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另外现代军舰的火炮都有自动指向目标糸统,不受运动及舰体的纵摇、侧摇影响,因此在运动中开火,对于现代军舰的命中率影响并不大,仍然可以让岳阳舰、襄阳舰充份发挥火炮在射程和精准度的优势,另外可以像刚才两舰轮番轰击秋津洲号一样,依次攻击后面的日本军舰。

    其实这时岩崎达人下令日本舰队转向,抢占“t” 字横头,也是无奈之举,岩崎达人当然知道,现在的距离远不是日本军舰的有效射程,就算是抢先转向,占到“t” 字横头,集中侧舷火炮开火攻击,也只是漫无目地的乱轰,不过如果日舰继续前进,达到日本海军要求的“三千米以内开火” 的规定,则大约需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虽然五分钟的时间在海战中真不算长,老一点的大口径火炮在五分钟仅仅只能发射一轮,但以对方刚刚表现出来的射速和精度来看,恐怕不等秋津洲号进入有效射程,就先被对方给击沉了。因此在这个时候只能选择转向,让所有的己舰都以侧舷对敌,发挥最大的火力。

    岩崎达人当然也清楚,在这个距离上开火,基本没有准度可言,但毕竟是火力全开,自然要比只有秋津洲号舰首的两门火炮要好得多,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够击中对方几炮,而且就算击不中对方,也能够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降低对方的命中率。另外转向之后,就算是打不赢对手,也方便从战场上撤离。

    由其是看到对方的两艘军舰与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向,岩崎达人也松了一口气,幸好是对方没有选择与自己同向,否则还真是麻烦了,这时秋津洲号己经完成了转向,桅杆上的瞭望员报告,随后的明石号也开始转向了,岩崎达人立刻下令,挂出自由开火的旗号,命令完成转向的军舰向岳阳舰、襄阳舰开火轰击。

    秋津洲号主要武器是舰首尾各一门双联152毫米炮,中间的左右舷各三门单联120毫米炮,和四门47毫米机关炮;因此在侧舷上可以集中四门152毫米炮,三门120毫米炮和四门47毫米机关炮;而须磨号和明石舰是以秋津洲号为蓝本的缩水版,因此首尾各减少了一门火炮,是单联152毫米炮,而120毫米炮相同,47毫米机关炮在左右舷各加两门,侧舷可以集中二门152毫米炮,三门120毫米炮和六门47毫米机关炮。

    另外还有通报舰龙田号排水量650吨,也装了两门120毫米炮和四门47毫米机关炮,而最小的浅水炮舰爱宕号,虽然只是一艘排水量仅614吨的小舰,但却装配了一门210毫米的大口径火炮,和一门120毫米火炮。其实这种浅水炮艇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常见舰型,就是在小舰体上加装只有主力舰才装备的大口径火炮。

    不过这种船的实际用途并不是出海打仗,而是当作近海的移动的炮台使用。相比起修建在陆地上的炮台来说,浅水炮艇的成本低,可以运动,方便灵活,而且还能在一些河道、湖泊中使用,因此更具有实用性。在当时的中国,对这种浅水炮艇有一个非常形像的名称,叫蚊子船,并不是表示这种船体小质弱,而是指船小炮大,犹如一只小小的蚊子,看似不起眼,真要被叮上一口,也绝对不是什么好受的事情。

    而加上了这两艘小舰,日本舰队的火力也




第十六章 日舰逃跑
    再往后面,就是两舰小舰,通报舰龙田号和浅水炮舰爱宕号。

    这两艘小舰都只有600多吨的排水量,虽然爱宕号扛着一门210毫米囗径的大炮,但舰体全部都是用的普通钢板,并沒有一块装甲,因此防御力极差,别说是襄阳舰上的双联100毫米口径的舰炮,就是岳阳舰上的76毫米舰炮对付这两艘小舰也是绰绰有余。

    结果岳阳舰首先向龙田号一轮火炮攻击,密集的炮火几乎将龙田号打成了筛孑,海水疯狂的从缺口中涌入,眼看着不用襄阳舰开火,龙田号就不行了。

    只靠岳阳舰的舰炮就击沉了龙田号,让王海龙扬眉吐气,老实说刚才的三轮炮击,真正取得实质战果的,都是襄阳舰,这也让岳阳舰上的官兵们觉得十分憋倔,因为在中国海军中,岳阳舰是主力护卫舰,是大部份军演的主要参与者,甚致可以成为航母编队的一员,为航母护航;而襄阳舰己逐步退居到二线,主要的作用是在中近海巡航,一般高水平的军演都不会要它参加,而且岳阳舰的综合战斗力足比襄阳舰领先一代,两舰的官兵平时见面,襄阳舰上的士兵都要低着一头。

