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德帆

    格斯虽然是个学渣,但是他提出了一个事,让秘密办公室的众人头脑瞬间清明起来。

    他提到在中东战场和非洲战场,不少澳新军团的士兵在和奥迪曼帝国战斗后因伤病而留在了苏伊士等地区,那么这些人在面对自己联邦的船只时会不会只是“意思意思”呢

    秘密办公室的人都觉得这个事情很有盼头,当即便派人借道热内亚前往苏伊士




第50章 军方的铁路
    格斯从自己的文件夹中掏出一份资料,递给了克虏伯。

    克虏伯接过这份资料看了一眼,不禁被上面的第一列数字惊讶到了。

    上面第一行数字就是6000万美元,下面有一个备注,这是天际线集团近一年来可以在各大银行账面上可以查找到的贷款数额。

    “他们有这么多实体资产可以抵压吗”克虏伯虽然有点惊讶,不过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只是对最近才崛起的公司可以贷款那么多比较好奇。

    按道理来说,这个数目应该和公司的资历有相关联的,天际线集团还很年轻,它的前身是纽约的一家建筑公司,虽有也有几年的历史,但是也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数目。

    “我们的调查不是很详细,目前所知道的,他们很热衷于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几千万美元也大多数投入到了这方面之中。”格斯又掏出一份文件,念着上面的内容。

    “在前段时间之中,天际线集团出资收购了或者入股了很多美国和欧洲的公司,还有东亚地区的一些公司。”

    “他们的资金大多来源于各大银行的借贷,不过我们猜想更多的是西澳方面使用他们境内出产的贵金属作为备付金……”

    克虏伯点了点头:“有这个可能。不过,就算是有好几处金矿,也没有银行愿意借那么多吧”

    克虏伯自己是深有体会的,自己的工厂被英法为首的联军委员会查封之后,他一度面临经济危机,他曾经想向国内各大银行借钱渡过难关。

    可惜的是,银行已经拿不出什么钱了,克虏伯之后原本打算向一些外国朋友求援。

    意外的是,一笔300万美元的汇款进入了他的账号,署名是明天的大陆。

    克虏伯虽然调查到这位好心的人是谁,但是他依旧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依旧在让人继续跟进。

    现在,格斯提起了远在澳大利亚的那个福克斯接了银行那么多钱,让克虏伯怀疑起来会不会就是他呢

    根据他各个老友的描述,都曾有数额颇大的款项汇入他们的账户,都是用美元进行支付,很保值的货币。

    在战争过后,各大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而美元例外,还算是比较稳定。

    现在克虏伯他们手中都持有一笔数目不菲的美元,以至于他们都还有活力去干点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各种需要打点的地方……

    格斯翻开手上文件的第二页,读道:“唔,这里写着,西澳大利亚在一年之内增加了差不多10万的人口,大多数是从东亚来的工人……”

    “工人东亚是日本吗”克虏伯疑惑道。

    “克虏伯先生,这里写的是……中国人。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他们好像工业化还比不上日本吧再说了,中国自己的工人应该都是不够用的,他们的政府怎么会同意把他们送过去”

    “应该是想欧州战场上的中国人一样吧……我看看,这里好像没有提到……”格斯翻这文件,发出哗啦啦的声音。

    “那倒是有可能……”克虏伯拿起桌上还没喝完的咖啡又喝了一口,“着咖啡有些凉了,我去换一杯,你等下。”

    正在克虏伯站起来的时候,格斯好像找到了答案,他说道:“克虏伯先生!找到了,这里提到,西澳大利亚正在全面铺设铁路网和公路网。”

    克虏伯站在那里,问道:“他们都是过去做修路工人的吗”

    格斯想了想说道:“应该是的,我们这次签的合作条约包括了我们的炼钢厂设施和积压的成品钢材……”

    “这些应该是直接用于铁路铺设的,好像他们还进口了不少加拿大和美国的木材……还有日本的。”、

    “他们应该也有很多木材吧为什么要买那么远地方的木材你知道吗”克虏伯问道。

    “这个我就



第51章 今天
身体不舒服,明天更,就这样。

    (还有可能有些章节可能会出错,可以刷新看看有没有变化,手机端



第52章 钉子
    身体还是抱恙……

    ——————————

    意大利,热内亚。

    港口附近的一家服装商店内,一名店员正在招待客人。

    “先生,我们的服装虽然不是什么大品牌,不过我们的每一件服装都是有从业几十年经验的资深设计师设计的,您看这件,我就觉得非常适合您!”店员正在很努力的介绍着他的商品。

