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野火时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启煜

    “再说了,小虎子秋季期的时候不是还要上学呢嘛”陆坤有些疑惑道,手上麻利地跟刘老根递烟递火。

    刘老根给自己点了根烟,抽了一口,“这不是那孩子跟着他爹妈种地,整天叫苦喊累嘛。”

    就该让他吃吃生活的苦,才知道认真读书。

    当然了,这是陆坤心里的想法,没敢说出口,怕老丈人听了立马找拐杖要打断他的腿。

    “爹,依我看,还不如让小虎子学点别的本事呢。”陆坤心思一转,提议道。

    石头手底下的那个工程队不缺活儿干,让小虎子去学着开挖机钩机什么也不错,起码算是技术工种,怎么也能混口饭吃。更何况,小虎子要是真能吃那份苦,将来把技术练好了,让他带队当个钩机铲车组的大师傅,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挣的钱可不比在华坤超市混个中低层管理收入少多少。

    另外,随着工程队的规模越来越大,也会变得更正规起来,小虎子在工程队里混,虽然前期会辛苦点,但前途可比在华坤超市里混大多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社保】
    把老爷子说服之后,陆坤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整了。

    “爹,您帮我顾着点儿家里的事儿,我回公司一趟。”陆坤瞧着这时间不上不下,在家里待着也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回公司看看,把工作上的事儿给处理好。

    刘老根缓缓起身问了句,“那你大概什么时间回来”

    “晚饭之前一定回来。”陆坤想了想道。

    刘老根点了点头,“那行,你把那啥大哥大拿上,家里有事儿我给你打电话。”

    “嗯,好嘞”陆坤拿上衣服出门。

    华坤超市总部。

    “怎么样,当初和贵州那些加盟商的加盟协议都处理好了没有”陆坤心里清楚,想要在贵州掀起一场试验性的价格战,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把原来的加盟协议撕破。

    “咱们想终止合约,哪轮得到他们拒绝!”孙博文颇为傲然地说了句,怎么说华坤超市也是甲方,特权当然会相对多些,把加盟费退还给他们,那已经是仁至义尽,还想要怎样。

    说起来,当初他们交了加盟费,不也得到了华坤超市的品牌影响力和管理指导吗这么算还是便宜他们了。

    这么想着,等价格战打到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时候,华坤超市把他们这些曾经的盟友吞吃掉以肥自身,好像也不是太邪恶的事情。

    咳咳。

    这当然只是陆坤和孙博文这两个老狐狸的想法。

    “那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比如人才培训这一块”把同行挤破产,然后收编到麾下发展成为自己的势力,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快速吸收倒下的同行,迅速壮大自身,将价格战进行到底,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安桂这边肯定是要抽调不少人去贵州帮忙稳定局面的。当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也是他们的重要任务。

    “人手已经培养得差不多,毕竟咱们又不是马上就得用人。”孙博文接话道。

    “咱们要尽量在6月中旬左右发动价格战,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各项准备工作更是要万无一失!”陆坤点了点头,虽说老话有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事先把一切都安排好总好过到时候出现临时状况造成手忙脚乱。

    “哎,对了!前段时间咱们弄的那个涨薪方案,怎么没什么动静”陆坤眉头微蹙,年初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的涨薪方案,如今都过了小半年了,还没什么动静。

    孙博文愣了一下,随即快速反应过来,“陆总,这事儿我还要跟你反应呢,咱们是不是趁着这个时候,进行一定程度的淘汰,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裁掉一些工作表现不佳的员工。”

    陆坤瞪了他一眼,“我这跟你讨论给员工涨薪的问题呢,你倒好,直接给我扯到淘汰老员工,招聘高素质员工这种事儿上了。”

    陆坤见他急着要解释,挥手打断,语气坚定道,“人才要招,但老员工没犯什么大错的,一个都不许开除!你要多想想,想要招到能够胜任中层管理职位的员工,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儿。如果招聘普通员工,那ta的文化水平是初中还是专科、大学,重要么刚来的时候未必就比咱们的老员工表现得更优秀了。“

    经济形势不好,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连薪水都没法按时发放,应届专科毕业生、大学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配难问题,一些脑子活,胆子大的年轻人,已经不再那么热衷于追求铁饭碗了。

    这个时候,招聘大学生有点儿难度,但招聘中专生、大专生,倒变得容易了许多,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小了。

    “啊,可惜了”孙博文有些遗憾道,他本来还想着趁这个机会,把平时表现并不那么优秀的一些人给清理出去,引进更激烈的竞争,促进公司业绩快速上涨呢。

    “行了行了,招聘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员工这件事,我全权交个你来负责,要求只有一个,经验不足的,必须从底层做起。”陆坤瞪了他一眼,这个时候要是裁汰员工,除了引起不必要的风波之外,也没多大用处,还不如一个不裁呢,还能落个好名声。

    “那,成吧。”孙博文点了点头,陷入沉默之中,过了一会儿才道,“陆总,关于涨薪这个事情,您是什么想法”

    陆坤摸着下巴想了想,“按照我的想法,基础员工几年工资咱们至少要给他们涨三成。”

