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牛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瓜0
韩芝也站起来和八姨说话。
“姨,你灶上煮的什么,我和你去看看。”
韩芝赶紧问了句,不然八姨和她婆婆真闹起来了,这事儿还非常尴尬。不过,那老太太的确可恶。连韩芝这种心地善良的女生都不能忍。
八姨哭了一会儿就收住了眼泪,也不和老太太继续吵嘴,回厨房做饭去了,韩芝跟上去帮忙。
陈楚良这时候瞪着老太婆,眼光不善。他可不是八姨陈淑媛那么好欺负的人。陈家人虽然都是花溪村的农民怎么着,难道嫁到你王家来就该被欺负
这个时候,八姨夫从单位回来了。
八姨夫拿出钥匙开门,就看见陈楚良站在屋里面,根本没察觉屋里面气氛不对劲,笑着和他打招呼:
‘
“楚良过来了啊。你爸怎么没一起来”
八姨夫显然不知道刚才媳妇和他妈发生的事。换了鞋,把公文包拿回房间,穿了件比较休闲的衣服走到沙发上坐着。
他才刚坐下来,旁边的老婆子就开始叨叨了。
“学兵,你那媳妇,刚才我就说了她两句,居然和我吵起来。我看这个家交给她管算了,也省的别人说我老太婆人老了话多,还不如早点死了好。”
老太婆恶人先告状,王学兵刚坐下来,立刻就在自己儿子面前搬弄是非。
有客人在,王学兵肯定不好当面说陈淑媛两句:“妈,淑媛一定是什么地方没做好。没事儿,我等会儿问问她。对了大姐他们好久过来”
见儿子不向着自己,老太婆冷冷说:“你给她打个电话问问。告诉她我们留着饭等她。”
王学兵就按照母亲的吩咐打了电话。
“妈,大姐他们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王学兵站起身来,朝厨房那面去了。他去看媳妇饭做得怎么样了。
有韩芝的安慰,加上陈楚良也在场,八姨忍住了悲伤。王学兵到厨房的时候,没发现陈淑媛有任何异常,看她做了不少菜,心里面还满意,在厨房待了一会儿,就走出来和客厅里面站着的陈楚良交谈。
“楚良,高考成绩出来了,你考得怎么样”王学兵说话有些弱,中气不足,所以听起来感觉他好像有啥重病一样。
“还行吧,一般。”
陈楚良观察到八姨夫虽然对八姨很好,但是八姨夫却很听他妈的话。然后,陈楚良就猜测上一世八姨和八姨夫离婚,肯定是老太太从中挑拨离间,要知道八姨一直没有生小孩,已经成为这老太太心里的刺,早就巴不得他儿子休了这媳妇重新娶一门回来给她添孙子。
“如果今天自己没有来看八姨,肯定
第二十一章悄无声息的耳光!
“可不是么本来兵兵的高考分数,就是掐着东南大学调档线填的,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能考上,谁知道今年考省状元的考生居然不报燕大清华,反而报了东南大学,这不水涨船高带动了东南大学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划得特别高。”
王学丽一阵叹息,儿子高考第一志愿就是东南大学,而平行志愿填的是一个普通的211本科,现在看来儿子要么复读要么去读普通的211大学,一家人正纠结怎么选呢,所以她才带着儿子回娘家散散心,在家里被自己公公婆婆唠叨着烦死了。
老太婆一听外孙考不上省内最好的大学,眉头皱的老高,一副不相信的样子:“省状元也去读东南大学啊那不是屈才么。”
“是啊外婆。说实话,今年的高考状元,那是真猛,连我都佩服。你知道我们市一中平时拽得二五八万的那些个考霸,直接被人家状元甩开差不多一百分,考试成绩公布那天,一个个缩着脑袋,被打击的一点脾气都没有,总算体会到什么叫智商上的碾压。”
周兵眉飞色舞说着,今年的高考题很难,但是省状元能考745分,他们这些充其量考个985的考生望尘莫及佩服的不行。
老太婆若有所思。外孙考那么高的分都考不起东南大学,自己瞧不顺眼的媳妇花溪村的侄儿肯定也考不起了。
这么一想,老太婆心里就平衡了。
没一会儿,到了吃饭的点儿。
因为彼此都不熟悉,饭桌上也没怎么交流,一顿饭吃比较安静。
吃过之后,又坐了一会儿,陈楚良就和小姑道别,说他准备回去了。。
小姑和姑父几番挽留,见陈楚良执意要走,小姑就说送送他,也不知道下次来是多久,挺舍不得的。
………
“学兵,说实话,对于你这个媳妇,你究竟是怎么想的结婚十多年,都没给你生个孩子,你自己难道就不急这事儿。”
见嫂子陈淑媛下楼送她侄儿去了,屋里面就只剩下他们自家人,王学丽就问自己的弟弟王学兵一个全家人都很在意的问题。
姐姐王学丽在单位里面做会计工作,属于那种什么事都先考虑自己的利益的精明人。弟弟王学兵和嫂子陈淑媛结婚十三年,现在都没有一儿半女,她不免为王家的未来当心起来。难道王家的香火就断在她弟弟这一辈显然不可能的事。
王学兵闷声不说话,生孩子纯粹是靠运气,十多年怀不上能怪谁。
“这事儿我知道,但是急也没用。”王学兵其实也想要孩子,他比谁都急。
“妈,学兵他是爱这个媳妇舍得不。我承认,淑媛嫂子的却是好,但是我还是希望她能给我们王家添个一男半女。你说,是不是嫂子生育方面有问题,所以才一直怀不上”
王学丽试探性地问着,看见自己的母亲脸色越来越暗,她猜想母亲肯定也怀疑过。
老太婆被女儿一番话拨动了心里面的那根弦,她不是没有怀疑过,问自己的儿子:“学兵,老实说,你和淑媛去医院检查过没有。”
“没有。”王学兵如实回答。
老太婆立刻板起脸,盖棺定论道:“肯定是淑媛自己有问题。所以才不敢和你去做检查。学兵,我告诉你,我也是六十好几的人了,随时都会入土,如果明年你还不让我抱上孙子,我就让你把淑媛休了,重新再讨一个媳妇,为我王家传宗接代。”
王学兵是个有孝心的儿子,听老太婆这么一说,心里面乱的很。
“妈,淑媛又没有过错,我休了她,你让我怎么有脸见人”
王学兵陷入两难,他是读书人,知道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二十二章要做新时代女性!
