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有了计划之后,英国人就立刻开始行动起来,首先立刻紧急联络其他各国,通报了德国舰队惨败的消息,并且建议马上让北京的八国联军停止军事行动,并且立刻退回北京驻守,以保存实力,而各国立刻开始进行协商,讨论向中国增兵的事宜。另外也可以偿试和这批海外华人进行接触,一方面是试探他们对谈判的态度和条件;另一方面也是拖延时间,为各国増派兵力赢得足够的时间。

    电报如同雪片一样,从英国发向其他国家,又从其他国家发回到英国,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电报来往,总计超过了百份的电报来往,各国之间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马上停止北京的八国联军停止军事行动,并且立刻退回北京驻守,全力守住北京,同时各国的增派军队一率停止,等于各国协商出一个统一的增兵方案来。德国还表示将向青岛发电,寻问这一战的详细战况,而英国侧责令英国驻上海领事霍必澜,偿试私下和这伙海外华人进行接触,也可以通过其中清国人,了解这伙海外华人的想法,并且展开调查,尽可能的收集一切与海外华人有关的消息资料。

    各国协商一致以后,电报立刻远飞重洋,传到了中国,但这时己经晚了,因为北京的八国联军己经出动,前部己进驻距离天津城不到二十公里的杨村,并且将联军的司令部设在杨村。而最后一批军队离开北京,也过去了大半天的时间,估计应该过了通州。

    这个时代还没有无线电报,所有的电报都必须依赖电缆传递,而相比于欧洲己建了完善的电报网点,在中国只有少数的大城市才通了电报,而现在军队正在途中,没有电报接收点,自然收不到电报,只能靠人工转递,但就算是用快马传递,也要等到一天以后才能传递到杨庄,而在战场上,一天的时间是足以改变许多事情,因此北京的各国公使只能寄望上帝保佑,希望在这一天里不要发生任何事情,八国联军顺利的撤回北京。

    而就在全世界因为徳国舰队的惨败而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八国联军还毫不知情,在杨庄设立的司令部里,正在进行着战前的协商。

    杨村是从天津到北京之间的一个繁华的商业城镇,从天津通往北京的火车在这里还设有一站,在8日6日,八国联军曾




第一四二章 北仓之战(一)
    虽然在军事会议上,英美日三国联手否决了俄国的意见,决定按兵不动,但俄国人从来都是不会老老实实的尊守规据,于是俄军的司令官林涅维奇中将决定,抛开英美日三国,自己带领俄军单干。

    这种拋开其他国家,自己单干的事情,从八国联军成立之日起,就是屡见不鲜。毕竟八国联军只是各国利益冲突,但互相牵制平衡的产物,沒有统一的指挥布置,就连名议上的司令官都不在军中,现在联军的行动是各国的司令官组成一个临时参谋部同共来协商决定,但实际上往往是谁都不服谁。

    结果就是一但有一国认为临时参谋部的决定不符合本国的利益,就会不理临时参谋部的决定计划,而采取自认为符合本国利益的行动。

    甴于制定的军事计划被屡屡打断,导致八国联军的行动十分混乱,甚致还发生过好几次误伤友军的事件,当然也有因争夺利益,互相之间耗孑动刀窝里反的事情也不少。如果不是这时的清廷实在是太过**无能,怎么也不可能就被这样一支乌合之众打得鸡飞狗跳,连首都都丢了。

    现在林涅维奇中将就认为联军的决议显然不符合俄国人的利益,于是也就很自然的决定釆用符合俄国利益的行动,自己单干。

    而这时进驻杨村的俄军共计有6600人,其中作战人员4500人,包括有300骑军,200多炮兵,各种火炮19门;其余是后勤辅助人员。林涅维奇认为这样的兵力完全足够,因为根据天津传出的消息,这批海外华人的陆军在1500人左右,但不可能全部布置在天津,在大沽口肯定还要留下一部份兵力驻守,按照林涅维奇的估计,天津的兵力应在1000人左右,因此俄军的兵力,靠自己单干是绝对足够的。

    不过这伙海外华人以同样的兵力攻下了天津城,而且当时驻守天津的日兵人数也有5000人,实力并不比俄军差多少,却被林涅维奇无视了,当然就算是有人向林涅維奇提起,林涅维奇也不会在意,因为在他看来,海外华人和日本人都是黄皮猴子,怎么可能是战斗民族的对手呢

