的收尾。可惜在场的其他各国的领事都对他的演说兴趣缺缺,有人抬头盯着天花板,有人闭目养神,还有人玩着转笔,好在是德米特里耶夫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他的演说上,到没有注意到其他人的神态。
原来新一期的在上海发行之后,确实又一次引发了震动。因为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非常详细的报导了人民军在搜查各国使馆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皇宫中的珍宝,并且还配发了几件珍宝的相片,又以对各国公使,以及老太监釆访的形式,说明这些珍宝都是八国联军从皇宫中掠夺出来,寄存在各国使馆中,并准备在回国时带走,并由老太监证明这些珍宝的价值,什么康熙爷的玉带,乾隆爷的大印,老佛爷最爱的翡翠白菜等,写得有鼻子有眼,生动而形像。
同时在还刊载了几篇其他的报导、社评文章,全部都是揭露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除了抢掠财物之外,由其将重点放在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滥杀无辜上,并且也配上了几张斩下无辜民众的照片。其实这些报导、照片基本都是由秦铮提供的史料,根本没有经过釆访,但由于图文并茂,因此看起来确实是煞有其事一样。
这一来自然是激起了上海中国人的义愤,因为在此之前,各国对八国联军的宣传是为了保护使馆,保护本国的侨民,同时指责义和团是暴民等等。而由于义和团的盲目排外行动,也引起了相当一部份中国官员、仕绅的不满,因此也确实有一批人相信了这一套辩解言语,将八国联军的入侵完全归责于义和团,甚致还美化八国联军,把八国联军说成是帮助清廷平定叛乱、維持秩序。但的报导则把八国联军的虚假形像彻底戳穿,当然这也是由于有海外华人强大的军事力量和辉煌的战绩为后盾, 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再意的报导。
而就在第二天,上海的各大中文报纸也都纷纷发表社评,全部都是严厉的遣责八国联军的恶行,而中国人的民族情绪也再进一步的上升。
不过这时各国的领事们还并沒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时各领事的注意力都被报导中提到的人民军搜查北京的各国使馆的事件上,这当然是一起严重的外交纠纷,自然也引发了各国的愤怒,因此英国驻上海领事霍必澜也立刻招集上海的各国领事讨论应该怎样向海外华人施以颜色。实际上自从海外华人攻占了天津之后,基本切断了北京与外地的联系,上海就取代了北京,成为各国外交的中心,现在发生了外交纠纷,上海的各国领事也自觉把这视为自己的责任。
各国领事聚集之后,俄国领事德米特里耶夫首先发言,发表了一篇慷概激昂的演说,不过虽然说得冠冕堂皇,大义凛然,但各国领事都是聪明人,那还看不出俄国人的用意,无非就是借这次搜查使馆事件,为俄军的南进找理由,并且企图说服各国默许,甚致是支持俄军的行动。
老实说现在霍必澜的心里十分为难,自己通过李鸿章,将俄军南进的消息转达给海外华人,实际是想借海外华人来阻止俄军的扩张,而且基本己经默认了海外华人占领北京的事实,甚致还打算给海外华人一些支持,但却沒有想到海外华人攻占了北京之后,竟然冒天下之大不违,搜查各国使馆,造成重大的外交事件,霍必澜也实在不明白海外华人是在想什么,以自己和海外华人几次接触来看,他们都是文明人,不会不明白这个国际准则吧,这很容易造成各国对海外华人的态度强硬,改变对变的政策, 而自己联海外华人抗俄的计划也很有可能流产。
但现在想这些都是沒有用,还是听一听其他各国的态度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俄国人的表态到是在霍必澜的意料之中,不过俄国人以
第四四九章 外交斡旋(六)
“停止侵略战争。”
“八国联军滚回去。”
“保卫中华民族权益。”
“抗议俄国侵略中国东北。”
“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
“振兴中华,自强不息。”
随着这一声声口号震动云霄,站在英国领事馆的三楼阳台上的各国领事们,都仿佛感觉了脚下的大楼在颤抖。
从阳台上向下看去,只见在英国领事馆门前的街道上,己经站满了人,一直排出了几百米,将整个大街都挤得满满的,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都十分年轻,估计最大也不会超过20岁,看样子似乎是学生,而且还都打着各种书写着口号、标语的旗帜,更是显得声势浩大。
不过整个队伍到是显得颇有秩序, 在距离领事馆大门前6、7米的位置就停了下来,而为首的有十几名年轻学生,其中还有两个竟然女子,打着一面大长条横幅,写着“抗议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 只见其中有一个女子正面对着人群,双手挥舞,似乎是在当众做着演讲。虽然因为距离太远,听不清她演讲的内容,但从学生们的热烈反应来看,显示是颇有影响力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