把陈楚良和韩芝送到楼下,看着他在推自行车,陈淑媛突然想哭。
侄儿才来了一会儿就走,怕是因为自家婆婆说话不好听,才让这孩子不习惯待在她家。
“有空就和韩芝一起来小姑家玩,等你读大学了,想来都没时间。”陈淑媛勉强笑着道。
看着小姑消瘦的身体站在楼梯口,陈楚良觉得小姑过的很辛酸。尤其是结婚十多年连小孩都没生,背地里不知道被多少人说三道四,再加上有那么个巴不得把她赶出家门的婆婆,她的每一天都活在煎熬之中。
想到上一世小姑03年离了婚之后的憔悴,陈楚良心里就过意不去:“小姑,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在县城里面做生意”
陈楚良并不是随口一问,他是真的为小姑考虑。小姑要想摆脱上一世离婚的结局,就只有独立自强,最好能有自己的一份事业,那她背后那个家就对她没有任何的羁绊,就算离婚了小姑也能过得很潇洒。
“你是说做生意吗”陈淑媛不如何没想过做生意,只是家里面没一个人支持她:“你姑父他妈不同意。而且,我也不知道该做什么,想过开家小饭馆,但是没有炒菜的手艺,想做服装生意,可是服装进货要去外地,我一个人出远门会犯糊涂,而且你姑父也不支持我,说我这人没有经商的天赋,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陈楚良认真说着:“我们又不是开大公司,就在县城做一门小生意,不需要多少天赋,只要每天赚点小钱,能让自己活得轻松些。小姑,我老实说,今天如果是我爸或者四叔他们在你家,就刚才老太婆那番刻薄的话,绝对拽着你就走。”
“欺负我们老陈家没人是不。”
越说越火大,陈楚良非常气愤,要不是看在小姑的面子上不好和姑父他妈闹僵,早就撕破脸甚至打起来都有可能。
“小姑,我看得出来,你家婆婆对你态度不好,你在家里面肯定每天都受委屈,你是我的亲人,我不能看着你被人家欺负。才问你想不想在县城做生意。”怪不得上一世小姑03年就离婚了,婆媳关系不好再加上没有生育离婚是迟早的事。而现在趁着小姑还没有走上人生的悲剧,陈楚良只想帮一帮她,让她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
老公他母亲强势了几十年,一直都是那个样子,陈淑媛日子过得挺累的。不免叹气道:“十多年都这样,习惯了。我有时候都想,只要你姑父对我好就行,其他的事,我没做错,在家里面受气又怎么样。”
小姑这个年龄的女人,还是那种为了家庭甘愿忍受委屈的类型,和新时代的女性比起来,她们就显得太保守了。
“小姑,你不能这样想。你越是在家里面忍气吞声,那老太婆就觉得你好欺负。明年整个世界就进入二十一世纪了,这将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女性,都是独立自强的个体,有些甚至比男人还有个性,她们会有自己的事业,也会有自己的爱好,她们可以想去那儿就去那儿谁都管不着,更不会把结婚当成唯一的归宿,活出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你想想,假如有一天姑父不要你了,你无依无靠又怎么办”
陈楚良决定说服小姑,让她不要那么固执,家并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本来就不平等的家,更没必要忍气吞声无私付出。他要从小姑骨子里唤醒她做新时代女性的思想。
陈淑媛答不上来,她从未想过丈夫不要她的事。
但是,这话点醒了她,和王学兵离婚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她现在都能感觉到,家里的婆婆巴不得她离开那个家。
想到这里,陈淑媛心里就隐隐作疼。
陈楚良继续说:“如果小姑你有自己的事业,就不用跟着姑父在政府食堂当一个帮工。在家里面也没谁敢拿脸色给你看。”
陈楚良这句话,直接抓住了小姑藏在心里的自尊心。
陈淑媛在王学兵工作的政府食堂当服务员,心里面其实极不愿意,毕竟人都是要脸面的,每次王学兵和他同事来食堂吃饭,在窗口卖饭的陈淑媛就横竖不是滋味,很多时候都想不做这份活儿了,但绝对回到家就被老太太骂她。
