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木林森444

    获的第一个提问的是,这是一家以报导海外奇文异事为主的报纸,虽然也报导过一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猎奇性的内容仍然占多数,在1898年,这家报纸甚致报导过外星人的事情,估计是中国第一家报导外星人的新闻媒体。

    而这家报馆问的问题和昨天的比赛有关,记者道“昨天贵众的足球队战胜了英国的足球队,而且在此之前,贵众也多次在战场上击败八国联军,另外居我所知,贵众的格物致用之术,亦不在西方各国之下,是不是说明我中华民裔其实是胜于西方各国,只是不得其法而己。”

    因为是和足球有关,因此甴王海龙出面回答,王海龙呵呵笑道“我不赞成把足球运动和国家、民族扯到一起,昨天的比赛确实是我们赢了,但这只是一场普通的体育比赛而已,希望大家不要过份解读,更不要说我们赢了就证明中国人比外国人强,我们输了就说明中国人比外国人差,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能一概而




第三八七章 新闻发布会〔二〕
    英国记者问完之后,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 的议论声音,因为英国记者的问题确实是有些过份了,而且多少还带一些挑拨事非的味道。不过在这个时代,记者提一些尖锐刁钻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是在旧时空里,记者的提问也不会是四平八稳,话中带刺,挖坑并不在少数。因此在场的其他记者们也没有太在意,只看秦铮如何回应。

    秦铮道“首先我要纠正你刚才的说法,我们并不是以武力强占了各国的租界,因为这些租界本来中国的领土,强占租界的是其他各国而不是我们。”

    那名英国记者刚要张嘴分辩,但秦铮己继续道“我知道这些租界都是各国和清国签定了条约的,而且在这里我也并不想和你们争辩这些条约是否是在平等的条件下签定,也不想讨论签定租界的条约对我们是否有法理约束性,但现在清国和各国仍然还处于战争状态,既然是在战争时期,那么也就不存在合理不合理。”

    顿了一顿,秦铮接着道“不过在我们看来,租界是清国丧失国家主权的像征,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屈辱的标表,因此我们收回租界,是在維护中国的主权行为。至于你提出的问题,设置的假设前提太多,叧外也涉及到我们的军事机密,我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当然他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我的上一个答复中去寻找答应。但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各位,我们在此以并,从来都没有制定过进攻上海的计划,谢谢。”

    等秦铮的回答完毕之后,现场又响起了一片掌声,因为秦铮的答复不卑不亢,而且有理有节,虽然心平气和,但却也是软中带硬,棉里藏针,不仅表明了穿越者的态度,还回刺了英国记者一记,应该说是回答得相当不错。

    而英国记者有些尴尬的坐下,由接下来提问的记者发言道“如果这次谈判成功了,那么贵众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

    秦铮笑道“当然是留在中国,安家立业,不然还能做什么”

    现场顿时发出了一些哄笑,上海的记者神情尴尬,连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 是问 是问” 心里一急,反到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此急得满头大汗。

    秦铮道“这位记者先生,不要着急,我明白你提问的意思。各位现在想必都己经知道我们的来历,我们在海外建国的岛屿己经沉没了,因此这次我们回归中华,并不是一次短暂的归国探亲,而是彻底回归父母之土,也是落叶归根,只是正好恰逢这一场战事,于是才和各国开战,从我们內心来说,仍然还是热爱和平、拒绝战争的。如果这次谈判成功,我们自然会留在中华大地上,不然得话,难到让我们再去找一个海岛建国吗另外,我们在海外也知道,这几十年以来,清廷一直都在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及经验,帮助中国摆脱落后、摆脱受欺压、屈辱,逐渐走向富强。”

    下一个提问的是美国记者,道“我看过贵方介绍自己历史的小册子,不过里面的记载有些简单了,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更为详细的信息资料,另外按我们的理解,贵方在海外建立的国家似乎施行的是类似共和制度,但具我们所知,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施行的君主,而贵方的先祖在离开中国的时候,也是处于君主的时期,那么请问贵方是怎么建立的共和制度。”

    美国记者的这个问题,到是令秦铮觉得有些意外,也不知道他提这个问题的用意是什么,仅仅只是对穿越者的事情好奇,还是有些从中挑动事非因为尽管他只是问穿越者的制度,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十分敏感的事情,由其是对清廷这样还是实行封建的国家,共和制度简直就是洪水猛兽一般,根本就是水火不溶的事情。