    “这么高涨幅!”孙博文惊诧道,“还以为自家老板会跟上次一样,只上浮5左右呢。”

    “只涨那么点工资够干什么”陆坤没给他好脸色看,“咱们不少员工都是从咱们一开始就跟着的,这么多年始终不离不弃的,如今物价涨得那么厉害,工资再不见怎么长,你叫他们怎么活”

    “这次的涨薪计划,要尽快实施下去,稳定人心,凝聚力量,为接下来要打的那几场硬仗预热。”陆坤说着说着倒是想起来了,底层员工之中貌似还没有进行分级,没有综合工龄与业绩的关系给予差别化的待遇。

    嗯,陆坤果断地把这个事情压到明年,因为到明年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会初步建立,社保逐渐成形。

    在这个年代,社保也仅仅只是试行,除了国家机关和国企员工有这个待遇外,也就外资能给得起这个待遇。

    陆坤自然没打算一开始就给华坤超市的每一位员工都上社保,因为如果不计后果地那么做了,多半会把华坤超市压垮。

    在陆坤的设想里,是把替员工购买社保作为给予优秀员工的特殊待遇来发放的。

    管理层自然是全给办这玩意,底层员工之中,除了可以追溯到早期“从龙”的那批员工可以享受社保外,没有重大贡献的,基本只能靠熬资历,才有可能混上社保。

    “你选个合适的时机宣布涨薪的事情吧,最好分两次,上半年涨一次下半年涨一次,总共涨三成工资。”陆坤直接拍板,想了想补充道,“底层员工涨百分之三十,管理层的涨薪计划先搁置,等拿下彻底拿下贵州市场之后,大批人手调整好了,再宣布升职和涨薪计划”

    “那行,这么一来,咱们华坤超市的底层员工的生活应该能过得好一些了。”孙博文感慨了一句,虽然自己老板不是个好人,但却从未亏待过跟他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

    陆坤点点头,但心里却叹句未必,因为明年还得接着给他们涨工资,如果工资不涨,日子照样不好过。



第四百一十三章 【奶奶留下的传家宝】
    陆坤继续说道,“裁员的事情就不要提了,我们接下来不但不能裁人,反而得大规模招人,只要有能力、有潜力、愿意学的人才,咱们适当提高点工资不是什么大问题。】9八】9八】9读】9书,2≧3o如果有大专、甚至本科生之类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来应聘,哪怕身上有点傲气,这也不打紧,只要有真材实料,人事部可以放心大胆地招!”

    中国社会是个人情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档案都不会太好看,如果没有门路,很难分配到好去处。

    “陆总,如果是国企里面跳槽出来的、或者被辞退出来的呢”孙博文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他是知道的,自己老板向来对国企出来的人不大待见,因为里边实在是混杂了太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草包,招进来了说不定还会惹出一身麻烦。这个事情,放在整个社会都很普遍,还有人专门打出招牌,明确表示不会录用国企下岗职工呢。

    不过,在孙博文看来,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说句良心话,国企里边的确是汇集了不少人才,只不过他们的才能难有用武之地,又或者把心思都放到了如何奉迎上级上了,这才显得不出彩。

    “设置一个考察期,如果能力不达标,那就开除或者降级使用。”陆坤思索了一阵道。

    如今到处都在搞国企改革改制,国企里会流出相当一部分人才,其中不少人都是香饽饽,谁能尽早抢到人才,谁就赢得未来。

    当然了,一些人憎鬼厌的国企工人子弟,陆坤还是不太乐意录用的,省得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

    “另外,如果有老师或者政府干部来咱们这儿碰运气找工作的,可以优先录取进来。”

    这是造yuandan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富裕的时代,学校的老师们对财富的渴望远胜以往,他们迫切渴求将自己脑袋里的知识转化为财富。

    当公务员,虽说捧着个金饭碗,但一般底层的干部工资收入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就目前而言,被拖欠工资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八《八《读《书,23o⊥即便是工资准时发放,也是捉襟见肘,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很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叫他们贪污他们还没那么大的胆子,毕竟时局虽乱,但上边反腐的决心从未动摇过。

    停薪留职的政策实行了好几年了,本来教师、官员、科研人员下海潮已经渐渐走向尾声,但今年又重新汹涌起来。

    陆坤回到家里的时候刚好下午五点钟,厨房里的阿姨们开始忙活晚餐,丈母娘李秀琴没事儿干,闲得发慌,站门口不断指挥她们洗菜切菜。

    陆坤寻摸了个光亮的地方,把小光头养的鹦鹉给提过去。

    他把身子嵌入太师椅之中,手指上夹着一支烟,时不时地往烟灰缸里弹弹烟灰,再往唇间送。

    “爸爸,八哥好看不”,小光头放学回来,刚扔下书包,就扑到陆坤腿上,一脑门的汗,毫不在意,。

    陆坤眼睛微眯,揪了揪这小子的耳朵,而后把他抱到自己腿上坐好,边拿毛巾给他擦汗边道,“好好一只鹦鹉,你咋给他起名叫八哥。”