    而现在虽然得到参加实战的机会,却是一场旧式的舰炮对决战斗,结果岳阳舰的表现明显不如襄阳舰,这让岳阳舰上的官兵们怎么能服气呢不过这次击沉了龙田号,才算是让官兵们稍稍的顺了一点气。

    不过击沉了龙田号,剩下的爱宕号当然就让给襄阳舰,争胜归争胜,但王海龙这一点胸襟还是有的,何况这只是穿越之后的第一战,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让岳阳舰正名,等对上万吨级的战列舰,才是岳阳舰大显身手的时候。

    收到了岳阳舰的指令,襄阳舰的舰长谢伏瞻也不禁大笑了起来,道:“看来王舰长并没有叫独食啊,还是给我们留了一份。”

    副舰长靳克文道:“既然王舰长把爱宕号留给我们,那就不要辜负了王舰长的好意,咱们可要好好表现一下,看看几炮击沉爱宕号。”

    政委李超放下望远镜,笑道:“击沉爱宕号,我怎么听怎么别扭,在穿越之前,我们中国海军也就是只有昆明舰能和爱宕号叫板,咱们和岳阳舰拴在一起也不是爱宕号的对手。”

    虽然在这个时代,爱宕号只是一艘排水量仅为615吨的浅水炮舰,根本就看不起眼,但在另一时空里的二十一世纪,爱宕号却是大大有名,是日本自卫队在金刚级导弹驱逐舰的基础上,釆用美国阿利?伯克2级驱逐舰的宙斯盾系统,建造的一型导弹驱逐舰。因此被称为日本的宙斯盾驱逐舰,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之一,同时还是中国海军在亚洲的主要对手。在舰队穿越之前,中国海军中只有号称“中华神盾” 二代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也就是穿越舰队中的旗舰昆明舰,才能与之相抗衡。

    谢伏瞻道:“新舰使用老舰的舰名,是海军的传统,其实在日本历史上还有一艘军舰叫爱宕号,就是在二战期间日本帝国海军的重巡洋舰。高雄级的2号舰。而且在此之前,日本还建造了一艘爱宕号,是在一战之后,日本计划建造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的3号舰,不过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规定所限,该舰还没建成便解体了,因此爱宕号是日本使用最多的军舰名。”

    靳克文呵呵笑道:“管他几艘爱宕号,只要不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爱宕号,其他的爱宕号我们都可以分分钟灭了,就从这艘爱宕号开始。”

    就在几个人的谈笑之间,襄阳舰的舰炮又开火了,这一次襄阳舰的舰炮是釆用单发模式,双炮齐射,第一轮炮弹落到爱宕号左舷十米的地方,激起了两道十余米高的水柱;而第二轮炮击就有一发炮弹击中了爱宕号的舰尾。

    而就在这时,爱宕号上的210毫米主炮开火,不过炮弹只落到距离襄阳舰三百余米的地方,激起了一根十余米高的水柱。就在爱宕号开火的同时,襄阳舰再度开火,这一次两发炮弹全部都击中了爱宕号。一发击中舰桥,另一发击中舰舷,结果造成爱宕号严重受损,舰体明显倾斜。

    紧接着襄阳舰的第四轮炮击又全部击中爱宕号,舰体大角度倾倒,舰上的日本士兵纷纷跳海逃命,就像下饺子一样。

    不过虽然击沉了两艘小舰,但另外三艘巡洋舰秋津洲号、明石号、须磨号却都和岳阳舰、襄阳舰交错而过,并且逐渐的拉开了距离。这三艘巡洋舰虽然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但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以内,而这时全都开足了马力,向岳阳舰、襄阳舰的反方向行驶,显然打算脱离战场。

    虽然岩崎达人有心要建功立业,但毕竟还是头脑清醒的舰长,经过刚才一轮交火,岩崎达人的心里明白,这两艘形状怪异的军舰看似火力不强,但火炮的射速极快,而



第十七章 追击日舰
    海军是一个外事活动很多的军种,经常有外出交流、访问、参加军演的活动任务,因此对外语的要求很高。中国海军的官兵基本都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对话交流。还有相当一部官兵掌握了两门或三门外语。而除了英语之外,以会俄语、日语的官兵最多。

    因为在欧州国家,基本都能用英语交流。而在护航舰队穿越之前,中俄关系正处于一个十分良好的时期,互相之间的军事交流十分密切,经常联合举行军事演习训练,因此有不少士兵学习俄语,以便于和俄方进行更好的交流。而学习日语则是出于对日本的警惕,和中俄关系逐渐良好不同,中日关糸基本可以算是建交以来最差的时候,中国有不少军事行动都是以日本为假想目标,而学习日语可以更好的了解日本的情况,有利于防范日本的挑恤。在穿越舰队中,就有不少士兵能比较熟练的掌握日语。