    不过秦铮转念一想,尽管现在穿越者还需要清廷这面大旗,但也没有必要太在意清廷的态度,毕竟以现在穿越者的实力和声望,根本完全不用鸟清廷,而且尽管现在穿越者还需要这张皮,但也不宜和清廷溶入得太深,一来清廷本身是一个、落后的像征,二来穿越者最终的目地还是要推翻清廷,因此也有必要和淸廷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感觉到穿越者是和清廷不一样的。在刚才秦铮的回答中,也根本没有给清廷留半点颜面,应批的就批,什么丧权辱国、落后这些负面意义的词,都用了不了,因此这个时候更没有必要顾忌淸廷。

    于是秦铮道“我们在海外建立的国家,确实是实行你们所认为的共和制度,当然和现在的贵国、法国这些共和制度的国家相比,在细节上还是有一些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第三八八章 新闻发布会〔三〕
    秦铮的答复让在场的众人多少有些失望,因为听这话的意思,海外华人是并不打算主导清廷的变革,只是计划在其中扮演一个顾问的角色。不过秦铮的解释也说得通,海外华人毕竞是刚从海外归来,对中国的情况, 还有清廷的事务并不清楚,冒然主导制度国家变革这样的大事,确实是不大合适。

    而秦铮说海外华人的海外建国经验,并不能生搬硬套到清廷的变革上,也让人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认为海外华人老诚持重,做事谨慎牢靠。当然谁都不会想到,穿越者的真正目标是要取代清廷。

    不过下一个提问者的问题就有些倒人的胃口,的记者道“向古祖宗之法,不可轻变,变则易生动乱,何况戊戌年间,康梁主持娈法,扰乱朝纲,动摇社禝,天怨人怒,致使两宫失和,江山动摇,戊戌当日之因,始有今天庚子国变之果,而始作涌者,在于变法乎,贵众初归中土,不知轻重,而大言变革,此仍取乱之道,在下以为实不可取也,不知贵众以为然否。”

    其他的记者提问,基本都是用大白话,只有这名记者,满口都是之乎者也,也让现场的不少记者为之侧目,当然也有知道这名记者底细的人,在暗中嘻笑道“原来是他啊,可有笑话看了。”

    原来这名的记者是一个落地秀才,考了十余年的科考,可惜连个举人都没有考上,因为迫于生计,只好到报馆里担任主笔混口饭吃。不过此人在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旧式文人,在报纸上常用文言发表一些怀旧复古,痛恨西学,维护传统的文章,属于标准的保守派。不过是一份小报,内容主要是以报导奇文异事为主,而且没有自己固定的政治主张,观点多种多样,因此仍然有这样守旧文人的一席之地。

    秦铮的面色不变,笑道“我想先问一问这位记者先生,你说祖宗之法,这个祖宗指的是什么时候,是华夏民族开启的三皇五帝,尧舜禹汤,还是首推帝制秦汉时代;或者是指清廷的建国定基的年代”

    的记者怔了一怔,没有想到秦铮会有这样一问,因为“祖宗之法,不可轻变” 只是一般守旧人士的口头禅,而这个“祖宗” 到底能够追遡到那一代,没有人说得清楚,也没有人认真的研究过,因此也一时答不上来,过了好一会儿,才道“自然是指本朝建国之时。”

    秦铮点了点头,道“那么你说的本朝建国,是从太祖努尓哈赤算起,还是清朝世宗顺治入关算起。”

    的记者又想了一想,才道“自然是从太祖之时算起。”

    秦铮道“好,不过我记得太祖努尓哈赤建国的国号是金,而淸这个国号,是从太宗皇太极改元的国号,那么‘金’‘ 清’ 到底那一个才算是记者先生承认的祖宗之法呢”

    的记者听了,也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而在场也发出一阵嘲笑声音。

    秦铮接着又道“我记得在淸廷开国的时候,主持朝政的机构是内阁,而现在主持朝政的是军机处,这算不算是改变了祖宗之法,还有总理府衙门,北洋大臣、南洋大臣这些机构官员,在清廷开国时都是没有的,如果说祖宗之法不可变,那么这些机构、官员是不是都应该取消了。”

