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沈千峰道:“你懂什么,强龙难压地头蛇,北京城是什么地方,天下脚下,皇城京都,经过明清两代,己经有600多年了,海外华人再厉害,才来中国几天?才进北京城几天?北京城里有北京城的规据,谁进了北京城,都得按照北京城的规据来,海外华人又怎么样,我知道海外华人打仗厉害,但那又能怎样,还能拿大炮把这北京城给轰个底朝天吗!所以我也没有办法,你回去吧。”
李承桂听了以后,脸色也有些凝重了起来,道:“师父,那么这两个飞贼的背后,是谁在支持他们!”
沈千峰“哼”了一声,道:“你小子别想套我的话,我可是什么都不知道,都没有说!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告诉你。时候也不早了,回去吧!替我给你爹带个好,那天他的腿脚好了,让他过来坐坐,咱们老哥俩喝几杯。”
见沈千峰下了逐客令,李承桂也不好再停留,尽管他对沈千峰的话糊里糊涂,不明其意,但这时也只能起身告辞,不过沈千峰的态度到还客气,让沈明广送他出门。
等沈明广送李承桂回来,只听沈明宏道:“爹,您和小子废个什么话,早把他赶出去不就得了吗!”
沈千峰狠狠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刚才差一点就坏了事。成天就知道架鸡斗狗,游手好闲,叫你办的事,那一件办好了,老老实实听话就是了。”
沈明广道:“爹,送走了。”
沈千峰点了点头,道:“看来这件案子让海外华人很是棘手啊!”
沈明广道:“是啊,现在街头巷尾都已经传开了,都说海外华人没能耐,被两个飞贼耍得团团转呢!”
沈千峰道:“这几天你出去打听打听,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海外华人找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就得把这事情弄个明明白白。”
沈明宏一听,又有些着急了,道:“爹,你这是什么意思,非要把事情弄明白,这是还想帮海外华人还是怎么着?”
沈千峰怒喝一声:“闭嘴,我做什么事情,还用你来说吗!这几天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那儿也不许去,敢出门半步,看我不打断你的腿。下去吧!”
沈明宏也不敢再犟嘴,只好跟沈明广一起离开。而等他们兄弟走了之后,沈千峰才轻轻叹了一口气,大儿子的头脑简单,性格粗鲁,又不务正业,实在是难成大器,也接不了自己的班,如果把家业交给他,根本就守不住;二儿子到是精明强干,可惜还太年轻了,至少还要再历练好几年,才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沈千峰心里明白,别看沈家风光了三代,其实也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不知有多少人再盯着自己家的这个总捕头位置,当初自己从老爹那里接过的位置时,也是经过了好几次暗算,才算坐稳了。现在自己还在,尚可以镇得住场子,一但自己不在了,恐怕不知有多少明枪暗箭奔向自己的两个儿子,只是自己也年过60,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不知道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把二儿子培养上道。
如果是在清廷到也还好些,毕竟自己这几十年来,也结交了几个真朋友,并培养了一些真正的心腹徒弟,有这些人的帮衬,二儿子就算上位时年轻了一些,也能稳得住局面,偏偏现在又遇到了改朝换代,让时局也变得扑朔迷离,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将这个位置平稳的传到儿子手里。这次出了这个案子,到是个机会,自己可千万不能错过了。
而李承桂在回家的这一路上,都在想沈千峰对自己说的话,他当然听得出来,沈千峰这是话里有话,但琢磨了一路也没有琢磨明白,沈千峰的这些话里藏着什么话。在不知不觉中,己经回到家里,先去见父亲李平璋。
他的父亲李平璋,原来是顺天府的一名文笔书吏,不仅刀笔功夫纯熟,而且为人八面玲珑,由其善于察言观色,见儿子回来,满面疑惑之色,知道是儿子是在沈千峰那里遇到难题,于是道:“承桂,你这次去看你师父,他都说了些什么!”
