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这其中有许多经验都可以借鉴,如加强宣传,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等等,而且第一批国民护卫军的人数也不用太多,2000人左右就够,实在招不满,1000人也行,先把这一批人训练出来,然后以这批人为骨干再逐步扩大国民护卫军的规模,而到了那时,也就可以从土著中招募国民护卫军了。
听完了罗岳的建议之后,杨建中也认为可行,如果第一批只招募1、2000人,到是难度不大,当然招兵工作的组织,宣传等事务,就由杨建中全权负责。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六三章 婆罗洲(三)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和杨建中的会面结束之后,罗岳才去了军部。海军陆战队在婆罗洲驻军为1个师2个旅,由师长马绪昆任婆罗洲驻军军区指挥官,军部自然设在坤甸。
不过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基地坤甸东南约40公里的海滩边,而且这个训练基地实际就是一个大型的军营,里面的各种施设一应俱全,同时训练基地才是海军陆战队的重点,毕竟以后海军陆战队的新兵都将在这里接受训练,即使是老兵,也会经常来这里进行各种专业训练。因此在训练基地的宿舍建成之后,马绪昆基本就住在基地里,而在坤甸只留了少数文职人员和守卫坤甸的军队。
另外,尽管现在婆罗洲是半军管状态,但从长远来看,军队是肯定要退出婆罗洲的管理的,因此军部实际也迟早要转移到训练基地去,在坤甸只保留一个办事机构就可以了。这也是罗岳到了坤甸之后,先和杨建中会面,再去军部的原因。
当然,由于这时马绪昆并不在坤甸军部,因此罗岳在军部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看望一下军部的人员,了解一下军部的工作情况。而就在第二天,罗岳就在军部人员的陪同下,乘座4辆汽车,二辆卡车,在两个排的战士保护下,离开坤甸,去训练基地。
虽然相距近40公里,但从坤甸到训练基地修建了一条公路,用水泥土混和碎石煤渣铺成,十分平坦,而且还是4车道,不过两条外车道主要是走马车、牛车,只有中间两车道是走汽车的,汽车道和马车道用绿化带隔开,车道的两侧还修好了人行道,当然这个时候整个婆罗洲也没有多少汽车,尽管大半都集中在坤甸,但整条道路上,也是多远看不到一辆汽车,到是两条外车道的马车、牛车,甚致是人拉车到是不断。人行道上也是人来人往不绝。
罗岳从车窗向外看去,只见在公路的两侧,尽是农田、村落,河流、树林,田间地头,劳作的人群众多,见汽车开过,不少孩子追逐着汽车奔跑欢笑,呈现出一付昂然的生机。罗岳也面带微手,点了点头,虽然他从来不对行政作评论,但也知道军事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的发展。因此看到坤甸的郊区呈现出这样一付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样子,也十分满意。
行车大约一个半小时,车队到达训练基地的大门口,远远的就能看到大门十分宽阔,门口还放置着两道拒马,左右各有4名士兵站岗,大门两侧是近6米高的白墙,墙顶上还布置着半米高的铁丝网,向两端延伸不见尽头,而每隔大约100米,还修建了一座超过10米高的瞭望塔,在塔上也有士兵守卫,在墙外还挖掘了一条宽约6-7米的环墙水沟,看得出整个训练基地的警戒十分严密。
车队开到训练基地的门口,罗岳的警卫员下车去和守卫大门的战士办理手续。检查了罗岳等众人的证件,留写了相关的表格之后,守卫的士兵搬开拒马,让车队进去。
军部的人经常来训练基地,因此对基地里的布置十分清楚,车队沿着入门的大道直行,两侧是两大的树木,而在林木的掩庶下,隐隐可以看到一排排白墙清瓦的房屋和进出来往的军人,看起来除了树木更高大,枝叶更茂密之外,其他的和青岛、上海等地的军营没有什么区别。
而车队拐了一个弯之后,很快在一座五层的大楼前停住,这时师长马绪昆己带领着基地里的主要官员在大楼的门口等候。
罗岳下车之后,马绪昆立刻迎了上来,敬了一个礼,道:“罗司令,欢迎来我们基地视查工作啊。”
罗岳也还了一礼,道:“马师长,基地建得不错啊!你们干得很不错啊!辛苦了。”
马绪昆呵呵笑道:“那里,那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这是我们自己的家嘛。”
