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野火时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启煜
    在他俩后面,大丫儿和司机小潘更是悲催,身上几乎挂满了各种东西。

    “没尿裤子吧”

    陆坤微微一弯腰,一只手把小光头抄起来,拧了拧眉头,怀疑道。

    小光头嘴巴一瘪,委屈巴巴的神色立马就来,趴在陆坤肩头立马就哭起来,“光头强,你是不是不想要小光头了,打算把我卖掉”

    刘丽萍在一边偷笑,陆坤嘴角直抽抽,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没想把你卖掉。”,陆坤伸手拍了拍他的小屁屁,惊讶道,“小光头,你今天好乖哦,竟然没尿裤子。”

    小光头扭捏着要下来自己走,陆坤也没阻止,干脆利落地把他放下来。

    “弟弟刚才尿裤子了,还是我帮他换上干净的。”,二丫儿把小光头拽回自己身边,颇为自豪地说了一句。

    陆坤早就猜道了,哦了一声,暗道果然如此。

    前台收银台。

    收银员把所有商品统计了两遍,报出总消费额。

    陆坤看着刘丽萍还待拉包包的拉链,把信用卡拿出来结账,赶忙给止住了。

    没别的原因,实在是怕了。

    这个时候的银行卡的使用流程还比较复杂,客户用卡消费之前,商户还得打电话问银行,核对卡号和客户姓名才能使用。而且这个时候,电脑打字不流行,什么都要手写,这就导致了刷卡消费,比直接现金付款,还要麻烦和缓慢很多。

    陆坤从包里拿出一打钱递过去,收银员立马哗哗哗地数钱,这可比之前刷卡消费,往银行打电话打得着急上火也没沟通明白来得快速得多。

    小潘负责把东西提溜到车上,陆坤负责看住他们娘儿几个。

    这几天,开了年,街面上都是人来人往,行人熙熙攘攘,小贩吆喝声不断。

    小潘把车速放得很慢,几乎跟骑自行车差不多,时不时还得避让行人。

    事实上,这片街面,是不太适合把小轿车开进来的,不过早上他们来的时候人还少,倒是没多考虑这些方面。

    “咱们去哪儿吃啊”,陆坤把小光头抱到身前,不亲自盯着他,老感觉他会闯祸,双腿把他夹住之后,陆坤才看向刘丽萍道。

    “随便吧,街边买点儿就行。”,刘丽萍今天逛了小半天,买了不少东西,现在心情还不错。

    “包财来,发了皮的,白了面的,香了馅的,,流了油的,包了财的包儿,您吃一口咬到福了,行到运了,纳到吉了,发了财的包儿。来一个尝尝嘞”

    “走一走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南来的北往的,去过美国的,去过香港的,走过南闯过北的,游过山的玩过水的,留过学访过美的,大街上面亲过嘴的。本产品刚出来,上过中央电视台,上过电视上过报,全国人民都知道。如果你没看大,证明你电视没信号”

    “他那是卖的什么呀”,刘丽萍隐约看见那小贩的背影,听着他这有意思的吆喝,不禁乐不可吱。

    “卖黄瓜挠的呗。”,陆坤伸长脖子,看了一下,撇撇嘴道。

    “收头发,收长头发”

    这一声吆喝,吸引了大丫儿、二丫儿的注意力。

    “阿爹、阿娘,这咋还有收头发的呀”,二丫儿皱着眉头,颇为不解道。

    “头发值钱呗。”

    陆坤努了努嘴,不愿意多说这事儿,手却暗暗把刘丽萍的手握得紧了几分。

    这年代,头发多少还是能值点钱的,尤其是女孩子的长头发长辫子。一般家里有女孩剪过的头发,都舍不得扔掉,因为还能用来换点钱。

    谁家头发长的闺女,在街面上碰见有人喊“收头发辫子”的,一准跑得老远。要是哪个姑娘剪了辫子,小伙儿们准得笑话她老长时间。

    当年刘丽萍刚嫁过来那会儿就剪过一次辫子卖,那个时候是真没法子了,日子都差点儿过不下去,陆坤一直都挺不想回忆这些事儿的

    “你当初卖五香田螺是咋吆喝的,我见你每天晚上都能早早卖完。”,刘丽萍紧了紧陆坤的掌心,而后又松了松,偷偷挠了挠,俏皮道。

    “还能咋吆喝,靠嘴甜靠会骗人呗!”,陆坤笑笑,“你是不知道,为了把五香田螺卖出去,差点没把老子的贞操都给搭上。”

    刘丽萍握紧拳头给他肩上来了一拳,咬牙低声道,“注意点儿影响,孩子们都在呢。”

    “咳咳。“

    陆坤清了清嗓子,笑笑道,“也没啥,那个时候当小贩做生意,应该比现在好做点儿,毕竟竞争少。”

