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野火时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启煜
过了那个特殊日子,一切都回到日常的工作生活状态之中。
男人,可以老婆孩子热炕头,但也不能忘了自己事业与责任。
手下上千人指着他发工资过活呢,陆坤可不敢掉以轻心。
一大早,陆坤刷牙洗漱,连早餐都没时间吃,从厨房里抓起两个刚蒸好的馒头,就出门去了。
今天陆坤并没有让司机来接,反而是少见地自己驾车。
陆坤并没有直接出发前往康师傅总部,而是开着车先绕着整个南明市区转了一圈。
199年的南明市,已经焕发出巨大的经济活力。
街头巷尾,各种摊贩随处可见。
“热包子,热腾腾、刚出炉的包子”
“煎饼、鸡蛋灌饼、白糕儿、发糕、猪杂粉”
“北京煎饺,香酥脆软”
“枣卷儿、麻花儿、糖面座儿、白糖大发糕,天津美食了喂!”
摊贩们也开始学会吹嘘了,陆坤刚才还瞧见一个卖“纽约摩登皮靴”的呢,陆坤只是扫了一眼就要知道,八成是温州货,表面看着挺新挺潮,仔细一瞧,都特么开线了!
陆坤瞧了瞧手里的两个馒头,不禁摇摇头,缓缓放慢车速,最终停到一个摊面前,摇下车窗,探出头问道:“,老板,杏仁茶儿怎么卖拿什么装我赶时间。5s”
摊贩原本见陆坤摇下车窗,还一脸忐忑,这会儿听到是有生意上门,立时大喜,满脸讨好道:“哟,先生您可真有眼光,我这摊儿的杏仁茶可不比别儿个,青丝玫瑰白糖都搁得好多咧,马上就能弄好,保准耽搁不了您多少时间。您要哪儿个味儿的”
摊贩嘴上和陆坤寒暄着,手上的动作也不慢,不断地给陆坤调茶。
“要个桂花味儿的吧”,陆坤在他支起的摊位上瞧了一眼,发现有好几种味儿的杏仁茶,随手指了一个说道。
“好嘞,您慢用!”,贩也是个有眼色的,没提往日里一向先交钱再取食的规矩。
瞧着眼前这位客人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是缺那儿俩儿钱的人。
陆坤试探性地抿了一口,发现这杏仁茶白糖放多了,有点甜过头,笑呵呵道,“挺甜哈!”
贩误解了陆坤的意思,以为陆坤这话是在夸赞他做生意实诚,笑着自豪道:“那是当然,不是我柴老六吹牛,整天街也难找得出比我做吃食更舍得用料的了,我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错不了!”。
陆坤对于贩说的传了几百年的手艺不置可否,继续喝着碗装的杏仁茶。
这个时候的白糖着实不便宜,这贩说自己舍得放料,还真不是夸口。
一般人能遇到这么实诚的老板,算是走运了。
陆坤喝了大半碗,抬起头在他的摊位上扫视了一圈,状似不经意问道:“老板,你这有凉面卖吗,有的话给我打包一份”。
陆坤是吃定了他没卖凉面的,毕竟有的话早就应该摆出来了。
“有的有的”,贩从自制的木制推车里端出一盘凉面。
陆坤:“”。
打脸就像龙卷风,来得措不及防。
“你这是用面条做的凉面吧,我不爱吃这个,我喜欢吃面饼煮出来的那种,劲道!”,陆坤一本正经地胡扯道。
一大早出来吹夏风,能给自己公司的产品做做广告也不错。
别看路边贩穿着打扮不咋地,但内行人才知道这几年贩们的日子有多滋润。
成本低廉,大部分都还不用缴税,竞争也没有后世那么大。
只要脑子不糊涂,干一年能挣出三套房来。
陆坤的车停在这儿,一大群人都好奇是哪里的大老板,竟然会来路边摊吃早茶。
贩柴老六看着不断凑近瞧热闹的人群,眉毛微不可查地皱了皱,心里暗自嘀咕着,对面那个穿得人模狗样的家伙,是不是专程来找自己麻烦的。
不过,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这种大人物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硬核
天空碧空如洗,路边的大树枝叶还残留着颗颗粒粒的水珠,宣告着昨夜餐风暴雨的狂暴。5s
今天的天气还不似寻常时候那般炎热,反而带着丝丝清爽。
道路被雨水冲刷过,路面几乎是一尘不染。
办公室里,陆坤站在窗前,食指与中指夹着香烟,偶尔抽上一口,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临江眺望不远处繁忙的工厂。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目前已经有了火的趋势,随着宣传广告逐步转化为销量,公司的盈利,应该不会让陆坤失望。