马绪昆是第一批进驻婆罗洲的军人,在刚到婆罗洲时,条件相当艰难,因为英国、荷兰殖民婆罗洲期间,在婆罗洲的驻军都不多,英国只驻军300余人,而荷兰在婆罗洲的殖民地是英国近3倍,但留下的驻军却还不到200人,当然这在殖民地也是很常见的情况,毕竟殖民地太大,而欧洲各国又离得太远,因此也不可能在殖民地上投入太多的军队,主要是靠从殖民地的原驻民中组建军队,当然这也不可能组建太大规模的军队,各国主要还是利用殖民地的各土著部落之间的矛盾,挑拔分化,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
但驻军少自然不需要太大的军营,而华东政府一下子就开来了一个师的军队,原有的军营肯定是不够住的,何况在不少驻守军队的地方,原本是没有军营的,因此绝大部份士兵只能住在帐蓬里,而且军队一方面要参与开荒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与土著部落的战争,条件确实十分艰难,到这时为此,己有超过300名士兵死亡,由其是在第1年,死亡的士兵达227人,除了31人死于与土著部落的战争之外,其余全都是因水土不服、染上疾病死亡。
这样的局面一直持序到1年之后,训练基地,以及其他各驻军地点的军营建成之后,士兵们都搬入了宽敞明高、透风透气的砖瓦房间,也再不用住狭窄,封闭、气闷的帐蓬,而居住条件大幅改善,同时士兵们也适应了婆罗洲的气候,因此染上疾病死亡的人数也大幅下降了。
当然在此期间,俄国俘虏发展极大的作用,在婆罗洲服劳役的俄国俘虏,有近一半是为军队作事,因此各地军营的建设,大半都是俄国俘虏完成,这才是在1年多的时间里,为所有驻军地都修建好军营的主要原因,其中参与训练基地建设的俄国俘虏在最多的时候,多达3万余人,而现在仍有6000余俄国俘虏住在军营里,参与军营的后续建设。
随后罗岳在马绪昆的陪同下,参观了军营,虽然现在军营的建设还没有完全完工,但现在各种建筑,行政办公大楼、宿舍、食堂、礼堂、仓库、体育馆、图书馆、室外体育场、训练场、游泳池等己都一应俱全,在海边还有一个码头,可以停泊军舰,而且罗岳还观看了士兵的基本训练。
当天罗岳就住在军营的招待所里,在休息了一夜之后,由马绪昆等人带领,去参观考察海滩训练场,这是这个训练基地的重点,也是罗岳这次到婆罗洲来视查的重点,如果没有这个海滩训练场,那么这个训练基地和其他的军营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整个海滩训练场正好处于三面邱陵的环绕之中,纵深5-10公里,邱陵地形的树木十分戊盛,因此不仅十分隐敝,也十分容易和外界隔断,海滩的总长度大约12公里, 呈东西走向,其中东侧约5公里是礁石区,西侧的地势较为平坦,正好可以演练不同环境下的登陆方式。
不过现在整个海滩训练场仅仅只修建好了3公里多,海滩上修建着大量的碉堡、战壕、炮台等建筑,并且拉出了数道铁丝网,而且数百米之后,是一片密林,在林中也修建了不少隐蔽的火力点,完全模拟的实战环境。同时在海岸边的一个小山头上,还修建了一座观礼台。
罗岳在海滩训练场上转了一圈,对训练场的建设十分满意,同时还驱车到还没有建好的海滩也走了一圈,对这个训练场的整体环境也很满意,像这样的海滩训练场,在青岛、上海都很难找到,只有在婆罗洲这样基本还没怎么开发的大海岛上才能找到。
参观完了训练场之后,罗岳要马绪昆立刻组织一个营的士兵,登上这次随罗岳一起来的新型登陆舰,熟悉军舰的环境,了解军舰里的运作方式,并且进行登陆舰内部的训练。
按照人民军海军军舰的命名制度,登陆舰是以山名命名,因此这艘最新的登陆舰正式名命为泰山号,而这一型军舰也被称为泰山级。
泰山号是仿照穿越舰队中的长白山舰样式,全长122米,宽19米,满载排水量6500吨,采取尖头方尾,飞剪船首的设计,而军舰后端是一个长达55米的大坞舱,属于船坞登陆舰。虽然全舰的长宽比只有1:6.5,显得有些肥短,但却由于是安装了华东政*府最新研发制造出的蒸汽轮机,也是华东政*府第一艘安装了蒸汽轮机的军舰,当然也带有一定的试验性,不过航速仍然达到了21节,是相当可观的。
而泰山号的舰载武器主动布置在中前段,主炮是舰首一座155毫米口径双联火炮,副炮是左右各3座105亳米口径双联火炮,另外在左右船舷边,还配备了6门50毫米口径速射炮,火力到也并不差,但装甲不厚,只在水线附近设置了一道60毫米厚的水线带装甲,高1.5米,没有设穹甲,毕竟这一型军舰并不是用于海上作战,配备的武器主要是用来自保,或是对付小型舰艇。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六四章 婆罗洲(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泰山号的坞舱里可以放置16艘冲锋舟,每艘冲锋舟长16米,宽3.2米,吃水0.6米,排水量16吨,载重5.5吨,用柴油机驱动,最大航速为18节,在最高航速下的航程为40-50公里,而航速为12节时,航程可以达到80公里,一艘冲锋舟可以搭载45名士兵,含3名冲锋舟驾驶员,舟首装配一挺14.5毫米机枪。一共性可以将超过600名士兵投送上岸,为一个标准的合成营。