李承桂道:“爹,师父说的话云遮雾罩,话里有话,只是儿子参不明白,只怕明天见了首长,不好交待。”
李平璋点了点头,道:“说给我听听,我到是宴看看这条老狐狸耍得是什么心眼。”
李承桂知道自己的老爹虽是书吏出身,但可也不是等闲之辈,这察言观色,听言知心的本事远在自己之上,自己听不懂沈千峰的话,却瞒不过老爹,因此就将自己和沈千峰的交谈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零三章 错综复杂(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听完了李承桂的讲说之后,李平璋闭着眼睛,沉呤了好一会儿,才道:“沈千峰这条老狐狸,聪明一世,却糊涂一时,只怕这次却要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李承桂忙道:“爹,您看出沈千峰的用意了吗!”
李平璋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反问道:“你猜猜看,这两个飞贼的背后是什么人在支持呢!”
李承桂道:“我到是想过,大约是前清的王爷贝勒贝子宗室官员这些人吧。”
李平璋点了点头,道:“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谁愿意和现在的朝廷,不,——是政*府过不去呢!也只有这些人,才能提供三个王府的详细地图,所以这到也并不难猜。”
李承桂道:“只是现在北京城里的王爷贝勒贝子宗室官员这些人,少说也有好几百号,总不会是都在支持那两个飞贼吧。”
李平璋道:“当然不是,支持那两个飞贼的,肯定只是少数人,但要从这几百号人里把那少数人找出来,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现在的政*府毕竟是初来乍到,未必猜不到是谁在支持那两个飞贼,只是要他们把人找出来,确实是有些为难了,但若是沈千峰出马,他在北京的门路多,人脉广,到真还不是什么难事。”
李承桂道:“那么师父为什么又说这件事情查不得,还叫我不要趟这滩浑水呢!”
李平璋“哼”了一声,道:“这只老狐狸,他耍的那点心眼,也就是只有骗骗你这样的年轻人,我来问你,北京城里的王爷贝勒贝子宗室官员这些人,能和现在的政*府相抗衡吗!”
李承桂道:“当然不能,朝廷在的时候,尚且不是政*府的对手,何况现在朝廷早己亡了,王爷贝勒贝子宗室官员早己失势,怎么可能和政*府相抗衡呢!师父一世精明,怎么就看不透这一点呢!”
李平璋呵呵笑道:“他那里是看不透这一点,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还说什么北京的规据,所有的规据都是人定的,大明有大明的规据,大清有大清的规据,现在是华东政*府当家,自然是由华东政*府来规据,没个说新朝还得守旧朝规据的道理啊。”
李承桂连连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那师父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李平璋冷笑道:“还能是什么药,他不过是想借这次的飞贼行窃之机,自抬身价,还在现在的政*府里继续当他的总捕头罢了。”
李承桂也是十分精细之人,只是历练不足,因此在人情事故方面比他老爹还差着一大截,但经李平璋这一点,立刻就明白过来,沈千峰在和自己的谈话中,虽然口口声声称不能管这件事,还云遮雾罩的把什么这规据那规据的扯了一堆,但在言语之间,确实是处处透着自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意思,看起来确实是像自己老爹说的,就是借这个案子,给自己抬身价,即要我沈千峰出山破案可以,但要谈一谈条件,也就是在华东政*府的警察系统里,恢复他以前在清廷的地位。
虽然李承桂向周勉推荐沈千峰出山,可从来没有想过要让沈千峰恢复他以前在清廷的地位,因为这几个月的培训学习,他十分清楚,华东政*府是绝不会允许出现沈千峰的人,因此道:“这绝不可能,政*府是绝不会答应师父的条件。”
李平璋点了点头,道:“所以我才说沈千峰这次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本来这次是沈千峰为政*府立功的一个大功的好机会,如果沈千峰抓住这个机会,也不难在政*府里谋个一官半职,可惜沈千峰却打错了算盘,自以为可以拿这件事为挟,白白错过了这个大好机会。他还以为政*府没有他就破不了这个案子。也不看看现在是个什么时候。”
李承桂道:“但是师父不出山,这案子也确实不好办啊!别人可没有师父那么广的路子啊。”
李平璋连连摇头,道:“你呀,还是太年轻了,经历的少啊!还以为政*府真的拿这个案子没办法吗?只要把沈千峰的家人抓起来,逼他限期破案,你看沈千峰还敢不敢摆谱,再者把北京所有的王爷贝勒贝子宗室官员都抓起,挨家挨户的搜,一个一个的拷问,难到还问不出个结果来吗!”