    “可前几年,人们手里的钱,也没现在这么松啊。”刘丽萍接过话茬道。

    “这倒是。”陆坤认真地点点头。

    “前边钵钵鸡停一下,咱们今天就吃这个。“

    陆坤和刘丽萍相互对视一眼,把中午饭吃什么这事儿给定了下来。

    。




第三百四十二章 【穿山甲】
    下午,陆坤带着一家子满身疲惫地回到家里,刚歇了一会儿,就又有客人上门。

    “喂,你们是干嘛的呀”

    蒋嫂见来人提溜着大个的编织袋站在门口左顾右盼,不禁提高了几分警惕,大声质问道。

    “额,请问,这里是陆坤先生的家吗”,一个长得挺白净的中年人拨了拨鼻梁上的眼睛,十分有礼貌道,并没有因为蒋嫂的不客气而气恼,反倒是心平气和地赔着笑。

    “找陆总的”蒋嫂小声地嘀咕了一句,开了一半门,向陆坤这边看过来。

    陆坤把手上的报纸放下,往这边瞧了瞧,隐约觉得这人有点熟悉,应该是什么时候见过面,于是干脆站起身,走往这边走边回忆,好一会儿才笑着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是老跟在高书记身边的那位周主任吧”

    “陆先生您的记性真好。”中年人忙不迭上前与陆坤握手。

    既然认出了是认识的人,陆坤也就挥手让蒋嫂备茶,把他往屋里引,“周主任,屋里坐。”

    “你这是”,陆坤见他提着个编织袋,看起来还挺费劲儿的,不禁眉头一蹙,担心他要闹什么幺蛾子。

    周主任把编织袋提到沙发边,笑着道,“哎呀,这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就是县里的一点儿土特产,大过年的,不成敬意。

    他这话吓了陆坤一跳。

    前世有人给他送礼,开始也说是土特产,结果人一走,陆坤打开袋子一瞧,全是一条条标准的金条。

    土特产这三个字,实在是太吓人人,还有特产金条的!

    陆坤挥手示意蒋嫂看着该怎么处理,结果蒋嫂刚一靠近,吱吱声就不断。

    陆坤立时就放心了不少,看来这还真是土特产,不是什么官场黑话,那袋子里的应该是牲口之类的,这倒是可以放心大胆地收。

    “咦这是”,蒋嫂轻咦了一声。

    看到陆坤疑惑的目光看过来,周主任赶忙挪了挪屁股,凑近了一些,解释道,“这个是穿山甲,我们高书记让我带来的,这是山沟里的村民逮住了,卖给高书记,高书记让我带来,送给您的。”

    “哦”,陆坤的眉头紧皱了一下,旋即又迅速松开。

    这穿山甲在这个年代,貌似是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吧不过,这事儿陆坤也不确定。

    毕竟他去年陪领导们吃饭,饭店上野味的时候,貌似也有这个。

    又或者,穿山甲目前还没有被列为保护动物也说不定。

    老高应该不会这么拎不清。

    陆坤暗自思忖着。

    “谢了啊,周主任。还麻烦你这么远带野味来。“,陆坤客气道。

    从贵安县到南明市,距离可不近,这贵安县招商局的周主任,怕是没有配备公务用车,一路坐客车来的。

    周主任接过蒋嫂递给他的茶杯,温声道了声谢谢,又看向陆坤,笑着道,“哎呀,您叫我小周就成。我们高书记说了,本来想直接上门亲自拜访的,就怕太冒昧了,显得唐突。这不,打发我来探个前哨了”

    陆坤大致听明白他这意思了。

    去年陆坤在某次酒席上,答应了高伟良,到贵安投资去,结果背过身就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高伟良这是找上门了,来催呢。

    陆坤点点头,心思急转,想着贵安投资的事儿。

    高伟良这人还算靠谱,不过真投资了,怕是容易被栓牢,往后抽身不容易。

    陆坤可没少听朋友吐槽高伟良的那臭脾气,去了他的地盘,再想走,可不容易。

    虽然高伟良为老百姓着想的情操确实令人敬佩,但商人逐利,可没有什么兼济天下的品格。

    在贵安县投资,赚钱还是能赚钱的,但商人们要是想搞什么幺蛾子弄快钱,准得被高伟良捶得满头是包。相比在其他地方投资,贵安县的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只能说是一般。毕竟在其他地方,guanshanggoujie,几乎为所欲为。但在贵安不行,稍微有点越线,高伟良的那双铁拳,那是见人就砸。

    周主任口才不错,感情牌打得那叫一个溜溜溜,“陆先生您离家久了,可能对贵安的情况不太清楚,我们贵安县现在可是大变样了,经济不说,但环境卫生,我们敢跟省城相比。贵安现在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集天地灵气”