和此前华东政*府建造的冲滩式的登陆舰相比,泰山号的兵力投送能力并没有什么变化,都是投送一个合成营的兵力,但冲滩式的登陆舰对登陆地点的要求很高,必须是地势平坦,暗礁不多的海滩,而泰山号是坞舱式登陆,担任登陆任务的冲锋舟吃水只有0.6米,因此在礁石较多,海况复杂的海滩,也能够实施登陆作战,作战的范围更广。
而且泰山号的舰体较大,可以给登陆的战士提供较好的休息空间,自持力也比较强,因此可以进行较远距离的登陆作战,而此前的冲滩式登陆舰吨位较小,只能在近距离活动,在作战范围上,也要差得多。可以说泰山号船坞登陆舰的服役,才使海军陆战队俱备了远海登陆作战能力,真正成为一支两栖作战的军队。
其实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人民军重视两栖登陆作战,其他国家,包括传统的海军英国,虽然也在海军中编制了登陆作战的军队,但在登陆作战方面,也没有什么战术理论,更不要说是建造专用于登陆作战的舰只,一般就是在军舰上搭载部份陆战士兵,开到近岸的距离放下军舰上搭载的救生舟,装载登陆作战的士兵,并且由士兵自己划行到岸边登陆。
这主要是由于这个时代发生的登陆作战并不多,虽然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日本都曾发动过在敌方的领土上登陆,但都是选择得在对方守卫松懈的海岸,并没有受到强硬的抵抗,只有华东政*府参战之后,才发动了几次真正的登陆作战。而在旧时空里,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达达里昂海峡之战,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登陆作战。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登陆作战这一作战模式,才广泛的被各大国重视起来。
但对元老来说,当然知道登陆作战的重要性,而且也有一套成熟的登陆作战理论战术,以及足够的经验,当然这些理论、经验要根据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技术水平进行一定的调整,如模仿长白山舰制造出这艘泰山号船坞登陆舰,但由于技术原因,只能用冲锋舟取代了长白山舰上的汽垫登陆艇,而下一步就是摸索这一型军舰的运用方式。
五天之后,在泰山号上居住的合成营基本都熟悉了军舰上的生活流程,并且也进行了几次开舱下水的演练,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于是海军陆战队决定组织一次正式的登陆训练,将整个登陆的流程全部都走一遍。
泰山号停泊在距离海岸边大约10公里的地方,舰尾对着海岸的方向,其实如果真的登陆作战,肯定不会从10公里的距离开始,因为这还在岸炮的射程之内,虽然在发动登陆的时候,都是在岸防火力己经被摧毁了大半之后,但肯定会有一些剩余的炮火,因此如果是在战斗或是演习的时候,至少在距离海岸边15公里之外就应该发起登陆作战了,不过这只是一般训练,而且只是将登陆的流程都走一遍,也就没有那么严格,就从距离海岸边10公里开始。同时岸边也没有布置守卫的兵力。
罗岳等人坐在海滩的观礼台上观看,在这里整个海滩可以尽收眼底,而且借助望远镜,也能够看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在这个时代,也只能有这样的条件了,虽然现在华东政*府库存还有几架摄像无人机,但不可能为这么一次训练动用。
各项工作都准备好之,观礼台上向空中打出三发信号弹,宣布这次登陆训练开式。在泰山号上,立刻拉起了开始登陆的铃声,一个合成营的士兵立刻都从自己的休息室里出来,在泰山号的后甲板上集合,然后依次下到船舱里,依次的登上冲锋舟,这些行动,在这几天时间里己演练过了多次,士兵们也都十分熟练了,因此没用多长时间就己经完成,而且十分顺利。
随后泰山号舰尾的舰门打开,并且放下了滑板。在坞舱里冲锋舟以4艘为一排放置,坞舱的地面是一个斜坡,并且铺好了轨道,而且冲锋舟的底部也安装好了滑轮,因此可以自动滑落下海去,当然现在每排冲锋舟都有栏杆栏着,并且挂好了锁练,因此不会滑动。