    于是在会议结束以后,林涅维奇立刻回到俄军的驻地,下令俄军全体开拔,向天津发动进攻。

    很快,俄国人的单独行动就传到了英美日三国的军队,三国对俄国人的行动自然是十分恼火,马上又展开紧急的协商,决定马上集结兵力,准备展开行动。

    原来拋开其他国家,自己单干的事情多了,联军也己经有了足够的处理经验,一般的应对方式就是集结兵力,然后观察局势的发展。如果战局对己方有利,那么就马上参战,赶上去争抢战果;而战局对己方不利也不能坐视不管,会在适当的时候出手相救,因为毕竟现在还是同盟军队,如果损失太大,对联军的全体利益也会受损,或者是等两方打得两败俱伤了,其他各国才冲上去捡便易。反正这一路上就是这么过来的,因此三国恼火归恼火,但也马上就开始布置行动。

    这时穿越军队己在距离天津城约6公里的北仓布置好了防线。北仓在旧时空己被并入天津市区北部的北辰区,原来是京杭运河津京段北岸的一个小镇,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居民约两千余人。

    以前还有漕运的时候,北仓是漕运线上的一个大储粮站,现在虽然取消了漕运,改走海运,但物资从海上只能运到天津,而再从天津转运到北京,还是要走一段运河。因此北仓仍然是运河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随着清廷对海防的重视加强,又在北仓设立了一个军火库,供应天津的守备使用。不过现在北仓的居民己经基本全部跑光了,而粮库、军火库也被八国联军抢掠一空,只剩下一个空镇。

    穿越集团的陆军指挥官诸亚平、秦玉海将指挥部就设在北仓镇,而防线就是以北仓镇为中心,分东西两线布置,两个陆战营各守一线,不过每一线只布置了两个陆战连和两个机枪排,剩下的一个陆战连、一个机枪排是做为预备兵力使用。而刚成军只有十几天的三个新军营也被拉到北仓,一方面是做一些后勤支援工作,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感受一下战场的气氛,这样可以加快新兵的成长。而天津的治安和守备工作则交给新火力支援营和刚成立的公安部付责。

    由于这次的准备时间比较充份,而且又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因此北仓的防御工事修建得十分完善,各种坑道、战壕、暗堡、战地储备所,甚致供两栖战车隐藏的掩体都十分齐全,就等着八国联军进攻过来。

    北仓和杨庄相距约十六公里,因此俄军开拔之后,只用了大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到



第一四三章 北仓之战(二)
    眼看着俄军距离对方的防线越来越近,估计只有500米左右,但就在这时,只听对方防线上枪声大作,只打得俄军的士兵纷纷倒地。

    林涅維奇见了,也有不禁有些吃惊,因为从枪声判断,对方的火力果然很强,而且似乎还装备了大量的机关枪,才能造成这样大的声势来。

    这一次进攻仅仅只維持了十几分钟的时间,俄军就退了来,在阵地上留下了约200俱俄兵的尸体,伤亡不小。不过林涅维奇却并不觉沮丧,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次试探进攻,而且林涅維奇自认为效果己经达到,确定了对方的主要阵地,可以用火炮来轰击对方。

    当然,从俄军进攻开始,对方一直都沒有使用火炮轰击,这也说明对方也担心自己的火炮阵地暴露,等着俄军的炮兵首先开火,确定了俄军的火炮位置以后,再展开打击。

    不过林涅维奇对此也早有准备,他并没有将所有火炮都放在一个阵地上,而是分设了火炮阵地a与火炮阵地b这样两个火炮阵地,将俄军的火炮一分为二,分开布置。这样虽然会使火炮的打击力度稍有减弱,但却可以分散风险,而开火的只是其中一个, 如果对方的火炮开火还击, 最多只能催毁一个火炮阵地,而且这样一来,对方的火炮位置也就暴露,那么另一个火炮阵地就可以向对方的火炮展开打击了。

    想到这里,林涅维奇就立刻下令,命令火炮阵地a的所有火炮开火,向对方展开打击。

    而就在林涅维奇下令之后时间不长,火炮阵地a的火炮还没有开火,只听对方的阵地上连续传来了一串巨大的轰鸣声,林涅維奇也不禁有些意外,因为这应该是对方火炮的发射声音,但刚才俄军进攻的时候,对方的火炮并沒有开火,而现在俄军停止了进攻,对方反而开始炮击,实在是想不通这伙海外华人到底是打算干什么或者说黄皮猴子的智商有限,因此做出一些愚蠢的举动来也不足为奇。

    但就在林涅维奇想着的时候,只听“轰轰轰轰” 一连串猛烈的爆炸声音传来,而方向正是俄军的火炮阵地a。也就是说对方发射的炮弹竟然准确无误的落到俄军的火炮阵地上,这也让林涅維奇大为震惊,对方是怎么知道自己的火炮阵地的位置

