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呵呵,的确怪我们筹划的不够细致,让三位为难了,不过眼下这一期还剩几处房产,三位尽可以挑选购买,若是都嫌地段不好,二期照样还有一些临海比较好的商铺和货仓,买下来照样发财,诸位请看,我们这海港占地三千余亩,规划有两纵四横六条大街,完成之后将会将整个海港所有仓库商铺酒楼餐饮住宿等商业全部联通在一起,完全不像杨公镇海港这样混乱无序,到时候整个海港将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赵颀用一根竹棍再次指着楼盘图解释了一番。
“三位,小兄弟说的也有道理,这小龙湾海港横竖不过三里长,只要开发完成,其实哪个地方差别都不大,要知道整个杨公镇到三江口这庞大的海港河港码头连在一起,长达五十余里,沿海沿江各处码头加起来数百个,货仓商行更是多如牛毛,而且各行各业杂乱聚集,远不如这小龙湾规划的整齐单一,我们都是经营丝绸买卖,只要在此处打开局面,后面还会有更多的丝绸同行来凑热闹,到那时处处都是好地段,加上还有这大宗货物交易中心,远比到处寻找货源东奔西走轻松的多!”
“姚老说的是极,三位切莫悲观犹豫,昨日这里本来还有好几处房产,在几位来之前又不断有客商下单,若是等到明天后天,怕是二期三期的产业也不好选择了……”
“颀哥儿,鄞县又来了几位客商,我给你带来了!”就在赵颀说话之时,保安管事二麻子亲自点头哈腰的引着三个华服纱帽气势不凡的男子进来。
三个丝绸商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各自微微点头。
“也罢,小兄弟和姚老说的有理,如此我们也不太挑剔了,我就选这一间商铺吧!”一个商人抢先下手指着一间上下两层的商铺。
“好,陈大哥带林先生去签单!”赵颀点头。
“唉,林兄忒不要脸!”剩下另个丝绸商人脸皮抽抽的埋怨,然后也不敢拖延,犹豫片刻各自和很快选好房产,一间商铺一间仓库,然后在售楼小姐的引导下都去找陈纪签合同。
眨眼之间三单到手,赵颀笑的合不拢嘴的又开始接待刚到的三位客户。
这三位客户的选择余地就更加小了,因为一期工程对外销售的只剩下最后一间仓库,不过在赵颀舌灿莲花的嗨吹之下,三人中有两人下单,不过都没选最后一间仓库,而是选了二期两处位置不错的两间商铺。
因为前来的都是商人,签完单喝茶之时,姚胜四人和后面来的三位商人坐在一起喝茶闲聊,围着赵颀热疗讨论了一番小龙湾海港的这些超前的规划和新颖的模式,同时也对赵颀所说的大宗商品和期货交易大厅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兴趣。
赵颀自然也不藏着掖着,将自己后世所了解的这种专业市场的规划模式以及期货信息披露和交易方式做了一些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赵颀看起来只有十五岁,其貌不扬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少年,最近虽然也刻意的穿戴整齐看起来文雅了许多,但面孔稚嫩的依旧让人无法将外貌和他伶俐的口才和敏锐灵活的头脑融合在一起。
因此赵颀侃侃而谈的时候,话语之间时常夹杂大量后世的词汇和观念,而这些超前的观念听来更是令人浑身震动。
姚胜等人时不时的互相看看,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一种无与伦比的震惊和惊讶,总感觉到一种很诡异的感觉。
这个少年的身体中,似乎藏着一个无所不知及其成熟的灵魂,诡异的不像话。
而边喝茶边听赵颀瞎几把胡吹一通之后,最有一个没签单的商人也忍不住爬起来签下一份合同,将一期工程最后一间商铺拿下了。