这时第一排冲锋舟的锁练己经解开,而坞舱里的操作人员立起栏杆,冲锋舟一起滑出舱门, 进入大海里,进入海中,各艘冲锋舟上的驾驶员启动发动机,操作冲锋舟向岸边驶去。而在泰山号的坞舱里,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冲锋舟也都依次滑落下海中。
16艘冲锋舟全部下海,立刻开始整理队形,按3个战斗连,一个迫击炮连,排成4条纵队,每队4艘冲锋舟,每条纵队之间,保持100米左右的距离,向岸边驶去。
罗岳等人都在观礼台上,站起身来,拿起望远镜看着,有人交头结耳,有人摇头,有人点头,各种表情都有,当然总体来说,到目前为此,这次的训练表现得还算正常。
大约10分钟之后,冲锋舟进入到距离海岸3公里内,队型也开始变化,后面的冲锋舟加快了速度,渐渐赶了上来,由4列纵队变成了一列横队,一字排开,并肩驶向海岸。在登陆过程中的队型变化,是登陆作战的第一个难点,也是元老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穿越的长白山舰进行登陆作战,是用配备的是4艘726型野马气垫登陆艇,排水量约为150吨,载重量40吨,最高时速可达到60节。可搭载1辆96式主战坦克,或2辆步兵战车,或80-100名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员。因为只有4艘登陆艇,也就不用讲究什么队型,而泰山号搭载的冲锋舟有16艘,就必须考虑队型了,不能一窝蜂一样,白岸边乱冲。
当然在登陆过程中,到底是采取什么样的队型才是最佳的方案,这个谁都不知道,只能用训练、演习来试演,不过华东政*府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可以通过设在青岛的数据中心,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推演。但这需要先递交申请,由行政院特批才行,因此现在先按元老的经验,确定了出舰时以连为单位排成纵队,靠近海岸边时变成横队的队型变化,在实践中来检验这个方案行不行。
而就在这时,发生了意外事件,因为在纵队变横队的过程中,后面三艘冲锋舟要全部加速赶超,因此在赶超的时候,由于海面上突然起浪,在一列纵队中,第三位的冲锋舟的船首撞到了第二位的冲锋舟的尾部,而且正好赶上一个大浪,第三位的冲锋舟顿时发生了大幅侧摇,有7、8名士兵没有抓牢,结果跌落到海中,而第二位的冲锋舟也没好到那里去,尾部被撞,把发动机撞坏,只能靠士兵划浆冲岸。
在观礼台上,不少人摇头叹惜,罗岳到是不动声色,一来是罗岳现在己是位高权重,居移气,养移体,也练成了几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二来毕竟是新战术、新设备,出事也是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
两艘冲锋舟出了意外,其他的冲锋舟到是再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其他纵队也都调整好了队型,向岸边冲去,不过纵队歪歪斜斜,不过这到也无伤大雅。
但在冲滩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个意外,在距离海岸边还有大约100多米时,一艘冲锋舟被海面下的暗礁卡住,虽然这一片海滩比较平坦,但还是有一些不大的暗礁,加上这时正处于退潮期,因此有少数暗礁离海面很近,运气不好也容易被撞上。
不过这时离岸边己不远,因此冲锋舟上的战士们当机立断,纷纷跳下冲锋舟,其实这时海水也只是到齐胸高,于是战士们都涉水上岸。
而其他的冲锋舟到是都十分顺利的冲上海岸,士兵们纷纷跳出冲锋舟,趟着过膝的海水,向岸上冲去。而在上岸之后,战士们立刻就按连为单位,进行聚集并展开进攻队型。
这是登陆作战中的另一个难点,就是上岸之间,军队要迅速的聚陇组织,并且展开进攻,另外在组织军队时,还要布置火力掩护。这个过程自然是越快越好,毕竟在正式的战争中,海岸边肯定是会有滩头阵地和军队布防,这个时候也是登陆军队的守卫最薄弱的时候,因此登陆军队越快组织好,越快展开进攻,就越能减少自己的伤亡。