    岳阳舰上配备有二条救生艇,八条橡皮艇,做为救生设备,每救生艇最多可以容纳二十五人。王海龙下令,放下两条救生艇,每条艇上配四名士兵,除了驾驶员之外,其他三名士兵均携带一支95式步枪和一把92式手枪,赶去救援落水的日本士兵。而岳阳舰、襄阳舰则完成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向,开足马力,向秋津洲号、明石号、须磨号逃走的方向追赶了过去。

    因为是逃跑,因此三艘日舰并没有保持纵队的阵形,明石号和须磨号一左一右,并列的在秋津洲号的身后行驶,三艘军舰形成了一个三角形。

    而这时在秋津秋号上,岩崎达人己经接到了瞭望台上的报告,知道岳阳舰、襄阳舰己经完成了转向,正在追赶自己,因此岩崎达人立刻命令瞭望台测量双方之间的距离。

    不一会儿,瞭望台报告:“长官,敌舰和我们相距约有13.2千米。”

    岩崎达人听了之后,也稍稍有些安心,毕竟差着十几公里,想要追上来,也并不容易。因此岩崎达人又道:“我们现在的航速是多少”

    负责驾驶的军官道:“长官,是15.2节。”

    岩崎达人点了点头,秋津洲号的最大航速是19节,而明石号、须磨号的最大航速都是20节,不过在刚才的战斗中,三艘巡洋舰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损,对航速自然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秋津洲号、须磨号还好一些, 明石号的一个锅炉受损,而且舰舱进水六十余吨,航速大降。虽然经过了管损士兵的加紧抢修,进水口被基本堵住,而舰体內的进水也被抽出来不少,但仍然只能免强以十五节的航速行驶。

    岩崎达人在心里默默的估算了一下,认为以目前的航速行驶,也足以让自己这三艘巡洋舰摆脱对方的追击,逃回大沽口去。因为在这个时代,战列航的航速在16-18节;装甲巡洋舰的航速为18-20节;而防护巡洋舰的速度一般在20-22节左右,像日本在甲午战争的功勋军舰吉野号的航速达到了惊人的23节,在这个时代,己是罕见的高速巡洋舰了。

    而现在交战的地方离大沽口并不远,只有三十多公里,就算这两艘军舰的速度达到和吉野号一样后23节,想要追赶到距离自己五千米左右,也需要约四十分钟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就足以让三艘日舰行驶到大沽口港口十里范围的海域内,这样就可以得到港口內停泊的其他各舰的支援,在这个时候,大沽口还停泊着好几艘超过五千吨以上的中大型军舰,甚致还有一二艘达到万吨的战列舰,战斗力是相当可观的。

    但就在这时,只听话筒中又传来瞭望台上的报告:“长官,现在我们和敌舰的距离是12.1千米。”

    岩崎达人怔了一怔,这才过去多少时间恐怕连五分钟都没有,对方竟然就追上了一千多米,虽然岩崎达人还来不及计算这样速度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肯定不会有好结果,因为对方并不用完全追上自己,刚才对方的火炮可是一直都在七千米以外的地方开火。因此岩崎达人立刻道:“马上测算对方的速度”

    大约二三分钟之后,瞭望台答复:“报告长官,敌舰的航速应该是在25-26节之间。”

    岩崎达人听了,也不禁大为震惊,25-26节的航速,这根本就不可能,至少在岩崎达人的认知内,还不知道那个国家的军舰能够达到这个航速,这么看来,建造这两艘军舰的国家或工厂不仅仅是有先进的火炮和瞄准技术,恐怕还开发出一型更为先进的蒸气机来。那么这两艘军舰还会有什么自己所不知的技术呢

    &nb



第十八章 海红旗16
    岩崎达人苦笑了一声,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不过在决定放弃明石号的时候,岩崎达人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因为现在秋津洲号的航速要比须磨号慢了差不多快有两节,因此如果对方追上了明石号还不肯罢手,或是分出一艘军舰来追赶秋津洲号、须磨号,那么就只能再牺牲掉秋津洲号了,毕竟在秋津洲号和须磨号之间,显然是速度更快的须磨号逃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现在须磨号己经超出了秋津洲号大约五百多米的位置。

    于是岩崎达人十分平静的扶了扶自己的军帽,对副官道:“向须磨号发旗语,让他们全速前进,不要管我们,到了大沽口之后,立刻把今天的战况回报给国内,这一点至关重要。”顿了一顿,岩崎达人沉声道:“转向90度,迎战敌舰,