这个插曲更是将这次的闲聊推上了**,姚胜和赵颀等人都笑着恭喜这位客商眼光不错,因为按照未来的规划,眼下买到手的商产未来铁定会升值,即便是自己不做买卖,租卖都会赚一大笔钱。
至此,短短不到两天时间,一期工程规划的四十套商产全部销售完毕,甚至二期工程也签出去几套。
而姚胜更是唤来自己的随从,取来两万三千余贯银会和三千多两现银,现场交割之后签下正规合同,小龙湾海港第一笔正式合同签订,整个售楼部欢声雷动,赵颀也非常激动,吩咐食堂准备酒宴,邀请姚胜和几位商人一起共进午餐庆贺这第一笔生意的达成。
工地的食堂并不算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刘掌柜从自己的酒楼安排过来三个厨师和几个帮工,然后又从茅湾村和大湾村请了几个手脚灵活干净的妇人和少女帮忙,每天对整个工地数百人供应热水和简单的饮食,当然,针对赵颀刘掌柜杨大元等领导阶层,食堂也有专门的小灶供应,鱼肉酒食准备齐全,而且小龙湾本就渔民聚集,每天大量的海鲜送上岸,因此这小龙湾海港工程的开工,也连带附近的渔民收益,以前各种不好卖的不值钱的海鲜,都被工地食堂收购,加工成了食物供给工地。
第130章 见怪不怪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北宋时期京师地处中原腹地,富贵豪门几乎都不吃海鲜,只吃羊肉。
而到了南宋之后,迁都临安,京师靠海,北方的羊肉金贵吃不到了,海鲜才慢慢开始进入富贵豪门之家。
因此吃海鲜到了南宋,已经非常普遍,但无论如何普遍,海鲜的烹饪和制作方法都和吃了几千年的鱼肉羊肉牛肉不同,而建炎南渡的同时,共计有数百万中原和北方百姓跟着迁徙到了南方,因此眼下这京师附近包括庆元府在内,其实大多数百姓并不是南方人,而是北方人,虽然上百年过去,北方的生活习惯依旧还未曾完全消失,因此相对来说,后世那五花八门的海鲜的各种生猛或者精细吃法,眼下的大宋统统没有。
海鲜的烹饪方法很简单,要么是水煮,要么是煎炒,要不然就是油炸。
而说到油炸,赵颀就更增加的郁闷了,除开油条麻花这些油炸面食之外,海蟹也有油炸的,尺巴长的一只梭子蟹,不去壳,直接滚油炸成焦黄,捞出来也不剥壳直接嚼着吃,味道那个简直不能形容,赵颀跟着刘掌柜在酒楼吃过一次之后就感觉中毒了,感觉肠胃里面装了几斤石头,硬邦邦顶的菊花痛。
螃蟹油炸也就罢了,特么的蛤蜊和海贝也有油炸的,捞出来壳还紧闭着,外面焦糊,撬开里面还有腥咸的海水流出来,肉都还没熟,看刘掌柜和二麻子等人蘸酱吃的满脸兴奋,赵颀吃了一口直接差点儿就吐了。
这种中世纪的黑暗料理幸亏没有传下去,不然中国人优美的饮食文化将会彻底被怀疑。
而赵颀如今成了小龙湾海港的最大股东和直接掌控者,这种黑暗系的海鲜吃法自然要被统统打成反动派,然后开发出新的海鲜吃法。
当然,为了节约资金,工地购买的海鲜都是不值钱的。
比如海带,洗干净之后大锅煮到五分熟,然后切丝,用姜葱蒜油盐酱醋凉拌,又便宜又好吃,食堂每天拌上二三十斤,会被所有的民工脚夫一抢而空,就连刘掌柜和二麻子等人都抢着吃,弄得现在食堂专门给领导层开了小灶另外精细的拌一盆才够。
除开海带之外,还有一种很便宜的海鲜,那便是蛤蜊,退潮之后海滩上到处都能挖到,其实这种小贝壳也并不止蛤蜊一种,还有蛏子和一些杂贝,这些有小又没肉的海贝,沿海人都视而不见,看都懒得看一眼,吃更加不可能吃了。
但就是这种又小又不值钱的小贝壳,硬是被赵颀弄成了一道爆炒酱汁海贝大餐,如今已经成为了工地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品。
每天退潮之后,大湾村附近有些行动不便的妇孺老幼将蛤蜊从泥沙里面挖出来清洗干净送到工地食堂,价格两文一斤,只要没有风暴,一天能够收一百多斤,放水养一天吐出泥沙,然后就大火猛油爆炒,加入葱姜蒜芥酱油加水少许焖两分钟,揭开果锅盖,瞬间一股香香浓郁的味道弥漫整个工地。
而每到这道酱汁蛤蜊出锅的时候,整个工地的帮工便会丢下锄头工具一哄而散端着自己的陶碗饭盆直奔职工食堂。