当然这就是在登岸途中保持队型的重要性,同一连队的冲锋舟要尽可能的靠近,这样才能确保在冲锋舟冲上海岸之后,士兵聚积组织的时间才会尽可能减少。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三六五章 婆罗洲(五)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不过由于在靠岸途中发生了几次意外,导致最后的横队阵列根本不齐整,冲岸的冲锋舟有前有后,有的冲锋舟甚致落后了2、30米远,而且还有两个连的冲锋舟在冲岸时互相错位了,因此在士兵们下舟登岸之后,局面一度乱哄哄的,结呆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各连才算整理好队伍,并布置展开成进攻队形,向各自的目标发动进攻,直到最占领目标。
当然,由于这次训练根本没有设滩头守卫的部队,因此最后的进攻目标其实也只是走个过场,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参考价值。
整个训练全部结束,马绪昆也颇为尴尬,本来这几天时间,每个环节都进行过单独的训练,而且战士们都还表现得不错,那知将整个流程合在一起,却成了这个样子。因此马绪昆也一脸惭愧的样子,对罗岳道:“司令,这次真是让您失望了。”
罗岳摆了摆手,道:“不用自责了,刚开始接触新战术,新武器,肯定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失误也是再所难免的,以后要认真总结,加强训练,在训练中解决问题。”
马绪昆听了以后,这才有安心,道:“是,我们一定会认真总结,以后一定加强训练,下次演练,一定让司令看到一个新的结果。”
罗岳点了点头,笑道:“也不必急于一时,新战术,新武器,那有那么快的,一步一步慢慢的来,走,下去看看战士们。”
随后众人一起走下观礼台,来到训练场中,这时这个营的士兵也都列好了队型,虽然几乎所有人的军装都还没有干,但却都是站得笔管条直,丝亳不动。
罗岳来到队列前,对士兵免励了几句,鼓励士兵不要为这一次演练的不成功而耿耿于怀,而是应该继续努力训练,认真总结,争取早日掌握新战术,新武器的使用。
果然在下午的时候,这个营立刻就展开了总结,针对这次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讨论解决改进的地方和办法,先以排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汇集到连,再由连汇集到营,营部对下级部队提出的问题和办法也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几条改进的方案,又在沙盘上进行了推演,然后下发到全营,在第二天又进行了一次演练,这一次的效果就要好得多。
随后又进行了两次演练,基本也都演练得十分熟练了,于是马绪昆又请罗岳来观看了一次演练,果然这一次的登陆过程就十分顺利了,基本没有什么意外发生,而且时间也用得很短,从冲锋舟出舱到登岸占领目标,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罗岳也十分满意。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毕竟受训的只有一个营,而且岸上也没有设防守的军队,远远谈不上实战环境,因此要说就训练有素了,还是远远的不够。另外这套登陆的方式是否有用,也不确定,还需要演练多种登陆方式,并且最终还要模似实战环境来检。
但这些事情要在以后的训练中慢慢的解决,不用罗岳操心了,因为这个时候坤甸那边有讯,德国驻远东总督施佩少将到达了坤甸,准备和罗岳会谈。这也是这次罗岳来婆罗洲视查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和施佩会谈协商双方在婆罗洲的相处之道。
在去年年初时,华东政*府和德国达成了殖民地置换的协议,德国用德属东非坦桑尼亚南部约30万平方公里,德属西南非纳米比亚北部约1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交换婆罗洲北的沙巴地区约6.6万平方公里,南部的兰陶地区约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协议签定之后,在当年10月,德皇任命的远东总督施佩少将率领一支舰队,来到婆罗洲,接收了置换的土地,11月,华东政*府也派出一支舰队到达非洲,接收了德国用于置换的土地。而施佩到达婆罗洲之后,将自己的总督府设在沙巴地区的山打根,并将山打根改为佛里德里希。这是记念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弗里德里希二世,也就是腓特烈大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