李承桂呆了一呆,道:“政*府不会如此行事吧,我们警队培训时,都说凡事抓人、处理、审迅都是要有真凭实据,绝不能滥用职权。”
李平璋呵呵笑道:“那是政*府初立,需要一个新气像,但千万别政*府真的破不了这个案子,沈家风光了三代,弄得沈千峰真有点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还以为没有他就真成不了事。”
李承桂连连点头,道:“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只是明天我到局里见了首长,应该怎么说呢!”
李平璋又闭着眼睛想了想,道:“你只管把沈千峰对你说过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你的首长,其他的话都不要说,并且装作不懂沈千峰的意思样子,且看他们怎么说。”
李承桂道:“好,我明白了。”
第二天,李承桂到警察局上班,将自己去请沈千峰的过程,以及和沈千峰的对话,十分详细的告诉给周勉,同时也表示沈千峰不愿出山,自己也没有办法。
而等李承桂说完之后,周勉道:“听你所说的情况,你师父是知道一些内情。”
李承桂道:“若说全都知道,那到也未必,但多少应是知道,毕竟我师父的消息灵活,而且如果顺着这个路子去查,加上我师父在北京的人脉关系,应是可以查出来的。故此我才想请他出山,那知他却是不愿出山,我也无可奈何啊。”
周勉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其他人的脸色也都不大好看,冯彧道:“我看他肯定知道内情,应该命令他把知道的都说出来,否则就是包庇犯罪。”
陈吉柏道:“干脆就把他抓起来审问,不信他不说。”
周勉的脸色一沉,道:“这是什么话,你们两在培训课上是怎么学的,不记得我们和前清是不一样的,警察是服于人民的,不能滥用职权,抓人、审讯都要有证据才行,都忘了吗?”
冯彧、陈吉柏听了,也都底头不语,周勉道:“沈千峰不愿出来帮忙就算了,又不是没有他就破不了这个案子,等我们把这个案子破了,看他还有什么说。”又对李承桂道:“李承桂同志,你师父不愿出山帮忙,并不是你的责任,所以不要放在心上,好好把你的工作做好。”
李承桂赶忙立正站好,道:“是。”
其他人都离开以后,周勉才坐到椅孑上捶了捶头,虽然刚才在李承桂、冯彧、陈吉柏说得慷慨激扬,信心满满,但其实周勉心里对破案也没有底,监探、巡逻的方案是布置下去了,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而沈千峰又不愿出山帮忙,周勉当然听得出来,沈千峰这是在拿架子,想以破案来和华东政*府进行交易,索要权力,但这是华东政*府绝对不能允许也不会接受的。
但没有沈千峰,破案确实是个大难题,虽然周勉己将自己手下的原清朝差役的警察都派出去打消息,收集线索,但这些人员的活动能力和沈千峰相比,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能不能找到有用的线索,也包括对北京的民众发出了有奖征集破案的线索,但到底能够有多少效果,连周勉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不过结果还是要向李征东汇报,因此周勉头疼了一阵,还是去了李征东的办公室里,将李承桂去请沈千峰的情况又向李征东说了一遍。
听完了周勉的讲说之后,李征东也点了点头,道:“沈千峰想拿这个案子和我们谈条件?”