    其实俄军的行踪,以及兵力分布对穿越军队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因为无人侦察机早己将俄军的动向看得一清二楚,并且将适时的视频传到穿越军队的北仓指挥部里,因此穿越军队的指挥官诸亚平、秦玉海正对着显示屏指指点点,议论俄军的兵力分布。

    俄军将火炮分设为两个阵地,两位指挥官自然都看得十分清楚,只是俄军一开始并没有使用火炮的意图,因此穿越军队也不急于向俄军的火炮阵地展开打击,但俄军的第一次进攻受挫之后,在火炮阵地a的火炮开始动起来,诸亚平和秦玉海立刻知道,俄军打算用火炮来轰击穿越军队的阵地,于是也立刻下令给两个迫击炮连,马上向俄军的火炮阵地a展开打击。

    在战斗开始前,诸亚平和秦玉海就在阵线上设立了五个炮兵阵地,数量远多于俄军,不过两人并沒有将迫击炮分散布置五个炮兵阵地上,仍然是集中使用,只是在战斗中不断转移迫击炮阵地的位置,简单的说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利用迫击炮轻便灵活,无论是转移还是重新布置的速度,都要比一般的火炮快得多,让敌军根本不可能掌握穿越军队的炮兵位置。

    这时两个迫击炮连共计十八门迫击炮己在一号迫击炮阵地结集待命,而且无人机也早己将俄军两个火炮阵地的坐标位置传给各个炮组,可以说己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下令了。

    而接到了指挥部的命令之后,两个迫击炮连分为两批次,每个批次一波发射三轮,然后进行更换,这样轮流向俄军的炮兵阵地a开火轰击,并且利用轮换的机会,修正射击单元参数。

    迫击炮不仅轻便灵活,容易移动,而目发射的速度也要比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型口径的火炮快得多,即使是人工填装,但最快的射速可以达到20发/分钟,当时在实际的战场上,不可以达到这样的射击速度,一般的射击速度在6-12发/分钟,现在迫击炮连的发射速度大体就在此之间,因此前三轮炮击在三十秒钟内全部发射完毕,一共二十七发炮弹,有大半都准确的落在俄军的阵地里,顿时在俄军的火炮阵地上响起了片爆炸声。

    虽然迫击炮的炮弹威力要比同口径的火炮小得多,穿越军队使用的pp89式10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威力或许还不如这个时代7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但落到



第一四四章 北仓之战(三)
    穿越军队当然沒有设置两个炮兵阵地,而是在战前就设定好了炮兵的战术,即在每个炮兵阵地只进行六轮轰击,然后就马上撤离,转移到其他的阵地上去,而且从轰击开始,到撤离,必须在五分钟的时间內完成,以免遭到俄军的火炮还击。尽管俄军的火炮还击未必会来得这么快,也未必能打得那么准,但穿越军队可不能冒这个风险,因为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都损失不起。

    完成了在一号炮兵阵地的炮击任务之后,两个迫击炮连的战士们立刻将迫击炮拆解,然后将各部件分由本班的不同战士携带,向下一个炮兵阵地赶去。不过所有的战士都没有携带炮弹,原来是为了炮兵们快速转移,所有的炮弹都预先放置在各个炮兵阵地附近,由新兵付责看守搬运,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将炮弹运到阵地上,交给炮兵战士使用,反正在每个阵地给每门炮只用准备六发炮弹就行了。

    十五分钟以后,两个迫击炮连已全部转移到五公里以外的二号炮兵阵地,而新兵己将炮弹送到阵地来,在三分钟的时间內,各个班的战士们己重新将迫击炮装配好,同时无人机也将俄军的炮兵阵地b的相对坐标位置发给两个迫击炮连,因此每个班立刻调整各炮的射击参数,装弹瞄准,这个过程只用了二分钟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内,俄军的火炮展开了还击,声势到是不小,毕竟在俄军中有几门100毫米口径的重炮,只不过所有的炮弹全都落到一片空地上,尽管几乎将所有的地都犁了一遍,但对穿越军队却没有造成一点损失。

    这时在穿越军队的二号炮兵阵地上,穿越军队也向俄军的炮兵阵地再度展开炮击,而且也和上一轮一样,两个迫击炮连轮流开火,每轮进行三次齐射。顿时就将俄军的炮火压制住,而等全部六轮炮弹全部打完以后,俄军的炮兵阵地b也被彻底的打残。

    双方的炮战,是穿越军队取得了完胜,俄军的火炮对穿越军队再也不能造成任何威胁了。而穿越军队的指挥宕诸亚平和秦玉海也松了一口气,因为战斗进行到这个时候,穿越军队基本己经胜卷在握了。