“老黄,咱们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渠道铺开得怎么样了”,陆坤问道。
黄明博笑道:“咱们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一在华坤超市大规模上架,省内的一些型经销商就坐不住了。咱们的广告也做得不错,除非是处于山旮旯,否则多少应该听说过咱们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才对。”
黄明博顿了顿,继续道:“借助华坤超市的渠道,我们的方便面在安桂和贵州都卖得不错,尤其是在省内,咱们的红烧牛肉面已经有了火爆的趋势了”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分为两种,一种是袋装的。一种是桶装的。
袋装的卖七角钱一袋,比市面上的其他方便面还要更贵一点儿,而桶装的则卖19八元一桶。5s
没办法,桶装包装成本太高,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包装桶是专门定制的,自己还没有生产能力。
“我来公司的时候发现咱们公司的问卷调查人员了,他们反馈回来的消费者的意见怎么样”陆坤道。
“还不错”,黄明博顿了顿,继续道:“大部分人都比较满意,意见大都集中在桶装面定价、味道选择余地太少等方面。”
桶装面定价这事儿,是陆坤亲自点头同意的,如果价格过低、甚至以亏本为代价抢占市场,那是得不偿失的。
随着康师傅食品饮料集团资金渐渐回笼,下一步就要继续建立自己的产品包装生产线。
到那个时候,才有降价的空间。
至于口味选择过少的问题,其实早就不是问题了。
因为康师傅老坛酸菜面的酱料包、酸菜包已经研制出来了,只不过一直都让陆坤给压着罢了。
目前,打响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牌子才是第一要务,好高骛远地想要打‘双子牌’,不仅会分散公司的精力,也会分摊消费者的注意力,不利于品牌塑造。
做生意就跟斗地主一样,手里最好时刻捏着一个足以左右战局的王炸!
“外地的经销商联系得怎么样”
刚才黄明博只说了安桂和贵州的情况,陆坤猜测应该是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在与其他省份经销商的合作情况不够理想的原因。
黄明博道:“外省的经销商和各大商场负责人看了我们的样品之后,有点兴趣,但又担心不好卖”。
黄明博看了陆坤一眼,心翼翼道:“毕竟咱们的方便面比市场上其他牌子的方便面要贵不少。”
见陆坤没有打断的意思,黄明博继续道:“他们要求先货后款。”
陆坤并没有意外,毕竟压货这项技术又不是他的专利,当初华坤超市的时候,他也是这么干的。
“先货后款也可以,只要他们帮着卖就成。不过,记得要调查一下他们的实力,可别让打着空手套白狼主意的人的钻了空子”,陆坤沉思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
压货这事儿很正常,基本上们每个公司都会干。
康师傅食品饮料集团不也压下游原料供应商的货款么。
第二百一十五章 日常X3
党报的威力还真不是盖的,一些经销商本来还拿不定主意,但当康师傅食品饮料集团的工作人员把安桂日报关于康师傅集团的评论文章指出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脸色震撼莫名。
这次的安桂日报宣传威力主要集中在安桂,直接反应在安桂省内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销量上。
华坤超市为了表示对兄弟集团的支持,牵头组织了不少商家,一起为为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专门做宣传推广活动。
陆坤对此很重视!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目前还是一个新生品牌,从无到有,要打响牌子,快速发展,就得整合一切资源,尽量一炮走红,让旁人知道,康师傅的实力潜力!