周勉道:“对,但我们肯定不能答应。”
李征东道:“当然不能答应,而且也不能强迫沈千峰出来帮忙,如果我们能在没有沈千峰的情况下,把这个案子破了,对于提升我们的威信力,是大有好处的。”
周勉道:“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但这个案子怎么破呢?秦政委要求的时间又紧,我可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李征东道:“你也不要太悲观了,从沈千峰的话里来看,在作案者的背后,应该是一批前清的宗室官员在支持,这一点和我们之前的推测基本是符合的。”
周勉道:“那又怎么样,前清的宗室官员那么多,知道是谁在背后支持作案者呢?即使是筛一筛,筛去大半,剩下的也不是少数啊,除非是能把这些人都抓起来审问,或许可以问出东西来。”
李征东笑道:“这当然是不行的,我们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律,那能自己破坏呢!不过我到是想出来一个办法,也许有用。” 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周勉,道:“你看看,可行不可行。”
周勉接了过来,看了几行,脸色就变了,等看完之后,又想了一想,道:“应该是可行的,不过有些冒险了,不知道青岛那边能不能批啊。”
李征东道:“现在的局面,不冒一点险是不行的,至于青岛那边批不批,这是秦政委的事了,既然你认为可行,那么我们就去找秦政委,看看他是什么态度。”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零四章 挤兑(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上午10点,秘书将昨天,以及上周银行、市场、物价以及舆论的数据图表都送到李松晨的办公室里。这也是华东政*府宣布实行征收铸币税之后,李松晨专门要求的工作,以便自己及时的了解上海市面上的动态。
这时离征收铸币税己经过去了2周,离正式征收铸币税的3月1日,己不到1周的时间。而在这2周的时间里,上海的各项数据显示,虽然有所波动,到银行兑换银币的数额已上涨近2成,而物价在新年之后,也没有如往年一样出现一个跌幅期,基本维持新年其间的价格不变,商品零售的成交量也维特在新年其间的水平,这说明征收铸币税确实给上海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实上海的纸币使用量虽然超过了银币,但上海的市民其实也和这个时代的其他中国民众一样,对银币的信任度要远高于纸币,只是由于上海的经济发展远高于其他的地方,纸币的使用方便,要远远高于银币,再加上华东政*府的公信力也很高,因此大部份民众才习惯于使用纸币,但也是尽可能将纸币花出去,不留在手里,而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上海的市民也都会存储一定数量的银币,以备不时之用。一但时局有风吹草动,普通市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将手里的纸币兑换成银币,其次就是购买屯积生活物资。
不过这些影响也是在征收铸币税之前,早就预料到的,毕竟这样重大的决策,也不可能不对社会造成影响,但到目前为止,所造成的影响也都在上海市政*府的可控范围以内。这一方面是上海市的物资准备充份,青岛支援上海的300万银元己经到位了,再加上海自己的银元储备,目前可用的银元超过了700万,完全可以应对正常,甚致是超过一定范围的兑换,而各种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油类、药物、布匹等,也都准备充足,因此银币兑换量和商品零售的成交量虽然和往年相比,有一定的上升,但也并未引起市场的混乱,市场没有乱,自然也起到了一定的安定人心的作用。
而在另一方面,华东政*府也时刻关注着民间舆论的动向,在华东政*府公布征收铸币税之后,确实传出过一些流言,也增加了民众对征收铸币税的恐慌情绪,不过从公布征收铸币税之时起,上海的各种宣传机器就全力开动,向市民普及、解释征收铸币税的原因、意义,并引经据典,说明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华东政*府信用素著,不必担心,更没有必要将纸币兑换成银元,因为在3月1日之后,再使用银元就要被征收铸币税了,因此再使用银元,就会额外增加一笔费用。同时还请了不少社会名流在新闻媒体上发文,支持征收铸币税并呼吁民众不必恐慌。
华东政*府全面占领上海有近3年时间,而此前成立上海新区有6年的时间,在上海地区的口碑一向良好,因为政*府的公信力强,而正式的新闻媒体,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也要比民间的流言蜚语可信度高得多,因此在舆论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于是在公布征收铸币税2周以后,上海市政*府的不少官员也都生出了一种乐观的情绪,认为过次征收铸币税,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了,可以顺利的平稳过渡过去。而李松晨虽然也提醒众人,尽管局势大好,但也不要过于乐观,还是要提高警觉,但实际在他心里,也放松了不小。