    在这一战之前,两人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因为陆军都是由原来隶属于海军的海军陆战队转化而来,两位陆军的指挥官原来的军街都只是中校,而海军的指挥官尚晋峰的军衔是大校,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的准将,可以说是半步跨入将级,而军衔相比巨大,但职务却是平级,诸亚平和秦玉海承受的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这一战是陆军正式成军之后的第一战,也是两位指挥官首次独当一面,两人也自然都希望取得一场胜利,来为自己正名,为新成立的陆军正名,由其是就在一天前,海军在渤海海战中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而且临时军事委员会也表示过,考虑到陆军刚刚成军,而且实力不足,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海军可以用舰载导弹给陆军提供支援。

    诸亚平和秦玉海当然知道,军事委员会并不是看不起陆军,而是基于事实和全盘的考虑,毕竟陆军的实力确实不如海军,不过两人还是希望尽可能在没有海军支援的情况下取得一场胜利,而且这一场胜利不仅要赢,而且要赢得漂亮,由其是要将人员损失降到最低。

    而俄军对穿越军队威胁最大的就是火炮,因此打掉了敌军的火炮,也解除了自己的最大威胁,既使不用海军的支援,也足以击败俄军的进攻,虽然战果没有海军那么辉煌,但也不用在海军面前低头了。

    就在这时,监控无人机的士兵道:“营长,俄军又发动进攻了,这次上来的是骑兵。”

    虽然成立了陆军,但现在穿越军队仍然是营的编制,因此战士们对诸亚平和秦玉海的称呼仍然还是营长,两人到也沒有太在意,立刻都赶到了显示屏前,果然看见俄国的骑兵铺天盖地的向自己的防线冲了过来,既使是从显示屏上看,但仿佛也感觉到马蹄的轰鸣声。其实俄军只有三百余骑兵,只是骑兵冲锋拉得要比步兵散得多,因此给人造成以漫山遍野的印像。

    原来俄军的两个炮兵阵地都被穿越军队打掉,林涅维奇也知道战局对俄军极为不利了,但如果就这样撤军,回到杨村以后肯定会被英美日等国笑话。

    当然笑话还是小事,关建是这一战不仅没能取胜,而且俄军的炮军几乎损失殆尽,对以后俄国与其他国家争夺中国的利益是相当不利的,因为没有炮兵,在以后的战斗中,俄军很难取得好的战果。同时对林涅维奇的前途,也笼上了巨大的阴影。俄国崇尚军功,对这次参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十分重视,因此失败的将军是不会有前途的,自己回到俄国之后,肯定不会再得到重用了。

    而现在唯一的挽救之策就是不惜一切代价



第一四五章 北仓之战(四)
    不过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的威力虽然巨大,但毕竟只有12挺,而且还是分成两批开火,因此不可能完全阻止得了俄国骑军的冲锋,不过等到俄国骑军冲到距离穿越军队的阵地约五百米左右的时候,阵地里的qz95式班用机枪纷纷开火,加入射击。

    虽然qz95式班用机枪的射程、杀伤力远不及qjz89式12.7毫米重机枪,但却数量众多,而且精度高、射速快、射出的弹幕密集,只要是俄军的骑兵被击中,至少都会挨十几发,再强壮的战士、战马也经不住这样的打击,战士惨叫着从马背上栽倒下来,而战马发出悲鸣,倒地不起,俄国骑军被打得成排成片的倒地,转眼间战场上就躺遍了人马的尸身。

    而在俄国骑军的身后,出来了大批的俄国步兵,举着上好明晃晃刺刀的步枪,嘴里大叫着“乌拉——乌拉——”,向北仓阵地冲了上来,一时间竟然遍布战场,仿佛人海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不过在阵地上,穿越军队的战士们举起自己的自动步枪,各种武器一起开火,纷纷向俄军展开射击,一时间枪声响如爆豆,密集如雨点,尽向俄军射去。

    在这猛烈的火力打击下,俄军的士兵就像疾风中的枯草一样,几乎是成堆成堆的中弹倒地,伤死无计其数。不过尽管不断有俄兵倒下,但后面的俄兵却是前仆后继一样,不断的补充上来,然后再倒下,再又有人补上来,仿佛根本不畏惧死亡一样。

    在北仓指挥部里指挥做战的诸亚平、秦玉海也对俄军不知是勇敢还是鲁莽的进攻惊叹不己,诸亚平道:“好家伙,老毛子还真不愧是战斗民族啊,还真有不怕死的士兵。”
1...3839404142...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