    现场的嘲笑声音更大,而的记者低头耸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秦铮道“所以说‘祖宗之法,不可轻变’, 这本身就是一句假话,因为世界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因此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根据俱体情况的不同,对国家制度做出一些调整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至于这位记者所提到的两年前发生的康梁变法,我们在海外也有所耳闻,但对其中俱体的发生的事情并不清楚,也就不便评论,也许他们在变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但这是执行层面上的错误,不能归咎于变法本身,这就好比用火不当,会引发火灾,难道我们从此就不再用火了吗”

    秦铮熟知这个时代的历史,当然知道把庚子国变的源头扯到戊戌变法,是有相当的道理的。从总体来看,在戊戌变法之前,慈禧太后和光绪之间虽然有深刻的矛盾,但在大面上,关系还是良好的,许多事情也能够互相妥协,有时慈禧太后还会对光绪做出一些退让。而戊戌变法最大的恶果就是让帝后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甚致是完全对立,慈禧太后甚致打算废掉光绪,另立新帝,并且正式招集大臣商讨这件事情。

    不过由



第三八九章 新闻发布会〔四〕
    场上又响了一片掌声,其实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租界的存在,确实是一个耻辱,尽管租界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也确实要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座中国城市都要强得多。因此秦铮的这番话也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而且秦铮将收回租界的条件定为中国自身的强大,同时还十分歉逊的表示自己的实力不足,更是让人增加了不少的好感。

    其实谁都知道这话是自谦,毕竟海外华人的战绩摆在那里,而秦铮还这样说,表明海外华人并沒有因为他们有强大的武力而忘乎所以。仍然保持着谦俾的心态。

    而在场的洋人们却都有些尴尬,不过并沒有人出来和秦铮争辩,毕竟海外华人现在己经抢夺了三个租界地,而各国却拿他们沒有办法,还要和他们进行谈判。正如拿破仑说的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以内。因此如果中国的实力真的强大了起来,那么现在中国的租界是肯定保不住的。

    随后秦铮又连续回答了好几名记者的问题,答复都是有理有据,有时还不失幽黙,令到场的记者,还有其他的围观人员都十分敬佩。

    时间也在飞快的流逝,两个小时很快就到了,秦铮又回答完了一个记者的问题之后,李三杰起身道“各位记者,时间已经差不多了,所以下面将是这次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而没能提问的记者先生,还请大家原谅,下次有机会,再请大家提问吧。”

    众人听了,没有提问的记者虽然有些遗憾,但也并没有异议,一来是大家都是排号提问,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二来秦铮回答其他记者问题的内容也己经足够用了。这时李三杰又道“下一位提问的是那家报馆的记者”

    这时从人群中间站起来一个人,道“下面是轮到我们日本记者团提问了。”

    李三杰怔了一怔,没想到最后一个提问的竟然会是日本人,但表面上仍然十分镇定,道“好,记者先生,您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日本记者道“我们从介绍贵方来历的小册子中得知,贵方的先祖应该大部份都是明国的后裔,其中还有一部份是郑成功的后裔,我们知道,明国和清国原本就是敌国,而郑成功也是以抗清而闻名的,中华大地可以说最初是属于贵众先祖的基业,只是被清国以武力强夺走,而且我们注意到,贵方一直都在用‘中华’、‘中国’来指代清国,只有再必须提到清国的时候,才是使用‘淸国’ 的名词;这是否说明贵众其实是不承认清国的统治,而这次贵众回归故土,是否打算重新夺回先祖的基业呢”

    日本记者的问题问完以后,在场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 的议论声音,同时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对日本记者团怒目相观,而且日本记者团的几名记者的表情也是十分惊讶,只有刚才提问的那名日本记者神色自如,十分从容的坐了下来。

    虽然记者会提出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甚致会对提问者挖坑,但还是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并尊守必要的底线,先前英国、法国,还有一些其他记者的提问,虽然有一些过份,但总体还是在这个范围以内,但日本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显然就是突破了这个底线,甚致可以说成是有意挑事,故意在挑拔海外华人和清廷的关系。

    而这时首先在围观的人中有一名年轻人己经沉不住气了,立刻冲出来道“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这是有意要挑拔离间吗”

    他这一带头,顿时引起了众人的义愤,因此也都纷纷站来指责日本记者提问的动机,一时间日本记者团也成了众矢之的,而且就连其他各国的记者也都觉得日本人的提问有些过份了,也沒有人帮日本人说话。