    陆坤轻咳了两声,打断道,“我每年除夕都会经过贵安,回乡下祭祖。”

    陆坤的意思很明确,贵安什么样儿,骗不了他,嘴皮子耍得再溜也没用。

    周主任讪讪笑道,“陆先生您可能还不太清楚,最近有消息传出,咱们贵安县可能要撤县设市,这事儿真要成了,咱们贵安县可就变成贵安市了,这发展潜力,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而且我们贵安设为地级市的话,很可能是设自治市,凭高书记的威望,很多事情的掣肘,在冥冥之中就会少很多”

    周主任话里话外,蛊惑之中又带上了几分是是而非的道理。

    “哦,这事儿倒是不知道呢。”

    陆坤不知道怎么评价,后世里贵安确实发生过行政变动,虽然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年,但肯定不是这几年。

    陆坤猜测,目前上边可能只是有这么个意向而已,距离真的发生变动,可能还需要酝酿好些年才行。

    再者说了,即便贵安升格了,了不起也就是一个地级市,对他的事业产生的助力相当有限,还远比不上投资刘德新呢!

    品格情操上刘德新远远无法与高伟良相比,但就个人政治仕途而言,陆坤还是比较看好刘德新。

    “陆总你首先在我们贵安提倡的工农合作,这几年硕果累累啊。不少农户通过这种新型的合作方式,摘掉了贫穷的帽子,过上了小康生活,这都是您的功劳啊另外,您的教育捐款,我们县教育局已经收到了,按照您的建议,我们已经在贵安全县设立了奖学金制度,对成绩优异、思想品德高尚的学生进行教育扶持”

    他说的很恭敬,甚至有些刻意恭维。

    。



第三百三十三 建房
    这年代,都说“要致富,先修路”,可关键这路怎么修,钱打哪儿来,就是关键。

    政策是“火车头”,有了政策托底,政策导向,发展才能快起来。

    安桂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省份,临边临海,内河水网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如果能有好的政策驱动,经济民生飞速发展不成问题。

    可安桂的牌却越打越烂。

    国家对安桂的政策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与此同时还经常摇摆不定。省里几乎是每换一次班子,都把前人辛苦打下的架子给推倒,另起炉灶。

    再好的底子,都在这一次次推倒,另起炉灶的折腾中被消磨殆尽。

    到最后,只能继续穷,然后想改变却什么都做不了,折腾剩下一点旅游业底子。

    陆坤吃饱喝足,停下筷子。其他不少人都离席了。

    有人在打包剩菜,刘老根也在打包。他不打包那些肉菜硬菜,反而专心地用个干净的塑料袋子,把花生、脆豆装起来,打算留着哪个闲暇的午后再拿出来,当做下酒的小菜。等他收拾得差不多,李秀琴才出来喊他进屋商量事。

    屋子里没外人,陆坤要出钱给岳父岳母二老建栋房子的事情,在座的人已经先刘老根一步知道了,初时被震得说不出话来,但经过一段时间,总算是把这个消息消化掉了。

    “建新房”

    刘老根一惊一乍,心砰砰得跳个不停。

    “您不乐意”,陆坤紧紧盯着他脸上的表情,生怕他又拿什么不该由女儿女婿养的论调来把这事儿给搅和稀烂了。

    然而,让陆坤意外的是,刘老根脸上既没有狂喜,也没有狂怒,反倒像是有些呆滞。

    刘老根嘴巴张了张,没发出任何声音。

    他还没说同不同意,但眼中却有寻常时候难得一见的急切、兴奋、骄傲、自豪等情绪。

    他年轻时候也爱做梦,期待着努力挣公分挣钱,全都不花攒起来,讨老婆生娃,生他娘一大堆,子子孙孙无穷尽,只要自己活得够长,总有他风光的时候。

    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刘老根心里有点儿谱儿,虽然称不上横草不沾竖草不动,但真论起吃苦耐劳来,也有的是人远胜于他。

    “女婿问你愿不愿在村里头重新起栋新房子呢专门修好给我俩住的。”李秀琴见自家老头犯愣,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提醒了一句。

    李秀琴对自家老头子是有意见的,平常时候什么事儿,他都听她的,即便是嘴上反对得凶,过不了多久就会松口。可上次跟他提了老两口到城里住的事儿之后,这老头就一万个不同意,倔脾气上来了,威逼利诱的招儿全都没用。

    李秀琴是喜欢城里的,城里新鲜玩意多,很新奇,日新月异。平时要买什么东西都很方便,有个头疼闹热的,直接就坐车去医院,也犯不着在乡下自己四处求医问药。她在城里也有不少玩得来的姐妹,经常越一块去买菜,晚饭过后一起跳探戈。

    “那就建呗。”

    刘老根嘴巴动了动,声音很低,但却确保场中每一个人都能听到。
1...125126127128129...3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