以后不管是企业过桥贷款,还是跟人谈合作,都能更有底气。
而不是每次走出去跟人谈合作都得把兄弟集团华坤超市抬出来,给自己脸上贴金。
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广告早就满天飞了,陆坤今天决定去看看跟康师傅拿了货的经销商们销售情况怎么样。
“百家超市”,陆坤喃喃自语了一句。
陆坤觉得这店名有点熟悉,思索了一阵,总算是想起一些事情了。
原来是“赖死”那个家伙的开的店。
“赖死”姓赖,家里排行老四,大部分人都是直接称呼他的绰号,至于真名,还真没几个人记得。
赖四就是之前被华坤超市收编的那一批,要不然早改行了,怎么可能还能在南明市区把超市开起来。
这家“百家超市”的前身是“百家副食品店”,多是卖些炒货干货。
早几年生意还不错,赚了不少钱,但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摊贩和各种卖部如同雨后春笋般兴起,他的副食品店就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来越大,无论是销量还是利润,都远不如从前。
也正是因此,当初华坤超市进军南明市零售市场的时候,赖四才没有选择跟那帮子人搅和在一起,与华坤超市对抗,甚至在后来形势渐渐明朗的时候,毅然投诚
华坤超市作为安桂零售行业的老大哥,自然是千金买马骨,给了这赖四不少好处,否则这赖四也开不起眼前这个超市。
超市入口处,有关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广告海报十分醒目,吸引了不少年轻男女驻足观看。
陆坤没有找赖四寒暄,而是跟其他普通人一样,走进超市。
陆坤走到零食食品类货架,发现这家超市方便面类只卖康师傅牛肉面,几个年轻男女正在选购。
陆坤抬腕看了下表,现在是早上十点多,这方面面的货架上就已经清空了一半
天越来越热,陆坤可没兴趣在外边闲逛,还是回家待着比较舒坦。
家里。
陆坤进家门的第一时间便是换鞋。
天太热了,脸上、脖子上全都挂着汗,陆坤朝屋里边喊了一句,“二丫儿,快过来一下。”
“怎么了”二丫儿正跟一鸣在凉席上玩耍呢,不情不愿地过来。
家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刘丽萍想找她们俩姐妹帮忙做事的时候,一般都是叫的大丫儿,而陆坤则是喊二丫儿。
陆坤边用脚踩鞋边把手上的大西瓜递过去,示意她赶紧接住:“让阿娘切好搁冰箱里。”
“怎么又买西瓜”,二丫儿拉下脸道。
“有的吃就好了”,陆坤瞪了她一眼,解释了一句道:“天太热,你阿娘胃口不好,没见你阿娘这几天都不怎么奶弟弟了么”
其实这话是陆坤在瞎扯,刘丽萍这几天减少奶孩子的次数,纯粹是一鸣上火了,嘴角都快起血泡了。
不过,事关弟弟的事情,二丫儿比陆坤和刘丽萍夫妻俩都上心。
 
第二百一十六章 我心亦然
今天的晚饭吃得特别早。5s
没办法,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亲自上门告知了,区里在搞安全用水工程,部分路段要挖开,重新铺设管道,傍晚六点十分开始断水、并且不排除断电的可能。
至于什么时间恢复正常供水供电,这倒是没明说,只说了在工程结束之后立即恢复供水供电。
家里几口人早早地洗了澡,这会儿夜幕刚刚开始降临,晚饭就吃了一半了。
陆坤从电视机桌子底下的抽屉里取出几根蜡烛点上,一餐桌为中心的几个区域立刻变得亮堂起来。
家里没电,陆坤把一鸣放在自己腿上,双手卡住他的咯吱窝,让他撑着短腿站站。
饭桌上只剩下二丫儿还在那儿扑哧扑哧地吃饭,让刘丽萍很看不惯,没好气道:“你牙那么长的吗就剩你了。”
“再不快点吃,待会餐具全给你洗!”,刘丽萍瞪了她一眼道。
“”
“我吃饱了”,二丫儿抹了抹嘴,把自己的专属大海碗往桌子上一搁,脸上的表情泫然欲泣。
“哎哎哎”,陆坤扯了扯坐在自己边上的刘丽萍的衣袖,让她别发火,注意场合,“她还是个孩子呢,吼她干嘛呀。让她接着吃,孩子能吃是福”。
“二丫儿,别看着我们,你吃你的,碗筷不用你洗”,陆坤转头看向二丫儿,表情认真地说了一句。5s
刘丽萍被自己男人少见地在孩子们面前说了一句,觉得丢了面子,回怼了一句:“你就宠着她吧,迟早宠成野丫头”。
陆坤撇撇嘴,对自个儿老婆的性子,他自认还是了若指掌的。
刘丽萍在教育孩子上奉行的是老一辈的那一套,比较迷信老祖宗”棍棒底下出孝子“、“熊孩子就是欠收拾”、“孩子不优秀就是打得少”的理论。
其实在陆坤看来,这倒未必。
在社会上,棍棒教育下的老实孩子,虽然比较重规矩、懂情理,但思维未必有“野”孩子灵敏,能力也未必有“野”孩子强。
棍棒教育下的孩子,是属于拔苗助长的类型,虽然不容易长歪,但却少了“野”孩子的那股子灵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