    “我原来给八哥起名叫‘小英’的,然后被二姐威胁了。”小光头逮着机会就告叼状,凑到自己老子耳朵边小声说道。

    陆坤翻了个白眼,你二姐叫陆慧英,然后你给家里养的鹦鹉取名叫小英,二丫儿不揍你都算是好的了。

    “叫八哥也没什么不好的。”陆坤摸摸这小子的脑袋,乐呵呵道。

    晚上六点钟,酒菜上齐。

    众人聊了一些最近的发生的趣事儿,刘老根突然说起李秀琴娘家发生的一些怪事,说是从去年年底开始,老有人到她娘家的村子收购一些老物件,包括背带、砧板、石磨、铜钱、瓶瓶罐罐、甚至养猪的猪槽之类的东西,给的钱还不少呢。另外,村里这几天住进了一伙儿外地人,说是从城里来采风的。村里人不了解这些城里人的心思,也不好意思多打听,但不少人都看见他们用布袋子背着一些特制的铁楸、铲子进村,住下来之后便整天四处寻山望水。

    陆坤挑了挑眉,前一个还好,估计是古董贩子,花点小钱把村民们家里值钱的老物件给糊弄走。后面那群采风的家伙,十有是盗墓贼。

    盗墓这事儿并不出奇,在乡下地方甚至有些猖獗,报了案,也大多没头没尾。

    陆坤把自己的猜测给众人说了一下,丈母娘李秀琴的脸色蓦然发紫。

    陆坤愣了一下,也反应过来了,丈母娘的娘家,当年盛极一时,怕是会有不少老物件,但这会儿估计已经让古董贩子花个三瓜俩枣的钱就给搜罗走了。

    另外,也不排除个别老想着撞大运的盗墓贼,以为地主家当年还有不少陪葬品

    好不容易才把丈母娘宽慰好,陆坤也想起来了,貌似自己在平安村的老家里也有点东西。虽然不一定非常值钱,但那是老祖宗传下来给儿孙的东西,意义非比寻常。

    晚上,陆坤把刘丽萍拉回屋里。

    “你这神神秘秘地干嘛呀”刘丽萍见自己男人一吃完饭就迫不及待地拉着自己回卧室,不禁一脸懵逼。

    陆坤白了她一眼,先让她坐好,才开口问道,“咱们搬家的时候,奶奶传下来的那张被子里面的东西,你拿出来了没有”

    “你说的是那耳坠子”刘丽萍想了一会儿,总算是想起来了,“咱们从平安村里搬出来的时候,不就把被子剪碎了,顺带把耳坠子拿出来了吗我记得就放在二号保险箱呢。”

    呼

    陆坤找了找,总算是松了口气,耳坠子还在,完好无损。

    这耳坠子如果现在拿去卖的话,估摸着也就是两三万块钱顶天了,但这却是当年奶奶冒着生命危险给儿孙藏出来的东西。

    当年的大宅子、土地店铺、各种值钱的东西都被搬空,就连好点的衣服都被人瓜分走,其他的藏宝地更是被人掘地三尺一般给挖出来。

    其实那张又破又重的被子里,除了藏着这只耳坠子,还有一把小小的金锁,当初陆坤偷偷摸摸地到县上托人给卖了,换了六百多块钱给浩浩治病,就在他准备把耳坠子也给卖了的时候,儿子就撑不住,撒手人寰了。

    关于金锁和耳坠子的事情,陆坤爹妈都不一定知道,那张被子奶奶生前一直都是她自己盖,临死前只是嘱咐儿子儿媳这被子只许晒不许拆开来洗,别的话倒是没传下来。

    后来陆坤爹妈没了,这被子就传到了陆坤这根陆家独苗苗手里。

    陆坤早在自己一个人混饭吃的时候就知道被子里有东西,但一直没声张,自己过得再难也没想过把奶奶传下来的东西挥霍掉。那个时候他心里想着,自己虽然没什么本事,但也不能成为败家子,再穷也不能把骨气丢了,把陆家最后的颜面丢了。

    只是后来为了给儿子续命,能借的都借遍了,没了法子,陆坤这才卖掉了那把小金锁。

    陆坤发家至今,也不是没悄悄让人去寻当初卖出去的那把小金锁,但转手太多,一直没什么消息,心底里都猜测那把小金锁是不是让人给融了铸成金条了。

    刘丽萍是个女人,没法理解男人对祖先、对血脉传承的那种近乎固执的情感,但还是上前拦着他的腰,细声安慰。

    “给祖先修墓“陆坤有些意外这次刘丽萍会主动提出来。

    陆坤挠挠头,看向刘丽萍,“去年我就打算给我爹妈、爷爷奶奶修墓了,但这事不太好搞。”

    迁墓的心思陆坤去年就有了,如果仅仅只是迁移父母的墓,那些个远亲不会有什么意见,但要把列祖列宗的墓都给迁走,这就触犯到了他们的逆鳞了,即便往上再数的那些个先人,连一块骨头都找不到了,其他的陆氏族亲,也不会同意这个事儿。

    迁墓没法迁,只能修墓了。
1...159160161162163...3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