手快有手慢无,这是一道最受欢迎的菜,没有之一,光是添贝壳都能吃一大碗饭,还有人偷偷用碗装几个带回家给家里人品尝这道美味。
工地食堂针对民工和帮工的菜并不多,海带和蛤蜊吃的最多,偶尔还会加餐吃点儿猪骨青菜汤。
主要是相对海参鲍鱼黄鱼这些贵重的海产来说,这些东西几乎都不值钱,而且又便宜又美味,所有人都很满足。
除开民工的伙食之外,针对管理层的小灶就要精细复杂的多。
既有大宋眼下比较流行的一些美味佳肴,还有赵颀不断创新发明的蒜苗回锅肉、干煎带鱼、火爆鳝片、火爆猪肝、水煮泥鳅、葱香梭子蟹、干炒兔丁、红烧肥肠、香卤鸡脚鸡翅鸭脖子猪脚口条拱嘴等等。
这些菜里面除开猪肉和兔子相对算比较贵的食材之外,其他的都算便宜,尤其是鸡脚鸭掌鸡翅猪拱嘴这些边角料,大宋人都不怎么吃,只要安排人去肉菜市场和一些大酒楼溜一圈,百十文钱能够收回来一大筐,然而做好之后,全都是香喷喷令人食欲大开的绝世美味。
记得第一次赵颀指导食堂的大厨卤鸡脚猪舌鸭翅膀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一定不堪入口,然而当香浓的卤味散发出来还没有出锅的时候,食堂便被二麻子二毛冬瓜杨大虎等一群人围的水泄不通了。
而且等到出锅吃起来的时候,一个个赞不绝口,艾玛,真香!
赵颀发明制作的这些美味的菜肴自然也被刘掌柜笑呵呵的笑纳了,让厨师把这些菜都弄到自己的酒楼当做了几道招牌菜,听说口碑相当不错,很得食客赞赏,最近传开之后,还有食客专门跑到刘掌柜的酒楼品尝,连带刘掌柜那半死不活的酒楼最近也跟着火爆起来。
吃对于赵颀来说自然是顺带的。
大宋的食物其实已经非常丰富,除开缺少辣椒土豆西红柿等一些少量品种之外,其他包括黄瓜茄子瓠子倭瓜豇豆四季豆莴笋苦瓜豆芽豆腐生菜菠菜芍药萝卜白菜等等全部都已经开始大量人工栽培上市,葱姜椒芥油盐酱醋五香大料市场上也全都能够卖到,因此各种蔬菜的吃法也已经和后世没有太大区别,唯独的就是味道差别比较大。
因此穿越到宋朝,赵颀还是感觉比较庆幸,不会因为吃不好掉膘。
所以赵颀对于食物的改良和研究也并不太操心,甚至是有些随意,而且宋朝的厨师包括家庭主妇对于制作各种腌菜咸菜干菜还有各种家常菜都很在行,有些只需要赵颀指点一下,一样改良的菜肴就和后世非常接近了。
喝茶聊天半个小时,负责食堂的管事前来通知酒菜已经准备好,赵颀则和陈纪二人引着姚胜等人去食堂吃饭。
食堂的地面就是用海滩的砂石填平之后铺上一层沙土夯实,房子也是用竹木快速搭建的一个四面漏风的大凉棚,灶台和工作间也很简单,就是一排七八个火灶和水缸坛罐案板等简陋的设施,除此之外就是许多从镇上或者从附近农户收集购买过来的几十条破旧的长凳,这些都是供帮工和民夫吃喝休息用的。
至于领导层的餐厅是一个单独的凉棚,就在职工餐厅旁边,房间不大,阔只有七八丈,中间一张大圆桌,一圈靠背竹椅,圆桌上面还有一个可转动的小圆盘。
所有这一切都是赵颀的创新发明。
反正到了眼下,赵颀也懒得管什么山神显灵或者别人的评价了,有些东西不管如何憋着藏着,总是都要拿出来。
何况包括刘掌柜杨大元杨大虎二麻子刘东等人也早就对赵颀的神奇属性习惯了。
自从赵颀情形之后的这个把月,不光是赵颀的变化大,凡是跟随他身边的所有人的变化都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而这些变化速度既快又似乎润物无声,无形中大家的观念和生活都跟着改变了,因此也都有些见怪不怪了。
第131章 京师消息
几个餐厅的帮工进进出出,圆桌很快就摆满了酒菜。
蒜苗回锅肉、干煎带鱼、清蒸大黄鱼、水灼大虾、凉拌海带、酱爆蛤蜊、腊肉炒四季豆、藕夹子,烧茄子、葱香蛏子,然后还有豇豆莴笋蛋花汤等几样常见的时蔬菜品,林林总总摆满了一桌子,看似丰盛,但却并无一样鸡鸭鱼肉等请客必备的大菜。
“诸位,小龙湾海港刚刚开始,条件简陋,招待不周还请见谅,请!”