“可是我能干什么呢没有技术,也没有学历。”小姑反问道,她被陈楚良说动心了,但做什么生意她也发愁。
陈楚良给她建议道:“我觉得小姑你可以在你们东星县城开一家文具店。店里面只卖学生用品,铅笔、钢笔、圆珠笔、削笔刀、橡皮擦、笔记本等等,我们只做学生的生意,投资也不大,而且很容易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买学习文具更方便。”
陈楚良并不是吹牛,这个年代,学生的学习用具,可谓掺杂不齐,除了
第二十三章搞定文具店店面。
“想要开文具店,地段可以不用往县城繁华地带凑,最主要是要挨着学校。因为学生才是消费文具的主流群体。店面也最好不要超过五十平,稍微大了一点,人手少就管不过来,遇见学生放学,成堆拥挤进来,够手忙脚乱的。而且,小姑你是第一次学做生意,还有很多经验要学,前期开一个小店,等经验学足了,以后去其他地方开更大的连锁店。”
陈楚良好歹有未来十五年的见识,俗话说,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让小姑开文具店,最好不要上来就是开那种上百平米的大店,小作坊也有俏生意,关键是要让小姑从小店学习经商的手腕,为后面发展分店做准备。
陈淑媛现在把她侄儿当成文具店总设计师,几乎什么都听他的。
她按照陈楚良提出的要求,在自己最熟悉的县城中,着重画出来三个位置,作为店面的候选。然后就和陈楚良、韩芝二人一起过去看看。
这次和陈楚良出来,韩芝第一次看出了陈楚良与众不同的地方。
他身上那种对什么事都了然于胸而又精准判断的远见,非常的吸引人关注。他先前说的新时代的女性要自强自信,韩芝对此番话好生佩服,觉得陈楚良此话有为全天下的女人证名的意思,如果不是有陈楚良小姑再一旁,她都想抱着陈楚良狠狠亲两口奖励他发表的精彩言论。
陈淑媛带着他们来到了预选店面的第一个位置。
这个位置在东星中学正门前的建国大街,这里属于东星县城经济中心圈,不少商家把店面开在这条街上,早期一些经商的人看准这块黄金地段把租金台的很高,去问了一家大约有四十平米准备转租的店铺,年租金2万,不带讲价。
2万在99年差不多能等价十年后的7万块钱。不就是一个小县城靠近经济圈的地段嘛,四十来平米,就如此贵的租金,简直有抢钱的嫌疑。
“去下一家吧。”
看着店面老板一副你爱租不租的样子,陈楚良不考虑让小姑把文具店开在这里。虽然高中就在不远处,可酒香不怕巷子深,你真要用文具就得跑过来买,跟后世你要去医院,只要那里能治你的病,哪怕是天涯海角都要奔着去。
第二个合适做店面的位置,周围有两所小学一所初中,面积有60平米左右,价格也合适一年一万六。
但是看见这家店,陈楚良直接ps掉了。
没有为什么。估摸着两年后就要拆迁的房子,就算老板低价租给你做生意,等你客人都成回头客了,老板告诉你要拆迁,什么都白做。
陈淑媛心中设想的三个地方,只剩下最后一个地方。
这地方,位置比不上前面两处,周围只有一个小学,而且还是在一条45米宽的巷子街里面,从巷子街走出去,500米距离就是县城的客运中心,往巷子街里面走是县城的中医院,以及县政府所在。
这条巷子街里的店铺,都是些卖地摊衣服、干杂货、五金店、小商品店,以及买日用品的商店,属于县城里中低端市场片区,人流量比较大。
“这个地方不错。”
来到这里,陈楚良就瞧上了这块地儿。如果能在这条巷子街里找到一家出租的店铺就更好了。
原因无他。这里周围虽然只有一所学校,但是挨着客运中心,人流量大是肯定的,再则县城高中读书的孩子也不见得全都是县城人,有人住在乡下,周末放假回家,就得来这面客运中心坐车了,那些学生只要路过这里,看见全县城仅有这么一家文具店,用不了多久名声就打出去了,而且这里人流量大,路过的成年人,难道不会想到给小孩买文具回家让他好好学习
于是,陈楚良就和他小姑开始寻找有没有出租的店铺。
运气还不错,一家准备租出去的店面在关上的店门上写着联系电话。
按照留的电话,陈楚良给对方打过去。
接通之后,他直接说明来意,电话里的女房东就让他等一会儿自己马上就过来。
猜你喜欢