    传令兵立刻向信号下令,让旗手给须磨号发令,而岩崎达人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看指挥室的其他日本军官,道:“各位,大家就准备为天皇陛下尽忠吧。”说着,岩崎达人高举双臂,大呼道:“天皇陛下,万岁。”

    指挥室里的其他日本官兵也都纷纷举起双臂,一起高呼:“天皇陛下,万岁。”

    虽然这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到发动侵华战争时那样全面军国主义化,但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已经十分浓烈了,由其是在甲午战争中击败了清廷,更是让日本国民的信心膨胀,而在甲午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日本海军更是充满了好战的狂热情绪,为日本建功立业,开拓疆土,为天皇尽忠,那怕是玉碎也在所不惜的思想在海军当中,颇为流行。因此尽管指挥室里的日本官兵都知道,岩崎达人决定牺牲秋津洲号,以确保须磨号能够逃回到大沽口去,谁都知道调头与敌舰作战必死,但岩崎达人带头高呼“天皇万岁”, 成功的激发起了官兵们殉道般的狂热情绪,每个人都充满了斗志,炮手就位,舵手操舵转向,就连岩崎达人也走出了有装甲保护的指挥室,来到露天舰桥上,指挥作战。

    在露天舰桥上指挥战斗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虽然有视野开阔的有利条件,但却沒有一点保护设施,一但指挥官发生意外,将会导致全舰的指挥混乱,影响士气,在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提督丁汝昌就是在露天舰桥上指挥战斗,结果日舰炮弹击中打碎舰桥甲板,丁汝昌左腿及脚为铁木击伤,右脸、头颈部及右臂被火焰灼伤。尽管在战斗中丁汝昌一直坚守在甲板上,但己无法指挥全军作战了,在随后的战斗中,北洋水师就是在无统一指挥下进行战斗,这也是大东沟一战北洋水师败阵的原因之一。

    虽然有关于丁汝昌开战受伤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由于舰桥年久失修,被定远舰的火炮发射时的后座力震塌,无论是那一种,都说明在沒有保护的露天舰桥上指挥战斗,显然是太危险了,因此在甲午战争以后,各国海军都规定舰长必须在指挥室里指挥战斗。同时在后期设计的军舰中,都设计了有装甲保护,尽可能满足视野的指挥室。

    而现在岩崎达人来到舰桥上指挥作战,显示出他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同样也是激励全舰官兵的士气。

    秋津洲号的舰体缓缓的转向,而刚刚登上舰桥的岩崎达人还有随行的其他日本官兵们却都看到了令自己毕生难忘的一幕。

    虽然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一战中阵亡,但还是有少数人存活了下来,当时在秋津洲号上服役的瞭望长少尉小野东三郎在其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当时我们都己经抱定了全舰玉碎的决心,也要阻止岳阳舰追上须磨号,当舰长登上舰桥的时候,岳阳舰距离我们只有五千多米,那一天的天气很好,因此我可以看得十分清楚。在岳阳舰的前甲板上,忽然冒出了大量的浓烟,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岳阳舰上突然失火了,但接下来我看见一个椎形前端,长圆柱一样的东西从岳阳舰的前甲板下升起出来,看起来有一些像炮弹,但比正常的炮弹要长得多,而且全部升起来之后,未端还冒出很长的橘黄色火焰,一直飞升上天空,然后呈抛物线运行,从我们的头顶上飞了过去,击中了在我们前面的须磨号,看起来有些像焰火中的冲天炮一样。当时我们这些在甲板上、舰桥上的人都看呆了,以至于须磨号被击中发出的巨大的爆炸声都像没有听到一样,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武器,炮弹竟然可以不从炮膛中打出来,而且尾部还喷着火焰。虽然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人说话,但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样的对手实在太可怕了,根本不是我们能够战胜的。”

    小野东三郎只是如实的记录下自己看到的一切,但他却沒有想到,在若干年之后,自己的日记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被公布,成为研究者们研究穿越舰队的历史中,一份相当重要的材料,为称为【小野日记】,研究【小野日记】,甚致发展成为一门学问。

    当然小野东三郎的



第十九章 自沉
    海红旗16的战斗部重达65千克,填药量大约为35千克,考虑到两个时代火药威力的差异,因此威力大约相当于这个时代一发10英寸口径火炮射出的炮弹。但炮弹是平射,而海红旗16是从空中几乎以垂直的角度当头惯下,而海红旗16的全重700千克,在惯性的作用下,形成的冲击力远超过了一发10英寸口径火炮射出的炮弹,因此立时就将须磨号的甲板击穿,随后发出的轰然爆炸,几乎将须磨号炸成了两截。
1...34567...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