赵颀热情的邀请姚胜等人入席。
一群人脸上虽然不说,但也感觉这酒宴确实寒碜,地面坑坑洼洼不说,房子也四面漏风,凉快倒是凉快,但窗外就是荒草碎石,怎么看也就和席地而坐没啥区别。
特别是桌子中间竟然还摆着一大盆枝枝丫丫的鸡脚鸭掌,只看得姚胜等一群客商面面相觑。
好歹都是一群身家数十上百万贯的大商人,何曾在这么简单的地方吃过饭食。
不过别人是请客,加上方才这一番喝茶聊天,赵颀的神奇属性也让他们比较收敛,一个个还是装么做样的道谢之后入席,随之进来的几个售楼部的美貌女子帮忙倒酒。
“这圆形的桌子倒是奇怪,林某还是第一见到……”坐下之后,一个丝绸商人笑着打破略微沉闷的气氛。
“的确奇怪,不知这圆形的餐桌该如何区分宾主”有人附和。
一群人于是都好奇的开始讨论研究起来这个奇怪的圆桌。
“呵呵,用这圆桌吃饭,一是图方便,二是图投热闹,诸位请看……”
赵颀伸手轻轻一拨中央的圆盘,桌子立刻转动起来,顿时惹得一群人惊呼起来。
“啧啧,这创意堪称鬼斧神工,竟然还能转动,这样夹菜也不会舍近求远了,的确是方便至极!”
这个能够转动的桌子立刻引起了姚胜等人的兴趣,你一下我一下的转动小圆盘开始研究讨论起来,很快也就把因为条件简陋的不快丢到了脑后。
“感谢姚老和诸位对小龙湾海港的信任和支持,时间匆忙置办这薄酒一席,希望诸位莫要嫌弃和见怪,也祝诸位和小龙湾以后一起发财共饮一盏,请!”等酒水都斟满之后,赵颀笑着举杯站起来。
“哈哈,小兄弟说的好,一起发财,诸位请!”姚胜也举杯站起来。
“发财自然是要发财,不然我们跑来干什么,希望小龙湾海港尽快建好,我等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吃过这顿酒宴,明日我便把首付款带来签下正式合同,到时候与诸位一起发财,请!”
“请!”
“请”
一杯酒下肚,赵颀坐下来拿起筷子邀请开吃,虽然一桌酒菜看似简单,不过菜肴入口,瞬间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尼玛怎么这么好吃!
于是接下来也不用赵颀再请,所有人都筷子起落挨着品尝讨论起来,前面因为酒宴简陋的不快也几乎一扫而空。
都说中国的生意是酒桌生意,这话放到宋朝也一样四海皆准。
吃吃喝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桌子人的情绪也慢慢放开,讨论的话题也从小龙湾海港开始发散到商界政界,大宋日本,高丽琉球、辽金蒙古,成年往事,当下时政,对于一群走南闯北见识多广的商人来说,吃饭喝酒就是最好的聊天场所。
“诸位可曾听闻京师两天前发生了一件大事……”
酒菜半酣,大部分都喝的满脸红光有了一些醉意,一个叫的商人突然压低声音形容神秘的说。
“京师两天前的事欧阳兄如何就知晓了”有人疑惑的问。
“我也是来小龙湾之前刚刚才知道,方才在码头遇到一个刚从杭州过来的同行,说起京师发生一件离奇之事引起京师震动,官家暴怒差点儿将值守崇政殿的司值殿前指挥使砍了脑袋……”
“嘶,欧阳兄赶紧细说,京师到底发生何事,司值殿前指挥使可是禁军两司的四品将军,焉能说砍就砍,官家登基三十余年,从未杀过这么大的将官,这火气到底从何而来”
“是啊,欧阳兄莫要卖关子了,快说快说,我还准备过几日去京师谋一个门路,免得瞎了眼撞了霉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