看完了秘书送来的图表之后,各项内容指标的走势基本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也说明到目前为止,一切仍都在可控的范围,再过不到一周,就要正式开式征收铸币税了,也许这一次确实可以平稳的过渡过去。
李松晨刚刚松了一口气,只见秘书郑奕匆匆走进办公室里,道:“市长,静安分行有电报来了。”
中华银行在上海共设有一个总行,三个分行,总行设在黄浦区,三个分行分别设在徐汇区、静安区、杨浦区,华东政*府公布征收铸币税之后,李松晨就下令上海的四家银行,一但兑换银元有大幅的波动,要在第一时间告诉给自己,并架设了四家银行和自己办公室的电报专线。
而公布征收铸币税以来,李松晨还没有收到过银行的电报,但现在电报来了,说明有事来了,不过李松晨到也并不紧张,因为准备工作都己经做好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但接过郑奕递过来的电报之后,李松晨也吃了一惊,原来是有两家英国商行向静安分行进行预约,要求兑换银元,两家商行加起来共计要兑换17万银元。
由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限,因此大额的银元兑换,必须要提前进行预约,给银行准备的时间,而银行会在3天予以答复,确定兑换的时间。当然商行要兑换银元,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两家商行,共计要兑换17万银元,这个数额也不算意外,但在这个敏感的时期,难免会让人产生不正常的怀疑,因此静安分行也第一次通过专线,直接向李松晨汇报了这个情况,并且请示如何回复对方。
看完电报之后,李松晨也陷入了沉思中,这到底是一次普通的正常兑换事件,还是有意为之呢!而就在这时,郑奕再次送来一分电报,原来这是黄浦总行发来的电报,是一家法国的公司进行预约,要求兑挽12万银元。
两家银行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接到兑换银元的预约,而且都是外国的公司,李松晨显然也不能再淡定了,当然现在他还不能确定这两起预约兑换银元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才行,于是李松晨立刻吩咐郑奕,立刻向徐汇、杨浦分行发电,询问是否接到了大额银元兑换的预约。
大约30分钟之后,郑奕来向李松晨报告,徐汇分行还没有收到大额银元兑换的预约,但杨浦分行己收到一份来自一家荷兰公司的预约,要求兑换10万银元。
到了这一步,李松晨也基本可以确定,这绝不是偶然事件,毕竞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三家银行都收到外国公司的大额银元兑换预约,这显然不能用偶然事件来解释了,显然是一次集体预谋的事件,看来公布征收铸币税后两周,由于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波澜,外国的敌对势力终于沉不住气了,于是放了一个大招。老实说李松晨一直都在预防民间发生挤兑银元的状况,但却没有想到,还会有外国的公司参与。
不过即然对方开始搞事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双方就可以拉开架式,拆招见式,大战一场毕竟华东政*府也为此做好了充份的准备工作,并不怕有人真的搞事,而且也不用时时刻刻防着。于是李松晨马上吩咐郑奕,去通知其他上海市政*府的主要成员开会,讨论应对这些外国公司的兑换预约,毕竟各家银行还等着市政*府的行动指示呢!
就在开会时准备时间里,李松晨又接到两份电报,徐汇分行也终于接到了大额银元兑换的预约,这是一家法国公司,兑换的数额为15万,而杨浦分行又接到1家比利时公司,要求兑换8万银元的预约。至此上海的4家银行均收到了大额银元兑换的预约,共计有6家外国公司,预约兑换的银元数额总计达62万银元。
原来英国驻南京领事鲍威尔的提议,最终得到了各国的支持,认为可以借这次华东政*府的货币改制机会,给华东政*府制造一些麻烦,也许能够起到一些作用,并指定由鲍威尔全面负责,于是鲍威尔在欣喜之余,也立刻开始制定计划。
本来鲍威尔并不想一开始就让各国的商行、公司上阵,而是先在民间鼓动,制造恐慌情绪,形成一个挤兑银元的风潮,然后再让各国的商行、公司上阵,一来是可以解除各国的商行、公司的后顾之忧。因为各国的商行、公司对鲍威尔的这个计划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他们当然愿意支持这个计划,毕竟如果成功了,那么对各商行、公司日后在中国的商业经营是大有好外的,但又担心这个计划不能成功,那么可就是彻底得罪了华东政*府,以后也就不用在中国做生意了。因此让民间先形成一个挤兑银元的热潮,让各国的商行、公司看到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他们就会主动要求上阵,根本不用自己鼓动。
而另一方面,让民间先形成一个挤兑银元的热潮,也可以消耗上海的银元储备,然后再让各国的商行、公司上阵,集中进行银元兑换预约,并合计成一个庞大的兑换数字,以泰山压顶之势,如果能让上海的1、2个银行因为银元兑换殆尽而关门,甚致是倒闭,那么自己的这个计划也就基本能够成功了。
1...480481482483484...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