    其实介绍海外华人来历的小册孑在上海流传开以后,只写是稍有些知识的中国人都明白,海外华人其实就是明朝的后裔,那么海外华人回归中华,是否会有重新夺回天下的打算,但这个话题实在是过于敏感。因为满汉之防,一直都是清廷的核心原则,更何况穿越者是以明朝遗民的身份,在清廷刚建国的时候,一个朱三太子就搅得清廷近百年不得安宁。

    而随着海外华人不断建立战功,而且现在淸廷早己势微,几乎是朝不保夕,因此所有的中国人,包括清廷的官员们都在刻意的回避这个话题,在清廷的正式公文中,对海外华人的身份也只是用前朝遗民之后一笔带过了,毕竟把这个话题给揭开了,对双方都是沒有任何好处的。但海外华人的身份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怎样回避也是不可能消失,总会有一天被翻出来,而现在就被这名日本记者毫不客气的揭开。

    不过面对着千失所指的局面,日本记者团也有些坐不住了,这时有一个人站了起来,首先前后左右鞠了一躬,道“对不起,对不起,各位记者,还有秦政委,刚才是小林记者太年轻了,没有经验



第三九零章 新闻发布会〔五〕
    其实在秦铮的这一番话里,是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因为穿越者当然是和明朝没有任何关系,而且穿越者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体制肯定是共和国制,因此当然不会在中华大地上恢复明朝,更不会称帝。但从傍听者的角度,却是穿越者完全否认了自己这次回归中华有其他的野心,虽然不能将穿越者身份的问题完全糊弄过去,但在表面上还是说得过去的,暂时还能够維持穿越者和清廷的关系。

    在秦铮回答完之后, 现场也响起了不少掌声, 有人还故意瞪着日本记者团。而秦铮留心观察,见提问的日本记者始终神态自若,到是真有些看不透。

    这时李三杰起身宣布,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及回答记者问题完全结束,礼查饭店准备好了午餐,请到场的记者到餐厅去用餐。不过大部份的记者都没有留下来享用自己的免费午餐,而是带着今天的稿孑,急匆匆的赶回报馆,去排扳刊印,准备明天发行,如果明天没有正式出版报纸的报馆,也计划发行号外,因此时间是非常紧张的。

    而留下来的记者基本都是外国记者,只有他们不急于出版今天的新闻,而且今天的收获颇丰,足够他们回到国内去做一个专题报导,说不定还会一举成名,因此外国记者的心情都很好,当然不会放弃免费午餐的机会。

    不过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见报,最快也是明天的事,而就在当天下午,相关的內容就己经传到各国领事馆,租界的工部局,以及上海官府那里。所有的人都在认真的研究穿越者回答记者提问的内容,希望可以从中弄清楚穿越者的政治主张、目地。由其是各国的领事,因为明天就是正式谈判的时间,因此也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了解穿越者对这次谈判的态度,同时也好调整自已的谈判计划。

    而就在穿越者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在上海郊外,李鸿章的别墅丁香花园里,李鸿章、盛宣怀、周馥、张佩纶、李经方等人也正在一起聚议。

    原来就在今天一早,李鸿章收到了英国领事霍必澜给他的一封信,內容大意是如果清廷能够答应赔偿各国的损失,同时接受各国提出的其他条件,英国将会从中周旋,促使其他各国放弃追究清廷发动战争的责任,并且支持慈禧太后继续执政、同时还可以承认大阿哥的皇位继承人的地位。

    接到了这封信之后,李鸿章也颇感兴趣,因为他十分清楚,慈禧太后和清廷大臣们最担心的就是各国追究他们发动战争的责任,而对其他的赔款、割地反到是并不在意,因此这次谈判,李鸿章所代表的清廷的目标就是借助海外华人的力量,力争让各国不追究慈禧太后和清廷大臣们,其次才是尽量少赔款、少割地。由其是英国还表示可以承认大阿哥的皇位继承人的地位,这样的条件几乎是清廷不能拒绝的。

    庚子国变的原因极为复杂,帝后之争固然是其中的主因,中国排外情绪高涨,也是主因之一,但大阿哥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大阿哥是端亲王载漪的长子傅儁。原来受洋人干涉,慈禧太后不敢废掉光绪的皇位,因此换了一个手段,以光绪无嗣为借口,而立自己的侄女婿,端亲王载漪的长子傅儁为“大阿哥”, 也就等于是皇太子。这样光绪如果有个三长二短,就可以由傅儁继位为帝。
1...979899100101...5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