    不过这个顾客似乎不怎么理会他的介绍,自顾自的继续浏览着店内的商品。

    店员咽了一口唾沫,他说的口水都干了,可是这个客人似乎很挑剔,虽然进店那么久他没买过他介绍的一件商品,不过其他他没介绍到的倒是挑了几件让他包了起来。

    虽然让他感到很是疲累,不过他还是得笑脸迎人,这家伙看起来并不像是付不起账的那种,毕竟他穿得挺考究的。

    在一番挑选之后,客人选好了自己要的所有商品,前往柜面付账之时,客人不咸不淡的问了一句:“你们经理在这里吗”

    店员算着商品的价格,以便随口道:“我们经理今天不在这里……”

    客人笑了笑,说道:“我与你们经理可是老朋友了,他会给我一个折扣的。”

    店员放下手里的工作,用疑惑的眼神看着面前这个意大利语说道有点生硬的男人,问道:“我们经理现在真不在这里,最近的生意不是很好做……”

    “先生您也看到了,这里的店员只有我一个人……经理说是去找生意伙伴谈合作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店员一边继续做着他的工作一边开口说道。

    客人呵呵地笑道:“看来你们的经理对你说了实话,我就是你们经理找的生意合作伙伴,不过我没有在约定的地方看到他,我就找过来了。”

    店员这时已经统计好了总价格:“先生,您一共消费……”

    客人也猜到这个店员八成是不会相信他的话的,不过听到他报价的“里拉”的时候,客人摆了摆自己的手掌:“我可以用美元付账吗”

    店员虽然对这个客人满嘴胡话有些不想理会他,不过在听说他准备用美元付账的时候,店员的眼睛亮了起来。

    店员有些兴奋地问道:“先生,这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我这里去兑换外汇比较麻烦,这个汇率的事情就要比银行给出的要低上一些了。”

    客人摆了摆手:“这不是问题,只要差不多合适,我可以接受。”

    店员舔了一下自己有些干燥的嘴唇:“那,1:15如何您的一美元我当成15里拉。”

    客人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头,并从钱包内掏出一小沓美元出来,就在这时,店员看到了他钱包内的一张名片。

    名片上溘然印者他们经理的名字,当然还有一些文字,写着这家店铺的位置。

    店员不禁想起了他的经理曾经对他说过,如果有人拿着他的名片来找他,一定要以贵客之礼招待。

    店员盯着这个客人钱包里的名片有些发呆,这人刚才说什么他就是经理的合作伙伴还说了折扣什么的……

    客人看着店员发呆起来,有些不解,他拿着钞票在店员的眼前晃了晃,喊道:“嘿,伙计,不收钱了吗”

    店员啊了一声,绕了绕自己的头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先生您有我们经理的名片啊……”

    客人笑了笑,递上自己的钞票,说道:“你们经理现在真不在吗”

    店员点了点头,正想说点什么,门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见鬼,今天那个餐厅附近都是些没工作的人在游行,我……”

    大门被推开,一名体格略微发福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眼角余光扫过前台的位置,发现了一个挺熟悉的背影正在他员工面前,似乎正在结账。

    这时候,客人也转过身来,下一瞬间,两个人都露出了那种见到了很久没见的老朋友的神情。

    “嘿伙计,很久不见了嘛!你好像有些肥胖起来了……”客人先是寒暄道。



第53章 我能怎么办
    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男人嘴上叼着一支香烟,双手扶着栏杆看着不远处的聚会场地,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令旁人好奇的是,这个男人的脖子上还挂着个照相机,这年头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照相机还是很值钱的。

    不过这个男人穿着比较邋遢,和他拥有照相机这种事物好像不太相干……那么,他的职业很可能是记者,这恐怕是不多的几个解释之一了。

    这里是热内亚的港口区,今天这里有一个聚会,市长先生也来到此处,原因是市长先生找到了投资,港口区尘封已久的项目可以继续开工了。

    这不,热内亚的市长正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说着些没营养的话,台下的市民们还是很乐意听的,因为他们又有工作了。

    其实这个情况不单只是意大利这个沿海城市,放眼意大利甚至整个欧洲,失业都是现在的主流。

    参战各国因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各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基本财政支出。

    参战各国上千万人的死亡,资本主义市场的混乱,经济低靡,很多物资短时间内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放在今天,造反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恶性循环……一直都有,像今天这种情况:

    各国为了增加兵力大肆扩充军队,把大量的劳动力召进军队之中,开始了商业工业上的劳动力流失。

    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军需物品,再次征召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军需工厂,生产军需物资,进一步让普通的工厂劳动力流失。

    劳动力的流失让各个厂商无法继续完成定好的目标,生产的产品不足让市场的经济产生了波动,物价开始上扬。

    物价上扬,本来工资就不高的工人要求加薪,资本家为了控制成本,只能在产品上进行加价,恶性循环已经开始。

    普通工人们通过罢工等一系列措施让自己拿到了更高的薪资,但是他们发现,物价一直在上涨,自己薪资增加的幅度根本赶不上物价的增幅。

    这时候,再去游行搞事就是打政府的脸的,国家正在大战,你们这群刁民在国内制造混乱,不好好教训一下怎么行

    一些国家自然开始了各种镇压,社会治安已经开始变差,各地的警察局都忙不过来了。

    国家为了筹足军费,加税,控制民众消费,发行债券,举借外债都是办法,而且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消费管制开启了封印,民众消费的又燃烧了起来,可是,劳动力并不够。

    很多工厂和商家在战争结束之前就因为难以度日相继倒闭,虽然一些退伍的士兵有着补助,也希望找到新的工作,但是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这给了福克斯一个很好的机会,西澳方面在欧洲各地都设置了招工点,专门招募这些劳动力,扩充西澳的人口。

    澳洲养不活多少人,福克斯是知道的。根据很多学者的预测,澳洲最多可以养活5000万人,那已经是极限了,这个极限还是要靠进口粮食来实现的。

    要知道,澳洲大陆可是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啊,极限只是养活5000万人,还是要进口粮食的那种,真的是让人脸红。

    澳洲的土地还是蛮贫瘠的,再加上水资源并不怎么充足,再加上分布的不合理,有太多的制约条件了……

    如果福克斯不是有这么一个建设系统,他打死也不会想着改造整个澳洲大陆,来场旷世大手术的,这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有得选择,他会在澳洲买个农场种种田就算了,他在21



第54章 我也很绝望啊
    台下坐着一排港口的相关负责人,正在满面春风地听着台上市长先生的废话。

    管他废不废话呢至少照目前的情况看来,他们未来的路已经重现光明了!他们仿佛看到了源源不断的钞票在向他们涌来。

    也真是难为他们了,战争算是毁掉了他们的一切,他们应该憎恨在战争中的某一些人才对,比如,克虏伯。

    可是当他们听说一个算是罪魁祸首的战争头子——克虏伯要来给予他们帮助的时候,他们很痛快地接受了这些帮助,似乎完全把某些问题抛在了后面。

    很多人说,一战在欧洲战场其实还是很绅士的,甚至一度出现过重大节日互相停火的场面。

    他们觉得,他们这些文明人应该保留仅存的理智,抑制被战争侵蚀的心性。

    这部分思想在很多东方人的眼中是很不正常的行为,绝对会被别人骂得狗血淋头。

    可是欧洲还是欧洲啊,沐浴在神圣之地梵蒂冈附近的意大利人民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吧克虏伯帮他们解决了公司的财政问题,还力邀市政府方面加快相关项目的进程。

    就算之前这几个意大利商人很反感这个军火头子,可是这个军火头子给出的条件实在是太优厚了,在各国都经济低迷的今天,实在是难得。

    不得不说,意大利人民没英国法国人民那么多心眼,想来是经常沐浴在圣光之下,常年被维也纳啊,大罗马啊什么的艺术氛围所笼罩,根本没注意德国人的小动作。

    德国人在干什么呢自然是渗透大量的间谍人员了。按照他们那秘密办公室的方案,在1920年结束之前要在欧洲各国部署超过一千名的谍报人员。

    一千名,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而且,1920年快结束了,留给秘密办公室部署的时间已是不多。

    这1000名的数额自然不是强硬规定必须都要是关键职位,不然的话,那也太难做到了……单单是这方面的“熟手”都不太好找。

    为了保险起见,秘密办公室用手中的权利偷偷从各个单位的名册上划掉了上千人,原因大都是以死罪将其绞死,枪毙等等。

    这上千人都有着同一个特点,他们都很清白,没有犯过错误,一点都没有……当然了,也没有拿过任何所在单位的奖项,勋章自然也是没有的。
1...1516171819...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